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其它常见宝石 5.1锆石 5.1.1基本性质 锆石的化学成分为ZrSi04。可含有微量的Fe、Mn、Ca、U、Th等成分。由于U、Th等 放射性物质辐射的影响,一些锆石将被分解成低型锆石或蜕晶质物质(ZrO2+SiO2)。这就 导致锆石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变化。高值的称为高型锆石,低值的称为低型锆石 2、晶系及结晶习性 四方晶系,晶体常呈四方柱和四方双锥,可以不同倾斜角度结合。有时可见膝状双 晶,也有磨圆或水蚀卵石。锆石的常见晶体习性(见图2-5-1)。 图2-5-1错石晶形示意图 3、光学性质 (1)颜色:它的颜色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无色、蓝色、绿色、棕色、橙色、红色等, 其中无色、蓝色、金黄色常由热处理产生的,它们也是锆石中最重要的品种。 (2)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3)光泽:金刚亚金刚光泽。 (4)折射率和双折射率:高型锆石折射率1.925-2.01,双折射率0.059;低型锆石折 射率1.78-1.84,无双折射。 (5)色散:高,0.039 (6)多色性:主要限于高型锆石,而且不同颜色的锆石多色性表现明显不同。蓝色锆 石多色性较强,为蓝和棕黄至无色;绿色锆石多色性很弱,绿色和黄绿色;橙色和棕黄色 锆石多色性弱至中,紫褐色至褐黄色:红色锆石多色性中等,紫红至紫褐色。 (7)发光性:紫外灯下一般无荧光,但有些锆石具有较强的荧光,且荧光色总带有不 同程度的黄色。在X-射线下,不同颜色和不同类型的锆石具有不同的荧光色和荧光强度, 多数具白或蓝紫色X荧光,也有些可具绿色、黄色Ⅹ荧光 (8)吸收光谱:除在红区(653.5nm,659m)有二条特征性的吸收光谱外,还伴有多 条清晰的黑色吸收线,它们散布在不同的色区。 (9)特殊的光学效应:可具猫眼效应和星光效应 4、力学性质 (1)解理和断口:无解理。断口呈贝壳状。锆石性脆,常见边角有破损。 (2)硬度:摩氏硬度变化于6-7.5之间,其中高型7-7.5;低型可少到6
第 5 章 其它常见宝石 5.1 锆 石 5.1.1 基本性质 1、化学性质 锆石的化学成分为 ZrSiO4。可含有微量的 Fe、Mn、Ca、U、Th 等成分。由于 U、Th 等 放射性物质辐射的影响,一些锆石将被分解成低型锆石或蜕晶质物质(ZrO2+SiO2)。这就 导致锆石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变化。高值的称为高型锆石,低值的称为低型锆石。 2、晶系及结晶习性 四方晶系,晶体常呈四方柱和四方双锥,可以不同倾斜角度结合。有时可见膝状双 晶,也有磨圆或水蚀卵石。锆石的常见晶体习性(见图 2-5-1)。 图 2-5-1 锆石晶形示意图 3、光学性质 (1)颜色:它的颜色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无色、蓝色、绿色、棕色、橙色、红色等, 其中无色、蓝色、金黄色常由热处理产生的,它们也是锆石中最重要的品种。 (2)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3)光泽:金刚-亚金刚光泽。 (4)折射率和双折射率:高型锆石折射率 1.925-2.01,双折射率 0.059;低型锆石折 射率 1.78-1.84,无双折射。 (5)色散:高,0.039。 (6)多色性:主要限于高型锆石,而且不同颜色的锆石多色性表现明显不同。蓝色锆 石多色性较强,为蓝和棕黄至无色;绿色锆石多色性很弱,绿色和黄绿色;橙色和棕黄色 锆石多色性弱至中,紫褐色至褐黄色;红色锆石多色性中等,紫红至紫褐色。 (7)发光性:紫外灯下一般无荧光,但有些锆石具有较强的荧光,且荧光色总带有不 同程度的黄色。在 X-射线下,不同颜色和不同类型的锆石具有不同的荧光色和荧光强度, 多数具白或蓝紫色 X 荧光,也有些可具绿色、黄色 X 荧光。 (8)吸收光谱:除在红区(653.5nm,659nm)有二条特征性的吸收光谱外,还伴有多 条清晰的黑色吸收线,它们散布在不同的色区。 (9)特殊的光学效应:可具猫眼效应和星光效应。 4、力学性质 (1)解理和断口:无解理。断口呈贝壳状。锆石性脆,常见边角有破损。 (2)硬度:摩氏硬度变化于 6-7.5 之间,其中高型 7-7.5;低型可少到 6
(3)密度:变化于3.90-4.80g/cm3之间,其中高型为4.60-4.80g/cm3,低型为3. 4.20g/cm3 5、包裹体 高型锆石可含愈合裂隙及矿物包物体,如磁铁矿、黄铁矿、磷灰石等 5.1.2锆石的品种 商业中锆石常根据颜色划分品种。常见的品种如下: (1)无色锆石:是宝石级锆石中最常见的一种,因为它外观相似钻石,过去常用来冒 仿钻石,其实它本身也是很有魅力的。 (2)蓝色锆石:天然蓝色锆石很少,大多蓝色锆石是用其他颜色的锆石加热以后得到 的。它具明显的多色性,呈现蓝色-绿色,最优者的是天蓝色 (3)红色锆石:它与红宝石有些相似,有时呈橙红色、棕色及红色。 (4)黄色锆石:呈鲜黄、浅黄、金黄和黄绿等色调 (5)绿色锆石:一般为低型锆石。主要呈绿、黄绿、褐绿等不同色调。 (6)棕色锆石:这是最常见的锆石品种,呈红褐、深茶、烟叶和黄棕等色,光泽很 强,但颜色较差。 5.1.3错石的优化处理 锆石常用热处理以提高其质量,或改变颜色或改变锆石的类型 1、改变颜色 在氧化条件下对锆石进行加热,可产生金黄色、无色的锆石,有些可产生红色:在还 原条件下对锆石进行加热,可产生天蓝色和无色的锆石,其中最重要的是越南红褐色的锆 石原料,红热处理后产生无色、蓝色和金黄色。 2、改变类型 持续长时间的加热处理可引起硅和锆重结晶,将低型锆石转向高型。相应可提高密 度、硬度、折射率、透明度等。同时,热处理引起重结晶可产生纤维状微晶,形成猫眼。 5.1.4错石的鉴定 1、鉴定特征 锆石主要鉴定特征有:高折射率、强光泽、高双折射率、高密度、高色散和典型的光 谱特征等。通过这些特征较易与其它宝石区分开来 2、锆石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由于锆石色彩丰富,而且颜色深浅程度变化较大,因此,锆石可与任何颜色、透明度 的宝石相混。最易于相混的宝石有钻石、尖晶石、金绿宝石、蓝宝石、红宝石、石榴子 石、托拍石等。鉴定最简便的方法是: (1)用偏光仪:可将均质体宝石的钻石、尖晶石、石榴子石等区分开来,因为,锆石 是非均质宝石,在偏光镜下呈四明四暗的消光现象,而均体宝石为全消光或斑状消光。 (2)测折射率、密度、光谱、观察刻面边棱重影以及包裹体等,易将锆石与其余相似 宝石区分来 5.1.6质量评价
(3)密度:变化于 3.90-4.80g/cm3 之间,其中高型为 4.60-4.80g/cm3,低型为 3.90- 4.20g/cm3。 5、包裹体 高型锆石可含愈合裂隙及矿物包物体,如磁铁矿、黄铁矿、磷灰石等。 5.1.2 锆石的品种 商业中锆石常根据颜色划分品种。常见的品种如下: (1)无色锆石:是宝石级锆石中最常见的一种,因为它外观相似钻石,过去常用来冒 仿钻石,其实它本身也是很有魅力的。 (2)蓝色锆石:天然蓝色锆石很少,大多蓝色锆石是用其他颜色的锆石加热以后得到 的。它具明显的多色性,呈现蓝色-绿色,最优者的是天蓝色。 (3)红色锆石:它与红宝石有些相似,有时呈橙红色、棕色及红色。 (4)黄色锆石:呈鲜黄、浅黄、金黄和黄绿等色调。 (5)绿色锆石:一般为低型锆石。主要呈绿、黄绿、褐绿等不同色调。 (6)棕色锆石:这是最常见的锆石品种,呈红褐、深茶、烟叶和黄棕等色,光泽很 强,但颜色较差。 