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熔点、沸点测定 [实验预习] 1、了解熔点及沸点测定的意义; 2、掌握熔点及沸点测定的操作方法; 3、了解利用对纯粹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测定校正温度计的方法。 [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1、拉制毛细管时,玻璃管必须均匀转动加热,并注意使端头封闭,以防影响测 定。 2、样品的填装必须紧密结实,高度约 2—3mm。 3、熔点测定时,注意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 b 形管上下两叉口之间。 4、控制升温速度,并记录样品熔点范围。 5、微量法测定沸点应注意加热不能过快,被测液体不宜太少,以防液体全部气 化。判断何时为样品的沸点, 并正确记录。 [实验中应思考的问题] 测定熔点时,若遇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样结果? (a) 熔点管壁太厚。 (b) 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尚有一针孔。 (c) 熔点管不洁净
实验名称:熔点、沸点测定 [实验预习] 1、了解熔点及沸点测定的意义; 2、掌握熔点及沸点测定的操作方法; 3、了解利用对纯粹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测定校正温度计的方法。 [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1、拉制毛细管时,玻璃管必须均匀转动加热,并注意使端头封闭,以防影响测 定。 2、样品的填装必须紧密结实,高度约 2—3mm。 3、熔点测定时,注意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 b 形管上下两叉口之间。 4、控制升温速度,并记录样品熔点范围。 5、微量法测定沸点应注意加热不能过快,被测液体不宜太少,以防液体全部气 化。判断何时为样品的沸点, 并正确记录。 [实验中应思考的问题] 测定熔点时,若遇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样结果? (a) 熔点管壁太厚。 (b) 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尚有一针孔。 (c) 熔点管不洁净
(d) 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 (e) 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 (f) 加热太快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简述) 3、药品:(填写药品的物理化学数据) 4、实验装置图(画图): 5、实验步骤: 6、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计算产量及产率): 7、简答题: 实验名称: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及常压蒸馏 [实验预习] 1、熟悉蒸馏和有机化合物干燥的原理,了解蒸馏和测定沸点的意义; 2、掌握蒸馏和测定沸点的操作要领和方法。 [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1、冷却水流速以能保证蒸汽充分冷凝为宜,通常只需保持缓缓水流即可。 2、蒸馏有机溶剂均应用小口接收器,如锥形瓶。 3、冷凝水从冷凝管支口的下端进,上端出。 4、切勿蒸干,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实验中应思考的问题]
(d) 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 (e) 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 (f) 加热太快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简述) 3、药品:(填写药品的物理化学数据) 4、实验装置图(画图): 5、实验步骤: 6、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计算产量及产率): 7、简答题: 实验名称: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及常压蒸馏 [实验预习] 1、熟悉蒸馏和有机化合物干燥的原理,了解蒸馏和测定沸点的意义; 2、掌握蒸馏和测定沸点的操作要领和方法。 [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1、冷却水流速以能保证蒸汽充分冷凝为宜,通常只需保持缓缓水流即可。 2、蒸馏有机溶剂均应用小口接收器,如锥形瓶。 3、冷凝水从冷凝管支口的下端进,上端出。 4、切勿蒸干,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实验中应思考的问题]
1、什么叫沸点?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什么关系?文献里记载的某物质的沸 点是否即为你们那里的沸点温度? 2、蒸馏时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 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当重新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 3、为什么蒸馏时最好控制馏出液的速度为 1-2 滴/S 为宜? 4、如果液体具有恒定的沸点,那么能否认为它是单纯物质?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简述) 3、药品:(填写药品的物理化学数据) 4、实验装置图(画图): 5、实验步骤: 6、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计算产量及产率): 7、简答题: 实验名称 重结晶及过滤 [实验预习] 1. 了解重结晶原理,初步学会用重结晶方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掌握热过滤 和抽滤操作。 2.通常反应生成的固体有机物含有杂质——副产物、没反应的原料、催化剂等。 需选用适当的溶剂进行重结 晶提纯
