《史记选读》专题过关测试 命题人:朱元全 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第二卷务必答在所给定的答题纸上,各题必须在相应的位置。 3.卷面要保持整洁,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晰。否则扣卷面5分 第I卷(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攻堿掠地妒贤嫉能运筹帷幄对簿公堂 B.令行禁止与世推移暴虎冯河豪杰蜂起 按部就班全神灌注不知稼穑高山仰止 搏闻强志忧愁幽思志洁行廉礼贤下士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臣等以死守之 B.今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C.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D.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改正朔,易服色 C.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D.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后有君子,以览观焉 小子何敢让焉 B.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 乃因史记作《春秋》 D.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 A.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B.(孔子)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C.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史记选读》专题过关测试 命题人:朱元全 2007.4 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共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2.第二卷务必答在所给定的答题纸上,各题必须在相应的位置。 3.卷面要保持整洁,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晰。否则扣卷面 5 分。 第Ⅰ卷(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攻城掠地 妒贤嫉能 运筹帷幄 对簿公堂 B.令行禁止 与世推移 暴虎冯河 豪杰蜂起 C.按部就班 全神灌注 不知稼穑 高山仰止 D.搏闻强志 忧愁幽思 志洁行廉 礼贤下士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臣等以死守之 B.今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C.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D.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改正朔,易.服色 C. 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D. 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后有君子,以览观焉. 小子何敢让焉. B.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 乃因.史记作《春秋》 D. 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 A.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B.(孔子)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C.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
D.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为作也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9题。 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 邯,诸侯皆附。及赵高已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 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 掠卤,秦人意,秦军解,因大破之。又战其北,大破之。乘胜,遂破之。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 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 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 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不让不受,曰:“仓 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 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 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 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 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 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 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秦人意,秦军解,因大破之 B.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C.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 D.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7.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先入关者王之 B.会项伯欲活张良 C.沛公从百余骑 D.因袭攻武关,破之 8.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偶语:偶尔谈论。 B.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约束:规约。 C.方飨士,旦日合战 合战:会战 D.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案堵:不迁动,不变更。 9.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节节取胜的原因,离不开他的军事策略,也离不开他实行了安民措施,使得人心所向 B.高祖进入秦宫后,不恋重宝女色,自觉离开秦宫,还军霸上 C.高祖入关后,约法三章,秋毫无犯,深得民心,可见他的高明之处。 D.文末的历史情节与《鸿门宴》的情节相近,这正是司马迁在纪传体文学中所采用的“互见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D.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为作也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6—9 题。 