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县201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答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 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句子抄写在方格中。 辛亥风云拥襄江,土地革命概而慷。 2.给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读音 回眸()襄阳古城,有古老的文明,有厚重的历史;鸟瞰()襄阳古城,高楼耸 立,更有现代城市的气息。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在美国,电视和报纸过多地放映报道抢劫及其他犯罪活动,对其描述是如此具体入微。 B.新安装在北辰大道的路灯鳞次栉比地排列着,显得十分壮观 C.林小青和同事们的关系左右逢源,大家都很喜欢她 D.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四月下旬访日期间一会儿宣布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一会儿又 说对钓鱼岛主权不持主场,而实际上是居心叵测,妄图坐收渔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加快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与每一个市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需要人人支持、人人 参与 B.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我校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烈士陵园扫墓活动。 C.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强的重要标志之 D.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东配制成的。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襄阳建制于汉初,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刺史刘表徙治所于襄阳,建安 十三年(公元208年)设襄阳郡,襄阳历来为州、郡、路、府、道、县治所。 ②早在6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 ③襄樊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谷城县 2014 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 祝 考 试 顺 利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答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 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⒈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句子抄写在方格中。 辛亥风云拥襄江,土地革命概而慷。 ⒉ 给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读音。 回眸.( )襄阳古城,有古老的文明,有厚重的历史;鸟瞰.( )襄阳古城,高楼耸 立,更有现代城市的气息。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在美国,电视和报纸过多地放映报道抢劫及其他犯罪活动,对其描述是如此具体入微 ....。 B.新安装在北辰大道的路灯鳞次栉比 ....地排列着,显得十分壮观。 C.林小青和同事们的关系左右逢源 ....,大家都很喜欢她。 D.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四月下旬访日期间一会儿宣布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一会儿又 说对钓鱼岛主权不持主场,而实际上是居心叵测 ....,妄图坐收渔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加快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与每一个市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需要人人支持、人人 参与。 B.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我校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烈士陵园扫墓活动。 C.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强的重要标志之一。 D. 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东配制成的。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 ...的一项是( ) ①襄阳建制于汉初,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 190 年),荆州刺史刘表徙治所于襄阳,建安 十三年(公元 208 年)设襄阳郡,襄阳历来为州、郡、路、府、道、县治所。 ②早在 60 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 ③襄樊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④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封仲山甫于樊,樊城由此建城得名 ⑤襄樊市是古城襄阳、古埠樊城的合称,建城史可追溯到2800多年以前的西周时期。 