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采用互动式教学:课内讨论和课外答疑相结合。 2、实验教学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是课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 解决微型计算机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必做实验4个,各实验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 求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实验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按以下4项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其中考勤占5%,作业占5%) 期中考核成绩(非试卷):占课程总成绩的10%: 期末考核成绩(试卷):占课程总成绩的60%; 课内实验成绩(报告):占课程总成绩的2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方红,唐毅谦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书:《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4。 参考书:《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张荣标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参考书:《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郑学坚,周斌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书:《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戴梅萼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书:《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郑学坚,周斌,马力妮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撰写人: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月日 7
7 1.4 采用互动式教学:课内讨论和课外答疑相结合。 2、实验教学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是课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 解决微型计算机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必做实验 4 个,各实验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 求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形式 :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实验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按以下 4 项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10%(其中考勤占 5%,作业占 5%) 期中考核成绩(非试卷):占课程总成绩的 10%; 期末考核成绩(试卷):占课程总成绩的 60%; 课内实验成绩(报告):占课程总成绩的 2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方红,唐毅谦主编,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参考书:《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 等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4。 参考书:《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张荣标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参考书:《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郑学坚,周斌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参考书:《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戴梅萼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参考书:《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郑学坚,周斌,马力妮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撰写人: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3450250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课程学分:3 课程学时:48(理论学时:40;实验学时:8)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开课部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5 建议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 适用专业(方向):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数字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在理论和应用方面不断 地发展与完善,基于超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和高速数字计算机的新算法、新技术和新应用成 为数字信号处理的研究热点,其应用从军事到民用都非常广泛,所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得到 高度重视和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是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 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将系统全面地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使学 生能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处理方法,并在具体的实践中 能够灵活的运用。《数字信号处理》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大量的专 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活动都要通过该课程学习和组织。因此,不论是培养研究型,还是培养应 用型专业人才,无论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还是通信工程专业,只要面对数据处理,该课程都 是非常重要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课程。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数字信号处理》是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是在学生学完了《信号与系统》等课程后,进一步为学习信号处理专业知识打基础的课程。 本课程将通过讲课、练习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现方 法。主要内容包括: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领域、发展概况:离散时间 信号与系统;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变换;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和设计方法等。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离散信号的分析方法和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为学生进 一步学习有关信息、通信等方面的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8
