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词鉴赏练习
宋诗词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 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 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 (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 此说吗?为什么? “卧”字确实使用最妙,(1分)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 托出,跃然纸上(2分)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3分)
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 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 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 (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 此说吗?为什么? “卧”字确实使用最妙 ,(1分)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 托出,跃然纸上 (2分)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3分)
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 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 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2分) (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1)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的孤寂。(2)表达作者 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髙洁品性
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 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 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2分) (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1)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 的孤寂 。(2)表达作者 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东栏梨花[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 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3分) 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1分)如果改首句为 “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 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 互割裂。(2分)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 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3分) 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1分)如果改首句为 “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 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 互割裂。(2分)
4、阅读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的《定风波》,回答问题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 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 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 雨也无晴。 作者在本词中表现了什么人生态度?是怎样表现这 种人生态度的?
4、阅读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的《定风波》,回答问题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 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 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 雨也无晴。 作者在本词中表现了什么人生态度?是怎样表现这 种人生态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