A.③①④②⑤B.②⑤①④③C.④①⑤③②D.③②⑤④① 6.名著阅读。(2分) 《童年》是 (填作者名)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 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中的外祖母 (填形象特征),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 (4)我国古典诗文博大精深,意蕴丰富: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中我们读 出了李白的信念和追求;在“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我们知晓了杜甫的济世 情怀;在 思而不学则殆”中我们感悟到了孔子的思想火花;在“ 雪上空留马行处”中我们体会出了岑参的依依不舍,在“沉舟侧畔千帆过, ”中我 们感受了刘禹锡欣慰之情。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四月的古隆中,繁花似锦,风景秀丽,游人如织。一个中学生伸手摘了一朵郁金香花拿在手里 玩。假如你看见后,你会怎样劝说他?(2分) 9.“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我们几乎是唱着这首 歌长大的,我们的生活确实充满了七色阳光。然而,即便是在阳光普照的时候,也难免会出现短 暂的阴云。成长中的少年渐渐步入青春,总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有烦恼不可怕,关键是要 正确的对待它。九年级将开展一次“成长的烦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拟写标语】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抄写“走出阴霾,抛开 烦恼”不得分)。 【补充步骤】班上将举行“走出阴霾,抛开烦恼”的演讲比赛,假如你是参赛选手,活动前 将做哪些准备。 A.收集整理演讲材料 B C.熟悉演讲材料 【句子仿写】仿照示例,用修辞的形式写出你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 示例:烦恼是平湖上的渔船,有了他,就有了许多成功的精彩。 仿写:烦恼是 有了他 【材料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拥有天才脑袋的爱因斯坦烦恼多多:①外形怪:出生时,后脑大得不同一般,而且 头骨呈棱角形。大而怪的头让祖母深感不安。②说话迟:父母也失望,三岁才“咿呀”学语,语
④公元前 827 年,周宣王封仲山甫于樊,樊城由此建城得名。 ⑤襄樊市是古城襄阳、古埠樊城的合称,建城史可追溯到 2800 多年以前的西周时期。 A.③①④②⑤ B.②⑤①④③ C.④①⑤③② D.③②⑤④① 6.名著阅读。(2 分) 《童年》是_______________(填作者名)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 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中的外祖母_______________ (填形象特征),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7.古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8 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晏殊《浣溪沙》) (2)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 (4)我国古典诗文博大精深,意蕴丰富: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中我们读 出了李白的信念和追求;在“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我们知晓了杜甫的济世 情怀;在“ ,思而不学则殆”中我们感悟到了孔子的思想火花;在“ , 雪上空留马行处”中我们体会出了岑参的依依不舍,在“沉舟侧畔千帆过, ”中我 们感受了刘禹锡欣慰之情。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 分) 8.四月的古隆中,繁花似锦,风景秀丽,游人如织。一个中学生伸手摘了一朵郁金香花拿在手里 玩。假如你看见后,你会怎样劝说他?(2 分) 9. “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我们几乎是唱着这首 歌长大的,我们的生活确实充满了七色阳光。然而,即便是在阳光普照的时候,也难免会出现短 暂的阴云。成长中的少年渐渐步入青春,总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有烦恼不可怕,关键是要 正确的对待它。九年级将开展一次“成长的烦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拟写标语】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抄写“走出阴霾,抛开 烦恼”不得分)。 【补充步骤】班上将举行“走出阴霾,抛开烦恼”的演讲比赛,假如你是参赛选手,活动前 将做哪些准备。 A.收集整理演讲材料。 B. 。 C.熟悉演讲材料。 D. 。 【句子仿写】仿照示例,用修辞的形式写出你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 示例:烦恼是平湖上的渔船,有了他,就有了许多成功的精彩。 仿写:烦恼是 ,有了他, 。 【材料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拥有天才脑袋的爱因斯坦烦恼多多:①外形怪:出生时,后脑大得不同一般,而且 头骨呈棱角形。大而怪的头让祖母深感不安。②说话迟:父母也失望,三岁才“咿呀”学语,语