8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3450250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课程学分:3 课程学时:48(理论学时:40;实验学时:8)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开课部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5 建议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 适用专业(方向):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数字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在理论和应用方面不断 地发展与完善,基于超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和高速数字计算机的新算法、新技术和新应用成 为数字信号处理的研究热点,其应用从军事到民用都非常广泛,所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得到 高度重视和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是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 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将系统全面地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使学 生能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处理方法,并在具体的实践中 能够灵活的运用。《数字信号处理》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大量的专 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活动都要通过该课程学习和组织。因此,不论是培养研究型,还是培养应 用型专业人才,无论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还是通信工程专业,只要面对数据处理,该课程都 是非常重要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课程。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数字信号处理》是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是在学生学完了《信号与系统》等课程后,进一步为学习信号处理专业知识打基础的课程。 本课程将通过讲课、练习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现方 法。主要内容包括: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领域、发展概况;离散时间 信号与系统;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变换;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和设计方法等。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离散信号的分析方法和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为学生进 一步学习有关信息、通信等方面的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数学知识,分析和提炼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工程问题,运用数字信号 处理的基本原理,培养信号处理系统概念的初步建立。 2.教学目标2.能够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实现方法识别和判 断系统的关键参数,灵活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采用多种思路解决某些具体的工程问 题。 (二)本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应用能力:具有从事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所需的扎实的数学、自 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领域 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 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1)指标点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 中; (2)指标点1.2:能针对一个系统或者过程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3)指标点1.3:能将工程原理和专业知识用于分析工程问题; (4)指标点2.1:能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5)指标点2.2:能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 (6)指标点2.5:能运用基本原理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三)谋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数宇信号处理》课程教学目标与半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任课教师:杨洪军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学分:3 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1: 教学目标:能够使用数学知识,分析和提炼数字信号处 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 理中的工程问题,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培养 础和专业知识用到复杂工程问题 信号处理系统概念的初步建立。 的恰当表述中 达成途径: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况;了解数字信号处 理的特点与传统技术相比存在的优点;理解信号与系统 的定义和分类,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与数字信号和系统 不同之处及其描述方法。理解连续和离散信号的区别和 联系;掌握离散时间信号、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和 频域分析:掌握序列的Z变换和傅里叶变换;掌握模拟 信号数字处理,模拟信号的采样与恢复。了解DFS的定 义,周期延拓的意义与隐含周期性;理解各类信号的傅 里叶变换,有限长与无限长信号在时域与频域的各自特 9
