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中 民 概古 迷代 诗 歌
中 国 古 代 诗 歌 发 展 概 述
中国古代诗歌展的光辉历程 上古口头歌谣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经》 先秦诗歌发展 的两大源头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 汉代一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魏晋南北朝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冖、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 的两大源头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魏晋南北朝——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 、曹植、曹丕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 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
中国古代诗歌展的光辉历程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盛唐诗仙:(李白)、造圣(社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山水H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自(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诗境诡谲) 晩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哀艳 宋代宏诗重理趣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杨万里(“诚斋体”)、苏 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奔疾) 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清代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初唐 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 盛唐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 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诗境诡谲) 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哀艳 宋代——宋诗重理趣 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杨万里(“诚斋体”)、苏 轼 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清代——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
杜甫其人 杜甫(七一二一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 (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 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 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 才获得右卫率府冑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 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 (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 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 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穸途,家事、国事均恍心忡忡 苦闷彷徨。,期间曾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 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 带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其人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 (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 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 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 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 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 (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 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 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 苦闷彷徨。 ,期间曾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 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 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 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 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 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 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 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 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 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 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 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 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 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 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 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 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 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 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