1、什么叫沸点?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什么关系?文献里记载的某物质的沸 点是否即为你们那里的沸点温度? 2、蒸馏时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 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当重新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 3、为什么蒸馏时最好控制馏出液的速度为 1-2 滴/S 为宜? 4、如果液体具有恒定的沸点,那么能否认为它是单纯物质?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简述) 3、药品:(填写药品的物理化学数据) 4、实验装置图(画图): 5、实验步骤: 6、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计算产量及产率): 7、简答题: 实验名称 重结晶及过滤 [实验预习] 1. 了解重结晶原理,初步学会用重结晶方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掌握热过滤 和抽滤操作。 2.通常反应生成的固体有机物含有杂质——副产物、没反应的原料、催化剂等。 需选用适当的溶剂进行重结 晶提纯
[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1、溶剂的选择及用量(常多 20%)。 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的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 3、活性炭脱色时,不能把其加入到已沸腾的溶液中,“防暴沸”,用量为干燥 粗产品质量的 1%—3%。 4、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5、抽滤时防止倒吸。 [实验中应思考的问题] 1、理想溶剂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2、活性炭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3、抽气过滤时应注意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简述) 3、药品:(填写药品的物理化学数据) 4、实验装置图(画图): 5、实验步骤: 6、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计算产量及产率): 7、简答题:
[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1、溶剂的选择及用量(常多 20%)。 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的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 3、活性炭脱色时,不能把其加入到已沸腾的溶液中,“防暴沸”,用量为干燥 粗产品质量的 1%—3%。 4、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5、抽滤时防止倒吸。 [实验中应思考的问题] 1、理想溶剂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2、活性炭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3、抽气过滤时应注意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简述) 3、药品:(填写药品的物理化学数据) 4、实验装置图(画图): 5、实验步骤: 6、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计算产量及产率): 7、简答题:
实验名称: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实验预习] 1、熟悉和掌握酯化反应的特点。 2、掌握酯的制备方法。 [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1、加入浓硫酸时要不断的振荡、浓硫酸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只需少量不宜过多。 2、滴加浓硫酸时,应边加边摇,必要时可用冷水冷却,以免局部炭化。 3、控制反应温度在 120—125℃。 4、本实验利用共沸混合物除去酯化反应中生成的水。共沸物的沸点为:乙酸正 丁酯—水 90.7℃,正丁醇—水 93℃ ,乙酸正丁酯—正丁醇 117.6℃,乙酸 正丁酯—正丁醇—水 90.7℃。 5、反应终点的判断可观察以下两种现象:1、分水器中不再有水珠下沉;2、分 水器中分出的水量与理论分水 量进行比较,判断反应完成的程度。 6、在馏出液的粗酯中含有一些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 7、干燥后的粗产品进行蒸馏、收集 124—126℃馏分。 [实验中应思考的问题] 1、酯化反应有什么特点,本实验如何创造条件使酯化反应尽量向生成物方向进 行?
实验名称: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实验预习] 1、熟悉和掌握酯化反应的特点。 2、掌握酯的制备方法。 [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1、加入浓硫酸时要不断的振荡、浓硫酸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只需少量不宜过多。 2、滴加浓硫酸时,应边加边摇,必要时可用冷水冷却,以免局部炭化。 3、控制反应温度在 120—125℃。 4、本实验利用共沸混合物除去酯化反应中生成的水。共沸物的沸点为:乙酸正 丁酯—水 90.7℃,正丁醇—水 93℃ ,乙酸正丁酯—正丁醇 117.6℃,乙酸 正丁酯—正丁醇—水 90.7℃。 5、反应终点的判断可观察以下两种现象:1、分水器中不再有水珠下沉;2、分 水器中分出的水量与理论分水 量进行比较,判断反应完成的程度。 6、在馏出液的粗酯中含有一些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 7、干燥后的粗产品进行蒸馏、收集 124—126℃馏分。 [实验中应思考的问题] 1、酯化反应有什么特点,本实验如何创造条件使酯化反应尽量向生成物方向进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