言表达甚至比不上小两岁的妹妹,说话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③行动笨:受到老师和同学嘲 笑,10岁,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学,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④在讥讽和侮辱中,慢慢地长大了, 孤独的他开始在书籍中寻找寄托,寻找精神力量。就这样,爱因斯坦在书中结识了阿基米德、牛 顿…书籍和知识为他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材料二:宋代大学问家宋濂,小时候为了读书,解决了诸多困难:无书之苦;无师之苦;旅 途之艰,生活之苦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做10、11题。(4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话状况 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 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 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日:“士当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范仲淹苦学》)》) 12.解释加点的字。(2分) (1)每以天下为己任()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3.下列加点词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滕子京谪守巴陵郡B.或异二者之为渔人甚异之 C.范仲淹二岁而孤 已而夕阳在山D.居庙堂之高 辍耕之垄上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甲段中“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 乙段文字讲了三个 层次的意思,第一层是 第二层是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第三层是刻苦自 励而心忧天下。(2分)
言表达甚至比不上小两岁的妹妹,说话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③行动笨:受到老师和同学嘲 笑,10 岁,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学,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④在讥讽和侮辱中,慢慢地长大了, 孤独的他开始在书籍中寻找寄托,寻找精神力量。就这样,爱因斯坦在书中结识了阿基米德、牛 顿…书籍和知识为他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材料二:宋代大学问家宋濂,小时候为了读书,解决了诸多困难:无书之苦;无师之苦;旅 途之艰,生活之苦。 三、阅读与欣赏(40 分) (一)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做 10、11 题。(4 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话状况。 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2-16 题。(10 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 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 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范仲淹苦学》)》) 12.解释加点的字。(2 分) (1)每以天下为.己任 ( )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13.下列加点词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B. 或异.二者之为 渔人甚异.之 C. 范仲淹二岁而.孤 已而.夕阳在山 D. 居庙堂之.高 辍耕之.垄上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5. 甲段中“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 ,乙段文字讲了三个 层次的意思,第一层是 ,第二层是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第三层是刻苦自 励而心忧天下。(2 分)
16.两段选文中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请问此句在这两篇文中的作 用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2分) (三)阅读《石头里的春暖花开》,完成17-21题。(14分) 石头里的春暖花开 ①洛宁十一岁,是云南山区的一名小学生,皮肤微黑,身形孱弱,沉默寡言,喜欢独处, 是同学们眼中最“怪”的同学。平时课堂内外,谁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同样,他也是我到偏远 山区支教以来,见过的最不合群的学生 ②几个月前,洛宁上学的时候,背上背负的除了一个书包,凭空多了一个口袋。口袋里面, 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鼓鼓囊囊的,看来颇有重量。要不然,洛宁背着的时候,脸上怎会有吃力 的表情? ③上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轻轻放在课桌下面。下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背上,在小 小的操场上转圈。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能让洛宁整天将它负在背上?班上的学生都想打破这个 砂锅,揭开谜底 ④也有同学去摸过,硬梆梆的,有棱有角,从手感上判断像是石头。但是,洛宁总不会傻 到把石头当作宝贝整天背着吧。不管是学生们,还是做老师的我,毎当向洛宁问起这件事情的时 候,洛宁总是不发言语,只是低着头耸着被冻得红彤彤的鼻子。