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上海中医药大学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第三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主讲人:英洪友
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主讲人:英洪友
上海中医药大学 Shanghal University of T.C.M 第一节结胸与藏结的比较 128、问曰:病有结胸, 有藏结,其状何 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 名曰结胸也。 129、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 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 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130、 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 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第一节 结胸与藏结的比较 • 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 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 名曰结胸也。 • 129、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 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 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 130、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 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e 上海中医药大学 Shanghal University of T.C.M 基本概念 结胸: 病邪结聚于胸部与腹部,以胸腹部疼痛 为主的病证。—实证 藏结: 阴寒内结、虚实夹杂的病证,临床表现 近似于结胸。—虚实夹杂证
一 、基本概念 • 结胸: 病邪结聚于胸部与腹部,以胸腹部疼痛 为主的病证。——实证 • 藏结: 阴寒内结、虚实夹杂的病证,临床表现 近似于结胸。——虚实夹杂证
上海中医药大学 Shanghal University of T.C.M 结胸与藏结的比较 脉象(借脉象论病机) 结胸:(有力)寸脉浮,关脉沉— 病邪由表 入里,结聚人体中上部。 藏结:(无力)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一中 焦正气不足,寒邪结聚在里。 性质和部位 结胸:阳证,多见实热证, 亦有寒实证。邪结 于腑。 藏结:阴证,正虚邪实证, 虚寒证与寒实证并 见。邪结于藏
二、结胸与藏结的比较 1、脉象(借脉象论病机) • 结胸:(有力)寸脉浮,关脉沉——病邪由表 入里,结聚人体中上部。 • 藏结:(无力)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中 焦正气不足,寒邪结聚在里。 2、性质和部位 • 结胸:阳证,多见实热证,亦有寒实证。邪结 于腑。 • 藏结:阴证,正虚邪实证,虚寒证与寒实证并 见。邪结于藏
上海中医药大学 Shanghal University of T.C.M 结胸与藏结的比较 临床表现 目同点:胸腹部胀满疼痛。 不同点: 结胸:发热;烦躁;便秘;不能食。 藏结:无热;安静;时时下利;饮食如故。 治法 结胸:攻下。 藏结:不可攻。(扶正祛邪并用)
二、结胸与藏结的比较 3、临床表现 相同点:胸腹部胀满疼痛。 不同点: • 结胸:发热;烦躁;便秘;不能食。 • 藏结:无热;安静;时时下利;饮食如故。 4、治法 • 结胸:攻下。 • 藏结:不可攻。(扶正祛邪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