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其他 ·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酝酿的“福利国家” 的宏伟设想。 ·洪秀全提出了“四有二无”的平等平均的理想 社会的福利保障模式;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四有二无)
4、其他 • 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酝酿的“福利国家” 的宏伟设想。 • 洪秀全提出了“四有二无”的平等平均的理想 社会的福利保障模式; •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四有二无)
(一)冯桂芬的社会福利主张 冯桂芬(1809~1874)晚清思想家、散文家。字林一,号景亭,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师从林则徐。 道光二十年进士,授编修,咸丰初在籍办团练,同治初,入李鸿 章幕府。少工骈文,中年后肆力古文,尤重经世致用之学。 在上海设广方言馆,培养西学人才。先后主讲金陵、上海、苏州 诸书院。 冯桂芬为改良主义之先驱人物,最早表达了洋务 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著有《校邠庐抗 议》、《说文解字段注考证》、《显志堂诗文集》
(一)冯桂芬的社会福利主张 冯桂芬(1809~1874)晚清思想家、散文家。字林一,号景亭,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师从林则徐。 道光二十年进士,授编修,咸丰初在籍办团练,同治初,入李鸿 章幕府。少工骈文,中年后肆力古文,尤重经世致用之学。 在上海设广方言馆,培养西学人才。先后主讲金陵、上海、苏州 诸书院。 冯桂芬为改良主义之先驱人物,最早表达了洋务 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著有《校邠庐抗 议》、《说文解字段注考证》、《显志堂诗文集》
冯桂芬上接林、魏,下启康、梁,“求西学、思 变法”。 ·率先提出消解现代化过程中的中西、古今矛盾的 方法,即“惟善是从”,其思想根基于见贤思齐 、刚健有为的文化传统。 ·冯桂芬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传统,肯定了“师 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工 业
• 冯桂芬上接林、魏,下启康、梁,“求西学、思 变法”。 • 率先提出消解现代化过程中的中西、古今矛盾的 方法,即“惟善是从”,其思想根基于见贤思齐 、刚健有为的文化传统。 • 冯桂芬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传统,肯定了“师 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工 业
此妙如算学、重学、视学、光学、化学,皆 得格物致理。舆地书备山川厄塞风土物产,多中 人所不及。” “农具、织具百工所需,多用机轮,用力少而成 功多,是可资以治生。”明确提出在农、工业生 产中采用机器的主张。 ,“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 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自强攘夷”主张“以中国之名教伦常为原本, 辅之以诸国富强之术
• “此外,如算学、重学、视学、光学、化学,皆 得格物致理。舆地书备山川厄塞风土物产,多中 人所不及。” • “农具、织具百工所需,多用机轮,用力少而成 功多,是可资以治生。”明确提出在农、工业生 产中采用机器的主张。 • “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 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 “自强攘夷”主张“以中国之名教伦常为原本, 辅之以诸国富强之术
·“或曰,购船雇人何如?曰,不可。能造,能修 ,能用,则我之利器。不能造,不能修,不能用 ,则仍人之利器也。利器在人手,以之转漕,而 一日可令我饥饿;以之运盐,而一日可令我食淡 ;以之涉江海,而一日可令我复溺借兵雇船皆 暂也,非常也。目前固无隙,固可暂也。日后岂 能必无隙,固不可常也。终以自造、自修、自用 之为无弊也
• “或曰,购船雇人何如?曰,不可。能造,能修 ,能用,则我之利器。不能造,不能修,不能用 ,则仍人之利器也。利器在人手,以之转漕,而 一日可令我饥饿;以之运盐,而一日可令我食淡 ;以之涉江海,而一日可令我复溺┅┅借兵雇船皆 暂也,非常也。目前固无隙,固可暂也。日后岂 能必无隙,固不可常也。终以自造、自修、自用 之为无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