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其它常见玉石 8.1蛇纹石玉 erpentine jade) 蛇纹石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是一种微细纤维状、叶片状和胶状蛇纹石为主的矿物集 合体,除此之外,还可含白云石、菱镁矿、绿泥石、透闪石、滑石、透辉石、铬铁矿等 8.1.1基本性质 1、化学成分 含水镁硅酸盐,化学分子式为 Mg6si4Ono(OH)s其中Mg可被Mn、Al、Ni等置换,有时还 可有Cu、Cr的混入。 2、晶系和结晶习性 主要组成矿物蛇纹石属单斜晶系,常见晶形为叶片状或纤维状。蛇纹石玉为集合体,呈 致密块状 3、光学性质 (1)颜色:变化较大,主要呈淡黄色、黄绿色、绿色、无色等。 (2)透明度和光泽:半透明-透明;玻璃光泽,蜡状光泽。 (3)光性:非均质矿物的集合体。 (4)近似折射率:1.56。 (5)发光性:一般显惰性。有时在长波紫外线下可显微弱的绿色荧光。 、力学性质 (1)解理和断口:无解理,平坦状断口 (2)硬度:一般为4-4.5,根据其矿物组成,可变化2-6之间 (3)密度:约为2.6g/cm3。 5、包裹体 在放大镜下,可见到黄绿色基底中存在着少量黑色矿物包裹体,灰白色透明的矿物晶体, 灰绿色绿泥石鳞片聚集成的丝状、细带状包裹体以及由颜色不均匀引起的白色、褐色条带或 团块 8.1.2品种及其特征 1、岫玉 产地为辽宁岫岩县。颜色多为带黄的浅绿色,还有各种色调的绿色、白色、花斑色等。 半透明,在玉器成品上可见分布不均匀的纤维蛇纹石丝絮及不透明的白色云朵状斑点,硬度 3.5-6,岫玉是我国质量最好的蛇纹石玉种 2、南方玉 产地为广东信宜县泗流。黄绿色、绿色、不透明,浓艳的黄色、绿色斑块组成美丽的花 纹,适合雕刻大型摆件。 3、祁连玉 产地为甘肃祁连山。祁连玉又称酒泉玉,墨绿色、黑色条带状,半透明至微透明。古代 著名的“夜光杯”就是由酒泉玉制成的
第 8 章 其它常见玉石 8.1 蛇纹石玉(Serpentine jade) 蛇纹石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是一种微细纤维状、叶片状和胶状蛇纹石为主的矿物集 合体,除此之外,还可含白云石、菱镁矿、绿泥石、透闪石、滑石、透辉石、铬铁矿等。 8.1.1 基本性质 1、化学成分 含水镁硅酸盐,化学分子式为 Mg6Si4O10(OH)8。其中 Mg 可被 Mn、Al、Ni 等置换,有时还 可有 Cu、Cr 的混入。 2、晶系和结晶习性 主要组成矿物蛇纹石属单斜晶系,常见晶形为叶片状或纤维状。蛇纹石玉为集合体,呈 致密块状。 3、光学性质 (1)颜色:变化较大,主要呈淡黄色、黄绿色、绿色、无色等。 (2)透明度和光泽:半透明-透明;玻璃光泽,蜡状光泽。 (3)光性:非均质矿物的集合体。 (4)近似折射率:1.56。 (5)发光性:一般显惰性。有时在长波紫外线下可显微弱的绿色荧光。 4、力学性质 (1)解理和断口:无解理,平坦状断口。 (2)硬度:一般为 4-4.5,根据其矿物组成,可变化 2-6 之间。 (3)密度:约为 2.6 g/cm3。 5、包裹体 在放大镜下,可见到黄绿色基底中存在着少量黑色矿物包裹体,灰白色透明的矿物晶体, 灰绿色绿泥石鳞片聚集成的丝状、细带状包裹体以及由颜色不均匀引起的白色、褐色条带或 团块。 8.1.2 品种及其特征 1、岫玉 产地为辽宁岫岩县。颜色多为带黄的浅绿色,还有各种色调的绿色、白色、 花斑色等。 半透明,在玉器成品上可见分布不均匀的纤维蛇纹石丝絮及不透明的白色云朵状斑点,硬度 3.5-6,岫玉是我国质量最好的蛇纹石玉种。 2、南方玉 产地为广东信宜县泗流。黄绿色、绿色、不透明,浓艳的黄色、绿色斑块组成美丽的花 纹,适合雕刻大型摆件。 3、祁连玉 产地为甘肃祁连山。祁连玉又称酒泉玉,墨绿色、黑色条带状,半透明至微透明。古代 著名的“夜光杯”就是由酒泉玉制成的
