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定伯 南阳宗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鬼曰:“鬼也。”鬼 曰:“卿复谁?”定伯欺之,言:“我亦鬼也。”鬼问:“欲至何所?答 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共行数里。鬼言:“步行太 亟,可共迭相担也。"定伯言:“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 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死,故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 重。如是再三 定伯复言:“我新死,不知鬼悉何所畏忌?”鬼曰:“唯不喜人唾。 于是共道遇水,定伯因命鬼先渡;听之了无声。定伯自渡,漕濯作声。鬼复 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耳。勿怪!"行欲至宛市,定 伯便担鬼至头上,急持之。鬼大呼,声咋咋,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 着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便化,乃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于时言 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 (《搜神记》) --- Page 2 吴王小女 吴王夫差小女,名曰紫玉,年十八,才貌俱美。童子韩重,年十九,有 道术,玉悦之,私交信问。许为之妻。重学于齐鲁之间。临去,嘱其父母使 求婚。王怒,不与女。玉结气死,葬阊门之外。三年,重归,诘其父母,父 母曰:“王大怒,女结气死,已葬矣。” 重哭泣哀恸,具牲币,往吊于墓前。玉魂从墓岀,见重流涕,谓曰:“昔 尔行之后,令二亲从王相求,度必克从大愿,不图别后遭命,奈何。”玉乃 左顾宛颈而歌曰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既高飞,罗将奈何! 意欲从君,谗言孔多,悲结生疾,没命黄垆。 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长,名为风凰。 日失雄,三年感伤,虽有众鸟,不为匹双 故现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歌毕,欷獻流涕,邀重还冢。重曰:“死生异路,惧有尤愆,不敢承命, 玉曰:“死生异路,吾亦知之,然今一别,永无后期,子将畏我为鬼而祸子 乎?欲诚所奉,宁不相信?”重感其言,送之还冢。玉与之饮宴,留三日三 夜,尽夫妇之礼。临出,取径寸明珠以送重曰:“既毁其名,又绝其愿,复 何言哉!时节自爱!若至吾家,致敬大王。” 重既出,遂诣王自说其事。王大怒曰:“吾女既死,而重造讹言,玷秽 亡灵。此不过发冢取物,托以鬼神。趣收重!"重走脱,至玉墓所诉之。玉 曰:“无忧!今归白王。”王妆梳,忽见玉,惊愕悲喜。问曰:“尔缘何生?” 玉跪而言曰:“昔诸生韩重来求玉,大王不许。玉名毁义绝,自致身亡。重 从远还,闻玉已死,故赍牲币诣冢吊唁。感其笃终,辄与相见,因以珠遗之 不为发冢,愿勿推治。”夫人闻之,出而抱之,玉如烟然。 (《搜神记》) Page 3- 韩凭夫妇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 妻密遗凭书。缨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
宗定伯 南阳宗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鬼曰:“鬼也。”鬼 曰:“卿复谁?”定伯欺之,言:“我亦鬼也。”鬼问:“欲至何所?”答 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共行数里。鬼言:“步行太 亟,可共迭相担也。”定伯言:“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 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死,故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 重。如是再三。 定伯复言:“我新死,不知鬼悉何所畏忌?”鬼曰:“唯不喜人唾。” 于是共道遇水,定伯因命鬼先渡;听之了无声。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 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耳。勿怪!”行欲至宛市,定 伯便担鬼至头上,急持之。鬼大呼,声咋咋,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 着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便化,乃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于时言: “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 (《搜神记》) ----------------------- Page 2----------------------- 吴王小女 吴王夫差小女,名曰紫玉,年十八,才貌俱美。童子韩重,年十九,有 道术,玉悦之,私交信问。许为之妻。重学于齐鲁之间。临去,嘱其父母使 求婚。王怒,不与女。玉结气死,葬阊门之外。三年,重归,诘其父母,父 母曰:“王大怒,女结气死,已葬矣。” 重哭泣哀恸,具牲币,往吊于墓前。玉魂从墓出,见重流涕,谓曰:“昔 尔行之后,令二亲从王相求,度必克从大愿,不图别后遭命,奈何。”玉乃 左顾宛颈而歌曰: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既高飞,罗将奈何! 意欲从君,谗言孔多,悲结生疾,没命黄垆。 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长,名为凤凰。 一日失雄,三年感伤,虽有众鸟,不为匹双。 故现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歌毕,欷歔流涕,邀重还冢。重曰:“死生异路,惧有尤愆,不敢承命。” 玉曰:“死生异路,吾亦知之,然今一别,永无后期,子将畏我为鬼而祸子 乎?欲诚所奉,宁不相信?”重感其言,送之还冢。玉与之饮宴,留三日三 夜,尽夫妇之礼。临出,取径寸明珠以送重曰:“既毁其名,又绝其愿,复 何言哉!时节自爱!若至吾家,致敬大王。” 重既出,遂诣王自说其事。王大怒曰:“吾女既死,而重造讹言,玷秽 亡灵。此不过发冢取物,托以鬼神。趣收重!”重走脱,至玉墓所诉之。玉 曰:“无忧!今归白王。”王妆梳,忽见玉,惊愕悲喜。问曰:“尔缘何生?” 玉跪而言曰:“昔诸生韩重来求玉,大王不许。玉名毁义绝,自致身亡。重 从远还,闻玉已死,故赍牲币诣冢吊唁。感其笃终,辄与相见,因以珠遗之, 不为发冢,愿勿推治。”夫人闻之,出而抱之,玉如烟然。 (《搜神记》) ----------------------- Page 3----------------------- 韩凭夫妇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 妻密遗凭书。缨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
