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森林经理学课程名称(英文):Forest Management 课程编码:18023016 开课学期:第6学期 学时数、学分数:56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林学 先修课程: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测量学、测树学 后续课程:遥感导论等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森林经理学是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 国由传统林业向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指导思想的现代林业的转变过程中,其地位和作 用更显得重要。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森林经理学是研究森林区划、森林调查、森林评价、森林生长、森林收获调整、 经营决策和控制调整等理论和技术的一门课程,在林业中发挥协调生态、技术和经济, 制定经营目标、组织经营活动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森林经理学理论、方法体系,能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综合灵活运用森林经理学知识编制、实施和调整森林经营方案,科学合理地 经营管理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基本要求:理解森林经理学的概念、目的、任务、性质和知识体系。 第一节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概述 森林经理学的概念、目的、任务、性质
—1— 课程名称(中文):森林经理学 课程名称(英文):Forest Management 课程编码:18023016 开课学期:第 6 学期 学时数、学分数:56 学时,3 学分 适用专业:林学 先修课程: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测量学、测树学 后续课程:遥感导论等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森林经理学是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 国由传统林业向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指导思想的现代林业的转变过程中,其地位和作 用更显得重要。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森林经理学是研究森林区划、森林调查、森林评价、森林生长、森林收获调整、 经营决策和控制调整等理论和技术的一门课程,在林业中发挥协调生态、技术和经济, 制定经营目标、组织经营活动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森林经理学理论、方法体系,能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综合灵活运用森林经理学知识编制、实施和调整森林经营方案,科学合理地 经营管理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2 学时 基本要求:理解森林经理学的概念、目的、任务、性质和知识体系。 第一节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概述 森林经理学的概念、目的、任务、性质
第二节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原则 森林经理学的原理、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发展历史沿革。 第三节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科性质 对森林经理学的学科性质、相关名词作进一步阐述。 重点:森林经理学的内容、目的和任务。 难点:森林经理学的原则。 第二章森林资源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森林资源的概念、作用与功能,对世界、中 国和浙江省的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各自特点有一个了解。 第一节森林资源概述 森林资源的概念、作用与功能。 第二节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世界和我国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第三节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 我国林地资源、各种森林结构,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第四节浙江省森林资源概况 浙江省森林资源的数量、种类、分布。 重点:森林资源的概念、作用与功能。 难点:森林资源的概念、作用与功能。 第三章森林区划4学时 基本要求:森林区划是森林经理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区划、 林业区划、森林区划、林区风景区区划、自然保护区区划和森林经营单位组织的基本 一2
—2— 第二节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原则 森林经理学的原理、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发展历史沿革。 第三节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科性质 对森林经理学的学科性质、相关名词作进一步阐述。 重点:森林经理学的内容、目的和任务。 难点:森林经理学的原则。 第二章 森林资源 4 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森林资源的概念、作用与功能,对世界、中 国和浙江省的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各自特点有一个了解。 第一节 森林资源概述 森林资源的概念、作用与功能。 第二节 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世界和我国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第三节 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 我国林地资源、各种森林结构,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第四节 浙江省森林资源概况 浙江省森林资源的数量、种类、分布。 重点:森林资源的概念、作用与功能。 难点:森林资源的概念、作用与功能。 第三章 森林区划 4 学时 基本要求:森林区划是森林经理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区划、 林业区划、森林区划、林区风景区区划、自然保护区区划和森林经营单位组织的基本
概念,重点掌握森林区划和森林经营单位组织的概念和方法。 第一节区划概述 区划的基本概念、种类,林业区划、森林区划和其它区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节林业区划 林业区划的概念、意义、作用,中国林业区划系统。 第三节森林区划 森林区划的目的意义,森林区划系统,森林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第四节森林风景区区划 森林风景、风景林、森林风景林资源的基本概念,森林风景区区划的意义、目的 与要求,森林风景区区划系统,区划原则、方法,林区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五节自然保护区区划 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区域划分,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类型与区划系统。 第六节森林经营单位组织 组织经营单位的意义,林种区的划分,经营类型(作业级)的组织、小班经营法。 重点:森林区划、森林经营单位组织。 难点:林班、小班区划,森林经营单位组织。 第四章森林调查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森林调查的种类、基本概念:掌握一类调查的 性质、目的任务和实施过程:掌握二类调查的概念、目的、任务和操作过程并能进行 实际应用。 第一节概述 森林调查的种类、基本概念。 第二节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一类调查)的性质、目的任务、抽样设计、调查精度、 -3