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 邯,诸侯皆附。及赵高已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 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 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又战其北,大破之。乘胜,遂破之。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 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 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 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不让不受,曰:“仓 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 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 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 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 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 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 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B.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C.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 D.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7.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先入关者王之 B.会项伯欲活张良 C.沛公从百余骑 D.因袭攻武关,破之 8.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偶语:偶尔谈论。 B.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约束:规约。 C.方飨士,旦日合战.. 合战:会战。 D.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案堵:不迁动,不变更。 9.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节节取胜的原因,离不开他的军事策略,也离不开他实行了安民措施,使得人心所向。 B.高祖进入秦宫后,不恋重宝女色,自觉离开秦宫,还军霸上。 C.高祖入关后,约法三章,秋毫无犯,深得民心,可见他的高明之处。 D.文末的历史情节与《鸿门宴》的情节相近,这正是司马迁在纪传体文学中所采用的“互见
法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 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信陵君畏得罪, 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 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 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驾还魏。魏王持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军。信陵君使人求援 于诸侯。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信 陵君追至函谷关,抑之而还。 安陵人缩高之子仕于秦,秦使之守管。信陵君攻之不下,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高, 吾将仕之以五大夫,使为执节尉。”安陵君曰:“安陵,小国也,不能必使其民。使者自往请之。” 使吏导使者至缩高之所。使者致信陵君之命,缩高曰:“君之幸高也,将使高攻管也。夫父攻子 守,人之笑也:见臣而下,是倍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敢再拜辞!”使者以报信陵君。 信陵君大怒,遣使之安陵君所曰:“安陵之地,亦犹魏也。今吾攻管而不下,则秦兵及我,社稷 必危矣。愿君生束缩高而致之!若君弗致,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陵之城下。”安陵君曰:“吾 先君成侯受诏襄王以守此城也,手授太府之宪。宪之上篇曰:‘臣弑君,子弑父,有常不赦。国 虽大赦,降城亡子不得与焉。’今缩高辞大位以全父子之义,而君曰‘必生致之’,是使我负襄王 之诏而废太府之宪也,虽死,终不敢行!”缩高闻之曰:“信陵君为人,悍猛而自用,此辞必反为 国祸。吾已全己,无违人臣之义矣,岂可使吾君有魏患乎!”乃之使者之舍,刎颈而死。信陵君 闻之,缟素辟舍,使使者谢安陵君曰:“无忌,小人也,困于思虑,失言于君,请再拜辞罪!” 王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求得晋鄙客,令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复为将, 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王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 其毁,不能不信,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娱, 凡四岁而卒。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患之 患:以……为患 B.使使者谢安陵君曰。 谢:道歉。 C.吾已全己 全:使……保 D.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 将:将军。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信陵君“悍猛而自用”的一组是 ①信陵君色变,趣驾还魏, ②有敢为魏使通者死 ③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 外④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陵之城下⑤信陵君大怒,遣使之安陵君所。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在魏国难当头之际,信陵君力排众议,挺身而出,抑蒙骜于关内,救魏国于水火 B.子守管堿的安陵人缩高因信陵君的命令而进退两难,但最终因安陵君而化险为夷。 C.信陵君复为将后,又自恃功高,日夜以酒色自娱,终被魏王“不信”而遭废黜 D.信陵君重于诸侯,是因为他能为国纾难,而再度被黜,则因为魏王之不明不察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法”。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信陵君畏得罪, 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 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 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驾还魏。