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超 二级超限限界者。 上部超限 答案: 自轨面起高度超过3600mm,任何部位超限者」 9.中部超限 答案 自轨面起高度在1250~3600mm之间,任何部位超限者。 10.下部超限 答案: 自轨面起高度在150一未满1250mm之间,任何部位超限者。 11.超重货物 答案 货物装车后,运行活载对桥梁的作用超过“中一活载”对桥梁的作用时,为超重货物。 (三)简答题 1我国机车车辆限界的主要缺点有哪些? 答案: ()两肩过窄,使电力和内燃机车设计受到一定限制 (2)客车、冷藏车等在布置行李架、 上层铺位及储水箱等设备时感到空间狭窄,不便使用。 (3)限制了糊车两肩形状,降低了车厢空间利用效率。 (4)距轨面高350~1250mm范围内宽度较小,限制了机车车辆的宽度,影响对建筑限界空 间的利用效率。 2.在曲线上,为什么要对建筑限界进行加宽?其加宽值是如何确定的? 答案: 当车辆运行到曲线上时,车辆纵中心线在车辆转向架中心销之间向线路中心线内侧偏移,在 外方向线路中心线外侧偏移,如果曲线建筑限界与直线建筑限界相同,则车辆在曲线上与建 筑限界间的距离必然变小。为了使车辆在曲线上与建筑限界之间的距离与其在直线上时相等, 曲线建筑限界应子加宽。 曲线建筑限界的加宽值与车辆长度、销距大小、曲线半径相关。我国规定建筑限界在曲线上 的加宽值按照车长为26m,销距为18m的车辆(称为计算车辆)和曲线的实际半径进行 算。同时要考虑由于曲线外轨超高引起的车辆顿斜量。 3.为什么需要加强对铁路建筑限界的管理? 答案: 1)是确保运给安全光其是超限货物输安全的前提。某条道能否组织超跟货物运给, 筑限界是 个决定因素: 在组织超限货物运输之前必须对其运输径路的建筑限界进行考察 (2)是机车车辆设计的依据之一。如果对实际建筑限界没有很好地掌握,就会给机车车辆设 计及运用造成很大困难,严重的会使运行中的车辆与线路上的建筑物、设备发生碰撞,影响 行车安全。 (3)是堂提快速变化的实际限界的需要。近些年,铁路建设发展讯速,提速工程名,扩能改 造多,新线、新设备投入多,使得限界变化非常快 (④)是贯彻执行有关法规的需要。国家己从法律法规方面对限界提出了要求并做出了处罚规 定,铁路各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4.建筑限界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
11 答案: 超出二级超限限界者。 8. 上部超限 答案: 自轨面起高度超过 3600mm,任何部位超限者。 9. 中部超限 答案: 自轨面起高度在 1250~3600mm 之间,任何部位超限者。 10. 下部超限 答案: 自轨面起高度在 150~未满 1250mm 之间,任何部位超限者。 11. 超重货物 答案: 货物装车后,运行活载对桥梁的作用超过“中—活载”对桥梁的作用时,为超重货物。 (三)简答题 1. 我国机车车辆限界的主要缺点有哪些? 答案: (1) 两肩过窄,使电力和内燃机车设计受到一定限制。 (2) 客车、冷藏车等在布置行李架、上层铺位及储水箱等设备时感到空间狭窄,不便使用。 (3) 限制了棚车两肩形状,降低了车厢空间利用效率。 (4) 距轨面高 350~1250mm 范围内宽度较小,限制了机车车辆的宽度,影响对建筑限界空 间的利用效率。 2. 在曲线上,为什么要对建筑限界进行加宽?其加宽值是如何确定的? 答案: 当车辆运行到曲线上时,车辆纵中心线在车辆转向架中心销之间向线路中心线内侧偏移,在 外方向线路中心线外侧偏移,如果曲线建筑限界与直线建筑限界相同,则车辆在曲线上与建 筑限界间的距离必然变小。为了使车辆在曲线上与建筑限界之间的距离与其在直线上时相等, 曲线建筑限界应予加宽。 曲线建筑限界的加宽值与车辆长度、销距大小、曲线半径相关。我国规定建筑限界在曲线上 的加宽值按照车长为 26m,销距为 18m 的车辆(称为计算车辆)和曲线的实际半径进行计 算。同时要考虑由于曲线外轨超高引起的车辆倾斜量。 3. 为什么需要加强对铁路建筑限界的管理? 答案: (1) 是确保运输安全尤其是超限货物运输安全的前提。某条通道能否组织超限货物运输,建 筑限界是一个决定因素。在组织超限货物运输之前必须对其运输径路的建筑限界进行考察。 (2) 是机车车辆设计的依据之一。如果对实际建筑限界没有很好地掌握,就会给机车车辆设 计及运用造成很大困难,严重的会使运行中的车辆与线路上的建筑物、设备发生碰撞,影响 行车安全。 (3) 是掌握快速变化的实际限界的需要。近些年,铁路建设发展迅速,提速工程多,扩能改 造多,新线、新设备投入多,使得限界变化非常快。 (4) 是贯彻执行有关法规的需要。国家已从法律法规方面对限界提出了要求并做出了处罚规 定,铁路各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4. 建筑限界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
()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的确立。铁路限界实行三级管理。各级成立相应的限界管理 机构,并明确其主要职责。 界的 检测管理 。应建立铁路建筑限界检测、核查专门机构。配备专门的检测设备, (3)建筑限界的变更管理。除不可抗力外,任何原因均不得缩小原限界。办理需要临时缩小 既有限界施工时,施工单位应书面向铁路局申请,铁路局审核后上报铁道部,经批准后方可 备丁 。各级业务部门应掌握限界的变化情况及最新检测资料,并及时向上 (⑤)建立信息化平台,改进管理手段。应采用现代技术,建立限界资料数据库,开发建筑限 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形成全路范围的适用于各个层次的限界管理信总系统。 5.超限货物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根据超限部位超出机车车辆限界的程度可将中部和上部超限划分为一级 二级和超级三个等 级:但下部超限只划分为二级和超级两个等级。 ~级超限:自轨面起高度在1250mm及其以上超限但未超出一级超限限界者: 二级超限:超出一级超限限界而未超出二级超限限界者,以及自轨面起高度在150一1250mm 间招限但未招出一级招限限界者: 超级超限:超出二级超限限界者 在曲线上,判定货物是否超限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 如果货物所需空间大于具有机车车辆限界轮廓尺寸的普通货物(车)所需的最大空间,则该 货物超限。判定曲线上货物是否超限采用了车长为13.22m、销距9.35m、具有机车车辆限 界轮廓尺寸的普通货车(称为计算车辆)所需的最大空间为依据。 曲线上,货物所需空间半宽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案: 由三部分构成:货物半宽B(货物计算点至车辆纵中心线所在垂直平面的距离)、货物的偏 差量C(车辆转向架中心销垂直投影在线路中心线上时车辆纵中心线偏离线路中心线的距 离)、车辆转向架中心销偏离线路中心线引起的货物的偏差量增大值g 8.确定货物超限等级的程序是什 答案: 第一步,确定货物的检定断面和计算点: 第二步,计算货物的计算宽度: 第三步,确定计算点自钢轨面起算的高度: 第四步,根据计算点的高度查《超规》即可判定货物是否超限或属于哪一级超限 9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的三个主要要求是什么 答案: (1)要准确地了解货物的外形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的货车,制定合理的装载加固方案。 (2)要根据装车后的情况,审查沿线的实际建筑限界以及桥梁可否通过。 (3)要严格地监控超限超重车的运行,以保证运输安全 超限货物的任何部位接近建筑物或设备时,超限货车运行应遵守哪些速度规定? 答案: (1)超限货物的任何超限部位与建筑限界之间的距离(简称限界距离)为100~150mm之 间时,时速不得超过15km:
12 (1) 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的确立。铁路限界实行三级管理。各级成立相应的限界管理 机构,并明确其主要职责。 (2) 建筑限界的检测管理。应建立铁路建筑限界检测、核查专门机构。配备专门的检测设备, 对铁路建筑限界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测。 (3) 建筑限界的变更管理。除不可抗力外,任何原因均不得缩小原限界。办理需要临时缩小 既有限界施工时,施工单位应书面向铁路局申请,铁路局审核后上报铁道部,经批准后方可 施工。 (4) 建筑限界资料管理。各级业务部门应掌握限界的变化情况及最新检测资料,并及时向上 级部门汇报;应设专人负责限界资料的管理工作。 (5) 建立信息化平台,改进管理手段。应采用现代技术,建立限界资料数据库,开发建筑限 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形成全路范围的适用于各个层次的限界管理信息系统。 5. 超限货物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答案: 根据超限部位超出机车车辆限界的程度可将中部和上部超限划分为一级、二级和超级三个等 级;但下部超限只划分为二级和超级两个等级。 一级超限:自轨面起高度在 1250mm 及其以上超限但未超出一级超限限界者; 二级超限:超出一级超限限界而未超出二级超限限界者,以及自轨面起高度在 150~1250mm 间超限但未超出二级超限限界者; 超级超限:超出二级超限限界者。 6. 在曲线上,判定货物是否超限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 如果货物所需空间大于具有机车车辆限界轮廓尺寸的普通货物(车)所需的最大空间,则该 货物超限。判定曲线上货物是否超限采用了车长为 13.22m、销距 9.35m、具有机车车辆限 界轮廓尺寸的普通货车(称为计算车辆)所需的最大空间为依据。 7. 曲线上,货物所需空间半宽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案: 由三部分构成:货物半宽 B(货物计算点至车辆纵中心线所在垂直平面的距离)、货物的偏 差量 C(车辆转向架中心销垂直投影在线路中心线上时车辆纵中心线偏离线路中心线的距 离)、车辆转向架中心销偏离线路中心线引起的货物的偏差量增大值 g。 8. 确定货物超限等级的程序是什么? 答案: 第一步,确定货物的检定断面和计算点; 第二步,计算货物的计算宽度; 第三步,确定计算点自钢轨面起算的高度; 第四步,根据计算点的高度查《超规》即可判定货物是否超限或属于哪一级超限。 9.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的三个主要要求是什么? 答案: (1)要准确地了解货物的外形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的货车,制定合理的装载加固方案。 (2)要根据装车后的情况,审查沿线的实际建筑限界以及桥梁可否通过。 (3)要严格地监控超限超重车的运行,以保证运输安全。 10. 超限货物的任何部位接近建筑物或设备时,超限货车运行应遵守哪些速度规定? 答案: (1)超限货物的任何超限部位与建筑限界之间的距离(简称限界距离)为 100~150mm 之 间时,时速不得超过 15km;
(2)限界距离在超过150mm至200mm之间时,时速不得超过25km (3)限界距离不足100mm时,由铁路局根据实际情况规定运行办法 (四)计算题 货物一件,重45t,长15.2m,宽3.46m,高2.1m,重心距一端6.8m,距另一端8.4m,用 N17x型平车一端突出装载,货物下加垫两根高度为2OOmm的横垫木。确定超限等级。 (N17s:自重19.7t,载重60t,车地板长13000mm,宽2980mm,销距9000mm,地板 面高1211mm,空车重心高723mm.) 答案 检定断面位于货物端部,x=8.7m。 计算点高度为1211+200+2100=3511mm, C4=2x87P- 24 .=92.4mm K=2×87-1.×75=40mm X=B+C+K-36=1730+92.4+40-36=1826.4mm 该货物为二级超限。 第二章铁路货物装载 一、学习目的和教学要求: 1.了解货车运行安全的评判指标: 2.理解避免铁路敞、平车集重装载的方法以及超长货物装载技术条件: 3掌握货物重心在车辆纵向、横向容许偏移量及重车重心高度的计算方法,超长货物横 垫木高度确定方法 一、重点知识: 1.重心在车辆纵向、横向容许偏移量的计算 2.