其实,有同学曾经试过去打开口 袋,但平时很老实的洛宁,就会像是一头发怒了的小狮子,让大家不得不罢手 ⑤又过了一段时间,时值严寒,洛宁的口袋也变大了,里面的东西也装得更多了。似乎口 袋里面的东西,是遵循着一定的时间规律而变大变多的 ⑥洛宁口袋里的秘密,终究没有敌得过同学们的好奇心。那次,洛宁没有拗得过好几个同 学的强行“合力”,被强行按在了桌上。口袋被打开时,滚落出的一块又一块冰冷坚硬的石头 让同学们都惊呆在原地——洛宁整天背负着的口袋里,装的居然真是石头? ⑦我刚来时就听别的老师讲过,眼前这个瘦弱到让人心疼的孩子背后,却有着任是谁听了 也会落泪的背景:6岁那年,洛宁的父亲患病离世,这对本就贫困的家庭无异是雪上加霜。天塌 了,洛宁母亲就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她毎天上山砍柴到集市上去卖,还要替别人做挣不 了几个钱的手工活,还要割猪草喂养唯一的一头猪,还要洗衣做饭。洛宁很懂事,只要从学校回 家,就争着为母亲打理一切。日子本来可以这样即使贫苦却也不失幸福地度过,但命运就这么无 情残酷——去年的天,洛宁的母亲遭遇车祸:命是捡了回来,人却瘫痪了。 ⑧几天后,我买了点东西,趁着上午没课的空当,独自来到了洛宁的家里。一来,看望 下洛宁的母亲;二来,我更想从他的母亲口中得知,到底是什么原因,竟然会让洛宁整天背着石 头上学? ⑨我告诉她洛宁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近来的情况。只是,我隐瞒了洛宁和别人打架的事情。 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她的眼泪顿时簌簌落了下来:原来,自从她瘫痪后, 洛宁除了在学校,其余的时间都在家中服侍母亲。小伙伴喊他去河边看老黄牛,他没有时间;邀 他去田野里放风筝里,他抽不开身。因为他要接替母亲的“工作”—砍柴,烧水,做饭,洗 衣服,喂猪……-天,她因为渴急了,把手伸向离床头不远的热水瓶,结果却烫伤了自己。洛宁 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他怕在以后的日 子里,若是自己不在家,母亲不知道还会发生其他什么事情。于是,洛宁当即便决定:以后的每 天,他都要背着母亲上学。尽管母亲再怎么劝阻,洛宁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从那时起,他便
16.两段选文中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请问此句在这两篇文中的作 用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2 分) (三)阅读《石头里的春暖花开》,完成 17-21 题。(14 分) 石头里的春暖花开 ①洛宁十一岁,是云南山区的一名小学生,皮肤微黑,身形孱弱,沉默寡言,喜欢独处, 是同学们眼中最“怪”的同学。平时课堂内外,谁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同样,他也是我到偏远 山区支教以来,见过的最不合群的学生。 ②几个月前,洛宁上学的时候,背上背负的除了一个书包,凭空多了一个口袋。口袋里面, 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鼓鼓囊囊的,看来颇有重量。要不然,洛宁背着的时候,脸上怎会有吃力 的表情? ③上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轻轻放在课桌下面。下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背上,在小 小的操场上转圈。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能让洛宁整天将它负在背上?班上的学生都想打破这个 砂锅,揭开谜底。 ④也有同学去摸过,硬梆梆的,有棱有角,从手感上判断像是石头。但是,洛宁总不会傻 到把石头当作宝贝整天背着吧。不管是学生们,还是做老师的我,每当向洛宁问起这件事情的时 候,洛宁总是不发言语,只是低着头耸着被冻得红彤彤的鼻子。其实,有同学曾经试过去打开口 袋,但平时很老实的洛宁,就会像是一头发怒了的小狮子,让大家不得不罢手。 ⑤又过了一段时间,时值严寒,洛宁的口袋也变大了,里面的东西也装得更多了。似乎口 袋里面的东西,是遵循着一定的时间规律而变大变多的。 ⑥洛宁口袋里的秘密,终究没有敌得过同学们的好奇心。那次,洛宁没有拗得过好几个同 学的强行“合力”,被强行按在了桌上。口袋被打开时,滚落出的一块又一块冰冷坚硬的石头, 让同学们都惊呆在原地——洛宁整天背负着的口袋里,装的居然..真是石头? ⑦我刚来时就听别的老师讲过,眼前这个瘦弱到让人心疼的孩子背后,却有着任是谁听了 也会落泪的背景:6 岁那年,洛宁的父亲患病离世,这对本就贫困的家庭无异是雪上加霜。天塌 了,洛宁母亲就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她每天上山砍柴到集市上去卖,还要替别人做挣不 了几个钱的手工活,还要割猪草喂养唯一的一头猪,还要洗衣做饭。洛宁很懂事,只要从学校回 家,就争着为母亲打理一切。日子本来可以这样即使贫苦却也不失幸福地度过,但命运就这么无 情残酷——去年的一天,洛宁的母亲遭遇车祸:命是捡了回来,人却瘫痪了。 ⑧几天后,我买了点东西,趁着上午没课的空当,独自来到了洛宁的家里。一来,看望一 下洛宁的母亲;二来,我更想从他的母亲口中得知,到底是什么原因,竟然会让洛宁整天背着石 头上学? ⑨我告诉她洛宁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近来的情况。只是,我隐瞒了洛宁和别人打架的事情。 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她的眼泪顿时簌簌落了下来:原来,自从她瘫痪后, 洛宁除了在学校,其余的时间都在家中服侍母亲。小伙伴喊他去河边看老黄牛,他没有时间;邀 他去田野里放风筝里,他抽不开身。因为他要接替母亲的“工作”——砍柴,烧水,做饭,洗 衣服,喂猪……一天,她因为渴急了,把手伸向离床头不远的热水瓶,结果却烫伤了自己。洛宁 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他怕在以后的日 子里,若是自己不在家,母亲不知道还会发生其他什么事情。于是,洛宁当即便决定:以后的每 一天,他都要背着母亲上学。尽管母亲再怎么劝阻,洛宁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从那时起,他便
