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巧 (1)诗歌的形象 ①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诗歌的语言(理解B级,赏析E级) ①语法角度 ②修辞角度(练字\修辞手法\语言风格) (3)表达技巧 ①表现方法表达客观事物):赋、比、兴,衬 托、拟人、对比,白描、写意,用典,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先抑后扬,以小见大,借古讽今,联 想、想象、象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 巧 ⑴诗歌的形象 ①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⑵诗歌的语言(理解B级,赏析E级) ①语法角度 ②修辞角度(练字\修辞手法\语言风格) ⑶表达技巧 ①表现方法(表达客观事物):赋、比、兴,衬 托、拟人、对比,白描、写意,用典,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先抑后扬,以小见大,借古讽今,联 想、想象、象征;
⑧抒情方法〔表情达意):直接抒情、间捋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予情) 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评价思想内容(可从诗歌类别入手) (2)评价作者观点态度 作者融入意象、意境中的思想感情。 唤起、保护、强化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此乃古诗文学习之根本
②抒情方法(表情达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 (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⑴评价思想内容(可从诗歌类别入手) ⑵评价作者观点态度 作者融入意象、意境中的思想感情。 3.唤起、保护、强化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此乃古诗文学习之根本
人教诗歌鉴赏设题与高考设题的契合单 【必修3】《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 其人其事,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令【必修4】《望海潮》一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 生活景象?试说明作者从那些方面描写杭州的 繁华与美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令【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登岳阳楼》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请你置身诗境, 说说自己的感受
人教诗歌鉴赏设题与高考设题的契合 ❖ 【必修3】《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 其人其事,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必修4】《望海潮》一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 生活景象?试说明作者从那些方面描写杭州的 繁华与美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登岳阳楼》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请你置身诗境, 说说自己的感受
【2006年山东卷19 19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 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6 分) 〖人教版必修5《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后 “研讨与练习”】 四、结合已学过的《归园田居》《五柳先生 传》等,说说你心目中的陶渊明是怎样 个人,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
❖ 【2006年·山东卷·19】 ❖ 19.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 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6 分) ❖ 【人教版必修5《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后 “研讨与练习”】 四、结合已学过的《归园田居》《五柳先生 传》等,说说你心目中的陶渊明是怎样一 个人,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
教师提前储备: 古诗鉴赏知识、古代文论及其鉴赏能力 《诗词例话》(周振甫) 《唐诗画谱》(明·黄凤池) 《诗词读写丛话》(张中行) 《诗论》(朱光潜) 《唐诗综论》(林庚)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欣赏》(贾文昭徐召勋) 《名作细读》(孙绍振) 《名作重读》(钱理群)
《诗词例话》(周振甫) 《唐诗画谱》(明·黄凤池) 《诗词读写丛话》(张中行) 《诗论》(朱光潜) 《唐诗综论》(林庚)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欣赏》(贾文昭 徐召勋) 《名作细读》(孙绍振) 《名作重读》(钱理群) 教师提前储备: 古诗鉴赏知识、古代文论及其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