重车重心高度的计 二、难点知识 货物装载基本技术条件 四、学习要点 一、货物装载的基本技术条件 (一)货车的脱轨条件与评定指标 车辆的运行安全只有在轮轨处于正常的接触状态时才能得到保证。为了解货物装载与重 车运行安全的关系,下面介绍一下货车的脱轨条件与评定指标。 1.脱轨系数 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轮对承受若垂直力P和侧向力Q。如果侧向力Q大到一定程度, 而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力(简称轮重)又较小时,车轮踏 面出现悬浮状 并且可能继续上 爬直至脱轨。显然,Q越大,P越小,越容易脱轨。我们把QP称为脱轨系数 目前我国车辆研究部门建议的脱轨系数安全指标为 吕品伦限图
13 (2)限界距离在超过 150mm 至 200mm 之间时,时速不得超过 25km; (3)限界距离不足 100mm 时,由铁路局根据实际情况规定运行办法。 (四)计算题 货物一件,重 45t,长 15.2m,宽 3.46m,高 2.1m,重心距一端 6.8m,距另一端 8.4m,用 N17AK型平车一端突出装载,货物下加垫两根高度为 200mm 的横垫木。确定超限等级。 (N17AK:自重 19.7 t,载重 60 t,车地板长 13000 mm,宽 2980 mm,销距 9000 mm,地板 面高 1211 mm,空车重心高 723 mm。) 答案: 检定断面位于货物端部,x=8.7m。 计算点高度为 1211+200+2100=3511mm, 2 2 2 8 7 9 92 4 2 4 外 ( . ) - = . . C = mm 2 8 7 1 4 75 40 9 . K ( - . ) = = mm X=B+C 外+K-36=1730+92.4+40-36=1826.4mm 该货物为二级超限。 第二章 铁路货物装载 一、学习目的和教学要求: 1.了解货车运行安全的评判指标; 2.理解避免铁路敞、平车集重装载的方法以及超长货物装载技术条件; 3.掌握货物重心在车辆纵向、横向容许偏移量及重车重心高度的计算方法,超长货物横 垫木高度确定方法。 二、重点知识: 1. 重心在车辆纵向、横向容许偏移量的计算 2. 重车重心高度的计算 三、难点知识: 货物装载基本技术条件 四、学习要点 一、货物装载的基本技术条件 (一)货车的脱轨条件与评定指标 车辆的运行安全只有在轮轨处于正常的接触状态时才能得到保证。为了解货物装载与重 车运行安全的关系,下面介绍一下货车的脱轨条件与评定指标。 1. 脱轨系数 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轮对承受着垂直力 P 和侧向力 Q。如果侧向力 Q 大到一定程度, 而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力(简称轮重)又较小时,车轮踏面出现悬浮状态,并且可能继续上 爬直至脱轨。显然,Q 越大,P 越小,越容易脱轨。我们把 Q/P 称为脱轨系数。 目前我国车辆研究部门建议的脱轨系数安全指标为 = 1.0 ( ) 1.2 ( ) 允许限度 危险限度 P Q
2.轮重减载率 从聪轨系数这个指标看,造成脱轨的原因必然是轮重衬小或侧向力时大,或者两个条件 并存。但在实践中又发现,即使侧向力很小,在车轮严重减载时也可能脱轨。考虑轮重减小 对车辆脱轨的影响,又同时采用轮重减载率(△PP)来衡量脱轨的危险性。根据理论与试 验研究,车辆研究部门建议采用的轮重减载率指标为 △P0.65(危险限度) 下10.60(允许限度) 式中 左右侧车轮的平均轮重,: AP- 轮重的减载量,t。 设左侧轮重为P,右侧轮重为P,且Px>P,则△P=(P-P)· 般情况下,应以脱轨系数QP作为衡量车辆脱轨安全性的指标。在小半径曲线上 列车以10一20mh的速度运行时,可以同时采用轮重减载率作为衡量脱轨安全性的参考指 桥。 (二)货物装载基本技术条件 对货物装载最基本的要求是要保证重车运行安全。《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以下简称 《加规》)对货物装载的基本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 1.