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经济学》自学指导书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铁路运输经济学》铁路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属于本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授铁 路运输特点及铁路运输业的性质,铁路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经济与铁路运输在空 间上的发展规律,铁路运输需求与供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弹性,铁路运输成本的构成、 计算方法,铁路运输设备运用效果评价,铁路运输价格制定理论,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 分析。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铁路运输特点、铁路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经济 与铁路运输在空间上的发展规律:理解铁路运输需求与供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铁路运 输业的性质:掌握铁路运输成本的构成及其计算方法、铁路运输设备运用效果评价方法、铁 路运输价格的制定方法、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 二、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开始学习本课程前,应认真阅读本指导书的概述部分,了解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 任务、要求和学习方法: 学生在学习每讲前,应认真阅读指导书的相应部分,了解本讲的学习内容、学习要点、 基本要求和考核标准。 在阅读指导书的相应部分后,采取反复观看光盘、认真学习本课程教材的办法,掌握该 讲的学习要点。 通过认真完成作业(习题)检查各单元的学习效果。对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 以通过网站、电话、信件等形式进行联系,任课教师给予辅导和解答 按照指导书规定的考核标准,对学习情况进行自评。 三、学习时间分配 本课程共包括八章内容,用一个学期(4个月)的时间学完。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 段,每一阶段可为一个月时间,第一阶段学习前三章,第二阶段学习第四至第六章,第三阶 段学习第六、第八章。第四阶段进行复习。 四、选用教材及参考书
1 《铁路运输经济学》自学指导书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铁路运输经济学》铁路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属于本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授铁 路运输特点及铁路运输业的性质,铁路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经济与铁路运输在空 间上的发展规律,铁路运输需求与供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弹性,铁路运输成本的构成、 计算方法,铁路运输设备运用效果评价,铁路运输价格制定理论,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 分析。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铁路运输特点、铁路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经济 与铁路运输在空间上的发展规律;理解铁路运输需求与供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铁路运 输业的性质;掌握铁路运输成本的构成及其计算方法、铁路运输设备运用效果评价方法、铁 路运输价格的制定方法、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 二、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开始学习本课程前,应认真阅读本指导书的概述部分,了解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 任务、要求和学习方法; 学生在学习每讲前,应认真阅读指导书的相应部分,了解本讲的学习内容、学习要点、 基本要求和考核标准。 在阅读指导书的相应部分后,采取反复观看光盘、认真学习本课程教材的办法,掌握该 讲的学习要点。 通过认真完成作业(习题)检查各单元的学习效果。对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 以通过网站、电话、信件等形式进行联系,任课教师给予辅导和解答。 按照指导书规定的考核标准,对学习情况进行自评。 三、学习时间分配 本课程共包括八章内容,用一个学期(4 个月)的时间学完。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 段,每一阶段可为一个月时间,第一阶段学习前三章,第二阶段学习第四至第六章,第三阶 段学习第六、第八章。第四阶段进行复习。 四、选用教材及参考书
选用教材:秦四平,葛正义,卫振林铁路运输经济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参考书: 1、秦四平.运输经济学(第二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帅斌.铁路运输经济学.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3、邵春福,秦四平.交通经济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4、贾顺平.交通运输经济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 5、蒋惠园.交通运输经济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Gust Blauwens,Peter De Baere,.Bddy Van de Voorde.交通运输经济学.史小宁, 胡微红,胡吴译.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五、课程的内容和学习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教学要求: 1.了解铁路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运输经济学科发展动态 2.理解铁路运输生产和产品的特点,运输业的性质 二、重点知识: 运输生产的特点 三、难点知识: 运输业的性质 四、学习要点 1.1铁路运输的特点 1.1.1运输的含义及其分类 1,运输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但并非所有的人与物的位移。 2,输电、输水、供暖、供气等活动也产生物质在空间的位移,各自拥有独立于运输体 系的传输系统,因此这些形式的物质位移不包括在运输领域之中:作为生产过程有机组成部 分的内部运输,一类是作为物质生产部门的运输业所从事的运输活动不在通常所说的运输范 围之内:由工作性质引起的人的移动不属于运输
