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2013一2014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恢复生态学 授课班级: 林学2011 任课教师: 周朝彬、宋于洋 农学院林学系森林资源经营与保护利用教研室教研室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教师姓名 周朝彬 职称 副教授 所在院系 林学系 课程名称 恢复生态学 总学时 32 授课班级 林学2011 授课地点博学楼 授课时间 11-18周
石河子大学教案 2013— 2014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 程 名 称: 恢复生态学 授 课 班 级: 林学2011 任 课 教 师: 周朝彬、宋于洋 农学院 林学系 森林资源经营与保护利用教研室教研室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教师姓名 周朝彬 职 称 副教授 所在院系 林学系 课程名称 恢复生态学 总学时 32 授课班级 林学2011 授课地点 博学楼 授课时间 11-18周
恢复生态学是林学专业必修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恢复生态学概论、恢 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种群和群落的生态恢复应用 森林 课程目标 废弃地、湿地等生态系统退化成因和恢复实践、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管理、全 球变化与响应对策、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等。通过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学,结 合分组讨论,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获得恢复生态 学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理解退化生态系条成因和解决办法,为将来从 事生态恢复、林业及相关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董世魁等编著.恢复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参考书: 教材及主要 陈灵芝,陈伟烈.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参考书 2任海等编著.恢复生态学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孙书存,包维楷恢复生态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任海等编著恢复生态学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章节名称 学时 第一章绪论 章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2学时 第三章种群和群落的生态恢复应用与实践 4学时 第四章陆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4学时 第五章水域与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第六章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管理 第七章全球变化与响应对策 第八章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2学时 2学时 章节名称 第一章绪论 掌握恢复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内容与目标,理解恢复生态学诞 课堂教学 生的背景和意义 目的 了解恢复生态学诞生背景和发展现状。 教学内容及学 时分配 一、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10分钟),二、生态恢复的概念(5分 全球牛本 统退化问是 25分钟) ,四、 生态系统退化的 类型及成因(5分钟),五,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10分钟),六、恢 复生态学的主要内容(5分钟),七、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目标(5分
章节名称 第一章 绪论 课堂教学 目的 掌握恢复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内容与目标,理解恢复生态学诞 生的背景和意义。 了解恢复生态学诞生背景和发展现状。 教学内容及学 时分配 一、恢复生态学的定义(10分钟),二、生态恢复的概念(5分 钟),三、全球生态系统退化问题(25分钟),四、生态系统退化的 类型及成因(5分钟),五、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10分钟),六、恢 复生态学的主要内容(5分钟),七、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目标(5分 课程目标 恢复生态学是林学专业必修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恢复生态学概论、恢 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种群和群落的生态恢复应用与实践、草地、森林、工矿 废弃地、湿地等生态系统退化成因和恢复实践、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管理、全 球变化与响应对策、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等。通过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学,结 合分组讨论,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获得恢复生态 学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理解退化生态系条成因和解决办法,为将来从 事生态恢复、林业及相关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及主要 参考书 教材:董世魁等编著.恢复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参考书: 1 陈灵芝,陈伟烈.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 任海等编著.恢复生态学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 孙书存,包维楷.恢复生态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 任海等编著.恢复生态学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章 节 名 称 学 时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种群和群落的生态恢复应用与实践 第四章 陆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第五章 水域与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第六章 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管理 第七章 全球变化与响应对策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2学时 4学时 4学时 12学时 4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钟),八、恢复生态学的发展过程(15分钟),九、恢复生态学若干 前沿命题(5分钟)十、课堂小结(5分钟)。 重点:恢复生态学的定义,生态恢复的概念,生态系统退化的概 念、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目标、生态恢复的基本 重点、难点 目标。从三个不同的有代表性观点来讲解恢复生态学定义,从人类发 以及对策 展需求来讲解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目标。 难点: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范围、生态恢复目标是否实现判断依 据。 课堂讲授,主要采用讨论的方式。如恢复生态学目标的实现如何 教学方法和手 判断,让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综合各种定义,引导学生如何根据实际 段 来判断恢复如何实现。 教 具 采用多媒体教学 1如何理解生态系统退化与生态恢复的概念? 2.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作业、思考题 生态恢复的基本目标? 3.恢复生态学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4.生态恢复目标是否实现判断依据。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二章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课堂教学 目的 理解应用生态学定义及其理论。 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像(10分钟),二、 生态因子的作用 教学内容及学 特点(10分钟)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基础25分 钟),四、景观连接度理论(5分钟),五、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5 时分配 分钟),六、复合种群理论(10分钟),七、源-汇理论(20分钟), 八,课堂小结(5分钟)。 重点:生态学定义,生态型定义,种群对策,优势种,建群种 重点、难点 伴生种,偶见种,冗余种假说,铆钉假说,特异反应假说,零假说, 以及对策 生态平衡,结构连接度,功能连接度,复合种群,源/汇生境。 难点: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岛屿 生物地理学理论