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 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 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 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 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 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 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搜神记》) Page 4---------------- 卢充 卢充者,范阳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充年二十,先冬至一日,出 宅西猎戏。见一獐,举弓而射,中之。獐倒,复起,充因逐之,不觉远。忽 见道北一里许,高门瓦屋四周,有如府舍,不复见獐。门中一铃下唱客前 充问:“此何府也?”答曰:“少府府也。”充问:“我衣恶那得见少府?” 即有一人提一■新衣,曰:“府君以此遗郎。”充便着讫,进见少府,展名 姓。酒炙数行,谓充日:“尊府君不以仆门鄙陋,近得书为君索小女婚,故 相迎耳。”便以书示充。充父亡时虽小,然已识父手迹。即欷欯无复辞免。 即敕内卢郎已来,可令女郎妆严。且语充云:“君可就东廊。”及至黄昏, 内白女郎妆严已毕。充既至东廊,女已下车,立席头,却共拜。时为三日 为三日毕。崔谓充曰:“君可归矣。女有娠相,若生男,当以相还,无相疑 生女,当留自养。"敕外严车送客。充便辞出。崔送至中门,执手涕零。出 门见一犊车,驾青衣;又见本所着衣及弓箭,故在门外。寻传教将一人提■ 衣与充,相问曰:“姻援始尔,别甚怅恨。今复致衣一袭,被褥一副。”充 上车,去如电逝,须臾至家,家人相见,悲喜推问。知崔是亡人,而人其墓, 追以懊惋。 别后四年,三月三日,充临水戏,忽见水旁有二犊车,乍沉乍浮,既而 近岸,同坐皆见。而充往开车后户,见崔氏女与三岁男共载。充见之欣然, 欲捉其手。女举手指后车曰:“府君,见之。”即见少府。充往问讯,女抱 儿还充,又与金碗,并赠诗曰: 煌煌灵芝质,光丽何猗猗! 华艳当时显,嘉异表神奇 含英未及秀,中夏罹霜萎。 荣耀长幽灭,世路永无施 不悟阴阳运,哲人忽来仪。 会浅离别速,皆由灵与祗。 何以赠余亲,金碗可颐儿。 恩爱从此别,断肠伤肝脾 充取儿、碗及诗,忽然不见二车处。充将儿还,四座谓是鬼魅,金遥唾 之,形如故。问儿“谁是汝父”,儿径就充怀。众初怪恶,传省其诗,慨然 叹死生之玄通也 充后乘车入市卖碗,高举其价,不欲速售,冀有识者。忽有一老婢识此
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 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 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 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 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 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 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搜神记》) ----------------------- Page 4----------------------- 卢充 卢充者,范阳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充年二十,先冬至一日,出 宅西猎戏。见一獐,举弓而射,中之。獐倒,复起,充因逐之,不觉远。忽 见道北一里许,高门瓦屋四周,有如府舍,不复见獐。门中一铃下唱客前。 充问:“此何府也?”答曰:“少府府也。”充问:“我衣恶那得见少府?” 即有一人提一■新衣,曰:“府君以此遗郎。”充便着讫,进见少府,展名 姓。酒炙数行,谓充日:“尊府君不以仆门鄙陋,近得书为君索小女婚,故 相迎耳。”便以书示充。充父亡时虽小,然已识父手迹。即欷歔无复辞免。 即敕内卢郎已来,可令女郎妆严。且语充云:“君可就东廊。”及至黄昏, 内白女郎妆严已毕。充既至东廊,女已下车,立席头,却共拜。时为三日, 为三日毕。崔谓充曰:“君可归矣。女有娠相,若生男,当以相还,无相疑; 生女,当留自养。”敕外严车送客。充便辞出。崔送至中门,执手涕零。出 门见一犊车,驾青衣;又见本所着衣及弓箭,故在门外。寻传教将一人提■ 衣与充,相问曰:“姻援始尔,别甚怅恨。今复致衣一袭,被褥一副。”充 上车,去如电逝,须臾至家,家人相见,悲喜推问。知崔是亡人,而人其墓, 追以懊惋。 别后四年,三月三日,充临水戏,忽见水旁有二犊车,乍沉乍浮,既而 近岸,同坐皆见。而充往开车后户,见崔氏女与三岁男共载。充见之欣然, 欲捉其手。女举手指后车曰:“府君,见之。”即见少府。充往问讯,女抱 儿还充,又与金碗,并赠诗曰: 煌煌灵芝质,光丽何猗猗! 华艳当时显,嘉异表神奇。 含英未及秀,中夏罹霜萎。 荣耀长幽灭,世路永无施。 不悟阴阳运,哲人忽来仪。 会浅离别速,皆由灵与祗。 何以赠余亲,金碗可颐儿。 恩爱从此别,断肠伤肝脾! 充取儿、碗及诗,忽然不见二车处。充将儿还,四座谓是鬼魅,金遥唾 之,形如故。问儿“谁是汝父”,儿径就充怀。众初怪恶,传省其诗,慨然 叹死生之玄通也。 充后乘车入市卖碗,高举其价,不欲速售,冀有识者。忽有一老婢识此
还白大家曰:“市中见一人乘车,卖崔氏女郎棺中碗。”大家即崔氏亲姨母 也。遗儿视之,果如其婢言。上车叙姓名,语充曰:“昔我姨嫁少府,生女, 未出而亡,家亲痛之,赠一金碗,著棺中。可说得碗始末。”充以其事对 此儿亦为之悲咽,赍还白母。母即令诣充家迎儿视之。诸亲悉集。儿有崔氏 之状,又复似充貌。儿、碗俱验。姨母曰:“我外甥三月末间产,父曰:‘春 暖温也,愿休强也,即字温休'。ˉ温休者,幽婚也,其兆先彰矣。儿遂成 令器,历郡守二千石,子孙冠盖相承至今。其后植字子干,有名天下。 (《搜神记》) Page 5 苏娥诉冤 汉九江何敞,为交州刺史,行部到苍梧郡髙安县,暮宿鹄奔亭。夜犹未 半,有一女从楼下出,呼曰:“妾姓苏,名娥,字始珠,本居广信县,修里 人。早失父母,又无兄弟,嫁与同县施氏。薄命夫死,有杂缯帛百二十匹, 及婢一人,名致富。妾孤穷羸弱,不能自振,欲之旁县卖缯。从同县男子王 伯,赁牛车一乘,值钱万二千,载妾并缯,令致富执辔乃以前年四月十日, 到此亭外。于时日已向暮,行人断绝,不敢复进,因即留止。致富暴得腹痛 妾之亭长舍,乞浆取火。亭长龚寿,操戈持戟,来至车旁,问妾曰:“夫人 从何而来?车上所载何物?丈夫安在?何故独行?”妾应曰:“何劳问之。 寿因持妾臂曰:“少年爱有色,冀可乐也。”