4、昆仑玉 产地新疆昆仑山和阿尔金山。昆仑蛇纹石玉和白玉、青白玉伴生产出,玉质较好,可与 岫玉相比,但透明度稍差,颜色为各种色调的绿色和白色 5、都兰玉 产地青海省都兰县。都兰玉是一种具有竹叶状花纹的块状蛇纹石玉。 6、台湾玉 产地台湾省。草绿、暗绿色,常有一些黑色斑点和条纹,半透明,硬度5.5,密度3.07g/cm3, 玉质较好 8.2独山玉( Dushan Jade) 独山玉因产在河南南阳市东北约8公里处的独山而得名,它是一种黝帘石化的斜长石集 合体,其组成矿物较多,主要矿物是斜长石(20%-90%)和黝帘石(5%-70%),其次为铬云母、 透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榍石、金红石、绿帘石、阳起石、沸石、葡萄石、电气石、褐铁 矿、绢云母等。独山玉色彩鲜艳、质地细腻、致密坚硬,与新疆和田玉、湖北郧县绿松石和 辽宁岫岩县的岫玉一起,誉称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8.2.1基本性质 1、化学成分 独山玉的化学组成变化较大,随其组成矿物含量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而言,其化学组成 为:SiO243.75%、A2O32.60%、Ca018.82%,此外还含有TiO2、Fe2O3、Fe0、Mn0、Na20、K20、 CO2、HO等 2、光学性质 (1)颜色:颜色丰富,主要有白、绿、紫、黄、青、红等,颜色变化取决于矿物组成。 (2)透明度及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3)光性:正交偏光镜下无消光位。 (4)折射率:1.56-1.70 (5)吸收光谱:未见特征光谱 6)发光性:在紫外光下,显荧光惰性。有的品种可有微弱的荧光。 3、力学性质 (1)解理和断口:无解理,锯齿状断口 (2)硬度:6.0-7.0 (3)密度:2.73-3.18g/cm2。 4、结构构造 独山玉具细粒状结构,其中斜长石、黝帘石、绿帘石、黑云母、铬云母和透辉石等矿物 呈他形一半自形晶紧密镶嵌,集合体为致密块状。 2.2品种 工艺上独山玉主要依据颜色划分品种 1、白独山玉
4、昆仑玉 产地新疆昆仑山和阿尔金山。昆仑蛇纹石玉和白玉、青白玉伴生产出,玉质较好,可与 岫玉相比,但透明度稍差,颜色为各种色调的绿色和白色。 5、都兰玉 产地青海省都兰县。都兰玉是一种具有竹叶状花纹的块状蛇纹石玉。 6、台湾玉 产地台湾省。草绿、暗绿色,常有一些黑色斑点和条纹,半透明,硬度 5.5,密度 3.07g/cm3, 玉质较好。 8.2 独山玉(Dushan Jade) 独山玉因产在河南南阳市东北约 8 公里处的独山而得名,它是一种黝帘石化的斜长石集 合体,其组成矿物较多,主要矿物是斜长石(20%-90%)和黝帘石(5%-70%),其次为铬云母、 透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榍石、金红石、绿帘石、阳起石、沸石、葡萄石、电气石、褐铁 矿、绢云母等。独山玉色彩鲜艳、质地细腻、致密坚硬,与新疆和田玉、湖北郧县绿松石和 辽宁岫岩县的岫玉一起,誉称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8.2.1 基本性质 1、化学成分 独山玉的化学组成变化较大,随其组成矿物含量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而言,其化学组成 为:SiO2 43.75%、Al2O332.60%、CaO 18.82%,此外还含有 TiO2、Fe2O3、FeO、MnO、Na2O、K2O、 CO2、H2O 等。 