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组讨论:学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回答。3.教师讲解: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讲解。(四)教师讲解:触摸屏的分类1.电阻压力触模屏:它的原理是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两层导电层在触摸点位置就有了接触,电阻发生变化,在X和Y两个方向上产生信号,然后传送信号到触摸屏控制器。2.红外感应触摸屏:是利用X和Y方向上密布的红外线矩阵来检测并定位用户的触摸。3.表面声波触摸屏:可以利用声波发射及接收原理,在屏幕上有X和Y轴向发射器及接收器,可实现电信号与声波之间的转换。4.电容感应触摸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五)教师讲解:手柄的分类1.普通手柄:一般设计成左手方向、右手按钮。这类手柄价格便宜、易于使用。2.飞行游戏手柄:能让用户充分体验飞行员的快感,它们的外形如同飞机的操作杆一样,在一个底座上安装可以四面摆动的转杆。3.赛车类手柄:如同汽车的驾驶系统。(六)教师小结总结音频卡信息采集和播放设备的种类及其特点、数字媒体操控设备的分类。五、思考题、讨论题、作业:1.音频卡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打印机如何分类?3.麦克的指向性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4.简述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六、教学反思:1.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比较大,计算机的普及,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学即可掌握媒体制作的技能,课堂教学需要进一步发挥引领的作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的难度较大。2.线上教学方面,图片签到结果显示,学生整体较好进入学习状态,线上学习效果初步得到保障
2.小组讨论:学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回答。 3.教师讲解: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讲解。 (四)教师讲解:触摸屏的分类 1.电阻压力触模屏:它的原理是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两层导电层在触摸点位置就 有了接触,电阻发生变化,在 X 和 Y 两个方向上产生信号,然后传送信号到触摸屏控 制器。 2.红外感应触摸屏:是利用 X 和 Y 方向上密布的红外线矩阵来检测并定位用户的 触摸。 3.表面声波触摸屏:可以利用声波发射及接收原理,在屏幕上有 X 和 Y 轴向发射 器及接收器,可实现电信号与声波之间的转换。 4.电容感应触摸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 (五)教师讲解:手柄的分类 1.普通手柄:一般设计成左手方向、右手按钮。这类手柄价格便宜、易于使用。 2.飞行游戏手柄:能让用户充分体验飞行员的快感,它们的外形如同飞机的操作 杆一样,在一个底座上安装可以四面摆动的转杆。 3.赛车类手柄:如同汽车的驾驶系统。 (六)教师小结 总结音频卡信息采集和播放设备的种类及其特点、数字媒体操控设备的分类。 五、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1.音频卡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打印机如何分类? 3.麦克的指向性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4.简述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六、教学反思: 1.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比较大,计算机的普及,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学即可掌握媒 体制作的技能,课堂教学需要进一步发挥引领的作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的难度 较大。 2.线上教学方面,图片签到结果显示,学生整体较好进入学习状态,线上学习效果 初步得到保障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案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题目:第三章多媒体美学基础授课时间4 课时一、教学目的1.了解多媒体美学的价值。2.掌握多媒体美学的画面构图。3.掌握多媒体色彩的构成。4.掌握多媒体对象美学的基本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多媒体色彩的构成。2.教学难点:多媒体美学的基本方法三、教学方式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翻转课堂、讲授、案例、实验、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学习通”智慧教学工具等教学手段,使用小组教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讲解、学生展示、同伴互评等教学策略。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多媒体美学价值及平面构图【线上教学】(一)任务驱动学习者通过本节在线学习,需要完成如下任务。1.知识任务:了解多媒体美学的概念、知道多媒体美学的作用、理解多媒体美学的表现手段、掌握多媒体平面构图。