9 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 1. 能够使用数学知识,分析和提炼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工程问题,运用数字信号 处理的基本原理,培养信号处理系统概念的初步建立。 2.教学目标 2. 能够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实现方法识别和判 断系统的关键参数,灵活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采用多种思路解决某些具体的工程问 题。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应用能力:具有从事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所需的扎实的数学、自 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领域 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 2. 问题分析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 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 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1)指标点 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 中; (2)指标点 1.2:能针对一个系统或者过程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3)指标点 1.3:能将工程原理和专业知识用于分析工程问题; (4)指标点 2.1:能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5)指标点 2.2:能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 (6)指标点 2.5:能运用基本原理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任课教师:杨洪军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学分:3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1: 1.1 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 础和专业知识用到复杂工程问题 的恰当表述中 教学目标:能够使用数学知识,分析和提炼数字信号处 理中的工程问题,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培养 信号处理系统概念的初步建立。 达成途径: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况;了解数字信号处 理的特点与传统技术相比存在的优点;理解信号与系统 的定义和分类,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与数字信号和系统 不同之处及其描述方法。理解连续和离散信号的区别和 联系;掌握离散时间信号、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和 频域分析;掌握序列的 Z 变换和傅里叶变换;掌握模拟 信号数字处理,模拟信号的采样与恢复。了解 DFS 的定 义,周期延拓的意义与隐含周期性;理解各类信号的傅 里叶变换,有限长与无限长信号在时域与频域的各自特
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DFT的定义、基本性质: 掌握DFT的应用;掌握频域采样理论。了解基N的FFT 算法;理解DIT-FFT和DIF-FFT的运算规律与编程 思想;掌握直接计算DFT特点和减少运算量的基本途 径;掌握时域抽取法基2-F℉T的基本原理;掌握频域抽 取法基2-F℉T基本原理。了解全通网络、梳状滤波器、 格形滤波器;理解信号流图、网络结构和系统函数间的 关系,网络结构的分类;掌握无限脉冲响应系统的基本 网络结构;掌握有限脉冲响应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了 解由模拟低通滤波器变换成数字高通、带通、带阻滤波 器的方法;理解由模拟滤波器设计Ⅱ数字滤波器;理 解脉冲响应不变变换法与双线性变换法将模拟低通滤波 器转换为数字滤波器的异同;掌握用脉冲响应不变变换 法设计R数字低通滤波器;掌握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R数字滤波器。了解FIR滤波器和IR滤波器的区别; 理解用窗函数法设计FR数字滤波器的方法;理解用频 率采样法设计FIR滤波器;掌握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 特点。 评价依据:课堂提问、随堂测验、作业和期末考试。 半业要求1: 教学目标:能够使用数学知识,分析和提炼数字信号处 1.2能针对一个系统或者过程建 理中的工程问题,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培养 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信号处理系统概念的初步建立。 达成途径: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况;了解数字信号处 理的特点与传统技术相比存在的优点;理解信号与系统 的定义和分类,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与数字信号和系统 不同之处及其描述方法。理解连续和离散信号的区别和 联系;掌握离散时间信号、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和 频域分析;掌握序列的Z变换和傅里叶变换;掌握模拟 信号数字处理,模拟信号的采样与恢复。了解DFS的定 义,周期延拓的意义与隐含周期性;理解各类信号的傅 里叶变换,有限长与无限长信号在时域与频域的各自特 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DFT的定义、基本性质; 掌握DFT的应用;掌握频域采样理论。了解基N的FFT 算法;理解DIT-FFT和DIF-FFT的运算规律与编程 思想;掌握直接计算DFT特点和减少运算量的基本途 径;掌握时域抽取法基2-F℉T的基本原理;掌握频域抽 取法基2-FFT基本原理。了解全通网络、梳状滤波器、 格形滤波器;理解信号流图、网络结构和系统函数间的 关系,网络结构的分类;掌握无限脉冲响应系统的基本 网络结构;掌握有限脉冲响应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了 解由模拟低通滤波器变换成数字高通、带通、带阻滤波 器的方法:理解由模拟滤波器设计R数字滤波器:理 解脉冲响应不变变换法与双线性变换法将模拟低通滤波 器转换为数字滤波器的异同;掌握用脉冲响应不变变换 10
10 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 DFT 的定义、基本性质; 掌握 DFT 的应用;掌握频域采样理论。了解基 N 的 FFT 算法;理解 DIT-FFT 和 DIF-FFT 的运算规律与编程 思想;掌握直接计算 DFT 特点和减少运算量的基本途 径;掌握时域抽取法基 2-FFT 的基本原理;掌握频域抽 取法基 2-FFT 基本原理。了解全通网络、梳状滤波器、 格形滤波器;理解信号流图、网络结构和系统函数间的 关系,网络结构的分类;掌握无限脉冲响应系统的基本 网络结构;掌握有限脉冲响应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了 解由模拟低通滤波器变换成数字高通、带通、带阻滤波 器的方法;理解由模拟滤波器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理 解脉冲响应不变变换法与双线性变换法将模拟低通滤波 器转换为数字滤波器的异同;掌握用脉冲响应不变变换 法设计 IIR 数字低通滤波器;掌握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了解 FIR 滤波器和 IIR 滤波器的区别; 理解用窗函数法设计 FIR 数字滤波器的方法;理解用频 率采样法设计 FIR 滤波器;掌握线性相位 FIR 滤波器的 特点。 评价依据:课堂提问、随堂测验、作业和期末考试。 毕业要求 1: 1.2 能针对一个系统或者过程建 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能够使用数学知识,分析和提炼数字信号处 理中的工程问题,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培养 信号处理系统概念的初步建立。 达成途径: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况;了解数字信号处 理的特点与传统技术相比存在的优点;理解信号与系统 的定义和分类,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与数字信号和系统 不同之处及其描述方法。理解连续和离散信号的区别和 联系;掌握离散时间信号、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和 频域分析;掌握序列的 Z 变换和傅里叶变换;掌握模拟 信号数字处理,模拟信号的采样与恢复。了解 DFS 的定 义,周期延拓的意义与隐含周期性;理解各类信号的傅 里叶变换,有限长与无限长信号在时域与频域的各自特 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 DFT 的定义、基本性质; 掌握 DFT 的应用;掌握频域采样理论。了解基 N 的 FFT 算法;理解 DIT-FFT 和 DIF-FFT 的运算规律与编程 思想;掌握直接计算 DFT 特点和减少运算量的基本途 径;掌握时域抽取法基 2-FFT 的基本原理;掌握频域抽 取法基 2-FFT 基本原理。了解全通网络、梳状滤波器、 格形滤波器;理解信号流图、网络结构和系统函数间的 关系,网络结构的分类;掌握无限脉冲响应系统的基本 网络结构;掌握有限脉冲响应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了 解由模拟低通滤波器变换成数字高通、带通、带阻滤波 器的方法;理解由模拟滤波器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理 解脉冲响应不变变换法与双线性变换法将模拟低通滤波 器转换为数字滤波器的异同;掌握用脉冲响应不变变换
