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中级公共经济学》 习题摩、试卷摩 项目编号:X16106 项目负责人:李晓嘉 项目组成员:吴老二吴伟 所属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项目起止日期:2016.5-2018.5 2017年5月
1 2016 年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中 级 公 共 经 济 学 》 习题库、试卷库 项 目 编 号 :X16106 项 目 负 责 人 : 李 晓 嘉 项 目 组 成 员 : 吴 老 二 吴 伟 所 属 院 系 :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项目起止日期:2016.5-2018.5 2017 年 5 月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惠(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长期的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生产中,可供使用的资源和技术水平将发生变化,从而使 ()向外扩居。出时,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糊横也会随之发生化 A效用曲线 B.消费曲线 C.边际成本曲线 D.生产可能性曲线 2.()原则指的是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经济 部门原有的资 源配置状况。 A税收中性B.税收均衡C税收公平D.税收平等 3.如果市场是()的, 同时不存在外部性等现象,那么私人经济部门能够在自发运行的条 件下,使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有效状态 A.开放性的B.竞争性C.有序的D.有效的 4在经济理论中,人们一般把不改变市场中的各种相对价格,从而不干扰私人部门的经济决 策,不会导致超额负担的税收称为()。 A扭曲性税收B超额税收 C.无谓损失D.中性税收 5.均衡就业量是由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一致时的 A就业水平B.总供给C.总需求D.就业结构 6.()是指从政策实施到政策产生效应的时间间隔。 A内在决策时滞B.外在效应时滞C.外在反应时滞D.内在反应时滞 7.“双紧”政策的配合运用,一般在()时期。 A.经济衰退 C.经济停滞D.通货膨胀 8.不属于财产课税的是()。 A.房产税B.房地产税C.车船使用税D.利息税 9.在各国的税收体系中,财产课税一直()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A联邦政府B地方政府C中央政府D不确定 10.学习是()。 A.纯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公共资源D.混合产品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亚当·斯密是历史上明确、系统地阐述税收原则的第一人。() 亚当·斯密是历史上明确、 系统地闸述税收思想的第一人。 3.阿道夫·瓦格纳是历史上明确、系统地阐述税收思想的第一人。() 4.亚当·斯密提出了四人原则:财政收入、MR经济、社会正义和税收行政。() 5.阿道夫·瓦格纳提出了四大原则:财政收入、W民经济、社会正义和税收行政。() 二、名词解条(每颗4分,共20分) 因折士义 2.公共选择3.准公共物品4.外部正效应5。货币政策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进一步起 “决定性”作用,简述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试述科斯定理如何使外部效应内部化7? 3.简述公共选择理论中,官僚的经济人倾向会导致哪些弊端? 4.简述政府管制失灵的原因及放松管制的可行性? 5。简述税收的经济效应?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2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在长期的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生产中,可供使用的资源和技术水平将发生变化,从而使 ( )向外扩展,此时,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规模也会随之发生化。 A.效用曲线 B.消费曲线 C.边际成本曲线 D.生产可能性曲线 2. ( )原则指的是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经济 部门原有的资 源配置状况。 A.税收中性 B.税收均衡 C.税收公平 D.税收平等 3.如果市场是( )的,同时不存在外部性等现象,那么私人经济部门能够在自发运行的条 件下,使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有效状态^ A.开放性的 B.竞争性 C.有序的 D.有效的 4.在经济理论中,人们一般把不改变市场中的各种相对价格,从而不干扰私人部门的经济决 策,不会导致超额负担的税收称为( )。 A.扭曲性税收 B.超额税收 C.无谓损失 D.中性税收 5.均衡就业量是由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一致时的( ) A.就业水平 B.总供给 C.总需求 D.就业结构 6.( )是指从政策实施到政策产生效应的时间间隔。 A.内在决策时滞 B.外在效应时滞 C.外在反应时滞 D.内在反应时滞 7.“双紧”政策的配合运用,一般在( )时期。 A.经济衰退 B.经济滞涨 C.经济停滞 D.通货膨胀 8.不属于财产课税的是( )。 A.房产税 B.房地产税 C.车船使用税 D.利息税 9.在各国的税收体系中,财产课税一直( )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A.联邦政府 B.地方政府 C.中央政府 D.不确定 10.学习是( )。 A.纯公共产品 B.私人产品 C.公共资源 D.混合产品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 亚当•斯密是历史上明确、系统地阐述税收原则的第一人。( ) 2. 亚当•斯密是历史上明确、系统地阐述税收思想的第一人。( ) 3. 阿道夫•瓦格纳是历史上明确、系统地阐述税收思想的第一人。( ) 4. 亚当•斯密提出了四人原则:财政收入、MR经济、社会正义和税收行政。( ) 5. 阿道夫•瓦格纳提出了四大原则:财政收入、W民经济、社会正义和税收行政。( )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凯恩斯主义 2. 公共选择 3. 准公共物品 4. 外部正效应 5. 货币政策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进一步起 “决定性”作用, 简述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 试述科斯定理如何使外部效应内部化7? 3. 简述公共选择理论中,官僚的经济人倾向会导致哪些弊端? 4. 简述政府管制失灵的原因及放松管制的可行性? 5. 简述税收的经济效应?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 收革,改革收入分积制度,促讲共同富裕,推讲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从而实现社会和谐有序。请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而论述如何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 的均等化? 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D2、A 3、B4、D5、C6、C7、D8、D9、B10、D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对2.错3.错4.错5.对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创立,并由其追随者 发展的,运用凯恩斯提出的方法分析经济活动水平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 了被视为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标志的经济学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 凯恩斯在该书中提出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造成了革命性的冲击,故 被称为经济学中的“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①以总量分析方法代个量分析方法。