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1905年): 光束由光子构成,频率为n的光束,光子能量为e=hn. 当光子照到金属表面时,其能量一次为金属中的电子全 部吸收,而不需积累能量的时间。 电子把这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吸引力 而作功,余下的就成为电子离开金属表面后的动能。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金属的逸出功 hv=mv+W 2
二. 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1905年): 光束由光子构成,频率为n的光束,光子能量为e = hn. 当光子照到金属表面时,其能量一次为金属中的电子全 部吸收,而不需积累能量的时间。 电子把这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吸引力 而作功,余下的就成为电子离开金属表面后的动能。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h = mv0 2 +W 2 1 金属的逸出功
(1)当hno<W时,电子不能脱离金属,因而没有光 电流产生。即当n>no=W/h(截止频率)时才 发生光电效应。 (2) hv=号mv+W 2 h W eU,=2m(由实验得) Uo=ev- e e 即截止电压U。与入射光频率n成线性关系。 由实验可确定该直线的斜率,从而算出普朗克常数h
(1)当hn0< W 时,电子不能脱离金属,因而没有光 电流产生。即当n>n0 = W/h(截止频率)时才 发生光电效应。 (2) 即截止电压U0 与入射光频率n 成线性关系。 由实验可确定该直线的斜率,从而算出普朗克常数h。 e W e h U0 = − 2 0 0 2 1 eU = mv h = mv0 2 +W 2 1 (由实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