魏王持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军。信陵君使人求援 于诸侯。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信 陵君追至函谷关,抑之而还。 安陵人缩高之子仕于秦,秦使之守管。信陵君攻之不下,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高, 吾将仕之以五大夫,使为执节尉。”安陵君曰:“安陵,小国也,不能必使其民。使者自往请之。” 使吏导使者至缩高之所。使者致信陵君之命,缩高曰:“君之幸高也,将使高攻管也。夫父攻子 守,人之笑也;见臣而下,是倍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敢再拜辞!”使者以报信陵君。 信陵君大怒,遣使之安陵君所曰:“安陵之地,亦犹魏也。今吾攻管而不下,则秦兵及我,社稷 必危矣。愿君生束缩高而致之!若君弗致,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陵之城下。”安陵君曰:“吾 先君成侯受诏襄王以守此城也,手授太府之宪。宪之上篇曰:‘臣弑君,子弑父,有常不赦。国 虽大赦,降城亡子不得与焉。’今缩高辞大位以全父子之义,而君曰‘必生致之’,是使我负襄王 之诏而废太府之宪也,虽死,终不敢行!”缩高闻之曰:“信陵君为人,悍猛而自用,此辞必反为 国祸。吾已全己,无违人臣之义矣,岂可使吾君有魏患乎!”乃之使者之舍,刎颈而死。信陵君 闻之,缟素辟舍,使使者谢安陵君曰:“无忌,小人也,困于思虑,失言于君,请再拜辞罪!” 王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求得晋鄙客,令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复为将, 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王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 其毁,不能不信,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娱, 凡四岁而卒。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患.之。 患:以……为患。 B.使使者谢.安陵君曰。 谢:道歉。 C.吾已全.己。 全:使……保全。 D.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 将:将军。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信陵君“悍猛而自用”的一组是 ①信陵君色变,趣驾还魏。 ②有敢为魏使通者死。 ③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 外 ④ 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陵之城下 ⑤信陵君大怒,遣使之安陵君所。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在魏国难当头之际,信陵君力排众议,挺身而出,抑蒙骜于关内,救魏国于水火。 B.子守管城的安陵人缩高因信陵君的命令而进退两难,但最终因安陵君而化险为夷。 C.信陵君复为将后,又自恃功高,日夜以酒色自娱,终被魏王“不信”而遭废黜。 D.信陵君重于诸侯,是因为他能为国纾难,而再度被黜,则因为魏王之不明不察
第Ⅱ卷(114分) 四.(29分)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2分) (2)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又恐失天下之贤人。(3分 (3)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4分) (4)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3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秋词二首 刘禹锡 其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在这两首诗中,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极富晢理意蕴。请以第一首诗中“鹤” 的意象为例作一简要赏析。(6分) (2)这两首诗的秋天的特点及给人的感受有何不同?从艺术表现手法看,两首诗中“春”的作用有 何不同?请你分别作简要分析。(6分) 答 15.填写出下列名句。(6分) (1)盖西伯拘而演《周易》: 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 日篇, 。(司马迁《报任安书》) (2)谚曰:“桃李不言,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李将军列传》) (3) 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4)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刘邦《大风歌》) 五.(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 大漠中的生命先锋 沙漠,不知创造出多少幅令观赏者凝眸驻足的迷人画卷。一望无际的金黄世界,你看不到 沙的弥漫,只感到是那么安定纯静 首踯躅的沙驼,传来悦耳的丁冬驼铃声:夜幕上硕大 如磐的月轮,令人憧憬起童话的意境:在晨晕中跳动的朝暾又令人感到无限的温馨……这只是作 家和画家笔下的大漠。 沙漠,不知创造出多少万古流传的浪漫诗篇。诸如陈子昂的“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 王昌龄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李白的“风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杜甫的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第Ⅱ卷(114 分) 四.(29 分)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 分) (1)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2 分) (2)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又恐失天下之贤人。(3 分) (3)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4 分) (4)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3 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2 分) 秋词二首 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注]嗾:sǒu 教,使。 ⑴在这两首诗中,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极富哲理意蕴。请以第一首诗中“鹤” 的意象为例作一简要赏析。(6 分) 答: ⑵这两首诗的秋天的特点及给人的感受有何不同?从艺术表现手法看,两首诗中“春”的作用有 何不同?请你分别作简要分析。(6 分) 答: 15.填写出下列名句。(6 分) (1)盖西伯拘而演《周易》; ; ;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 百篇, 。(司马迁《报任安书》) (2)谚曰:“桃李不言,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李将军列传》) (3) ,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4)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刘邦《大风歌》) 五.(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6—18 题。 大漠中的生命先锋 沙漠,不知创造出多少幅令观赏者凝眸驻足的迷人画卷。一望无际的金黄世界,你看不到风 沙的弥漫,只感到是那么安定纯静;几峰昂首踯躅的沙驼,传来悦耳的丁冬驼铃声;夜幕上硕大 如磐的月轮,令人憧憬起童话的意境;在晨晕中跳动的朝暾又令人感到无限的温馨……这只是作 家和画家笔下的大漠。 沙漠,不知创造出多少万古流传的浪漫诗篇。诸如陈子昂的“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 王昌龄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李白的“风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杜甫的“一