以个量经济分析为 基础的总量分析方法莫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②分析了消费总量和收入总量的 关系,证明了非充分就业的存在。总收入等于总消费加上总投资,如果存在净储蓄,投资 不足以抵消储蓄,那么收入就会下降,失业就会上升。消费和储蓄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边 际消费倾向,而个人的消费倾向是收入的函数。企业的总投资多半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或取决于企业主预期的资本投资将带来的盈利,利率并非取决于相等的储蓄水平和投资水平 而是一个决定于个人希望保有现金储蓄的程度这一独立因素,简而言之,人们的流动偏好 决定利率。冈此,储蓄和投资并不总是趋于平衡,相反储蓄水平经常高于投资水平,而失业 现象和经济停滞便经常存在。凯恩斯经济学第一次证明了非充分就业的存在。③否认了自由 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为了防止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出现人量失业,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中央政府应当用赤字财政去刺激总支出,刺激总投资,补偿总需求的不足 财政赤字政策可以借助于乘数效应把收入提高到充分就业水平 2.公共选择:公共选择也称公共决策,指政府或公共部门的选择,即公共部门对公共 物品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和为准生产的问题进行决策和选择。公共选择或公共决策具有三个 特点:①集体性。公共决策不是私人决策者做出的个人决策,而是由政府做出的集体决策」 从经济内容上划分,公共决策主要包括资源决策与分配决策。资源决策是关于如何利用现有 资源解决集体面临的共同问题,这是一个效率问题。分配决策是关于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问 题,这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②非市场性。私人物品是通过市场来解决生产和分配的,而公 共物品则是通过非市场的政治程序来解决生产和分配问题的.公共物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 不能通过经济市场来有效率地解决,只能通过政治市场来解决。在政治市场上,需求者或消 费者是选民、纳税人,供给者或生产者是政治家、政府官员。供求双方通过交换相互发生作 用。③规则性。市场运行有一定的规则性,公共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则性。在个人之间存在偏 3
3 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 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从而实现社会和谐有序。请从 理论与实践两个层而论述如何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 的均等化? 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D 2、A 3、B 4、D 5、C 6、C 7、D 8、D 9、B 10、D 二、判断(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对 2.错 3.错 4.错 5.对 三、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创立,并由其追随者 发展的,运用凯恩斯提出的方法 分析经济活动水平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 了被视为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标志的经济学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 凯恩斯在该书中提出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造成了革命性的冲击,故 被称为经济学中的“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①以总量分析方法代替个量分析方法。以个量经济分析为 基础的总量分析方法 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②分析了消费总量和收入总量的 关系,证明了非充分就业的存在。总收入等 于总消费加上总投资,如果存在净储蓄,投资 不足以抵消储蓄,那么收入就会下降,失业就会上升。消费和储蓄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边 际消费倾向,而个人的消费倾向是收入的函数。企业的总投资多半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 率, 或取决于企业主预期的资本投资将带来的盈利。利率并非取决于相等的储蓄水平和投资水平, 而是一个决定 于个人希望保有现金储蓄的程度这一独立因素,简而言之,人们的流动偏好 决定利率。冈此,储蓄和投资并不总是趋于平衡,相反储蓄水平经常高于投资水平,而失业 现象和经济停滞便经常存在。凯恩斯经济学第一次证明了非充分就业的存在。③否认了自由 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为了防止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出 现人量失业,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中央政府应当用赤字财政去刺激总支出,刺激总投资,补偿总需求的不足。 财政赤字政策可以借助于乘数效应把收入提高到充分就业水平。 2. 公共选择:公共选择也称公共决策,指政府或公共部门的选择,即公共部门对公共 物品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和为准生产的问题进行决策和选择。公共选择或公共决策具有三个 特点:①集体性。公共决策不是私人决策者做出的个人决策,而是由政府做出的集体决策. 从经济内容上划分,公共决策主要包括资源决策与分配决策。资源决策是关于如何利用现有 资源解决集体面临的共同问题,这是一个效率问题。分配决策是关于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问 题,这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②非市场性。私人物品是通过市场来解决生产和分配的,而公 共物品则是通过非市场的政治程序来解决生产和分配问题的.公共物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 不能通过经济市场来有效率地解决,只能通过政治市场来解决。在政治市场上,需求者或消 费者是选民、纳税人,供给者或生产者是政治家、政府官员。供求双方通过交换相互发生作 用。③规则性。市场运行有一定的规则性,公共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则性。在个人之间存在偏