2、光学性质 (1)颜色:颜色丰富,主要有白、绿、紫、黄、青、红等,颜色变化取决于矿物组成。 (2)透明度及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3)光性:正交偏光镜下无消光位。 (4)折射率:1.56-1.70。 (5)吸收光谱:未见特征光谱。 (6)发光性:在紫外光下,显荧光惰性。有的品种可有微弱的荧光。 3、力学性质 (1)解理和断口:无解理,锯齿状断口。 (2)硬度:6.0-7.0。 (3)密度:2.73-3.18g/cm3。 4、结构构造 独山玉具细粒状结构,其中斜长石、黝帘石、绿帘石、黑云母、铬云母和透辉石等矿物 呈他形-半自形晶紧密镶嵌,集合体为致密块状。 8.2.2 品种 工艺上独山玉主要依据颜色划分品种。 1、白独山玉
呈乳白色。主要由斜长石、黝帘石组成,少量绿帘石、透辉石和绢云母。 2、绿独山玉 呈翠绿、绿和蓝绿色。主要由斜长石和铬云母组成,少量黑云母。 3、紫独山玉 呈淡紫、紫和亮棕色。主要由斜长石、黝帘石和黑云母组成。 4黄独山玉 呈黄绿色或橄榄绿色。主要由斜长石、黝帘石组成,少量绿帘石、榍石和金红石 5、红独山玉 呈粉红色或芙蓉色。为强黝帘石化斜长岩。主要矿物组成为黝帘石、斜长石、绿帘石和 透辉石。 6、青独山玉 呈青色或深蓝色。主要由斜长石和辉石组成。 7、黑独山玉 呈黑色、黑绿色。主要由斜长石、黝帘石和绿泥石组成。 8、杂色独山玉 呈白、绿、黄、紫相间的条纹、条带以及绿豆花、菜花和黑花等。主要斜长石、黝帘石 黑云母、绿泥石组成 8.2.3鉴定和评价 1、鉴定 独山玉的鉴定关键在于与相似玉石的区别。与独山玉相似的玉石主要有:软玉、石英质 玉、汉白玉、蛇纹石玉和翡翠等。上述玉石在矿物组成、物理性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别, 不难鉴别。独山玉颜色杂,在同一块独山玉原料或在同一件独山玉成品上,均能见到多种颜 色,这也是独山玉鉴定最重要的特征 2、评价 独山玉的质量评价主要依据颜色、质地、杂质及块度大小等(见表2-8-1) 表2-8-1独山玉的品级划分及特征 特级绿或纯蓝、绿、蓝中透水白、致密细腻,无白筋,无杂质无绵柳大于2kg 级白、乳白、绿色颜色均匀致密细腻,无杂质,无裂纹大于10kg 级白、绿,并带杂色 大于3kg 三级色泽较鲜明 致密细腻,稍有杂质和裂纹 大于2kg 8.2.4产状及产地 独山玉产于蚀变辉长岩体内,岩体90%以上为次闪石化辉长岩,其次为次闪石化辉石岩 斜辉橄榄岩、闪斜煌斑岩及次闪石化角闪岩。岩体普遍受破裂岩化、糜棱岩体和强蚀变。 矿体呈脉状产出,次为透镜状、团块状、网脉状和分支脉状。矿体形成主要受围岩、构 造控制,由后期热液交代成矿。 产地:中国河南南阳独山
呈乳白色。主要由斜长石、黝帘石组成,少量绿帘石、透辉石和绢云母。 2、绿独山玉 呈翠绿、绿和蓝绿色。主要由斜长石和铬云母组成,少量黑云母。 3、紫独山玉 呈淡紫、紫和亮棕色。主要由斜长石、黝帘石和黑云母组成。 4 黄独山玉 呈黄绿色或橄榄绿色。主要由斜长石、黝帘石组成,少量绿帘石、榍石和金红石。 5、红独山玉 呈粉红色或芙蓉色。为强黝帘石化斜长岩。主要矿物组成为黝帘石、斜长石、绿帘石和 透辉石。 6、青独山玉 呈青色或深蓝色。主要由斜长石和辉石组成。 7、黑独山玉 呈黑色、黑绿色。主要由斜长石、黝帘石和绿泥石组成。 8、杂色独山玉 呈白、绿、黄、紫相间的条纹、条带以及绿豆花、菜花和黑花等。