2.测验任务:观看微课视频,完成相关习题,并能理解正确选项。3.讨论任务:围绕知识任务、微课视频及习题内容,提出了1个问题并解答同伴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第三章 多媒体美学基础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4 课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多媒体美学的价值。 2.掌握多媒体美学的画面构图。 3.掌握多媒体色彩的构成。 4.掌握多媒体对象美学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多媒体色彩的构成。 2.教学难点:多媒体美学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 1.教学方法 采用翻转课堂、讲授、案例、实验、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学习通”智慧教学工具等教学手段,使用 小组教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讲解、学生展示、同伴互评等教学策略。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多媒体美学价值及平面构图 【线上教学】 (一)任务驱动 学习者通过本节在线学习,需要完成如下任务。 1.知识任务:了解多媒体美学的概念、知道多媒体美学的作用、理解多媒体美学 的表现手段、掌握多媒体平面构图。 2.测验任务:观看微课视频,完成相关习题,并能理解正确选项。 3.讨论任务:围绕知识任务、微课视频及习题内容,提出了 1 个问题并解答同伴
1个问题。(二)微课视频学习1.微课视频学习内容清单视频1.多媒体美学。视频2.多媒体平面构图。2.微课视频学习内容要点教学视频中介绍了多媒体美学的概念、多媒体美学的作用、多媒体美学的表现手段、多媒体平面构图。(1)多媒体美学:指在多媒体创作过程中,恰当得运用绘画、色彩和版面等美学知识,提高多媒体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2)多媒体美学的作用:形成视觉冲击力、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3)多媒体美学的表现手段:多媒体美学在艺术表现手段上主要包括绘画、色彩和版面三种形式。(4)多媒体平面构图:平面构图是平面构成的具体形式,主要针对平面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进行设计和研究。平面构成可简单归纳为“点、线、面”等现象的研究。以美学为基础的平面构图需遵循一定的构图规则,以便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和思想。(三)自主测验学习者通过观看视频后,独立完成教师在教学视频中的测验并提交习题1:多媒体美学的表现手段主要有哪些()。A.绘画B.色彩C.版面D.设计E.创意(四)线上讨论学习者通过观看视频后,在讨论平台和同学之间讨论教师在教学平台中所发布的讨论问题,总结归纳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发布在讨论中。讨论题:多媒体美学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线下教学】
1 个问题。 (二)微课视频学习 1.微课视频学习内容清单 视频 1.多媒体美学。 视频 2.多媒体平面构图。 2.微课视频学习内容要点 教学视频中介绍了多媒体美学的概念、多媒体美学的作用、多媒体美学的表现手 段、多媒体平面构图。 (1)多媒体美学:指在多媒体创作过程中,恰当得运用绘画、色彩和版面等美 学知识,提高多媒体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2)多媒体美学的作用:形成视觉冲击力、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加产品的 附加值。 (3)多媒体美学的表现手段:多媒体美学在艺术表现手段上主要包括绘画、色 彩和版面三种形式。 (4)多媒体平面构图:平面构图是平面构成的具体形式,主要针对平面上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进行设计和研究。平面构成可简单归纳为“点、线、面”等现象的 研究。以美学为基础的平面构图需遵循一定的构图规则,以便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和 思想。 (三)自主测验 学习者通过观看视频后,独立完成教师在教学视频中的测验并提交。 习题 1:多媒体美学的表现手段主要有哪些( )。 A.绘画 B.色彩 C.版面 D.设计 E.创意 (四)线上讨论 学习者通过观看视频后,在讨论平台和同学之间讨论教师在教学平台中所发布的 讨论问题,总结归纳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发布在讨论中。 讨论题:多媒体美学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线下教学】