—3— 概念,重点掌握森林区划和森林经营单位组织的概念和方法。 第一节 区划概述 区划的基本概念、种类,林业区划、森林区划和其它区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节 林业区划 林业区划的概念、意义、作用,中国林业区划系统。 第三节 森林区划 森林区划的目的意义,森林区划系统,森林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第四节 森林风景区区划 森林风景、风景林、森林风景林资源的基本概念,森林风景区区划的意义、目的 与要求,森林风景区区划系统,区划原则、方法,林区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区划 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区域划分,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类型与区划系统。 第六节 森林经营单位组织 组织经营单位的意义,林种区的划分,经营类型(作业级)的组织、小班经营法。 重点:森林区划、森林经营单位组织。 难点:林班、小班区划,森林经营单位组织。 第四章 森林调查 4 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森林调查的种类、基本概念;掌握一类调查的 性质、目的任务和实施过程;掌握二类调查的概念、目的、任务和操作过程并能进行 实际应用。 第一节 概述 森林调查的种类、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一类调查)的性质、目的任务、抽样设计、调查精度
调查方法、技术标准、统计汇总等。 第三节森林经理调查 森林经理调查(又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的概念、目的、任务, 调查内容,主要调查过程,包括准备工作、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小班调查、小班调查、 专业调查、多资源调查等,调查成果。 重点:一类调查的概念、目的、任务:二类调查的概念、目的、任务和操作过程。 难点:一类、二类调查各自的目的、理论基础的差别。 第五章森林评价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森林评价概念,利率、利息概念,掌握并能应 用林地、林木评价的基本方法:了解森林环境效益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第一节森林评价概述 森林评价的概念与意义,评价的内容,利率概念,计算公式。 第二节林地评价 林地评价基础,林地评价的方法(市场价、费用价、期望价)。 第三节林木评价 林木市场价、费用价、期望价,林木价的经验评价法。 第四节森林环境评价 森林环境评价基础,森林各项环境功能评价。 重点:林地、林木评价的基本方法。 难点:利率、利息及评价计算公式。 第六章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模式3学时 一4
—4— 调查方法、技术标准、统计汇总等。 第三节 森林经理调查 森林经理调查(又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的概念、目的、任务, 调查内容,主要调查过程,包括准备工作、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小班调查、小班调查、 专业调查、多资源调查等,调查成果。 重点:一类调查的概念、目的、任务;二类调查的概念、目的、任务和操作过程。 难点:一类、二类调查各自的目的、理论基础的差别。 第五章 森林评价 4 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森林评价概念,利率、利息概念,掌握并能应 用林地、林木评价的基本方法;了解森林环境效益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第一节 森林评价概述 森林评价的概念与意义,评价的内容,利率概念,计算公式。 第二节 林地评价 林地评价基础,林地评价的方法(市场价、费用价、期望价)。 第三节 林木评价 林木市场价、费用价、期望价,林木价的经验评价法。 第四节 森林环境评价 森林环境评价基础,森林各项环境功能评价。 重点:林地、林木评价的基本方法。 难点:利率、利息及评价计算公式。 第六章 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模式 3 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林业的基本内涵、特点和属性:掌握森林分类 经营的理论和方法:理解回归自然林业、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掌握法正林和检查法的 基本理论及其意义,了解其它微观经营模式。 第一节林业的内涵、特点、属性 林业的内涵、特点、属性及必要性 第二节森林经营管理的宏观模式 分类经营、回归自然林业、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第三节微观森林经营模式 平分法、法正林、广义法正林、检查法、完全调整林。 重点: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和方法,法正林和检查法的基本理论及其意义。 难点:法正林和检查法。 第七章森林成熟与经营周期6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森林成熟和经营周期的基本概念:掌握数量成 熟和工艺成熟的概念和确定方法;了解竹子成熟和经济林成熟的基本概念;了解防护 成熟和自然成熟;掌握经济成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一节概述 基本概念。 第二节物质产品的森林成熟 数量成熟的概念与确定方法、工艺成熟的概念与确定方法、竹子成熟、经济林成 熟。 第三节非物质产品的森林成熟 防护成熟、自然成熟。 第四节经济成熟 概念、计算公式、计算方法 -5
—5—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林业的基本内涵、特点和属性;掌握森林分类 经营的理论和方法;理解回归自然林业、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掌握法正林和检查法的 基本理论及其意义,了解其它微观经营模式。 第一节 林业的内涵、特点、属性 林业的内涵、特点、属性及必要性。 第二节 森林经营管理的宏观模式 分类经营、回归自然林业、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第三节 微观森林经营模式 平分法、法正林、广义法正林、检查法、完全调整林。 重点: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和方法,法正林和检查法的基本理论及其意义。 难点:法正林和检查法。 第七章 森林成熟与经营周期 6 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森林成熟和经营周期的基本概念;掌握数量成 熟和工艺成熟的概念和确定方法;了解竹子成熟和经济林成熟的基本概念;了解防护 成熟和自然成熟;掌握经济成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一节 概述 基本概念。 第二节 物质产品的森林成熟 数量成熟的概念与确定方法、工艺成熟的概念与确定方法、竹子成熟、经济林成 熟。 第三节 非物质产品的森林成熟 防护成熟、自然成熟。 第四节 经济成熟 概念、计算公式、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