5.1.3 锆石的优化处理 锆石常用热处理以提高其质量,或改变颜色或改变锆石的类型。 1、改变颜色 在氧化条件下对锆石进行加热,可产生金黄色、无色的锆石,有些可产生红色;在还 原条件下对锆石进行加热,可产生天蓝色和无色的锆石,其中最重要的是越南红褐色的锆 石原料,红热处理后产生无色、蓝色和金黄色。 2、改变类型 持续长时间的加热处理可引起硅和锆重结晶,将低型锆石转向高型。相应可提高密 度、硬度、折射率、透明度等。同时,热处理引起重结晶可产生纤维状微晶,形成猫眼。 5.1.4 锆石的鉴定 1、鉴定特征 锆石主要鉴定特征有:高折射率、强光泽、高双折射率、高密度、高色散和典型的光 谱特征等。通过这些特征较易与其它宝石区分开来。 2、锆石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由于锆石色彩丰富,而且颜色深浅程度变化较大,因此,锆石可与任何颜色、透明度 的宝石相混。最易于相混的宝石有钻石、尖晶石、金绿宝石、蓝宝石、红宝石、石榴子 石、托拍石等。鉴定最简便的方法是: (1)用偏光仪:可将均质体宝石的钻石、尖晶石、石榴子石等区分开来,因为,锆石 是非均质宝石,在偏光镜下呈四明四暗的消光现象,而均体宝石为全消光或斑状消光。 (2)测折射率、密度、光谱、观察刻面边棱重影以及包裹体等,易将锆石与其余相似 宝石区分来。 5.1.6 质量评价
锆石的质量一般从颜色、透明度、净度、切工和重量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颜色 锆石最流行的是无色和蓝色,其中蓝色价值高,对其他颜色的锆石,市场需求量少。 优质的锆石在颜色上要求纯正,均匀,色调亮丽 2、透明度 锆石的质量对透明度的要求较高,优质的锆石要求具较好的透明度。透明度降低对锆 石的质量将产生严重影响 3、净度 由于无瑕的锆石供应量较大,所以对锆石的内部净度的要求也较高。无色和蓝色的锆 石评价要求是:肉眼观察样品无瑕。特别要观察样品刻面棱线有无磨损,有磨损的锆石需 要重新抛光,价值将下降较多。 4、切工 在评价锆石质量时,切工质量较为重要。一般而言,锆石的切工应重点考虑切磨的比 例、方向和抛光程。锆石之美主要基于锆石具有高折射率、高色散和较强的光泽等,但为 了充分体现锆石的美,必须按照锆石的质量,进行精心的设计,并严格按照比例切磨,并 进行精心的抛光,否则就会严重地影响其质量。 由于锆石(特别是蓝色锆石)具有明显的多色性,切磨方向对锆石色调影响较大,因 此,切磨时光轴应垂直台面,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5、重量 市场上供应的蓝色和无色锆石,常见从几分-数ct,超过10ct的不多见,特别是颜色 好的大颗粒不多见,因此,大于10ct的优质锆石应为锆石中的珍品 5.1.6矿床成因和产地 宝石级锆石主要作为副矿物产于玄武岩和变质岩中,而真正有开采价值的是砂矿型锆 石矿床。主要锆石矿产地有:柬埔寨、泰国、缅甸、斯里兰卡、法国、澳大利亚、美国 等。我们国家的锆石几乎都是同蓝宝石共生于砂矿中,如福建明溪,海南文昌,山东等 5.2水晶 5.2.1基本性质 1、化学成分 水晶的化学成分为SiO2,即二氧化硅。另外可含少量Ca、Mg、Fe、Mn、Ni等元素 2、晶系及结晶形态 水晶为三方晶系。常发育成完好柱状晶体,常见呈六方柱,菱面体,三方双锥等,并 见有横纹和双晶。水晶的常见晶形(见图2-5-2)。 2、光学性质 (1)颜色:有无色、紫色、黄色、褐色、灰黑色等,但没有鲜红、绿及蓝色的水晶 (2)透明度:透明-透明。 (3)光泽:玻璃光泽,断口可具油脂光泽