(一)课程导入:平面构图的特点1.艺术性:是为了追求感觉、时尚与个性。往往采用绚丽的色彩、抽象的几何形状、简练的文字进行搭配,以此强调艺术性。2.装饰性:是为了追求效果。采用舒展的线条和纹理,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以及漂亮的文字,再加以适当的排列、组合和夸张,实现其目的。3.整体性:追求的是表现形式和内容的整体效果。整体性构图通常采用整幅图片或者形式统一的完整素材,再配以必要的标题和文字。4.协调性:强调了版式、内容的协调统一。当平面中要摆放的元素很多时,需要把这些元素协调布局,使构图具有匀称、协调、均衡的视觉效果。(二)教师讲解:平面构图的规制构图是画面中形状、色彩以及色调的排列和结构的方式,好的构图能通过色彩的搭配和形状的配合来传达美感,更能具体表现摄影者的思想和精神内涵。1.点的构图规制:为了突出局部效果而设计的,它是在版面上以主题点的形式存在的一种构图方式。2.线的构图规则:是指在版面上使用直线、曲线等线段,对需要表现的内容进行分隔,以此实现版面的多样性,达到突出思想性和鲜明个性的效果。3.面的构图规则:主要强调的画面的整体效果,一目了然。(三)教师讲解:平面构图的方法1.重复与交错:主要用于多个对象在同一画面的出现。2.对称与均衡:主要用于画面中至少有两个以上尺寸相同的对象,他们上下对称、左右对称或者对角线对称,让画面达到平衡、稳重、整齐的效果。3.对比与调和:对比主要面向画面中两个对象或者更多对象之间的差异,对比是将相对的两要素互相比较,产生尺寸大小、明暗、黑白、强弱、粗细、蔬密等画面对比效果。4.节奏与韵律:节奏是单调的重复,韵律是富于变化的节奏。(四)师生互动:平面构图的特点1.教师讲解:同学们根据刚才对平面构图的规制及其方法的讲解,思考平面构图的特点,并简述。2.小组讨论:学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回答。3.教师讲解: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讲解
(一)课程导入:平面构图的特点 1.艺术性:是为了追求感觉、时尚与个性。往往采用绚丽的色彩、抽象的几何形 状、简练的文字进行搭配,以此强调艺术性。 2.装饰性:是为了追求效果。采用舒展的线条和纹理,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以 及漂亮的文字,再加以适当的排列、组合和夸张,实现其目的。 3.整体性:追求的是表现形式和内容的整体效果。整体性构图通常采用整幅图片 或者形式统一的完整素材,再配以必要的标题和文字。 4.协调性:强调了版式、内容的协调统一。当平面中要摆放的元素很多时,需要 把这些元素协调布局,使构图具有匀称、协调、均衡的视觉效果。 (二)教师讲解:平面构图的规制 构图是画面中形状、色彩以及色调的排列和结构的方式,好的构图能通过色彩的 搭配和形状的配合来传达美感,更能具体表现摄影者的思想和精神内涵。 1.点的构图规制:为了突出局部效果而设计的,它是在版面上以主题点的形式存 在的一种构图方式。 2.线的构图规则:是指在版面上使用直线、曲线等线段,对需要表现的内容进行分 隔,以此实现版面的多样性,达到突出思想性和鲜明个性的效果。 3.面的构图规则:主要强调的画面的整体效果,一目了然。 (三)教师讲解:平面构图的方法 1.重复与交错:主要用于多个对象在同一画面的出现。 2.对称与均衡:主要用于画面中至少有两个以上尺寸相同的对象,他们上下对 称、左右对称或者对角线对称,让画面达到平衡、稳重、整齐的效果。 3.对比与调和:对比主要面向画面中两个对象或者更多对象之间的差异,对比是 将相对的两要素互相比较,产生尺寸大小、明暗、黑白、强弱、粗细、疏密等画面对 比效果。 4.节奏与韵律:节奏是单调的重复,韵律是富于变化的节奏。 (四)师生互动:平面构图的特点 1.教师讲解:同学们根据刚才对平面构图的规制及其方法的讲解,思考平面构图 的特点,并简述。 2.小组讨论:学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回答。 3.教师讲解: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讲解
(五)教师讲解:平面构图的应用平面构图的应用是指利用构图绘制来设计制作产品。1.数字多媒体作品界面设计界面是多媒体软件产品和使用者交流的介质,界面能够给使用者提供显示信息和操作控制的功能,多媒体作品的界面设计应充分运用构图规则。2.网页构图设计网页的一般形式包括标题、内容、动画和图标四类,网页的美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引入线面构图的概念。网页的媒介包括标题、文字内容、图像、动画、图标、声音等。网页版面设计实质是媒介的摆放位置,使其更符合多媒体美学的设计要求。(2)图像、动画尺寸适度。(3)运用色彩构成形成风格。(4)符合阅读习惯。(六)师生互动:交互型作品和演示型作品的区别1.教师讲解:同学们根据刚才对多媒体作品界面的设计,思考交互型作品和演示型作品之间区别和特点?2.小组讨论:学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回答。3.教师讲解: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讲解。(七)教师小结总结多媒体美学的价值与数字媒体作品中美学设计方法。第二节多媒体对象美学及色彩构成【线上教学】(一)任务驱动学习者通过本节在线学习,需要完成如下任务。1.知识任务:了解三基色原理、知道色彩三要素、掌握色彩搭配、理解多媒体对象美学。2.测验任务:观看微课视频,完成相关习题,并能理解正确选项
(五)教师讲解:平面构图的应用 平面构图的应用是指利用构图绘制来设计制作产品。 1.数字多媒体作品界面设计 界面是多媒体软件产品和使用者交流的介质,界面能够给使用者提供显示信息和 操作控制的功能,多媒体作品的界面设计应充分运用构图规则。 2.网页构图设计 网页的一般形式包括标题、内容、动画和图标四类,网页的美学设计应遵循以下 原则。 (1)引入线面构图的概念。网页的媒介包括标题、文字内容、图像、动画、图 标、声音等。网页版面设计实质是媒介的摆放位置,使其更符合多媒体美学的设计要 求。 (2)图像、动画尺寸适度。 (3)运用色彩构成形成风格。 (4)符合阅读习惯。 (六)师生互动:交互型作品和演示型作品的区别 1.教师讲解:同学们根据刚才对多媒体作品界面的设计,思考交互型作品和演示 型作品之间区别和特点? 2.小组讨论:学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回答。 3.教师讲解: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讲解。 (七)教师小结 总结多媒体美学的价值与数字媒体作品中美学设计方法。 第二节 多媒体对象美学及色彩构成 【线上教学】 (一)任务驱动 学习者通过本节在线学习,需要完成如下任务。 1.知识任务:了解三基色原理、知道色彩三要素、掌握色彩搭配、理解多媒体对 象美学。 2.测验任务:观看微课视频,完成相关习题,并能理解正确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