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说明:1.本试卷共六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 (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抖擞(su)着落(zhao) 酝酿(yun) B.静谧(mi)睫毛(jie) 鄙薄(pi) C.倜傥(tang)蜷伏(qudn) 料峭(qiao) D.狭隘(yi)闪烁(shu 虐待(lue)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地毯莅临一霎混为一堂B.娇眉草垛啄食拙拙逼人 C.盔甲诱惑蓦然饥肠辘辘D.庇护嚼士喧腾大相茎庭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他硬是把这原来只是长了一星点杂草的不毛之地,变成了草木茂盛的绿色原野。 B.面对走过来的店员,我总是煞有介事的问书的价钱,以避免自己的尴尬。 C.白求恩同志对工作认真负责,从不挑肥拣瘦、拈轻怕重,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品格。 D.2017年10月1日晚10时许,美国拉斯维加斯曼德勒湾酒店附近的音乐节发生骇人听闻的枪 击事件,导致59人死亡,527人受伤。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己短,而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B.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 C.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之 D.两岸的灯光倒映在萍水河中,真是五彩缤纷,景色恰人。 5.下面句子朗读的停顿和重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6.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1 江西省萍乡市 2017-2018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说明:1.本试卷共六大题,25 小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 一、(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24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抖擞.(sǒu) 着.落(zháo) 酝.酿(yùn) B.静谧.(mì) 睫.毛(jié) 鄙.薄(pǐ) C.倜傥.(tǎng) 蜷.伏(quán) 料峭.(qiào) D.狭隘.(yì) 闪烁.(shuò) 虐.待(lu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地毯 莅临 一霎 混为一堂 B.娇眉 草垛 啄食 拙拙逼人 C.盔甲 诱惑 蓦然 饥肠辘辘 D.庇护 嚼士 喧腾 大相茎庭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他硬是把这原来只是长了一星点杂草的不毛之地 ....,变成了草木茂盛的绿色原野。 B.面对走过来的店员,我总是煞有介事 ....的问书的价钱,以避免自己的尴尬。 C.白求恩同志对工作认真负责,从不挑肥拣瘦、拈轻怕重 ....,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品格。 D.2017 年 10 月 1 日晚 10 时许,美国拉斯维加斯曼德勒湾酒店附近的音乐节发生骇人听闻 ....的枪 击事件,导致 59 人死亡,527 人受伤。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而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B.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 C.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D.两岸的灯光倒映在萍水河中,真是五彩缤纷,景色恰人。 5.下面句子朗读的停顿和重音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6.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如果总是站在 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①⑤②④③B.①⑤④③②C.⑤④③②①D.⑤②③①④ 7.下面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 A.游晴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你对一位获奖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 小闵去接电话时,别人打错了,他说:。你打错了!也不看清电话号码就乱拨。” D.肖强对深夜仍在大声说话、喧闹的邻居说:“不要讲话了,我们要休息了!” 8.下面对语段的主要信息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后,他的日记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中国 青年》杂志社认为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楷模,打算在1963年3月2日出一本合刊介绍雷锋事迹。 2月17日他们给毛主席写信,希望他能为雷锋题词。毛主席看信后,为了宣传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 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月2日,毛 主席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4日,新华社发通稿。5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主席“向 雷锋同志学习一题词,后来,中央决定,把3月5日定为雷锋纪念日 A.雷锋的日记被一些新闻媒体报道 B.3月5日雷锋纪念日的来历 C.《中国青年》杂志杜请毛主席为雷锋题 D.全国各大报纸刊载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 阅读课文《窃读记》节选,完成9-10题。 ①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 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 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 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 ⑦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抽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又多
2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____。____,____, ,如果总是站在 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①⑤②④③ B.①⑤④③② C.⑤④③②① D.⑤②③①④ 7.下面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 分) A.游晴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B.你对一位获奖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 C.小闵去接电话时,别人打错了,他说:。你打错了!也不看清电话号码就乱拨。” D.肖强对深夜仍在大声说话、喧闹的邻居说:“不要讲话了,我们要休息了!” 8.下面对语段的主要信息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2 分) 1962 年 8 月 15 日,雷锋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后,他的日记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中国 青年》杂志社认为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楷模,打算在 1963 年 3 月 2 日出一本合刊介绍雷锋事迹。 2 月 17 日他们给毛主席写信,希望他能为雷锋题词。