主要斜长石、黝帘石、 黑云母、绿泥石组成。 8.2.3 鉴定和评价 1、鉴定 独山玉的鉴定关键在于与相似玉石的区别。与独山玉相似的玉石主要有:软玉、石英质 玉、汉白玉、蛇纹石玉和翡翠等。上述玉石在矿物组成、物理性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别, 不难鉴别。独山玉颜色杂,在同一块独山玉原料或在同一件独山玉成品上,均能见到多种颜 色,这也是独山玉鉴定最重要的特征。 2、评价 独山玉的质量评价主要依据颜色、质地、杂质及块度大小等(见表 2-8-1) 表 2-8-1 独山玉的品级划分及特征 品级 颜色 质地 块重 特级 绿或纯蓝、绿、蓝中透水白、 绿白 致密细腻,无白筋,无杂质无绵柳 大于 21kg 一级 白、乳白、绿色颜色均匀 致密细腻,无杂质,无裂纹 大于 10kg 二级 白、绿,并带杂色 致密细腻,无杂质,无裂纹 大于 3kg 三级 色泽较鲜明 致密细腻,稍有杂质和裂纹 大于 2kg 8.2.4 产状及产地 独山玉产于蚀变辉长岩体内,岩体 90%以上为次闪石化辉长岩,其次为次闪石化辉石岩、 斜辉橄榄岩、闪斜煌斑岩及次闪石化角闪岩。岩体普遍受破裂岩化、糜棱岩体和强蚀变。 矿体呈脉状产出,次为透镜状、团块状、网脉状和分支脉状。矿体形成主要受围岩、构 造控制,由后期热液交代成矿。 产地:中国河南南阳独山
8.3绿松石( Turquoise) 绿松石又名松石,章鸿钊在《石雅》一书中解释道:“此或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为 名”。绿松石英文名 Turquoise,意为“土耳其石”或“突厥石”。土耳其不产绿松石,据历 史考证,古代欧洲人所用绿松石,其原产地为波斯(今伊朗),是通过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这 古代国际商贸城市进人中东及欧洲的,因此,人们把绿松石说成是土耳其石。 绿松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绿松石,其次是埃洛石、高岭石、石英、云母、褐铁矿、磷铝 石等。绿松石是一种具有独特蔚蓝色的宝石,被视作“蓝天和大海的精灵”,深受古今中外人 士喜爱,在中国被列为四大名石之一。绿松石是世界穆斯林和美国西南部人民特别钟爱的宝 石,我国蒙、藏民族也视之为珍宝。绿松石是土耳其的国石,在生辰石中被列为12月诞生石, 是成功和必胜的象征 8.3.1基本性质 1、化学成分 为一种含水的铜铝磷酸盐,CuAl6(PO)4(OH)。·4H2O。 2、晶系及结晶习性 绿松石为三斜晶系。单晶体为短柱状,但极罕见。一般所指绿松石,是一种致密的隐晶 质绿松石矿物集合体。 3、光学性质 (1)颜色:蓝色、浅绿色、蓝绿色、绿、灰绿、土黄色、灰白色 (2)透明度及光泽:不透明,块状体为蜡状光泽、土状光泽,晶体为玻璃光泽。 (3)折射率和双折射率:折射率1.61-1.65,双折射率0.040。 (4)发光性:在长波紫外线下弱荧光,短波紫外线下无荧光 (5)吸收光谱:在蓝区420m处有一条不清楚的吸收带,432nm处有一条可见的带,有 时在460nm处有一条模糊的带 4、力学性质 (1)解理和断口:无解理,参差状断口 (2)硬度:5-6。与质量有关,高质量的绿松石硬度较高,而灰白色、灰黄色绿松石的 硬度较低,最低为3左右。 (3)密度:2.4-2.9g/cm3。不同产地的绿松石密度不同。中国郧县2.7g/cm3、西藏 2.72g/cm3、伊朗2.75-2.85g/cm、美国2.6-2.7g/cm3等 其它性质 (1)热学性质:绿松石是一种不耐热的玉石,在高温下绿松石会失水,爆裂,变成一些 褐色的碎块 (2)化学稳定性:在盐酸中绿松石可溶解。 8.32品种 对绿松石的品种划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根据颜色、结构构造、质地等将绿松石分为下 列品种 1、晶体绿松石