2 选用教材:秦四平,葛正义,卫振林.铁路运输经济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参考书: 1、秦四平.运输经济学(第二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帅斌.铁路运输经济学.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3、邵春福,秦四平.交通经济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4、贾顺平.交通运输经济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5、蒋惠园.交通运输经济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Gust Blauwens,Peter De Baere,Bddy Van de Voorde.交通运输经济学.史小宁, 胡微红,胡昊译.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五、课程的内容和学习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教学要求: 1.了解铁路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运输经济学科发展动态; 2.理解铁路运输生产和产品的特点,运输业的性质 二、重点知识: 运输生产的特点 三、难点知识: 运输业的性质 四、学习要点 1.1 铁路运输的特点 1.1.1 运输的含义及其分类 1,运输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但并非所有的人与物的位移。 2,输电、输水、供暖、供气等活动也产生物质在空间的位移,各自拥有独立于运输体 系的传输系统,因此这些形式的物质位移不包括在运输领域之中;作为生产过程有机组成部 分的内部运输,一类是作为物质生产部门的运输业所从事的运输活动不在通常所说的运输范 围之内;由工作性质引起的人的移动不属于运输
3,运输活动有多种类型,从运输的对象看,可以分成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从经济关 系和运输任务完成的主体来看,可以分成旅客或货主利用自己的运输工具完成的运输和由运 输企业完成的公共运输:从运输涉及的空间范围看,可以分为城市内运输、城市间运输:按 空间活动范围和运输活动性质划分,运输活动分为点上的活动和线上的活动两类, 1.1.2铁路运输生产的特点 1,铁路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 2,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复杂 3,铁路运输生产是在广阔空间进行的 1.1.3铁路运输产品的特殊性 1,运输产品概念 运输业的产品是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人公里”、“吨公里”是表示客货运输周转量 的统计指标。 2,铁路运输产品特点 (1)运输产品是无形性 (2)运输产品不能储存 (3)运输服务具有一定的物质属性 (4)运输服务具有综合性和有限性 (5)运输服务具有过程性 (6)运输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特性 公共产品是指不缴纳费用而人人都能享受的产品。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非排他性,二是非竞争性。 1.1.4生产特点对铁路运输活动经济分析的影响 认识运输业的性质和生产特点,对运输业的经营管理有若重要的意义,也影响对运输活 动进行经济分析。 1,经济核算只有特殊性: 运输业不生产新的实物形态的产品,运输生产资本结构和运输成本结构独具特点
3 3,运输活动有多种类型,从运输的对象看,可以分成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从经济关 系和运输任务完成的主体来看,可以分成旅客或货主利用自己的运输工具完成的运输和由运 输企业完成的公共运输;从运输涉及的空间范围看,可以分为城市内运输、城市间运输;按 空间活动范围和运输活动性质划分,运输活动分为点上的活动和线上的活动两类。 1.1.2 铁路运输生产的特点 1,铁路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 2,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复杂 3,铁路运输生产是在广阔空间进行的 1.1.3 铁路运输产品的特殊性 1,运输产品概念 运输业的产品是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人公里”、“吨公里”是表示客货运输周转量 的统计指标。 2,铁路运输产品特点 (1)运输产品是无形性 (2)运输产品不能储存 (3)运输服务具有一定的物质属性 (4)运输服务具有综合性和有限性 (5)运输服务具有过程性 (6)运输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特性 公共产品是指不缴纳费用而人人都能享受的产品。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非排他性,二是非竞争性。 1.1.4 生产特点对铁路运输活动经济分析的影响 认识运输业的性质和生产特点,对运输业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影响对运输活 动进行经济分析。 1,经济核算具有特殊性 运输业不生产新的实物形态的产品,运输生产资本结构和运输成本结构独具特点
