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顺型有名词轻、洗轻期、简答题、案例分 期末考试 闭卷考试 析题等。其中 基础知识题约占60%, 能力题 (70%) 约占40%。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主盟 对应的 章节 内容 教学要求 方法和手段 课程 课内课后 目标 通过宪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学 导论 宪法学的 讲授 阅读并查阅 习,学生能够了解本课程主要 历史发展 讨论 相关文献。 内容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 宪法的梅 在阅读课程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明 宪法学 念、渊源 晰宪法学的基本范畴、基本范 讲授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 1、2 基本用 制定、修 讨论 式、基本制度。 资料收集旦 理 改、效力 整理 第二章 新中国成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学 宪法的 立前和成 6 理论 阅读并杏阅 握现代宪法的生成逻辑和理论 历史发 立后的宪 流派。 教学 相关文献。 第三章 切权利 在阅读课程 宪法的 属于人民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铭运 内容的基础 原则、尊 用宪法思维分析和解决司法案 理论 指导思 6 上完成课外 1、2、3 想和基 重和保障 例 数学 资料收集与 本原则 人权原则 整理。 第四章政权组织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运 国家性 形式、国 理论 阅读并查阅 质与国 家结构形 用比较宪法分析政治现象和法 6 教学 相关文献 1、2 律现象。 家形式 经济制 在阅读课程 第五音 度、政治 通讨本音的学习,学生能够 国家基 制度、 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进行先 8 理论 内容的基础 1、2、3 本制度 化制度 法分析和解释。 上完成课 案例分析。 社会制 第六音 平等叔 公民的 政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 握中国法治运行的实际,在实 理论 阅读并查阅 基本权 利、人身 6 1、2、3 际生活中理解和运用宪法知 教学 相关文献。 利与义 自由、基 本义条 全国人民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算 第七章 代表大会 阅读并查阅 国家机 握国家机构与公民之间的关 6 理论 及其常务 1、3 系,在实际生活中理解和运用 教学 相关文献。 构 中华人民 宪法知识。 17
17 期末考试 (70%)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 析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 60%,能力题 约占 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 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导论 宪法学的 历史发展 通过宪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学 习,学生能够了解本课程主要 内容和学习方法。 2 讲授 讨论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 第一章 宪法学 基本原 理 宪法的概 念、渊源、 制定、修 改、效力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明 晰宪法学的基本范畴、基本范 式、基本制度。 4 讲授 讨论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资料收集与 整理。 1、2 第二章 宪法的 历史发 展 新中国成 立前和成 立后的宪 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 握现代宪法的生成逻辑和理论 流派。 6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 第三章 宪法的 指导思 想和基 本原则 一切权利 属于人民 原则、尊 重和保障 人权原则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运 用宪法思维分析和解决司法案 例。 6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资料收集与 整理。 1、2、3 第四章 国家性 质与国 家形式 政权组织 形式、国 家结构形 式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运 用比较宪法分析政治现象和法 律现象。 6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2 第五章 国家基 本制度 经济制 度、政治 制度、文 化制度、 社会制度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运 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进行宪 法分析和解释。 8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案例分析。 1、2、3 第六章 公民的 基本权 利与义 务 平等权、 政治权 利、人身 自由、基 本义务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 握中国法治运行的实际,在实 际生活中理解和运用宪法知 识。 6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2、3 第七章 国家机 构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及其常务 委员会、 中华人民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 握国家机构与公民之间的关 系,在实际生活中理解和运用 宪法知识。 6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3
共和国主 席、国务 元 第八章 我国宪法 宪法实 通讨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计 监督制度 一步加强实践性法律思维的养 4 理论 阅读并查阅 的基本内 教学 相关文献。 1、3 成,强化司法案例的解决能力】 督 容 48 18
18 共和国主 席、国务 院 第八章 宪法实 施的监 督 我国宪法 监督制度 的基本内 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进 一步加强实践性法律思维的养 成,强化司法案例的解决能力。 4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3 合 计 48 --
《民法1(总论)》教学大纲 Civil Law 1 (General Principles) 基本信息 课程 课程 代码 B2230002 属性 必修■选修口 学分 3 总学时 48 理论 上机 训0 学时 48 学时 0学 课程 公共基础石 综合素质口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口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口专业方向口 专业任选口 项峰课程口 先修 宪法、法理学 课号 单位 法学院 法学专业 课程 负责人 翟羽艳 撰写人 翟羽艳 审核人 王艳红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民法是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民法1(总论)主要学习民法的调整对象 和基本原则、民事主体制度、民事行为和代理制度及民事权利体系中的人身权制 度。通过对民法总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讲授和典型案例剖析,使学生理 解和掌握上述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并能够运用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具 体问题,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依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物权法、债权 法和侵权法的课程奠定基础。 The course of Civil Law is the core course of law specialty.The Civil Law 1 (General Principles)mainly study civil relations covered by civil law,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civil subjects,civil juristic acts ,agency and the civil right about personality.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information and topical case,the students can realize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ivil law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They can apply the information and basic theory to analyze Practical problems.It can also help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deal with actual civil disputes and prepare to study the Property Law,the Obligation and Contract Law,the Torts Law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充分掌握民法基础理论、民事法律关系制度、自 然人制度、法人与非法人组织制度、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制度、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代理制度、诉讼时效制度,在牢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实践案例进行判断与分 析。 19