8.3 绿松石(Turguoise) 绿松石又名松石,章鸿钊在《石雅》一书中解释道:“此或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为 名”。绿松石英文名 Turguoise,意为“土耳其石”或“突厥石”。土耳其不产绿松石,据历 史考证,古代欧洲人所用绿松石,其原产地为波斯(今伊朗),是通过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这 一古代国际商贸城市进人中东及欧洲的,因此,人们把绿松石说成是土耳其石。 绿松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绿松石,其次是埃洛石、高岭石、石英、云母、褐铁矿、磷铝 石等。绿松石是一种具有独特蔚蓝色的宝石,被视作“蓝天和大海的精灵”,深受古今中外人 士喜爱,在中国被列为四大名石之一。绿松石是世界穆斯林和美国西南部人民特别钟爱的宝 石,我国蒙、藏民族也视之为珍宝。绿松石是土耳其的国石,在生辰石中被列为 12 月诞生石, 是成功和必胜的象征。 8.3.1 基本性质 1、化学成分 为一种含水的铜铝磷酸盐,CuAl6(PO4)4(OH)8·4H2O。 2、晶系及结晶习性 绿松石为三斜晶系。单晶体为短柱状,但极罕见。一般所指绿松石,是一种致密的隐晶 质绿松石矿物集合体。 3、光学性质 (1)颜色:蓝色、浅绿色、蓝绿色、绿、灰绿、土黄色、灰白色。 (2)透明度及光泽:不透明,块状体为蜡状光泽、土状光泽,晶体为玻璃光泽。 (3)折射率和双折射率:折射率 1.61-1.65,双折射率 0.040。 (4)发光性:在长波紫外线下弱荧光,短波紫外线下无荧光。 (5)吸收光谱:在蓝区 420nm 处有一条不清楚的吸收带,432nm 处有一条可见的带,有 时在 460nm 处有一条模糊的带。 4、力学性质 (1)解理和断口:无解理,参差状断口。 (2)硬度:5-6。与质量有关,高质量的绿松石硬度较高,而灰白色、灰黄色绿松石的 硬度较低,最低为 3 左右。 (3)密度:2.4-2.9g/cm3。不同产地的绿松石密度不同。中国郧县 2.7g/cm3、西藏 2.72g/cm3、伊朗 2.75-2.85g/cm3、美国 2.6-2.7g/cm3 等。 5、其它性质 (1)热学性质:绿松石是一种不耐热的玉石,在高温下绿松石会失水,爆裂,变成一些 褐色的碎块。 (2)化学稳定性:在盐酸中绿松石可溶解。 8.3.2 品种 对绿松石的品种划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根据颜色、结构构造、质地等将绿松石分为下 列品种。 1、晶体绿松石
种极为罕见的透明绿松石晶体,已知仅产于美国弗吉尼亚。粒度很小,难以琢磨成成 品宝石 绿色松石 蓝绿至豆绿,质感好,光泽强,硬度、密度均较大,是一种中等质量的绿松石。 3、瓷松 天蓝色,结构致密,质地细腻,具蜡状光泽,硬度大,密度高,是绿松石的上品。 4、铁线松石 氧化铁线呈网脉状或浸染状分布在绿松石中,如质硬的绿松石内有铁线的分布能构成美 的图案 5、泡松 为一种乳白色、浅蓝白色绿松石,因质松散和颜色不好,光泽差,硬度低,因此是一种 低档绿松石 8.3.3鉴定与评价 1、鉴定 绿松石的鉴定的关键在三个方面,一是与相似玉石的区别:二是处理绿松石的鉴别 是吉尔森合成绿松石的鉴别 (1)与相似玉石的鉴别:与绿松石相似的玉石主要有:天蓝石、磷铝石、染色玉髓、蓝 铁染骨化石、染色羟硅硼钙石、玻璃和瓷等,其鉴别特征(见表2-8-2)。 