毛主席看信后,为了宣传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 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 月 2 日,毛 主席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4 日,新华社发通稿。5 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主席“向 雷锋同志学习一题词,后来,中央决定,把 3 月 5 日定为雷锋纪念日。 A.雷锋的日记被一些新闻媒体报道 B.3 月 5 日雷锋纪念日的来历 C.《中国青年》杂志杜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 D.全国各大报纸刊载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 阅读课文《窃读记》节选,完成 9-10 题。 ①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 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 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 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 ⑦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抽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又多
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 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 ③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 惭而尴尬,涨虹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一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 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 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④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 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赋。但我是偷窃了什 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 ⑤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 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 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⑥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 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够分量!受了前次的教训 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串几末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 9.下列对节选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选文写了“我”两次窃读的经历. B.“暗喜没人注意”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庆幸”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通过这一系列的 词语,把“我”急切地读书心理刻晒的淋漓尽致 C.而文中“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威风凛凛地“冷笑”你到底买不买?” “不是一回了!”等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则可见店老板的势利冷酷。 D.从选文内容看,标题中的“窃读”表现了我对读书的钟爱之情以及想读书却不愿花钱买书只想去 书店偷偷看书的痛苦和无奈 10.下列对选文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一真可谓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B.第⑤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用“我不弄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 牙地走过去”总结前次窃读被“抓”的惨痛心理,用“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 一句引出“我”新的窃读经历 C.“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这句话足见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后,“我”去窃读时的随机应变和花样
3 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 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 ③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 惭而尴尬,涨虹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 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 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④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 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赋。但我是偷窃了什 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 …… ⑤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 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 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⑥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 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够分量!受了前次的教训, 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串几末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 9.下列对节选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选文写了“我”两次窃读的经历. B.“暗喜没人注意”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庆幸”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通过这一系列的 词语,把“我”急切地读书心理刻晒的淋漓尽致. C.而文中“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威风凛凛地“冷笑”你到底买不买?” “不是一回了!”等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则可见店老板的势利冷酷。 D.从选文内容看,标题中的“窃读”表现了我对读书的钟爱之情以及想读书却不愿花钱买书只想去 书店偷偷看书的痛苦和无奈。 10.下列对选文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 分) A.“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真可谓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B.第⑤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用“我不弄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 牙地走过去”总结前次窃读被“抓”的惨痛心理,用“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 一句引出“我”新的窃读经历。 C.“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这句话足见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后,“我”去窃读时的随机应变和花样