妾惧怖不从。寿即持刀刺胁下 一创立死。又刺致富,亦死。寿掘楼下,合埋,妾在下,婢在上,取财物去。 杀牛烧车,车釭及牛骨贮亭东空井中。妾既冤死,痛感皇天,无所告诉,故 来自归于明使君。”敞曰:“今欲发出汝尸,以何为验?”女曰:“妾上下 著白衣,青丝履,犹未朽也。愿访乡里,以骸骨归死夫。”掘之果然。敞乃 驰还,遣吏捕捉,拷问具服。下广信县验问,与娥语合。寿父母兄弟,悉捕 系狱。敞表寿:“常律杀人,不至族诛。然寿为恶首,隐密数年,王法自所 不免。令鬼神诉者,千载无一。请皆斩之,以明鬼神,以助阴诛。”上报听 之 (《搜神记》) Page 6 李寄斩蛇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隙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 围。土俗常惧。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 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患之。 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 蛇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 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 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 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 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 米糍,用蜜■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困,目如二尺镜,闻糍香气 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创痛急,蛇因踊出,至 庭而死。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
还白大家曰:“市中见一人乘车,卖崔氏女郎棺中碗。”大家即崔氏亲姨母 也。遗儿视之,果如其婢言。上车叙姓名,语充曰:“昔我姨嫁少府,生女, 未出而亡,家亲痛之,赠一金碗,著棺中。可说得碗始末。”充以其事对, 此儿亦为之悲咽,赍还白母。母即令诣充家迎儿视之。诸亲悉集。儿有崔氏 之状,又复似充貌。儿、碗俱验。姨母曰:“我外甥三月末间产,父曰:‘春 暖温也,愿休强也,即字温休’。”温休者,幽婚也,其兆先彰矣。儿遂成 令器,历郡守二千石,子孙冠盖相承至今。其后植字子干,有名天下。 (《搜神记》) ----------------------- Page 5----------------------- 苏娥诉冤 汉九江何敞,为交州刺史,行部到苍梧郡高安县,暮宿鹄奔亭。夜犹未 半,有一女从楼下出,呼曰:“妾姓苏,名娥,字始珠,本居广信县,修里 人。早失父母,又无兄弟,嫁与同县施氏。薄命夫死,有杂缯帛百二十匹, 及婢一人,名致富。妾孤穷羸弱,不能自振,欲之旁县卖缯。从同县男子王 伯,赁牛车一乘,值钱万二千,载妾并缯,令致富执辔乃以前年四月十日, 到此亭外。于时日已向暮,行人断绝,不敢复进,因即留止。致富暴得腹痛, 妾之亭长舍,乞浆取火。亭长龚寿,操戈持戟,来至车旁,问妾曰:“夫人 从何而来?车上所载何物?丈夫安在?何故独行?”妾应曰:“何劳问之。” 寿因持妾臂曰:“少年爱有色,冀可乐也。”妾惧怖不从。寿即持刀刺胁下, 一创立死。又刺致富,亦死。寿掘楼下,合埋,妾在下,婢在上,取财物去。 杀牛烧车,车釭及牛骨贮亭东空井中。妾既冤死,痛感皇天,无所告诉,故 来自归于明使君。”敞曰:“今欲发出汝尸,以何为验?”女曰:“妾上下 著白衣,青丝履,犹未朽也。愿访乡里,以骸骨归死夫。”掘之果然。敞乃 驰还,遣吏捕捉,拷问具服。下广信县验问,与娥语合。寿父母兄弟,悉捕 系狱。敞表寿:“常律杀人,不至族诛。然寿为恶首,隐密数年,王法自所 不免。令鬼神诉者,千载无一。请皆斩之,以明鬼神,以助阴诛。”上报听 之。 (《搜神记》) ----------------------- Page 6----------------------- 李寄斩蛇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隙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 围。土俗常惧。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 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患之。 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 蛇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 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 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 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 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 米糍,用蜜■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糍香气, 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创痛急,蛇因踊出,至 庭而死。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
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拜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自是东冶 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 (《搜神记》) Page 7 三王墓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 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 子是男,大,告之曰:出门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 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 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 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 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 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 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人山 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 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 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 “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嗔目大怒。