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张籍的“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李贺的“大漠 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虽然在这里我们会领略到比任何一幅图画都更深邃的壮观悲凉之意蕴, 这毕竟只是诗人眼中的沙漠 如果用这些诗与画的描述来认识沙漠,所产生的只能是审美的错觉。沙漠到底意味着什么, 只有沙漠里的生命知道得最深刻 对于这里的生命来讲,沙漠从来就没有诗情画意可言,而是意味着罕见的艰难、残酷的生存 威胁与随时的毁灭,意味着无边的荒寂、贫瘠与冷漠。因而,我们不能不说,能够在沙漠中得以 生存的都是顽强的生命,诸如沙棘、怪柳、仙人掌、光棍树等等。然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在北 京林学院学习进修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师向我讲起一种很小很小的植物。它一生中从没有固定 的生处,亦无固定的死所,沙丘上的每一个脚印、沙坑、驼迹,都可能是它的临时驻地。它追随 着太阳的走向,从日出开始,在大漠中不停的移动、奔波、跋涉到日落。因而,人们称它为走日 也许它并没有什么神圣的目标,命运也注定了奋其毕生也走不到太阳的身边,但是,它却像 负了什么使命,矢志不移,忠贞不渝,永远向着光明前进,永远也不停止自己追求的脚步,移来 移去,却仍然是永远厮守着这片荒凉的热土……每当我记起那位老师向我讲过的走日兰,便想起 了那些在大漠中奋斗的石油工人、边防战士、航天试验基地的人们;同时也想起了为绿化沙漠而 在西北探索了一生的那位白发苍苍的林学院老师,正是他们在沙漠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啊,走日兰,如果说能够在大漠中生存的都是顽强的生命,那么,你当是顽强生命中的一族 先锋。 走日兰,你虽然生长在大漠沙原中,虽然在植物志上我没有找到你的名字,但你却又是时时 在我的身边,你早已成为我心中的夸父。但愿在你走过的地方也能够生长一片片盛开着的烧天邓 林,把那些在沙漠中跋涉着的人生之旅辉映得更加绚丽火红 注:沙碛:沙漠 16.作者称走日兰为“心中的夸父”,请选出最能表现夸父精神的选项(5分)【】【 A.一生中从没有固定生处,亦无固定的死所。 B.追随着太阳的走向,从日出到日落,在大漠中不停的移动、奔波、跋涉。 C.像负了什么使命,永远也不停止追求光明的脚步 D.永远斯守着这片荒凉的热土 E.走过的地方也能够生长一片片盛开着的烧天邓林 17.文人笔下的沙漠是“迷人”的,“迷人”之处在于(4分) 18.“走日兰”的特点是什么?再请用一句话对其特点作评价。走日兰令作者想起了在大漠中的 很多人,你能为他们写一句赞词吗?(6分) 特点 评价: 赞词 六.(10分) 19.下面的对联对得不合理,请你修改,使之工整顺畅。(2分) 柳风翠绿万户新朱红春帖千门瑞 20.根据北京市统计部门发布的最新抽样调查结果的要点,拟一句不超过40个字的新闻。(4分) 2005年第10期《内参信息》发布了北京市统计部门最新抽样调查结果:北京市失业人口中, 86.8%是40岁以下的青壮年,其中25岁至29岁的失业人口最多,而40岁以上的失业人口较少 失业人口中男性所占比重为58.4%:失业人口中,3人户、4人户、5人及以上户所占比重分别为 42.5%、20.4%和20.2%;失业人口中,95.6%的人有求职愿望,但只有3.3%的人正在接受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张籍的“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李贺的“大漠 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虽然在这里我们会领略到比任何一幅图画都更深邃的壮观悲凉之意蕴, 这毕竟只是诗人眼中的沙漠。 如果用这些诗与画的描述来认识沙漠,所产生的只能是审美的错觉。沙漠到底意味着什么, 只有沙漠里的生命知道得最深刻。 对于这里的生命来讲,沙漠从来就没有诗情画意可言,而是意味着罕见的艰难、残酷的生存 威胁与随时的毁灭,意味着无边的荒寂、贫瘠与冷漠。因而,我们不能不说,能够在沙漠中得以 生存的都是顽强的生命,诸如沙棘、怪柳、仙人掌、光棍树等等。然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在北 京林学院学习进修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师向我讲起一种很小很小的植物。它一生中从没有固定 的生处,亦无固定的死所,沙丘上的每一个脚印、沙坑、驼迹,都可能是它的临时驻地。它追随 着太阳的走向,从日出开始,在大漠中不停的移动、奔波、跋涉到日落。因而,人们称它为走日 兰。 也许它并没有什么神圣的目标,命运也注定了奋其毕生也走不到太阳的身边,但是,它却像 负了什么使命,矢志不移,忠贞不渝,永远向着光明前进,永远也不停止自己追求的脚步,移来 移去,却仍然是永远厮守着这片荒凉的热土……每当我记起那位老师向我讲过的走日兰,便想起 了那些在大漠中奋斗的石油工人、边防战士、航天试验基地的人们;同时也想起了为绿化沙漠而 在西北探索了一生的那位白发苍苍的林学院老师,正是他们在沙漠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啊,走日兰,如果说能够在大漠中生存的都是顽强的生命,那么,你当是顽强生命中的一族 先锋。 走日兰,你虽然生长在大漠沙原中,虽然在植物志上我没有找到你的名字,但你却又是时时 在我的身边,你早已成为我心中的夸父。但愿在你走过的地方也能够生长一片片盛开着的烧天邓 林,把那些在沙漠中跋涉着的人生之旅辉映得更加绚丽火红。 注:沙碛:沙漠 16.作者称走日兰为“心中的夸父”,请选出最能表现夸父精神的选项(5 分)【 】【 】 A.一生中从没有固定生处,亦无固定的死所。 B.追随着太阳的走向,从日出到日落,在大漠中不停的移动、奔波、跋涉。 C.像负了什么使命,永远也不停止追求光明的脚步。 D.永远厮守着这片荒凉的热土。 E.走过的地方也能够生长一片片盛开着的烧天邓林。 17.文人笔下的沙漠是“迷人”的,“迷人”之处在于(4 分) 18.“走日兰”的特点是什么?再请用一句话对其特点作评价。走日兰令作者想起了在大漠中的 很多人,你能为他们写一句赞词吗?(6 分) 特点: 评价: 赞词: 六.(10 分) 19.下面的对联对得不合理,请你修改,使之工整顺畅。(2 分) 柳风翠绿万户新 朱红春帖千门瑞 20.根据北京市统计部门发布的最新抽样调查结果的要点,拟一句不超过 40 个字的新闻。(4 分) 2005 年第 10 期《内参信息》发布了北京市统计部门最新抽样调查结果:北京市失业人口中, 86.8%是 40 岁以下的青壮年,其中 25 岁至 29 岁的失业人口最多,而 40 岁以上的失业人口较少; 失业人口中男性所占比重为 58.4%;失业人口中,3 人户、4 人户、5 人及以上户所占比重分别为 42.5%、20.4%和 20.2%;失业人口中,95.6%的人有求职愿望,但只有 3.3%的人正在接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