一般情况下,装车后货物重心或总重心(一车装几件货物时)的投影应位于货车 纵、横中心线的交叉点上(简称“车辆中央“): 2. 特殊情 必须偏离车 中央时,偏离车辆纵中心线的距离(横向偏离量)不 得大于100mm,偏离车辆横中心线的距离(纵向偏离量)应保证每个转向架承受的货物重 量不超过货车容许载重量的二分之一,且两转向架负重差不大于10: 3.一车装载两件或多件货物时,应避免对角线装载。 遵守这些要求的关键是合理确定货物重心或总重心在车辆上的位置 或总重心偏离车辆横中心线时,为了保证车辆任一转向架承受的货物重量不 超过车辆容许载重量的二分之一,两转向架负荷之差又不大于10,货物重心偏离车辆横中 心线的最大容许距离,可按下式计算: 当Ps0<10时,as=(分-0)1(m》 当Ps~02l0时aw=名m) 式中P容—货车容许载重量,: Q一货物重量(或总重量), 一车辆销距,m。 2.货物重心在车辆横向的合理位置 货物重心偏离车辆纵中心线,将使车辆一侧弹簧负荷较大,如果偏离量过大,车辆在运 行中侧滚振动的垂直惯性力向下时,可能使弹簧装置周期性地压死,引起很大的垂直力。而 车辆与线路均不可能按如此巨大的力设计建造,因而横向偏载过大有可能造成车辆或线路的 毁损。同时,横向偏载过大,亦可能使车辆一侧的旁承游间压死,影响车辆运行到曲线上时 14
14 2. 轮重减载率 从脱轨系数这个指标看,造成脱轨的原因必然是轮重过小或侧向力过大,或者两个条件 并存。但在实践中又发现,即使侧向力很小,在车轮严重减载时也可能脱轨。考虑轮重减小 对车辆脱轨的影响,又同时采用轮重减载率( P / P )来衡量脱轨的危险性。根据理论与试 验研究,车辆研究部门建议采用的轮重减载率指标为 = 0.60 ( ) 0.65 ( ) 允许限度 危险限度 P P 式中 P ——左右侧车轮的平均轮重,t; P ——轮重的减载量,t。 设左侧轮重为 P左 ,右侧轮重为 P右 ,且 P左 P右 ,则 P = (P左 − P右) 2 1 。 一般情况下,应以脱轨系数 Q/P 作为衡量车辆脱轨安全性的指标。在小半径曲线上, 列车以 10~20km/h 的速度运行时,可以同时采用轮重减载率作为衡量脱轨安全性的参考指 标。 (二)货物装载基本技术条件 对货物装载最基本的要求是要保证重车运行安全。《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以下简称 《加规》)对货物装载的基本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 1. 一般情况下,装车后货物重心或总重心(一车装几件货物时)的投影应位于货车 纵、横中心线的交叉点上(简称“车辆中央”); 2. 特殊情况下,必须偏离车辆中央时,偏离车辆纵中心线的距离(横向偏离量)不 得大于 100mm,偏离车辆横中心线的距离(纵向偏离量)应保证每个转向架承受的货物重 量不超过货车容许载重量的二分之一,且两转向架负重差不大于 10t; 3. 一车装载两件或多件货物时,应避免对角线装载。 遵守这些要求的关键是合理确定货物重心或总重心在车辆上的位置。 1. 货物重心在车辆纵向的合理位置 当货物重心或总重心偏离车辆横中心线时,为了保证车辆任一转向架承受的货物重量不 超过车辆容许载重量的二分之一,两转向架负荷之差又不大于 10t,货物重心偏离车辆横中 心线的最大容许距离,可按下式计算: 当 P容 - Q <10t 时, l Q P a容 ( 容 0.5) 2 = − (m) 当 P容 - Q ≥10t 时, l Q a 5 容 = (m) 式中 P容 ——货车容许载重量,t; Q ——货物重量(或总重量),t; l ——车辆销距,m。 2. 货物重心在车辆横向的合理位置 货物重心偏离车辆纵中心线,将使车辆一侧弹簧负荷较大,如果偏离量过大,车辆在运 行中侧滚振动的垂直惯性力向下时,可能使弹簧装置周期性地压死,引起很大的垂直力。而 车辆与线路均不可能按如此巨大的力设计建造,因而横向偏载过大有可能造成车辆或线路的 毁损。同时,横向偏载过大,亦可能使车辆一侧的旁承游间压死,影响车辆运行到曲线上时