锆石的质量一般从颜色、透明度、净度、切工和重量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颜色 锆石最流行的是无色和蓝色,其中蓝色价值高,对其他颜色的锆石,市场需求量少。 优质的锆石在颜色上要求纯正,均匀,色调亮丽。 2、透明度 锆石的质量对透明度的要求较高,优质的锆石要求具较好的透明度。透明度降低对锆 石的质量将产生严重影响。 3、净度 由于无瑕的锆石供应量较大,所以对锆石的内部净度的要求也较高。无色和蓝色的锆 石评价要求是:肉眼观察样品无瑕。特别要观察样品刻面棱线有无磨损,有磨损的锆石需 要重新抛光,价值将下降较多。 4、切工 在评价锆石质量时,切工质量较为重要。一般而言,锆石的切工应重点考虑切磨的比 例、方向和抛光程。锆石之美主要基于锆石具有高折射率、高色散和较强的光泽等,但为 了充分体现锆石的美,必须按照锆石的质量,进行精心的设计,并严格按照比例切磨,并 进行精心的抛光,否则就会严重地影响其质量。 由于锆石(特别是蓝色锆石)具有明显的多色性,切磨方向对锆石色调影响较大,因 此,切磨时光轴应垂直台面,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5、重量 市场上供应的蓝色和无色锆石,常见从几分-数 ct,超过 10ct 的不多见,特别是颜色 好的大颗粒不多见,因此,大于 10ct 的优质锆石应为锆石中的珍品。 5.1.6 矿床成因和产地 宝石级锆石主要作为副矿物产于玄武岩和变质岩中,而真正有开采价值的是砂矿型锆 石矿床。主要锆石矿产地有:柬埔寨、泰国、缅甸、斯里兰卡、法国、澳大利亚、美国 等。我们国家的锆石几乎都是同蓝宝石共生于砂矿中,如福建明溪,海南文昌,山东等。 5.2 水晶 5.2.1 基本性质 1、化学成分 水晶的化学成分为 SiO2,即二氧化硅。另外可含少量 Ca、Mg、Fe、Mn、Ni 等元素。 2、晶系及结晶形态 水晶为三方晶系。常发育成完好柱状晶体,常见呈六方柱,菱面体,三方双锥等,并 见有横纹和双晶。水晶的常见晶形(见图 2-5-2)。 2、光学性质 (1)颜色:有无色、紫色、黄色、褐色、灰黑色等,但没有鲜红、绿及蓝色的水晶。 (2)透明度:透明-透明。 (3)光泽:玻璃光泽,断口可具油脂光泽
图2-5-2水晶晶形示意图 (4)光性:一轴晶正光性。水晶具独特的干涉图,其分割干涉色色环的黑十字臂达不 到中心,形成一种中空的图案,俗称牛眼干涉图。 (5)折射率和双折射率:折射率1.544-1.553,双折射率0.009 (6)色散:低(0.013)。 (7)多色性:无到中等。无色水晶无,有色水晶有,颜色越深,多色性越明显。 (8)吸收光谱:一般无特征光谱 (9)特殊的光学效应:有时因含三个方向定向排列的包裹体而显示星光效应,有时石 英中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纤维状包裹体而显示猫眼效应。 3、力学性质 (1)解理和断口:一般无解理,见壳状断口。 (2)密度:2.65g/cm3。 (3)摩氏硬度:7。 4、其它物理性质 水晶具压电性,在高压下水晶单晶体的两端可产生电荷,因此,无色、纯净、不具双 晶的水晶可作压电石英片 5、包裹体 经常可以见到不规则状排列的气液两相包体,金红石包裹体和电气石包裹体等 522水晶的品种 依据颜色和特殊的光学效应,可将水晶分成不同的宝石品种。 1、无色水晶:无色透明,成分较纯,Si02含量接近100%,完全透明,无包体和裂隙 的大块晶体很难见到。一般都用作雕塑材料,最著名的是制作水晶球。国外把这种水晶球 作为家庭的一种摆设。世界上最大而又透明无瑕的水晶圆球,直径达21cm,重约十几公 斤,现藏于美国华盛顿斯密森博物馆。 2、紫水晶:一般色调较浅,颜色分布不均匀。紫水晶还包括紫红色和深红色的透明水 晶。它是水晶中价格最高的一种,是二月生辰石,常有比较明显的二色性 3、黄水晶:因含微量Fe而呈黄-桔红色、褐黄色,多为透明柱状晶体,市场上目前常 可见到紫晶热处理变色而来的黄褐色水晶