客曰:“此儿头 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 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搜神记》) Page 8 白水素女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 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悯念之,规为娶妇,未 得 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 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 汤火,如有人为者;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 “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 邻人笑曰:“唧已自娶妇,密著室中炊爨,而言我为之炊耶?·端默然心疑, 不知其故。 后以鸡鸣出去,平旦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 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瓮所视螺,但见女。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 从何处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 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 使卿居富得妇,自然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现,不能复留,当相 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 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
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拜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自是东冶 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 (《搜神记》) ----------------------- Page 7----------------------- 三王墓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 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 子是男,大,告之曰: ‘出门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 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 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 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 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 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人山 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 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 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 “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嗔目大怒。客曰:“此儿头 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 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搜神记》) ----------------------- Page 8----------------------- 白水素女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 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悯念之,规为娶妇,未 得。 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 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 汤火,如有人为者;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 “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 邻人笑曰:“卿已自娶妇,密著室中炊爨,而言我为之炊耶?”端默然心疑, 不知其故。 后以鸡鸣出去,平旦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 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瓮所视螺,但见女。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 从何处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 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 使卿居富得妇,自然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现,不能复留,当相 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 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
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于是乡人以女妻之, 后仕至令长云。今道中素女祠是也 (《搜神后记》) Page 9---------. 嵇中散 嵇中散神情髙迈,任心游憩。尝行西南游,去洛数十里,有亭名华阳, 投宿。夜了无人,独在亭中。此亭由来杀人,宿者多凶;中散心神萧散,了 无惧意。至一更中操琴。先作诸弄,雅声逸奏。空中称善。 中散抚琴而呼之:“君是何人?”答云:“身是故人,幽没。于此数千 年矣。闻君弹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来听耳。身不幸非理就终,形体残 毁,不宜接见君子;然爱君之琴,要当相见,君勿怪恶之。君可更作数曲。” 中散复为抚琴,击节曰:“夜已久,何不来也?形骸之间,复何足计。”乃 手挈其头曰:“闻君奏琴,不觉心开神悟,恍若暂生。”遂与共论音声之趣, 辞甚清辩。 谓中散曰:“君试以琴见与。”于是中散以琴授之。既弹众曲,亦不出 常;唯广陵散声调绝伦。中散才从受之,半夕悉得。先所受引殊不及。与中 散誓,不得教人,又不得言其姓。天明,语中散:“相与虽一遇于今夕,可 以还同千载;于此长夕,能不怅然! (《灵鬼志》) Page 10 刘阮入天台 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毂皮,迷不得返。经十 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 永无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 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岀,甚鲜新,复一杯流岀,有胡麻饭糁。相 谓曰:“此必去人径不远。"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 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 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欣喜。 问:“来何晚耶?W因邀还家。其家筒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 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 涉山咀,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 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 酒酣作乐,刘阮欣怖交并。至幕,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 人忘忧。 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耶?"遂 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牵 君,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 还路 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 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 (《幽明灵》) ---- Page 11 卖粉儿
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于是乡人以女妻之。 后仕至令长云。今道中素女祠是也。 (《搜神后记》) ----------------------- Page 9----------------------- 嵇中散 嵇中散神情高迈,任心游憩。尝行西南游,去洛数十里,有亭名华阳, 投宿。夜了无人,独在亭中。此亭由来杀人,宿者多凶;中散心神萧散,了 无惧意。至一更中操琴。先作诸弄,雅声逸奏。空中称善。 中散抚琴而呼之:“君是何人?”答云:“身是故人,幽没。于此数千 年矣。闻君弹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来听耳。身不幸非理就终,形体残 毁,不宜接见君子;然爱君之琴,要当相见,君勿怪恶之。君可更作数曲。” 中散复为抚琴,击节曰:“夜已久,何不来也?形骸之间,复何足计。”乃 手挈其头曰:“闻君奏琴,不觉心开神悟,恍若暂生。”遂与共论音声之趣, 辞甚清辩。 谓中散曰:“君试以琴见与。”于是中散以琴授之。既弹众曲,亦不出 常;唯广陵散声调绝伦。中散才从受之,半夕悉得。先所受引殊不及。与中 散誓,不得教人,又不得言其姓。天明,语中散:“相与虽一遇于今夕,可 以还同千载;于此长夕,能不怅然!” (《灵鬼志》) ----------------------- Page 10----------------------- 刘阮入天台 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毂皮,迷不得返。经十 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 永无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 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糁。相 谓曰:“此必去人径不远。”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 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 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欣喜。 问:“来何晚耶?”因邀还家。其家筒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 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 涉山岨,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 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 酒酣作乐,刘阮欣怖交并。至幕,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 人忘忧。 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耶?”遂 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牵 君,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 还路。 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 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 (《幽明灵》) ----------------------- Page 11----------------------- 卖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