好差异的情况下,必须确定规则以便协调人们的行为,因此政府必须进行决策以选择那些能 够反映和满足一般人或多数人偏好的规则。 3.准公共物品:准公共品是指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不 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准公共品是在消费方而具有较人程度外部性的一类公共物 品。它只有两个特性:①消费巾的争夺性,即一个人对某物品的消费可能会减少其它人对该 物品的消费(质量和数量):②消费中具有排斥性,即只有那些按价付款的人才能享受该物 品。准公共物品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如大多数城市公用设施、公共教有和医疗保健服务等 等。 4.外部正效应:外部正效应又称正外部性,是指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 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正外部性时市场生 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政府可以通过对产生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 政策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 应增长速度来刺微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 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和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 过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 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张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货币政策的工具有 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 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 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进一步起 “决定性”作用,简述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答: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意味着市场在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并不总是有效的,会出现 “失灵”。市场失灵的情况决定了政府介入、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始终起着基础性作用,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介入和干预,只是辅助性的、补助性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角色 是由弥补市场缺陷或不足的需要所决定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政府找准自己的 角色。 (1)调控人角色。即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 平衡,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是通过三个层次来实现的 即微观层次、结构层次和宏观层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调控人的角色,主要是针 对宏观层次而言的。至于微观层次和结构层次上的资源优化配置,要让给市场机制去完成 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这两个层次无所作为,相反,政府可以根据其信息方面的优势,制定 一些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来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向,指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化,以 配合宏观经济总量的控制。 (②)公益人角色。履行这一角色的职责是实现并维护一定的公共目标,其一,提供公共 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其二,鼓励和保护有益的外部效应,预防和制止有害的外部效应:其三, 4
4 好差异的情况下,必须确定规则以便协调人们的行为,因此政府必须进行决策以选择那些能 够反映和满足一般人或多数人偏好的规则。 3. 准公共物品:准公共品是指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不 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准公共品是在消费方而具有较人程度外部性的一类公共物 品。它只有两个特性:①消费巾的争夺性,即一个人对某物品的消费可能会减少其它人对该 物品的消费(质量和数量);②消费中具有排斥性,即只有那些按价付款的人才能享受该物 品。准公共物品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如大多数城市公用设施、公共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等 等。 4.外部正效应:外部正效应又称正外部性,是指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 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正外部性时市场生 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政府可以通过对产生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 政策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 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 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 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和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 过降低货币供应的増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 随之提髙。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货币政策的工具有 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 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 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四、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进一步起 “决定性”作用, 简述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答: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意味着市场在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并不总是有效的,会出现 “失灵”。市场失灵的情况决定了政府介入、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始终起着基础性作用,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介入和干预,只是辅助性的、补助性的。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角色, 是由弥补市场缺陷或不足的需要所决定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政府找准自己的 角色。 (1) 调控人角色。即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 平衡,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是通过三个层次来实现的, 即微观层次、结构层次和宏观层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调控人的角色,主要是针 对宏观层次而言的。至于微观层次和结构层次上的资源优化配置,要让给市场机制去完成。 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这两个层次无所作为,相反,政府可以根据其信息方面的优势,制定 一些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来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向,指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化,以 配合宏观 经济总量的控制。 (2) 公益人角色。履行这一角色的职责是实现并维护一定的公共目标,其一,提供公共 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其二,鼓励和保护有益的外部效应,预防和制止有害的外部效应;其三