图 2-5-2 水晶晶形示意图 (4)光性:一轴晶正光性。水晶具独特的干涉图,其分割干涉色色环的黑十字臂达不 到中心,形成一种中空的图案,俗称牛眼干涉图。 (5)折射率和双折射率:折射率 1.544-1.553,双折射率 0.009。 (6)色散:低(0.013)。 (7)多色性:无到中等。无色水晶无,有色水晶有,颜色越深,多色性越明显。 (8)吸收光谱:一般无特征光谱。 (9)特殊的光学效应:有时因含三个方向定向排列的包裹体而显示星光效应,有时石 英中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纤维状包裹体而显示猫眼效应。 3、力学性质 (1)解理和断口:一般无解理,见壳状断口。 (2)密度:2.65 g/cm3。 (3)摩氏硬度:7。 4、其它物理性质 水晶具压电性,在高压下水晶单晶体的两端可产生电荷,因此,无色、纯净、不具双 晶的水晶可作压电石英片。 5、包裹体 经常可以见到不规则状排列的气液两相包体,金红石包裹体和电气石包裹体等。 5.2.2 水晶的品种 依据颜色和特殊的光学效应,可将水晶分成不同的宝石品种。 1、无色水晶:无色透明,成分较纯,SiO2 含量接近 100%,完全透明,无包体和裂隙 的大块晶体很难见到。一般都用作雕塑材料,最著名的是制作水晶球。国外把这种水晶球 作为家庭的一种摆设。世界上最大而又透明无瑕的水晶圆球,直径达 21cm,重约十几公 斤,现藏于美国华盛顿斯密森博物馆。 2、紫水晶:一般色调较浅,颜色分布不均匀。紫水晶还包括紫红色和深红色的透明水 晶。它是水晶中价格最高的一种,是二月生辰石,常有比较明显的二色性。 3、黄水晶:因含微量 Fe 而呈黄-桔红色、褐黄色,多为透明柱状晶体,市场上目前常 可见到紫晶热处理变色而来的黄褐色水晶
4、烟晶、茶晶及墨晶:烟黄色者称烟晶,深褐色者称茶晶,黑色者为墨晶。有人认为 这些水晶中主要混有数量不等的极细粒而又均匀分布的碳元素所致,也有些人认为是由于 这些晶体中含有微小质点(如大量气体或游离的硅原子)而成,还有人认为是水晶中含有微 量的铝,A1离子代替Si离子,受到辐射后产生A04空穴色心所致。 5、发晶:一种含有像头发那样的细长的金红石、黑色或彩色的电气石、绿色的角闪 石、白色的石棉、像丝绢一样闪光的阳起石等的水晶品种。这类包裹体使水晶非常美丽, 这种水晶,不需精细加工,而只需稍加琢磨就可作装饰品 6、水胆水晶:水晶中包含有肉眼可见的天然成矿水溶液的包裹体,因为十分罕见,被 称为稀世之宝,往往有些水晶中有空隙,但不含水,当裂适中时,可引起晕彩,可作欣赏 价值很高的观赏石。我国内蒙古发现有水胆水晶 7、蔷薇水晶:含Mn和T而呈粉红色的块状水晶,大多数情况下晶形不佳,在某些晶 体中,因有显微针状金红石,它们沿相互成120°角的三个方向垂直C轴分布,琢磨成弧 形后,出现六射星光,也称“星光蔷薇水晶”。 8、石英猫眼:当水晶中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纤维状包裹体,如石棉纤维时,其弧面形 宝石表面可显示猫眼效应,珠宝界称为石英猫眼。 9、星光水晶:当水晶中含有两组以上定向排列的针状、纤维状包裹体时,其弧面形宝 石表面可显示星光效应,一般为六射星光,也可有四射星光 523水晶的鉴定 水晶的鉴定包括:水晶与相似宝石的鉴定、天然水晶与合成水晶的鉴别、天然水晶与 处理水晶的鉴别等内容。 1、水晶与相似宝石的鉴别 与水晶相似的宝石较多,主要有玻璃、尖晶石、长石、方柱石、堇青石、托帕石、绿 柱石、电气石等,这些宝石除方柱石和堇青石外,其物理性质差别均较大,鉴别较容易 水晶与方柱石折射率范围相近,双折射率相互重叠,颜色(特别是两种宝石的紫色和 黄色品种)十分类似,鉴别时可从下列几个方面考虑 (1)紫色水晶的颜色常不均匀,具色带和色块,而紫色方柱石的颜色相对均匀:在显 微镜下观察,方柱石可见到平行排列的管状包裹体:在偏光镜下,水晶具典型的牛眼状干 涉图,而方柱石是典型的一轴晶干涉图。 (2)黄色水晶与黄色方柱石在的发光具有明显差别。