转向。实践证明,货物重心偏离车辆纵中心线距离不超过100mm时,不致影响重车运行安 全。 如果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需要使货物重心偏离车辆纵中心线的距离超过100mm时,应采 用配重措施,即在车辆另一侧配装其它货物,使配装后货物总重心落在车辆纵中心线上或总 重心横向偏离量不超过100mm。 (三)重车重心高度 货物装车后,将车辆和其所装货物视为一个整体,该整体的组合重心自钢轨面起算的高 度称为重车重心高度 一车负重装载时,重车重心高度可按下式计算 (mm) 0年+9+Qm 式中Q一货车自重,t: 一空车重心距轨面高度,mm: Q,g.—货物重量,t h,…,h,一货物装车后重心距轨面高度,mm。 跨装时重车重心高度可按下式计算 H=C生+eh+0h(mm Q车1+Q年2+0 式中QQ:一分别为两负重车的自重,: h1、h2 -分别为两负重车空车重心自轨面起算的高度,mm: Q一货物重量,: 小一货物装车后重心自轨面起算的高度,mm 重车重心高度是铁路的一项基本技术标准,它 是影响重车运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 重车重心高度越 ,重车运行稳定性越差。为了保证重车运行安全,我国铁路规定,罐车重 车重心高度不得超过2200mm,双层集装箱重车重心高度不得超过2400mm,其他重车重心 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000mm。超过这个限制时,如果有条件,可以通过配装重心较低的货物 降低重车重心高度。 配重的条件是:车辆的载重能力尚有富裕:车地板上有可供配重的位置,且符合装载技 术条件的要求 有到达月 一到站且重心较低的货物可以配装 在不具备配重条件时,可选用地板面较低(如凹底平车)或自重较大,空车重心高度较 低的货车装载。 无法降低重车的重心高度时,应按规定限速运行。限速规定见表1一2一1。 表1一2一1重车重心招高限谏云行规定表 重车重心高度日 区间限速 通过侧向道岔限速 《mm2 (km/h】 (km/h) 15
15 转向。实践证明,货物重心偏离车辆纵中心线距离不超过 100mm 时,不致影响重车运行安 全。 如果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需要使货物重心偏离车辆纵中心线的距离超过 100mm 时,应采 用配重措施,即在车辆另一侧配装其它货物,使配装后货物总重心落在车辆纵中心线上或总 重心横向偏离量不超过 100mm。 (三)重车重心高度 货物装车后,将车辆和其所装货物视为一个整体,该整体的组合重心自钢轨面起算的高 度称为重车重心高度。 一车负重装载时,重车重心高度可按下式计算 n n n Q Q Q Q h Q h Q h H + + + + + = 1 1 1 车 车 车 (mm) 式中 Q车 ——货车自重,t; h车 ——空车重心距轨面高度,mm; Q1,…,Qn ——货物重量,t; 1 h ,…, n h ——货物装车后重心距轨面高度,mm。 跨装时重车重心高度可按下式计算 Q Q Q Q h Q h Qh H + + + + = 1 2 1 1 2 2 车 车 车 车 车 车 (mm) 式中 Q车1、Q车2 ——分别为两负重车的自重,t; 车1 h 、 车2 h ——分别为两负重车空车重心自轨面起算的高度,mm; Q——货物重量,t; h——货物装车后重心自轨面起算的高度,mm。 重车重心高度是铁路的一项基本技术标准,它是影响重车运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重车重心高度越大,重车运行稳定性越差。为了保证重车运行安全,我国铁路规定,罐车重 车重心高度不得超过 2200mm,双层集装箱重车重心高度不得超过 2400mm,其他重车重心 高度一般不得超过 2000mm。超过这个限制时,如果有条件,可以通过配装重心较低的货物 降低重车重心高度。 配重的条件是:车辆的载重能力尚有富裕;车地板上有可供配重的位置,且符合装载技 术条件的要求;有到达同一到站且重心较低的货物可以配装。 在不具备配重条件时,可选用地板面较低(如凹底平车)或自重较大,空车重心高度较 低的货车装载。 无法降低重车的重心高度时,应按规定限速运行。限速规定见表 1-2-1。 表 1-2-1 重车重心超高限速运行规定表 重车重心高度 H (mm) 区间限速 (km/h) 通过侧向道岔限速 (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