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掌握函数的定义与调用、编译预处理、数组与函数参数。 2.了解返回指针的函数、指向函数的指针 主函数参数。 3.理解变量的作用域与生存其 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演示+上机实 第七章:结构和联合 (4学时) 数学内容: 71结物品 7.2结构数组 7.3 结构 可指金 7.4结构与函数 7.5动态内存与链表 76联合体 77枚光者型 7.8用户定义类型 教学要求: 1掌握结构变量、结构数组、联合体。 2.了解结构与指针、结构与函数、枚举类型、用户定义类型。 3.理解动态内存与链表 授课方式: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八章:位运算 (2学时) 教学内容: 8.1位运算基本概念 8.2位运算 8.3位段 散学要求 1理解位运算的概念 2.掌握位运算 2.了解位段 授课方式: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九章: 文保 (3学时) 教学内容 9.1文件的概念 9.2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93文件的顺序读写 9.4文件的随机读写与定位 9.5文件的错误检测 教学要求: 1理解文件的概念。 2.掌握文件的打开与关闭,文件的顺序读写与随机读写。 了解文件的错湿检测」 授课方式: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32学时实验。实验说明及要求见附件1。 四、考核方式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9 1.掌握函数的定义与调用、编译预处理、数组与函数参数。 2.了解返回指针的函数、指向函数的指针、主函数参数。 3.理解变量的作用域与生存期、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七章:结构和联合 (4 学时) 教学内容: 7.1 结构变量 7.2 结构数组 7.3 结构与指针 7.4 结构与函数 7.5 动态内存与链表 7.6 联合体 7.7 枚举类型 7.8 用户定义类型 教学要求: 1.掌握结构变量、结构数组、联合体。 2.了解结构与指针、结构与函数、枚举类型、用户定义类型。 3.理解动态内存与链表 授课方式: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八章:位运算 (2 学时) 教学内容: 8.1 位运算基本概念 8.2 位运算 8.3 位段 教学要求: 1.理解位运算的概念。 2.掌握位运算 2.了解位段。 授课方式: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九章:文件 (3 学时) 教学内容: 9.1 文件的概念 9.2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9.3 文件的顺序读写 9.4 文件的随机读写与定位 9.5 文件的错误检测 教学要求: 1.理解文件的概念。 2.掌握文件的打开与关闭,文件的顺序读写与随机读写。 2.了解文件的错误检测。 授课方式: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32 学时实验。实验说明及要求见附件 1。 四、考核方式
应用物理学专业 本课程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实验)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定, 课程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均以百分制计算,期末考试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 计算机自动判分。最后总评成绩分配比伤例如下: 时成绩100分(出勤20% ,作业30%,实验50%),占总评成绩30% (2)期末考核100分,占总评成绩7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李明.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主要参考书: 杨路明.C语言程序设计.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朱鸣华,刘旭鳞等,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撰写人:李不贤 审核人:孙文安 课程负责人:李不贤
应用物理学专业 10 本课程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实验)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定, 课程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均以百分制计算,期末考试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 计算机自动判分。最后总评成绩分配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 100 分(出勤 20%,作业 30%,实验 50%),占总评成绩 30%。 (2)期末考核 100 分,占总评成绩 7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李明.C 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主要参考书: 杨路明.C 语言程序设计.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朱鸣华,刘旭鳞等.C 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撰写人:李丕贤 审核人:孙文安 课程负责人:李丕贤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英文名称:C language Programming 课程性质:必修 是否独立设课:否 总学时:64 其中实验学时:32 总学分:3 其中实验学分:1 适用专业:理工类各专业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项目数:5 必做项目数:5 选作项目数:0 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1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组实验是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学指导思想,目 C语言的开发环境 ,熟物 量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具有良好 乙的学设计风格,掌握程序设计中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能够编写基本的 语言程序,并具有基本的纠错和调试程序的能力。另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 养大学生用计算机的方法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各专业的后续课程 学习以及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 PC机、Windows XP操作系统、Intemet网络环境、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及 常用的工具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实验项目名 实验内容 学时实验实骆每组 号 分配 要求 人数 6 验证必做 连接和执 3)C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 达式的使用。 (4)C程序的数据输入与输出 (5)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2分支和循环 (1)关系和逻辑表达式的使用。 6 验证必做1 程序设计 (2)if结构和switch结构程序设计 (3)do结构、while结构和for结构 程疗设交上机操作的器 综合 必做 )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4结构、联合与 1士均米利的Y与庙田 哈证 必做 位运算 (2)联合类型的定义与使用。 (3)位云算的基本损作」 (4)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文件操 )文件指针的使 验证 必做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1 《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英文名称:C language Programming 课程性质:必修 是否独立设课:否 总学时:64 其中实验学时:32 总学分:3 其中实验学分:1 适用专业:理工类各专业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项目数:5 必做项目数:5 选作项目数:0 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1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组实验是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学指导思想,目 的是使学生熟悉 C 语言的开发环境,熟练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具有良好 的程序设计风格,掌握程序设计中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能够编写基本的 C 语言程序,并具有基本的纠错和调试程序的能力。