黄晶无荧光或荧光极弱,而黄色 方柱石在短波紫外光下可见红色荧光,在长波紫外下发黄色荧光;黄色方柱石具有最大的 双折射率,与水晶具明显的差别 水晶与堇青石虽然两者折射率较为接近,但只有稍加注意,便可将两者区别开来。堇 青石的颜色是紫蓝色-蓝色,并具有明显的多色性。 2、合成水晶的鉴别 目前,市场上天然水晶与合成水晶的鉴别仍是一下较为困难的问题。综合各方面资 料,两者的鉴定可从下列几个方面考虑 (1)颜色:合成水晶是在相对的条件下经人工生产的产品,因此,其批量样品表现出 过多的统一性,大多表现为颜色均匀,透明度高等,有时受着色剂浓度的影响,颜色可有 过深、过浅现象,而且颜色呆板、发假等。而天然水晶一般有颜色不均匀的现象,而且颜 色柔美、真实
4、烟晶、茶晶及墨晶:烟黄色者称烟晶,深褐色者称茶晶,黑色者为墨晶。有人认为 这些水晶中主要混有数量不等的极细粒而又均匀分布的碳元素所致,也有些人认为是由于 这些晶体中含有微小质点(如大量气体或游离的硅原子)而成,还有人认为是水晶中含有微 量的铝,Al3+离子代替 Si4+离子,受到辐射后产生 AlO4 4-空穴色心所致。 5、发晶:一种含有像头发那样的细长的金红石、黑色或彩色的电气石、绿色的角闪 石、白色的石棉、像丝绢一样闪光的阳起石等的水晶品种。这类包裹体使水晶非常美丽, 这种水晶,不需精细加工,而只需稍加琢磨就可作装饰品。 6、水胆水晶:水晶中包含有肉眼可见的天然成矿水溶液的包裹体,因为十分罕见,被 称为稀世之宝,往往有些水晶中有空隙,但不含水,当裂适中时,可引起晕彩,可作欣赏 价值很高的观赏石。我国内蒙古发现有水胆水晶。 7、蔷薇水晶:含 Mn 和 Ti 而呈粉红色的块状水晶,大多数情况下晶形不佳,在某些晶 体中,因有显微针状金红石,它们沿相互成 120°角的三个方向垂直C轴分布,琢磨成弧 形后,出现六射星光,也称“星光蔷薇水晶”。 8、石英猫眼:当水晶中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纤维状包裹体,如石棉纤维时,其弧面形 宝石表面可显示猫眼效应,珠宝界称为石英猫眼。 9、星光水晶:当水晶中含有两组以上定向排列的针状、纤维状包裹体时,其弧面形宝 石表面可显示星光效应,一般为六射星光,也可有四射星光。 5.2.3 水晶的鉴定 水晶的鉴定包括:水晶与相似宝石的鉴定、天然水晶与合成水晶的鉴别、天然水晶与 处理水晶的鉴别等内容。 1、水晶与相似宝石的鉴别 与水晶相似的宝石较多,主要有玻璃、尖晶石、长石、方柱石、堇青石、托帕石、绿 柱石、电气石等,这些宝石除方柱石和堇青石外,其物理性质差别均较大,鉴别较容易。 水晶与方柱石折射率范围相近,双折射率相互重叠,颜色(特别是两种宝石的紫色和 黄色品种)十分类似,鉴别时可从下列几个方面考虑: (1)紫色水晶的颜色常不均匀,具色带和色块,而紫色方柱石的颜色相对均匀;在显 微镜下观察,方柱石可见到平行排列的管状包裹体;在偏光镜下,水晶具典型的牛眼状干 涉图,而方柱石是典型的一轴晶干涉图。 (2)黄色水晶与黄色方柱石在的发光具有明显差别。黄晶无荧光或荧光极弱,而黄色 方柱石在短波紫外光下可见红色荧光,在长波紫外下发黄色荧光;黄色方柱石具有最大的 双折射率,与水晶具明显的差别。 水晶与堇青石虽然两者折射率较为接近,但只有稍加注意,便可将两者区别开来。堇 青石的颜色是紫蓝色-蓝色,并具有明显的多色性。 2、合成水晶的鉴别 目前,市场上天然水晶与合成水晶的鉴别仍是一下较为困难的问题。综合各方面资 料,两者的鉴定可从下列几个方面考虑: (1)颜色:合成水晶是在相对的条件下经人工生产的产品,因此,其批量样品表现出 过多的统一性,大多表现为颜色均匀,透明度高等,有时受着色剂浓度的影响,颜色可有 过深、过浅现象,而且颜色呆板、发假等。而天然水晶一般有颜色不均匀的现象,而且颜 色柔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