表2-8-2绿松石与相似玉石的鉴别特征 玉石品种 密度(g/cm)点测折射率 吸收光谱 其它鉴别特征 绿松石 2.4-2.9 蓝、蓝绿区三条带 典型的铁线 磷铝石 2.4-2.6 红区有两条吸收带 染色玉髓 滤色镜下可显红色 铁染骨化石 放大观察可见骨的结构特征 染色羟硅硼钙石|2.52.6 1.59绿区有宽吸收带 2.4-3.3 2.3-2.4 玻璃光泽 均匀的粒状结构 (2)处理绿松石的鉴别:绿松石的人工处理归纳起来主要有浸泡、上蜡、染色和稳定处 理几种。 浸泡是将绿松石浸泡在汽油等液体中,以改变颜色和光泽。但浸泡后的绿松石极易褪色, 此种方法目前已很少用 上蜡是将绿松石成品在蜡中煮,过蜡后使其颜色加深。目前过蜡已成为绿松石加工普遍 采用的一道工序 染色是将绿松石浸于有机或无机染料中,使其染色。鉴别特征有:染色的绿松石颜色不 稳定,染色绿松石颜色深度较浅,因此,在样品表面的剥落处和样品背后有可能露出染色的 痕迹;部分染色绿松石可使沾有氨水的棉签变色, 稳定处理包括灌注无机盐和注塑,目的是提高稳定性,透明度,并改变颜色。鉴别特征 有:稳定处理后的绿松石密度、硬度会降低;在红外光谱下会有无机盐和塑料的成分等。 (3)吉尔森合成绿松石的鉴别:由吉尔森生产的合成绿松石于1972年面市,据认为是
一种极为罕见的透明绿松石晶体,已知仅产于美国弗吉尼亚。粒度很小,难以琢磨成成 品宝石。 2、绿色松石 蓝绿至豆绿,质感好,光泽强,硬度、密度均较大,是一种中等质量的绿松石。 3、瓷松: 天蓝色,结构致密,质地细腻,具蜡状光泽,硬度大,密度高,是绿松石的上品。 4、铁线松石 氧化铁线呈网脉状或浸染状分布在绿松石中,如质硬的绿松石内有铁线的分布能构成美 丽的图案。 5、泡松 为一种乳白色、浅蓝白色绿松石,因质松散和颜色不好,光泽差,硬度低,因此是一种 低档绿松石。 8.3.3 鉴定与评价 1、鉴定 绿松石的鉴定的关键在三个方面,一是与相似玉石的区别;二是处理绿松石的鉴别;三 是吉尔森合成绿松石的鉴别。 (1)与相似玉石的鉴别:与绿松石相似的玉石主要有:天蓝石、磷铝石、染色玉髓、蓝 铁染骨化石、染色羟硅硼钙石、玻璃和瓷等,其鉴别特征(见表 2-8-2)。 表 2-8-2 绿松石与相似玉石的鉴别特征 玉石品种 密度(g/cm3) 点测折射率 吸收光谱 其它鉴别特征 绿松石 2.4-2.9 1.62 蓝、蓝绿区三条带 典型的铁线 磷铝石 2.4-2.6 1.58 红区有两条吸收带 天蓝石 3.1 1.62 染色玉髓 2.6 1.53 滤色镜下可显红色 蓝铁染骨化石 3.0-3.25 1.60 放大观察可见骨的结构特征 染色羟硅硼钙石 2.5-2.6 1.59 绿区有宽吸收带 玻璃 2.4-3.3 气泡、旋纹 瓷 2.3-2.4 玻璃光泽 均匀的粒状结构 (2)处理绿松石的鉴别:绿松石的人工处理归纳起来主要有浸泡、上蜡、染色和稳定处 理几种。 浸泡是将绿松石浸泡在汽油等液体中,以改变颜色和光泽。但浸泡后的绿松石极易褪色, 此种方法目前已很少用。 上蜡是将绿松石成品在蜡中煮,过蜡后使其颜色加深。目前过蜡已成为绿松石加工普遍 采用的一道工序。 染色是将绿松石浸于有机或无机染料中,使其染色。鉴别特征有:染色的绿松石颜色不 稳定,染色绿松石颜色深度较浅,因此,在样品表面的剥落处和样品背后有可能露出染色的 痕迹;部分染色绿松石可使沾有氨水的棉签变色。 稳定处理包括灌注无机盐和注塑,目的是提高稳定性,透明度,并改变颜色。鉴别特征 有:稳定处理后的绿松石密度、硬度会降低;在红外光谱下会有无机盐和塑料的成分等。 (3)吉尔森合成绿松石的鉴别:由吉尔森生产的合成绿松石于 1972 年面市,据认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