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成株中、后期病害。一般多在初花期开始发病,盛花期至结铃期发生普遍而 严重,即主要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发生。病叶自上而下,从外向内发展,病初叶缘失绿变黄, 逐渐向内发展,叶色变为紫红色或红褐色,引起大量落叶,终至全株枯死。剖开茎杆维管 東并不变色。仔细观察病株标本,注意叶片变厚发红,向下卷曲,并自下而上干枯凋落, 以致全株枯死等特征。斜切病茎,其维管束正常,与枯、黄萎病不同。 2.病因水肥失调所引起的生理病害。 (十四)棉花褐斑病( Phyllosticta gossypii) 症状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病斑灰褐色、边缘紫红色、略隆起, 中央散生黑色小点。观察苗期和成株期褐斑病标本,注意子叶及真叶上的褐色圆斑有无紫 色边缘,病斑内有无黑色小颗粒状物产生,与茎枯病有何区别 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叶点菌属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多埋生,暗褐色,有小孔口。 分生孢子单孢无色,较小,卵圆形。取带有小颗粒状物的病叶材料,作徒手切片后镜检 注意分生孢子器的形态、大小、色泽等特征:分生孢子有无分隔,与茎枯病菌分生孢子有 何不同 (十五)棉花轮纹斑病( alternaria macrospora) 1.症状发生于棉株中、后期,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有时 具明显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生黑色霉层。观察病叶标本,注意病斑形状、大小、色泽、 有无明显的同心纹轮等特征,湿度大时有无墨绿色霉层产生。 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交链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单生于梗上,暗褐色,棍棒状,喙胞 较长,有6-10个横隔和3-10个纵隔。用解剖刀自病叶上刮取少量黑色霉层制片镜检。注 意其分生孢子与棉苗黑斑病菌的分生孢子在形态特征上有何区别 (十六)棉花叶斑病( Cercospora gossypina) 1.症状棉株生长后期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部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 较大,潮湿时病部产生灰色霉层。仔细观察病叶标本,注意病斑在形状、大小、色泽等方 面与褐斑病有何区别;病斑中部有无霉层产生 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尾孢菌属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暗褐色,屈膝状。分生孢子 尾鞭状,无色,多分隔。以解剖刀自病斑上刮取灰色霉层制片镜检。注意分生孢子梗的形
6 1.症状 成株中、后期病害。一般多在初花期开始发病,盛花期至结铃期发生普遍而 严重,即主要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发生。病叶自上而下,从外向内发展,病初叶缘失绿变黄, 逐渐向内发展,叶色变为紫红色或红褐色,引起大量落叶,终至全株枯死。剖开茎杆维管 束并不变色。仔细观察病株标本,注意叶片变厚发红,向下卷曲,并自下而上干枯凋落, 以致全株枯死等特征。斜切病茎,其维管束正常,与枯、黄萎病不同。 2. 病因 水肥失调所引起的生理病害。 (十四)棉花褐斑病(Phyllosticta gossypina) 1.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病斑灰褐色、边缘紫红色、略隆起, 中央散生黑色小点。观察苗期和成株期褐斑病标本,注意子叶及真叶上的褐色圆斑有无紫 色边缘,病斑内有无黑色小颗粒状物产生,与茎枯病有何区别。 2.病原 属半知菌亚门叶点菌属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多埋生,暗褐色,有小孔口。 分生孢子单孢无色,较小,卵圆形。取带有小颗粒状物的病叶材料,作徒手切片后镜检。 注意分生孢子器的形态、大小、色泽等特征;分生孢子有无分隔,与茎枯病菌分生孢子有 何不同。 (十五)棉花轮纹斑病(Alternaria macrospora) 1.症状 发生于棉株中、后期,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 红褐色, 有时 具明显同心轮纹, 潮湿时病斑上生黑色霉层。观察病叶标本,注意病斑形状、大小、色泽、 有无明显的同心纹轮等特征,湿度大时有无墨绿色霉层产生。 2.病原 属半知菌亚门交链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单生于梗上,暗褐色,棍棒状,喙胞 较长,有 6-10 个横隔和 3-10 个纵隔。用解剖刀自病叶上刮取少量黑色霉层制片镜检。注 意其分生孢子与棉苗黑斑病菌的分生孢子在形态特征上有何区别。 (十六)棉花叶斑病 (Cercospora gossypina) 1.症状 棉株生长后期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部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 较大,潮湿时病部产生灰色霉层。仔细观察病叶标本,注意病斑在形状、大小、色泽等方 面与褐斑病有何区别;病斑中部有无霉层产生。 2.病原 属半知菌亚门尾孢菌属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暗褐色,屈膝状。分生孢子 尾鞭状,无色,多分隔。以解剖刀自病斑上刮取灰色霉层制片镜检。注意分生孢子梗的形