开始背着石头上学了 ⑩我的心里陡然被濡湿了。但我同时亦很奇怪,洛宁想背着母亲上学来照顾她,但他的背 上,却怎么永远是一袋石头? ①洛宁母亲看出我心中的疑惑,止住了泪水,哽咽着告诉了一个任是谁都想不到的爱的秘 密:洛宁母亲体重八十六斤,洛宁瘦小的身躯又如何负重?但他却想出了一个方法,起初,背着 少量的石头,随着对重量的适应,然后再不断的添加石头。直到,他能适应超过八十六斤的重量 为止。 ①八十六斤,是洛宁母亲的体重,亦是爱的重量! ③3回来的山路上,我任由泪水肆意奔流。我在想,那口袋里的石头,冰冷坚硬的棱角,定然 是无数次碰疼了洛宁的后背、压痛洛宁孱弱的肩膀了吧。我的眼前仿佛看到这样一幕画面:在刺 骨的寒风中,在崎岖的山路上,单薄的洛宁背着袋硬邦邦的石头在艰难地行走。顶着风雪,洛 宁不怕严寒;踏着山路,洛宁不畏艰险。 只因为,他后背上的那一袋石头并不冰冷坚硬,而是为了一份爱,时时春暖花开! 17.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3分) (1)口袋被强行打开,滚落出来的居然真的是石头! (2)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刀狠狠地剜了一般。 18.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情节的梳理。(2分) 洛宁每天背着大口袋上学一—( 母亲解开背石头的秘密 19.请具体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20.文中的洛宁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分析。(3分) 21.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有何作用。(3分) (四)阅读说明文《黑匣子》,完成22-26题。(12分) 黑匣子 马航MH-370航班失去联系很多天了,各国救援船只现在都在客机可能坠落的海域进行搜 索,但马航波音77~客机仍杳无音讯。马航航班失联事件,再次成为—个“史无前例的”事件, 这一事件表明全球航空业的数据通信、数据备份实在太落伍。业者建议,黑匣子的数据,应该实 时传回地面,这样无需在出现事故之后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进行寻找。 所谓黑匣子,就是一种飞行数据记录仪。黑匣子的外壳坚实,为长方体,约等于四、五块砖 头垒在-起一般大。黑匣子被漆成明亮的桔红色,这种明亮显眼的颜色,以及记录仪外部的反射 条件,都使得事故调查员们可以在飞机失事后很快地找到记录仪,特别是当飞机坠落在水上时。 为了承受飞机坠毁时的猛烈撞击和高温烈焰黑匣子的外壳具有很厚的钢板和许多层耐热防冲击 保护材料。根据欧洲的标准,黑匣子必须能够抵受225吨的撞击力,在1100°℃高温下10小时 仍不会受损。即便飞机已完全损坏,黑匣子里的记录数据也能完好保存。 黑匣子”是一位墨尔本工程师在1958年发明的。1908年,美国发生了第一起军用飞机 事故。此后,随着飞行事故不断发生,需要有一种追忆事故发生过程原因的仪器。二战期间,飞
开始背着石头上学了。 ⑩我的心里陡然被濡湿了。但我同时亦很奇怪,洛宁想背着母亲上学来照顾她,但他的背 上,却怎么永远是一袋石头? ⑪洛宁母亲看出我心中的疑惑,止住了泪水,哽咽着告诉了一个任是谁都想不到的爱的秘 密:洛宁母亲体重八十六斤,洛宁瘦小的身躯又如何负重?但他却想出了一个方法,起初,背着 少量的石头,随着对重量的适应,然后再不断的添加石头。直到,他能适应超过八十六斤的重量 为止。 ⑫八十六斤,是洛宁母亲的体重,亦是爱的重量! ⑬回来的山路上,我任由泪水肆意奔流。我在想,那口袋里的石头,冰冷坚硬的棱角,定然 是无数次碰疼了洛宁的后背、压痛洛宁孱弱的肩膀了吧。我的眼前仿佛看到这样一幕画面:在刺 骨的寒风中,在崎岖的山路上,单薄的洛宁背着一袋硬邦邦的石头在艰难地行走。顶着风雪,洛 宁不怕严寒;踏着山路,洛宁不畏艰险。 ⑭只因为,他后背上的那一袋石头并不冰冷坚硬,而是为了一份爱,时时春暖花开! 17.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3 分) (1)口袋被强行打开,滚落出来的居然..真的是石头! (2) 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刀狠狠地剜.了一般。 18.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情节的梳理。(2 分) 洛宁每天背着大口袋上学——( )——( ) —— 母亲解开背石头的秘密 19.请具体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3 分) 20.文中的洛宁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分析。(3 分) 21.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有何作用。(3 分) (四)阅读说明文《黑匣子》,完成 22-26 题。(12 分) 黑匣子 马航 MH-370 航班失去联系很多天了,各国救援船只现在都在客机可能坠落的海域进行搜 索,但马航波音 777 客机仍杳无音讯。马航航班失联事件,再次成为一个“史无前例的”事件, 这一事件表明全球航空业的数据通信、数据备份实在太落伍。业者建议,黑匣子的数据,应该实 时传回地面,这样无需在出现事故之后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进行寻找。 所谓黑匣子,就是一种飞行数据记录仪。黑匣子的外壳坚实,为长方体,约等于四、五块砖 头垒在一起一般大。黑匣子被漆成明亮的桔红色,这种明亮显眼的颜色,以及记录仪外部的反射 条件,都使得事故调查员们可以在飞机失事后很快地找到记录仪,特别是当飞机坠落在水上时。 为了承受飞机坠毁时的猛烈撞击和高温烈焰,黑匣子的外壳具有很厚的钢板和许多层耐热防冲击 保护材料。根据欧洲的标准,黑匣子必须能够抵受 2.25 吨的撞击力,在 1100℃高温下 10 小时 仍不会受损。即便飞机已完全损坏,黑匣子里的记录数据也能完好保存。 “黑匣子”是一位墨尔本工程师在 1958 年发明的。1908 年,美国发生了第一起军用飞机 事故。此后,随着飞行事故不断发生,需要有一种追忆事故发生过程原因的仪器。二战期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