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指数的对比性质的不同 >动态指数:又称时间指数,它是将不同时间上的同 类现象水平进行比较的结果,反映现象在时间上的 变化过程和程度 动态指数是出现最早、应用最多的指数,也是理论 上最为重要的统计指数。其他指数则是动态指数方 法原理的拓展与推广
按指数的对比性质的不同 ➢ 动态指数:又称时间指数,它是将不同时间上的同 类现象水平进行比较的结果,反映现象在时间上的 变化过程和程度。 – 动态指数是出现最早、应用最多的指数,也是理论 上最为重要的统计指数。其他指数则是动态指数方 法原理的拓展与推广
>静态指数又包括空间指数和计划完成情况指数两种 空间指数(地域指数)是将不同空间(如不同国家、 地区、部门、企业等)的同类现象水平进行比较的 结果,反映现象在空间上的差异程度 计划完成情况指数则是将某种现象的实际水平与计 划目标对比的结果,反映计划的执行情况或完成与 未完成的程度。 BAKC TO:9.1目录
➢ 静态指数又包括空间指数和计划完成情况指数两种。 – 空间指数(地域指数)是将不同空间(如不同国家、 地区、部门、企业等)的同类现象水平进行比较的 结果,反映现象在空间上的差异程度。 – 计划完成情况指数则是将某种现象的实际水平与计 划目标对比的结果,反映计划的执行情况或完成与 未完成的程度。 BAKC TO:9.1目录
四、统计指数的作用 1.可以分析复杂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运用统计指数,可以分析复杂经济现象总体变动中 各个构成要素的变动,以及它们的变动对总体变动 的影响程度。 2.在对现象的总平均数进行动态分析时,利用指数 法,可以测定各组平均水平的变动和各组在总量 中所占比重的变动,以及它们对总平均水平变动 的影响程度。 利用连续编制的指数数列,对复杂现象长时间发 N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BAKC TO:9.1目录
四、统计指数的作用 1. 可以分析复杂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 运用统计指数,可以分析复杂经济现象总体变动中 各个构成要素的变动,以及它们的变动对总体变动 的影响程度。 2. 在对现象的总平均数进行动态分析时,利用指数 法,可以测定各组平均水平的变动和各组在总量 中所占比重的变动,以及它们对总平均水平变动 的影响程度。 3. 利用连续编制的指数数列,对复杂现象长时间发 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BAKC TO:9.1目录
92教学目标 >掌握编制总指数的两种方式,了解每种方式存在的 问题 先综合后对比的方式;先对比后平均的方式 掌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编制原理 综合指数:引入同度量因素 平均指数:引入“权” 理解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水平上; 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计算期水平上
9.2教学目标 ➢ 掌握编制总指数的两种方式,了解每种方式存在的 问题 – 先综合后对比的方式;先对比后平均的方式 ➢ 掌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编制原理 – 综合指数:引入同度量因素 – 平均指数:引入“权” ➢ 理解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 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水平上; – 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计算期水平上
92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计算: ①各种商品的价格指数和销售量指数 ②全部商品的价格指数和销售量指数。 商品价格(元) 销售量 商品单位「基期报告期其。报告期 P q 大米百公斤300 360 2400 2600 猪肉公斤 18 20 8400095000 服装件 100 130 2400023000 冰箱台 2500 2000 510 612
9.2 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 计算: ① 各种商品的价格指数和销售量指数。 ② 全部商品的价格指数和销售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