态特征;分生孢子形状,有几个分隔? (十七)其他结合当地情况,观察棉花其他病害的症状与病原。 五、实习作业 1.绘棉立枯病菌、炭疽病菌、红腐病菌、棉疫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棉花黄萎病菌 形态图(任选两个 2.列表比较各种棉苗病害的症状区别。 3.列表比较各种棉铃病害的症状区别。 4.列表比较棉花枯萎病和棉花黄萎病的症状区别和病原特征。 实验实习二麻类病害识别与鉴定 、目的要求认识麻类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形态特征,从而为病害诊断、田 间调查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仪器用品显微镜、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载玻片、盖玻 片、解剖刀、挑针、纱布块、蒸馏水滴瓶、新刀片、徒手切片夹持物、革兰氏染色液一套、 香柏油、二甲苯、镜头纸、0.1%升汞水、无菌水等 三、实习材料黄麻主要病害(炭疽病、茎斑病、茎枯病、细菌性斑点病、根腐病) 的室藏或新鲜标本;红麻主要病害(炭疽病、腰折病、枯萎病):苎麻主要病害(根腐病、 白纹羽病、褐斑病炭疽病):亚麻主要病害(萎蔫病、锈病、炭疽病):青麻(苘麻)霜霉 病;大麻霜霉病;龙舌兰麻斑马纹病等的标本、新鲜材料、挂图、病原菌玻片,多媒体教 学课件(包括幻灯片、录象带、光盘等影像资料)。 四、观察内容和方法 (一)黄麻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corchorum) 1.症状全生育期均有发生。病苗基部淡褐色水渍状,缢缩,枯死。成株受害时,于 叶痕处产生圆形或纺锤形水渍状黑褐色病斑,稍凹陷,上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皮层开裂 纤维外露。注意观察病斑颜色,形状和上面着生的小黑点(分生孢子盘)。病斑中央和边缘 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真菌。分生孢子盘边缘有刚毛,刚毛直立或弯曲,基 部较粗,上端尖细,黄褐色或黑褐色,有隔膜2-5个,分生孢子无色,新月形,单胞。用 镊子和解剖刀撕取病斑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孢子的外部形状,看是否能见到刚毛。 用挑针取分生孢子,制片观察分生孢子的形状和颜色 7
7 态特征;分生孢子形状,有几个分隔? (十七)其他 结合当地情况,观察棉花其他病害的症状与病原。 五、实习作业 1. 绘棉立枯病菌、炭疽病菌、红腐病菌、棉疫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棉花黄萎病菌 形态图(任选两个)。 2. 列表比较各种棉苗病害的症状区别。 3. 列表比较各种棉铃病害的症状区别。 4. 列表比较棉花枯萎病和棉花黄萎病的症状区别和病原特征。 实验实习二 麻类病害识别与鉴定 一、目的要求 认识麻类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形态特征,从而为病害诊断、田 间调查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仪器用品 显微镜、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载玻片、盖玻 片、解剖刀、挑针、纱布块、蒸馏水滴瓶、新刀片、徒手切片夹持物、革兰氏染色液一套、 香柏油、二甲苯、镜头纸、0.1%升汞水、无菌水等。 三、实习材料 黄麻主要病害(炭疽病、茎斑病、茎枯病、细菌性斑点病、根腐病) 的室藏或新鲜标本;红麻主要病害(炭疽病、腰折病、枯萎病);苎麻主要病害(根腐病、 白纹羽病、褐斑病炭疽病);亚麻主要病害(萎蔫病、锈病、炭疽病);青麻(苘麻)霜霉 病;大麻霜霉病;龙舌兰麻斑马纹病等的标本、新鲜材料、挂图、病原菌玻片,多媒体教 学课件(包括幻灯片、录象带、光盘等影像资料)。 四、观察内容和方法 (一)黄麻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orchorum) 1.症状 全生育期均有发生。病苗基部淡褐色水渍状,缢缩,枯死。成株受害时,于 叶痕处产生圆形或纺锤形水渍状黑褐色病斑,稍凹陷,上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皮层开裂, 纤维外露。注意观察病斑颜色,形状和上面着生的小黑点(分生孢子盘)。病斑中央和边缘 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2.病原 属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真菌。分生孢子盘边缘有刚毛,刚毛直立或弯曲,基 部较粗,上端尖细,黄褐色或黑褐色,有隔膜 2-5 个,分生孢子无色,新月形,单胞。用 镊子和解剖刀撕取病斑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孢子的外部形状,看是否能见到刚毛。 用挑针取分生孢子,制片观察分生孢子的形状和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