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沿革: 《伤寒卒病论》东汉张仲景著(成书200-209) 《伤寒论》 西晋王叔和收集整理 《伤寒论》《金匮要略》北宋林亿等校正刊行 (1057年)
《伤寒论》沿革: 《伤寒卒病论》 东汉张仲景著(成书200-209) 《伤寒论》 西晋王叔和收集整理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北宋林亿等校正刊行 (1057年)
《伤寒论》版本: 宋本 宋代林亿校正(原刻本不复见) 赵本 明代赵开美复刻本 兴成注本 金代成无已《注解伤寒论》
宋本 宋代林亿校正(原刻本不复见) 赵本 明代赵开美复刻本 成注本 金代成无已《注解伤寒论》 《伤寒论》版本:
《伤寒论》流传: 南北朝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隋太医令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唐代王涛《外台秘要》 紫日本的康平本与康治本《伤寒论》 敦煌出土医书残卷(均在国外)
《伤寒论》流传: 南北朝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隋太医令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唐代王涛《外台秘要》 日本的康平本与康治本《伤寒论》 敦煌出土医书残卷 (均在国外)
伤寒学发展: 晋唐时期:对《伤寒论》进行搜集、整理、 编次,使散乱的仲景原书得以流传,并 开创了方证相类的整理研究方法。 王叔和,是伤寒学派形成与发展的第一个关键 人物 孙思邈,对《伤寒论》整理研究采用方证相类 方法
伤寒学发展: 晋唐时期:对《伤寒论》进行搜集、整理、 编次,使散乱的仲景原书得以流传,并 开创了方证相类的整理研究方法。 王叔和,是伤寒学派形成与发展的第一个关键 人物 孙思邈,对《伤寒论》整理研究采用方证相类 方法
宋金时期:研究《伤寒论》专著不断问 世,形成《伤寒论》研究第一次高潮 兴林亿对《伤寒论》的校刊 紫许叔微着意发挥以表里寒热虚实作为辨证纲领 ※韩祗和《伤寒微旨论》阐述了伏气温病的机理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注重寒毒为病 成无已《注解伤寒论》和《伤寒明理论》,是 逐条全面注解《伤寒论》第一医家
宋金时期:研究《伤寒论》专著不断问 世,形成《伤寒论》研究第一次高潮 林亿对《伤寒论》的校刊 许叔微着意发挥以表里寒热虚实作为辨证纲领 韩祗和《伤寒微旨论》阐述了伏气温病的机理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注重寒毒为病 成无已《注解伤寒论》和《伤寒明理论》,是 逐条全面注解《伤寒论》第一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