另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 养大学生用计算机的方法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各专业的后续课程 学习以及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 PC 机、Windows XP 操作系统、Internet 网络环境、C 语言集成开发环境及 常用的工具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 号 实验项目名 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分配 实验 类型 实验 要求 每组 人数 1 简单的 C 语 言程序设计 (1)C 语言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2)C 语言简单程序的编辑、编译、 连接和执行。 (3)C 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 达式的使用。 (4)C 程序的数据输入与输出 (5)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6 验证 必做 1 2 分支和循环 程序设计 (1)关系和逻辑表达式的使用。 (2)if 结构和 switch 结构程序设计。 (3)do 结构、while 结构和 for 结构 程序设计。 (4)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6 验证 必做 1 3 数组、指针与 函数 (1)数组的定义与使用。 (2)指针的定义与使用。 (3)函数的定义与使用。 (4)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12 综合 必做 1 4 结构、联合与 位运算 (1)结构类型的定义与使用。 (2)联合类型的定义与使用。 (3)位运算的基本操作。 (4)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4 验证 必做 1 5 文件操作 (1)文件指针的使用。 (2)文件的读写方式与读写函数。 (3)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4 验证 必做 1
应用物理学专业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要求: (1)教师对学生上机实际操作进行现场考核以及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操作内 容进行考核, (2)实验操作内容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提交并存档,包括操作过程的截图和实 际上机操作的结果文件。 (3)学生要各自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的内容,不得互相拷贝。 (4)学生要按时提交上机实验内容,并且按照教师规定的格式上交。 2.考核方式: 教师对学生上机实际操作进行现场考核以及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操作内容 进行综合评分,占平时成绩的50%。 五、实验教材、参考书 (1)使用教材: 李明.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 主要参考书: 杨路明。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践教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朱鸣华,刘旭鳞等.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撰写人:李丕贤 审核人:孙文安 课程负责人:李不贤
应用物理学专业 12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要求: (1)教师对学生上机实际操作进行现场考核以及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操作内 容进行考核。 (2)实验操作内容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提交并存档,包括操作过程的截图和实 际上机操作的结果文件。 (3)学生要各自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的内容,不得互相拷贝。 (4)学生要按时提交上机实验内容,并且按照教师规定的格式上交。 2.考核方式: 教师对学生上机实际操作进行现场考核以及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操作内容 进行综合评分,占平时成绩的 50%。 五、实验教材、参考书 (1)使用教材: 李明.C 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主要参考书: 杨路明.C 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践教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朱鸣华,刘旭鳞等.C 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撰写人:李丕贤 审核人:孙文安 课程负责人:李丕贤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Linear Algebra 总学时:48 学分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理(非数学类专业以工、经、管等专业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线性代数》是讨论有限维向量空间线性理论的课程,它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与逻辑性,是高学校理、 管理类等专业的 二门重要公共基础课。 由于线性 问题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物理、经济及其它领域,而某些非线性问题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转化为线性问题,因此本课程所介绍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 科。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线性代数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熟练的应用矩阵、线性方程组、二次型等理论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并为学习后继相关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行列式 (8学时) 教学内容: 1.1二阶、三阶行列式 12n阶行列式 1.3行列式的性质 14行列式按行(列)展开 15克莱姆法则 教学要求: 1.了解行列式的定义,掌握行列式的性质,了解n阶行列式定义: 2。掌握行列式的计算: 翠解 克莱姆(Gramer)法则,掌握其关于齐次方程组的推论。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矩阵 (12学时) 教学内容: 21矩阵的概今 2.2矩阵的运算 2.3几种特殊的矩阵 24分块矩阵 2.5逆矩阵 2.6矩阵的初等变换 27矩阵的秩 教学要求: 1.理解矩阵的概念.熟练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运算、转置及其运算 规律。掌握方阵、对角阵等特殊矩阵的概念及其一些性质: 2.了解分块矩阵的概念,掌握分块矩阵的运算法则: 3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3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Linear Algebra 总学时: 48 学分: 3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理(非数学类专业)、工、经、管等专业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线性代数》是讨论有限维向量空间线性理论的课程,它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与逻辑性,是高等学校理、工、管理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由于线性 问题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物理、经济及其它领域,而某些非线性问题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转化为线性问题,因此本课程所介绍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 科。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线性代数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熟练的应用矩阵、线性方程组、二次型等理论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并为学习后继相关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行列式 (8 学时) 教学内容: 1.1 二阶、三阶行列式 1.2 n 阶行列式 1.3 行列式的性质 1.4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 1.5 克莱姆法则 教学要求: 1.了解行列式的定义,掌握行列式的性质,了解 n 阶行列式定义; 2.掌握行列式的计算; 3.理解克莱姆(Gramer)法则,掌握其关于齐次方程组的推论。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 矩阵 (12 学时) 教学内容: 2.1 矩阵的概念 2.2 矩阵的运算 2.3 几种特殊的矩阵 2.4 分块矩阵 2.5 逆矩阵 2.6 矩阵的初等变换 2.7 矩阵的秩 教学要求: 1.理解矩阵的概念. 熟练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运算、转置及其运算 规律。掌握方阵、对角阵等特殊矩阵的概念及其一些性质; 2.了解分块矩阵的概念,掌握分块矩阵的运算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