2,运输生产具有较高的社会成本 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复杂关系、运输业内部生产组织的复杂性, 使运输生产具有较高的社会成本。 3,运输供给与需求的不同步增长带来较高的成本 运输需求的增长是持续的增长,运输能力的增长是跳跃式增长,供需增长的不同步导致 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的情况。 4,运输能力不能调拨使生产成本增加 运输线路和港站一经建成,不能进行地区间的调剂,与客、货运输的需求的空间变化不 对称,导致运输设施总是处于忙闲不均的状态,引起成本的增加。 运输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均衡,也会带来运输成本的增加。 5,运输的公益性与企业自身利益间存在矛盾 1.2铁路运输业的性质 1.2.1运输业的作用 1,运输生产物质生产过程的延续 2,运输业是保证社会生产和生活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 3,运输业促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配置 1.2.2运输业属于物质生产部门 物质空间位置的变化是物质生产的组成部分。 运输是实现商品在空间上流通的必要条件,属于生产过程。 1.2.3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 根据三次产业理论,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 从产业特性角度,运输业提供的时服务,属于服务业(第三产业) 1.2.3运输业为基础设施部门 基础设施是国家为发展生产和保证生活供应创造共同条件及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 和机构的总称,包括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运输设施属于公共工程。 运输基础设施的网络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特性
4 2,运输生产具有较高的社会成本 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复杂关系、运输业内部生产组织的复杂性, 使运输生产具有较高的社会成本。 3,运输供给与需求的不同步增长带来较高的成本 运输需求的增长是持续的增长,运输能力的增长是跳跃式增长,供需增长的不同步导致 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的情况。 4,运输能力不能调拨使生产成本增加 运输线路和港站一经建成,不能进行地区间的调剂,与客、货运输的需求的空间变化不 对称,导致运输设施总是处于忙闲不均的状态,引起成本的增加。 运输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均衡,也会带来运输成本的增加。 5,运输的公益性与企业自身利益间存在矛盾 1.2 铁路运输业的性质 1.2.1 运输业的作用 1,运输生产物质生产过程的延续 2,运输业是保证社会生产和生活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 3,运输业促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配置 1.2.2 运输业属于物质生产部门 物质空间位置的变化是物质生产的组成部分。 运输是实现商品在空间上流通的必要条件,属于生产过程。 1.2.3 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 根据三次产业理论,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 从产业特性角度,运输业提供的时服务,属于服务业(第三产业)。 1.2.3 运输业为基础设施部门 基础设施是国家为发展生产和保证生活供应创造共同条件及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 和机构的总称,包括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运输设施属于公共工程。 运输基础设施的网络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特性
1.3铁路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前提 自然资源分布、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铁路网空间布局、铁路机车车辆类型与配置、 铁路运输技术一定。 1.4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1.4.1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运输产业的基本理论、运输经济规律、运输需求与供给以及 体现上述理论、规律和供求的基本原则、制度和具体方法。 1.4.2本书研究的内容 本书内容包括三部分: 1,基本概念 运输的含义、运输业的性质、运输业生产特点、运输经济学科发展的历史。 2,铁路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铁路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铁路运输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铁路运输供给的特 点及规律 3,铁路运输成本效益分析 铁路运输成本构成与计算、运输价格的制定、分析运输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 1.4.3铁路运输经济学的相关学科 与铁路运输经济有关的学科包括经济学、运输地理学、铁路运输规划学、运输工程学 铁路运输组织学和经营管理学等。 1.4.4运输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五、练习题 1.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如何理解运输业的性质?
5 1.3 铁路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前提 自然资源分布、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铁路网空间布局、铁路机车车辆类型与配置、 铁路运输技术一定。 1.4 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1.4.1 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运输产业的基本理论、运输经济规律、运输需求与供给以及 体现上述理论、规律和供求的基本原则、制度和具体方法。 1.4.2 本书研究的内容 本书内容包括三部分: 1,基本概念 运输的含义、运输业的性质、运输业生产特点、运输经济学科发展的历史。 2,铁路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铁路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铁路运输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铁路运输供给的特 点及规律 3,铁路运输成本效益分析 铁路运输成本构成与计算、运输价格的制定、分析运输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 1.4.3 铁路运输经济学的相关学科 与铁路运输经济有关的学科包括经济学、运输地理学、铁路运输规划学、运输工程学、 铁路运输组织学和经营管理学等。 1.4.4 运输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五、练习题 1.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如何理解运输业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