19 《民法 1(总论)》教学大纲 Civil Law 1(General Principles) 一、基本信息 课程 代码 B2230002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3 总学时 48 理论 学时 48 上机 学时 0 实训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宪法、法理学 开课 单位 法学院 适用 专业 法学专业 课程 负责人 翟羽艳 撰写人 翟羽艳 审核人 王艳红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民法是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民法 1(总论)主要学习民法的调整对象 和基本原则、民事主体制度、民事行为和代理制度及民事权利体系中的人身权制 度。通过对民法总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讲授和典型案例剖析,使学生理 解和掌握上述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并能够运用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具 体问题,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依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物权法、债权 法和侵权法的课程奠定基础。 The course of Civil Law is the core course of law specialty. The Civil Law 1 (General Principles) mainly study civil relations covered by civil law,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civil subjects, civil juristic acts ,agency and the civil right about personalit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information and topical case, the students can realize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ivil law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They can apply the information and basic theory to analyze Practical problems. It can also help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deal with actual civil disputes and prepare to study the Property Law, the Obligation and Contract Law, the Torts Law.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充分掌握民法基础理论、民事法律关系制度、自 然人制度、法人与非法人组织制度、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制度、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代理制度、诉讼时效制度,在牢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实践案例进行判断与分 析
目标2(能力目标):具备将专业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能灵活运民法 基本知识解决实务问题。 目标3(素质目标):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运用法学专业 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良好 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1 2 3 1.理论知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形成合理的整 体性知识结构,具备独立自主恤挂取和更新本专业相关知 识的学习能力 2.分析问题:其备将所学的专业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灵 活地综合应用于专业实务之中的基本技能 5.人文与科学素养:掌握法学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民法 魏振瀛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参考教材 民法学 民法学编写组 高等教有出版社 2019 Sweet Maxwell Asia Contract Law Ir BING LING ATHOMSON 2007 China 参考书目 COMPANY 民法总论 梁慧星 法律出版社 2017 民法总论 朱庆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出勒(权 按时出勤,不迟到不早退。 重1/10) 平时成绩 课后作 (30%) (权重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考核,考察学生 的理解和草握程度,1-2次。 1/10) 20
20 目标 2(能力目标):具备将专业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能灵活运民法 基本知识解决实务问题。 目标 3(素质目标):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运用法学专业 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良好 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目标 1 2 3 1. 理论知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形成合理的整 体性知识结构,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更新本专业相关知 识的学习能力 √ 2. 分析问题:具备将所学的专业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灵 活地综合应用于专业实务之中的基本技能 √ √ 5.人文与科学素养:掌握法学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 (30%) 出勤(权 重 1/10) 按时出勤,不迟到不早退。 课后作业 (权重 1/10)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考核,考察学生 的理解和掌握程度,1-2 次。 类别 名 称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民法 魏振瀛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民法学 民法学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参考书目 Contract Law In China BING LING Sweet Maxwell Asia ATHOMSON COMPANY 2007 民法总论 梁慧星 法律出版社 2017 民法总论 朱庆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主要颗型有洗择题(单洗和多选)、名词解释、简答、比较分析 期末考试 闭卷考试 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5种以上题型。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 (70%) 50%,能力题约占5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对应的果 章节 教学要求 学时 方法和手段 课内 课后 程目标 第一章 概述 讲授法 4 资料阅读 1 民法概述 讨论法 第二章 1 理解平等原则、公序 讲授法 良俗原则: 专愿研 民法基本原则 讨论法 1、2 2.自愿原则、诚实信用 原则 案例 讨、作业 1.掌捏民事法律关系的 讲授法 第一普 专题研 4 民事法律关系 讨论法 2理解民事法律事实。 讨、作业 1、2、3 案例 了解自然人的户籍和 住所: 2.理解自然人的民事权 利能力、宜告失踪和 第四章 告死亡 讲授法 专题研 1、2、3 自然人 3。熟练掌握自然人的民 讨论法 讨、作业 案例 事行为能力和监护: 责任承担原则 1。了解法人制度概术 理解法人的机关及法 第五章 人分支机构、法人的变 讲授法 专研 4 法人 更和终止: 讨论法 1、2 讨、作业 案例 3、堂握法人的成立、法 人的民事能力。 1、了解非法人制度的 讲授法 第六章 特征 题研 非法人组 2 掌握合伙制度的相 讨论法 讨、 作业 1、2 案例 关内容 第七章 1、了解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 客体的种类 讲授法 2、掌握民事法律关系 讨论法 题研 的客体种类 案例 讨、作业 1、2 客体物的 21
21 期末考试 (70%)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单选和多选)、名词解释、简答题、比较分析 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5 种以上题型。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 50%,能力题约占 5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教学要求 学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课 程目标 课内 课后 第一章 民法概述 概述 4 讲授法 讨论法 资料阅读 1 第二章 民法基本原则 1.理解平等原则、公序 良俗原则; 2.自愿原则、诚实信用 原则 2 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 专题研 讨、作业 1、2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 1.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 要素; 2.理解民事法律事实。 4 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 专题研 讨、作业 1、2、3 第四章 自然人 1.了解自然人的户籍和 住所; 2.理解自然人的民事权 利能力、宣告失踪和宣 告死亡; 3.熟练掌握自然人的民 事行为能力和监护; 4.掌握个体工商户、农 村承包经营户和合伙的 责任承担原则 8 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 专题研 讨、作业 1、2、3 第五章 法人 1.了解法人制度概述; 2.理解法人的机关及法 人分支机构、法人的变 更和终止; 3、掌握法人的成立、法 人的民事能力。 4 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 专题研 讨、作业 1、2 第六章 非法人组织 1、了解非法人制度的 特征 2、掌握合伙制度的相 关内容 4 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 专题研 讨、作业 1、2 第七章 民事法律关系 的客体种类 1、了解民事法律关系 客体的种类 2、掌握民事法律关系 客体物的 4 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 专题研 讨、作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