法设计R数字低通滤波器;掌握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R数字滤波器。了解FIR滤波器和IR滤波器的区别; 理解用窗函数法设计FR数字滤波器的方法;理解用频 率采样法设计FIR滤波器;掌握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 特点。 评价依据:课堂提问、随堂测验、作业和期末考试。 毕业要求1: 教学目标:能够使用数学知识,分析和提炼数字信号处 1.3能将工程原理和专业知识用 理中的工程问题,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培养 于分析工程问题 信号处理系统概念的初步建立。 达成途径: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况;了解数字信号处 理的特点与传统技术相比存在的优点;理解信号与系统 的定义和分类,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与数字信号和系统 不同之处及其描述方法。理解连续和离散信号的区别和 联系;掌握离散时间信号、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和 频域分析;掌握序列的Z变换和傅里叶变换;掌握模拟 信号数字处理,模拟信号的采样与恢复。了解DFS的定 义,周期延拓的意义与隐含周期性;理解各类信号的傅 里叶变换,有限长与无限长信号在时域与频域的各自特 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DFT的定义、基本性质: 掌握DFT的应用;掌握频域采样理论。了解基N的FFT 算法;理解DIT-FFT和DIF-FFT的运算规律与编程 思想;掌握直接计算DFT特点和减少运算量的基本途 径;掌握时域抽取法基2-F℉T的基本原理;掌握频域抽 取法基2-F℉T基本原理。了解全通网络、梳状滤波器、 格形滤波器;理解信号流图、网络结构和系统函数间的 关系,网络结构的分类;掌握无限脉冲响应系统的基本 网络结构;掌握有限脉冲响应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了 解由模拟低通滤波器变换成数字高通、带通、带阻滤波 器的方法;理解由模拟滤波器设计ⅡR数字滤波器;理 解脉冲响应不变变换法与双线性变换法将模拟低通滤波 器转换为数字滤波器的异同;掌握用脉冲响应不变变换 法设计R数字低通滤波器;掌握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R数字滤波器。了解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的区别; 理解用窗函数法设计FR数字滤波器的方法;理解用频 率采样法设计FIR滤波器;掌握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 特点。 评价依据:课堂提问、随堂测验、作业和期末考试。 毕业要求2: 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分 2.1能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 析方法及基本实现方法识别和判断系统的关键参数,灵 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活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采用多种思路解决某些 具体的工程问题。 达成途径: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况;了解数字信号处 理的特点与传统技术相比存在的优点;理解信号与系统 的定义和分类,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与数字信号和系统 11
11 法设计 IIR 数字低通滤波器;掌握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了解 FIR 滤波器和 IIR 滤波器的区别; 理解用窗函数法设计 FIR 数字滤波器的方法;理解用频 率采样法设计 FIR 滤波器;掌握线性相位 FIR 滤波器的 特点。 评价依据:课堂提问、随堂测验、作业和期末考试。 毕业要求 1: 1.3 能将工程原理和专业知识用 于分析工程问题 教学目标:能够使用数学知识,分析和提炼数字信号处 理中的工程问题,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培养 信号处理系统概念的初步建立。 达成途径: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况;了解数字信号处 理的特点与传统技术相比存在的优点;理解信号与系统 的定义和分类,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与数字信号和系统 不同之处及其描述方法。理解连续和离散信号的区别和 联系;掌握离散时间信号、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和 频域分析;掌握序列的 Z 变换和傅里叶变换;掌握模拟 信号数字处理,模拟信号的采样与恢复。了解 DFS 的定 义,周期延拓的意义与隐含周期性;理解各类信号的傅 里叶变换,有限长与无限长信号在时域与频域的各自特 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 DFT 的定义、基本性质; 掌握 DFT 的应用;掌握频域采样理论。了解基 N 的 FFT 算法;理解 DIT-FFT 和 DIF-FFT 的运算规律与编程 思想;掌握直接计算 DFT 特点和减少运算量的基本途 径;掌握时域抽取法基 2-FFT 的基本原理;掌握频域抽 取法基 2-FFT 基本原理。了解全通网络、梳状滤波器、 格形滤波器;理解信号流图、网络结构和系统函数间的 关系,网络结构的分类;掌握无限脉冲响应系统的基本 网络结构;掌握有限脉冲响应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了 解由模拟低通滤波器变换成数字高通、带通、带阻滤波 器的方法;理解由模拟滤波器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理 解脉冲响应不变变换法与双线性变换法将模拟低通滤波 器转换为数字滤波器的异同;掌握用脉冲响应不变变换 法设计 IIR 数字低通滤波器;掌握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了解 FIR 滤波器和 IIR 滤波器的区别; 理解用窗函数法设计 FIR 数字滤波器的方法;理解用频 率采样法设计 FIR 滤波器;掌握线性相位 FIR 滤波器的 特点。 评价依据:课堂提问、随堂测验、作业和期末考试。 毕业要求 2: 2.1 能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 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分 析方法及基本实现方法识别和判断系统的关键参数,灵 活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采用多种思路解决某些 具体的工程问题。 达成途径: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况;了解数字信号处 理的特点与传统技术相比存在的优点;理解信号与系统 的定义和分类,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与数字信号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