多出,“吃一堑,长一智”。 D.“啊!终于和你相见!”一句,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传种地表达出再次成功窃读的欣喜以及对 书的钟爱。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1-12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择取杨花落和子规啼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南国景象,烘托出哀 伤愁侧的气氛。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普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12.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C.诗中写“子规啼”,是因为子规鸟叫声凄凉,有不如归去之意,古人以为悲情之鸟,这里用子 规啼表示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对朋友的挽留不舍之情 D.之所以以明月入诗,一是明月朗照可驱逐黑夜,再是借普天同照,传递心声给朋友,还有是以 明月表现友谊的纯洁。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2)海日生残夜 (3) 一夜征人尽望乡 (4)非淡泊无以明志, 匹夫不可夺志也。 (6)夜阑卧听风吹雨, (7)《秋词》中,表现作者爱秋新见的诗句是
4 多出,“吃一堑,长一智”。 D.“啊!终于和你相见!”一句,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传种地表达出再次成功窃读的欣喜以及对 书的钟爱。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1-12 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择取杨花落和子规啼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南国景象,烘托出哀 伤愁恻的气氛。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普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12.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 分) A.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C.诗中写“子规啼”,是因为子规鸟叫声凄凉,有不如归去之意,古人以为悲情之鸟,这里用子 规啼表示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对朋友的挽留不舍之情。 D.之所以以明月入诗,一是明月朗照可驱逐黑夜,再是借普天同照,传递心声给朋友,还有是以 明月表现友谊的纯洁。 二、《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 1 分) (1)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2)海日生残夜, 。 (3) ,一夜征人尽望乡。 (4)非淡泊无以明志, 。 (5) ,匹夫不可夺志也。 (6)夜阑卧听风吹雨, 。 (7)《秋词》中,表现作者爱秋新见的诗句是 ,
(本大题共5小题,共12分) 阅读课内文言文节选,回答14-18题。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面两狼之并 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炀,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日似瞑,意取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请教。 14.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场主\积薪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 D.乃悟\前狼假寐 1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3分) (1)顾()(2)止()(3)寐()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两狼之并驱如教”。(2分) 17.选文的故事情节:惧狼→( )(2分) 18.理解选文内容,具体说说文中是如何刻画屠户的机智?(3分)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阅读课外选文.回答19-24题 色彩的号令 叶廷芳 号令一般属于声音,不管它叫你前进,还是迫你服从,你都必须行动。但活到古稀,才体念到 色彩也可以成为号令,也能让你身不由己地朝着它奔去。当然这不是指印象派画笔下的某种色块, 而是大自然随着时令描绘的种种颜色,比如江南的油莱花 笔者从小在乡村长大。尽管是江南,乡村一般说来还是比较贫穷的,尤其是以往。然而乡下人, 尤其是江南的乡下人拥有一种大自然的赐予,即享受“视觉美”的特权(或许也可以叫作“天赋的 权力”吧),我这里指的还不是那漫山遍野的苍松翠竹,或是那绿油油的秧苗,或是一片白色的荞麦 花——这些自然景物固然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但这类被美术家称为“冷色调”的色彩毕竟不 能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兴奋情绪。而能起这种情绪煽动作用的,非借助于“暖色调”不可,那就 非请“田野之骄子”——油菜花出场不可了!哦,勇于展现自己的油莱花,那么整齐那么热烈地争
5 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2 分) 阅读课内文言文节选,回答 14-18 题。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炀,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日似瞑,意取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请教。 14.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场主\积薪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 D.乃悟\前狼假寐 1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3 分) (1)顾( )(2)止( ) (3)寐(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两狼之并驱如教”。(2 分) 17.选文的故事情节:惧狼→( ) →( )(2 分) 18.理解选文内容,具体说说文中是如何刻画屠户的机智?(3 分) 四、(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0 分) 阅读课外选文.回答 19-24 题。 色彩的号令 叶廷芳 号令一般属于声音,不管它叫你前进,还是迫你服从,你都必须行动。但活到古稀,才体念到, 色彩也可以成为号令,也能让你身不由己地朝着它奔去。当然这不是指印象派画笔下的某种色块, 而是大自然随着时令描绘的种种颜色,比如江南的油莱花。 笔者从小在乡村长大。尽管是江南,乡村一般说来还是比较贫穷的,尤其是以往。然而乡下人, 尤其是江南的乡下人拥有一种大自然的赐予,即享受“视觉美”的特权(或许也可以叫作“天赋的 权力”吧),我这里指的还不是那漫山遍野的苍松翠竹,或是那绿油油的秧苗,或是一片白色的荞麦 花——这些自然景物固然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但这类被美术家称为“冷色调”的色彩毕竟不 能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兴奋情绪。而能起这种情绪煽动作用的,非借助于“暖色调”不可,那就 非请“田野之骄子”——油菜花出场不可了!哦,勇于展现自己的油莱花,那么整齐那么热烈地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