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齿轮泵的流量公式 中、低压齿轮泵为使流量公式 Q1=666zm2Bn·106L/min(2-4) >高压齿轮泵的流量公式: Q1=7zm2Bn·106L/min(2-5)
2-1-4 齿轮泵的流量公式 ➢ 中、低压齿轮泵为使流量公式 Qt =6.66zm2Bn • 10-6 L/min (2—4) ➢ 高压齿轮泵的流量公式: Qt =7zm2Bn • 10-6 L/min (2—5)
2-1-4提高齿轮泵理论流量的途径 增加齿轮的直径、齿宽、转速和减少齿数。 n过高会使轮齿转过吸入腔的时间过短 n和直径增加使齿轮的圆周速度增加,离心力加大 增加吸入困难,齿根处P降低,可能析出气体,导致Q减小, 造成振动和产生噪声,甚至使泵无法工作。 故最大圆周速度应根据所输油的粘度而予以限制, 最大圆周速度不超过5~6m/s, 最高转速一般在3000/min左右。 加大齿宽会使径向力增大,齿面接触线加长,不易保 持良好的密封 减少齿数虽可使齿间V加大而Q增加,但会使Q的不均 匀度加重
2-1-4 提高齿轮泵理论流量的途径 ➢ 增加齿轮的直径、齿宽、转速和减少齿数。 ➢ n过高会使轮齿转过吸入腔的时间过短 ➢ n和直径增加使齿轮的圆周速度增加,离心力加大 ➢ 增加吸入困难,齿根处P降低,可能析出气体,导致Q减小, 造成振动和产生噪声,甚至使泵无法工作。 ➢ 故最大圆周速度应根据所输油的粘度而予以限制, ⚫ 最大圆周速度不超过5~6m/s, ⚫ 最高转速一般在3000r/min左右。 ➢ 加大齿宽会使径向力增大,齿面接触线加长,不易保 持良好的密封。 ➢ 减少齿数虽可使齿间V加大而Q增加,但会使Q的不均 匀度加重
2-1-4影响齿轮泵几的主要因素 密封间隙(内漏) 齿轮端面和盖板间的轴向间隙 齿顶和泵体内侧的径向间隙 轮齿的啮合线 这些漏泄量约占总漏泄量的70%~80%, 漏泄量的大小是与间隙值的立方成正比,故密封间隙 特别是轴向间隙对泵的门影响甚大。 2.排出压力 漏泄量与间隙两端的压差成正比。 内漏较多,在排P升高时,Q的下降要比往复泵大 3.吸入压力 )吸入真空度增加时,气体析出量增加,亦将降低
2-1-4 影响齿轮泵ηv的主要因素 1. 密封间隙 (内漏) ➢ 齿轮端面和盖板间的轴向间隙 ➢ 齿顶和泵体内侧的径向间隙 ➢ 轮齿的啮合线 ➢ 这些漏泄量约占总漏泄量的70%~80%, ➢ 漏泄量的大小是与间隙值的立方成正比,故密封间隙 特别是轴向间隙对泵的ηv影响甚大。 2. 排出压力 ➢ 漏泄量与间隙两端的压差成正比。 ➢ 内漏较多,在排P升高时,Q的下降要比往复泵大 3. 吸入压力 ➢ 吸入真空度增加时,气体析出量增加, ηv亦将降低
2-1-4影响齿轮泵门的主要因素 4.油液的温度和粘度( vIScoSIty) 油液的T越高,μ越低,漏泄量就越大 但油T过低则μ太大,又会使吸入条件变差,吸入真空 度变大,析出气体增多,也会使下降。 5.转速 漏泄量与n关系不大 n低Q就小,会使门降低 当n<200~300r/min,T将降到不能容许的地步 n过高又会造成吸入困难,也使η降低。 6.外齿轮泵的n1=0.7~0.9,用间隙自动补偿装置 时,可达0.8~0.96
2-1-4 影响齿轮泵ηv的主要因素 4. 油液的温度和粘度 (viscosity) ➢ 油液的T越高,µ越低,漏泄量就越大 ➢ 但油T过低则µ太大,又会使吸入条件变差,吸入真空 度变大,析出气体增多,也会使ηv下降。 5. 转速 ➢ 漏泄量与n关系不大 ➢ n低Qt就小,会使ηv降低 ➢ 当n<200~300 r/min, ηv将降到不能容许的地步 ➢ n过高又会造成吸入困难,也使ηv降低。 6. 外齿轮泵的ηv =0.7~0.9,用间隙自动补偿装置 时, ηv可达0.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