调节收入分配,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拉大 (3)管制人角色。其角色职责是对私人经济部门(厂商或家庭)的活动进行某些限制和 规定。政府管制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防止自然垄断。二是防止过度竞争。三是保护消费 者、座员的利益。 (④)仲裁人角色。在市场经济中,相互竞争的各经济主体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当事人自 己是无法界定各自的利益分界的,因为市场本身不具备划分经济主体利益界限的机制。各经 济主体在竞争中发生利益冲突是难以避免的,但它们自身又不具备化解冲突的能力。所以 很需要政府来充当仲裁人的角色,以设定划分经济主体利益的规则,并根据既定的规则,确 定经济主体之间冲突的经济利益,保证各经济主体能在公平的条件下竞争,防止超经济强 制的发生。 (⑤)守夜人角色。其角色职责是防止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生 活的正常秩序。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的残酷现实,很容易诱使某些人挺而走险,产生非法侵 犯他人权益的动机,导致经济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对于违法犯罪 行为,经济主体哥缺乏保护白己的有效手段,又没有是够的力量来打击对方。只有政府木能 担当此任,因为政府有暴力机关作后盾】 2.试述科斯定理如何使外部效应内部化? 答:科斯定理是科斯在1960年提出的采用产权纠正外部性的办法。其内容是:在交易费 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 效配置。内部化是指特定团体或社会中的个体把该团体或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吸收为指导自身 行动的规范的过程 (1)科斯定理理论上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 科斯定理强调只要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无效,即市场会按 照自身的规律运行,换言之,在所定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市场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总能够使 外部性以最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 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性就不会发生。就是说,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 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 (2)科斯定理实践上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 如果产权界定是明确的,那么通过市场交易解决外部性问题是可行的。以Y厂商向X厂商 就污染问题施加外在成本的情形为例。在产权可以自由买卖的条件下,加果法律界定X厂商 有权不受污染,那么Y厂商为了能够生产就必须向X厂商购买污染权。这时Y厂商会增加一部 分边际成本,而X厂商则得到相应的收益。反之亦然。总之,市场交易本身使得污染问题得 到解决。而且,由于交易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进行的,因而结果是怕累托最优。 3.简述公共选择理论中,官僚的经济人倾向会导致哪些弊瑞? 答:官僚的经济人倾向是指官僚和普通人一样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人。官 追求的个人利益包括薪金、地位、权限、预算、晋升等等。一个政府机构首脑及其主要办 事人员的薪金、职务特权(如权力、名望、人情等,以及政府机构首脑和机构本身的声誉等。 都和政府预算的规模正相关。因此,官僚利益最大化,需要通过预算规模最大化来实现。官 5
5 调节收入分配,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拉大。 (3) 管制人角色。其角色职责是对私人经济部门(厂商或家庭)的活动进行某些限制和 规定。政府管制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防止自然垄断。二是防止过度竞争。三是保护消费 者、雇员的利益。 (4) 仲裁人角色。在市场经济中,相互竞争的各经济主体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当事人自 己是无法界定各自的利益分界的,因为市场本身不具备划分经济主体利益界限的机制。各经 济主体在竞争中发生利益冲突是难以避免的,但它们自身又不具备化解冲突的能力。所以, 很需要政府来充当仲裁人的角色,以设定划分经济主体利益的规则,并根据既定的规则,确 定经济主体之间冲突的经济利益,保证各经济主体能在公平的条件下竞争,防止超 经济强 制的发生。 (5) 守夜人角色。其角色职责是防止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生 活的正常秩序。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的残酷现实,很容易诱使某些人铤而走险,产生非法侵 犯他人权益的动机,导致经济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对于违法犯罪 行为,经济主体既缺乏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打击对方。只有政府才能 担当此任,因为政府有暴力机关作后盾。 2.试述科斯定理如何使外部效应内部化? 答:科斯定理是科斯在1960年提出的采用产权纠正外部性的办法。其内容是:在交易费 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 效配置。内部化是指特定团体或社会中的个体把该团体或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吸收为指导自身 行动的规范的过程。 (1) 科斯定理理论上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 科斯定理强调只要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无效,即市场会按 照自身的规律运行,换言之,在所定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市场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总能够使 外部性以最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 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性就不会发生。就是说,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 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 (2) 科斯定理实践上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 如果产权界定是明确的,那么通过市场交易解决外部性问题是可行的。以Y厂商向X厂商 就污染问题施加外在成本的情形为例。在产权可以自由买卖的条件下,如果法律界定X厂商 有权不受污染,那么Y厂商为了能够生产就必须向X厂商购买污染权。这时Y厂商会增加一部 分边际成本,而X厂商则得到相应的收益。反之亦 然。总之,市场交易本身使得污染问题得 到解决。而且,由于交易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进行的,因而结果是帕累托最优。 3.简述公共选择理论中,官僚的经济人倾向会导致哪些弊端? 答:官僚的经济人倾向是指官僚和普通人一样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人。官僚 追求的个人利益包括 薪金、地位、权限、预算、晋升等等。一个政府机构首脑及其主要办 事人员的薪金、职务特权(如权力、名望、人情等,以及政府机构首脑和机构本身的声誉等, 都和政府预算的规模正相关。因此,官僚利益最大化,需要通过预算规模最大化来实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