钟),八、恢复生态学的发展过程(15分钟),九、恢复生态学若干 前沿命题(5分钟)十、课堂小结(5分钟)。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重点:恢复生态学的定义,生态恢复的概念,生态系统退化的概 念、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目标、生态恢复的基本 目标。从三个不同的有代表性观点来讲解恢复生态学定义,从人类发 展需求来讲解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目标。 难点: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范围、生态恢复目标是否实现判断依 据。 教学方法和手 段 课堂讲授,主要采用讨论的方式。如恢复生态学目标的实现如何 判断,让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综合各种定义,引导学生如何根据实际 来判断恢复如何实现。 教 具 采用多媒体教学 作业、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生态系统退化与生态恢复的概念? 2. 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 生态恢复的基本目标? 3. 恢复生态学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4. 生态恢复目标是否实现判断依据。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二章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课堂教学 目的 了解并掌握理论生态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种 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学基础。 理解应用生态学定义及其理论。 教学内容及学 时分配 一、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10分钟),二、生态因子的作用 特点(10分钟),三、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基础(25分 钟),四、景观连接度理论(5分钟),五、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5 分钟),六、复合种群理论(10分钟),七、源-汇理论(20分钟), 八,课堂小结(5分钟)。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重点:生态学定义,生态型定义,种群对策,优势种,建群种, 伴生种,偶见种,冗余种假说,铆钉假说,特异反应假说,零假说, 生态平衡,结构连接度,功能连接度,复合种群,源/汇生境。 难点: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岛屿 生物地理学理论
课堂讲授,结合采用讨论的方式。 教学方法和手 教 采用多媒体教学 如何理解群落多样性-稳定性的关系? 作业、思考题2 ,什么是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有哪些特点? 如何应用生态位理论解释种间竞争现象?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二章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了解集合规则理论。 课堂教学 理解适应性恢复和护理植物理论、恢复的概念模型。 目的 掌握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理论、参考生态系统理论。 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理论(20分钟),二、参考生态系统理 论(20分 集合规则理论(5分钟) 四、恢复的概念模型 教学内容及学 (10分钟)、 五、适应性恢复和护理植物理论(30分钟),六,课堂 时分配 小结(5分钟)。 重点:目标植物/护理植物概念。 重点、难点 难点: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理论,参照系统信息来源, Whisenant(1996)恢复的状态和跃迁模型,护理作用机制。采用荷兰 以及对策 围海造田工程分析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理论:通过分析美国北部森林 群落变化的原因,讲解参考生态系统理论。 课堂讲授,结合采用讨论的方式。 教学方法和手 段
教学方法和手 段 课堂讲授,结合采用讨论的方式。 教 具 采用多媒体教学 作业、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群落多样性-稳定性的关系? 2. 什么是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有哪些特点? 3. 如何应用生态位理论解释种间竞争现象?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二章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课堂教学 目的 了解集合规则理论。 理解适应性恢复和护理植物理论、恢复的概念模型。 掌握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理论、参考生态系统理论。 教学内容及学 时分配 一、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理论(20分钟),二、参考生态系统理 论(20分钟),三、集合规则理论(5分钟)、四、恢复的概念模型 (10分钟)、五、适应性恢复和护理植物理论(30分钟),六,课堂 小结(5分钟)。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重点:目标植物/护理植物概念。 难点: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理论,参照系统信息来源, Whisenant(1996)恢复的状态和跃迁模型,护理作用机制。采用荷兰 围海造田工程分析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理论;通过分析美国北部森林 群落变化的原因,讲解参考生态系统理论。 教学方法和手 段 课堂讲授,结合采用讨论的方式
教 采用多媒体教学 1 恢复生态学的基础理论有哪些?如何应用阈值理论解释生态退化和 作业、思考题 恢复过程? 2、自我设计理论和人为设计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三章种群和群落的生态恢复应用与实践 第一节物种保护与种群恢复、第二节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了解种群与群落恢复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 理解种群与群落恢复的途径和技术。 目的 掌握种群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方法,植被恢复误区。 一、物种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分钟),二、物种多样性保 护的方法(5分钟),三、种群恢复的途径和技术(10分钟),四、群 教学内容及学 落结构和功能恢复的基本原理(25分钟) ,五、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 时分配 恢复方法(30分钟),六、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恢复方法(10分 钟),课后小结(5分钟)。 重点:个体适合度,复合种群,关键种,功能群,恢复潜力度。 重点、难点 恢复度,恢复速度。 以及对策 难点:物种框架法,最大生物多样性法,植被恢复误区,景观生 态安全格局。 教学方法和手 课堂讲授,结合采用讨论的方式。 段 教 具 采用多媒体教学 种群和群落生态恢复的区别和联系有些方面? 作业、思考题2 评价退化群落自然恢复的三个指标及其含义. 阐述物种框架法和最大生物多样性法。 课后记
教 具 采用多媒体教学 作业、思考题 1、恢复生态学的基础理论有哪些?如何应用阈值理论解释生态退化和 恢复过程? 2、自我设计理论和人为设计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三章 种群和群落的生态恢复应用与实践 第一节 物种保护与种群恢复、第二节 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课堂教学 目的 了解种群与群落恢复的必要性。 理解种群与群落恢复的途径和技术。 掌握种群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方法,植被恢复误区。 教学内容及学 时分配 一、物种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分钟),二、物种多样性保 护的方法(5分钟),三、种群恢复的途径和技术(10分钟),四、群 落结构和功能恢复的基本原理(25分钟),五、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 恢复方法(30分钟),六、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恢复方法(10分 钟),课后小结(5分钟)。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重点:个体适合度,复合种群,关键种,功能群,恢复潜力度, 恢复度,恢复速度。 难点:物种框架法,最大生物多样性法,植被恢复误区,景观生 态安全格局。 教学方法和手 段 课堂讲授,结合采用讨论的方式。 教 具 采用多媒体教学 作业、思考题 1. 种群和群落生态恢复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方面? 2. 评价退化群落自然恢复的三个指标及其含义。 3. 阐述物种框架法和最大生物多样性法。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