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解部学》教学大纲Anaesthesia anatomy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102027适用专业:本科临床麻醉专业(五年制)课程类别:主干课程总学时/学分:72学时(理论36学时、实验36学时/4学分)考核方式:闭卷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两部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二、课程教学目的麻醉解剖学是从麻醉学的角度研究人体局部配布规律及临床应用的一门科学。它侧重阐述与临床麻醉、疼痛诊治、危重病人监测与治疗等学科相关的人体形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习及临床应用《麻醉学》提供理论基础。它是整个麻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麻醉学专业医学生进入临床麻醉实践的基础和桥梁。通过麻醉解部学理论讲授和学生实践动手操作户体,使学生们掌握人体局部配部规律的基础知识以及掌握如气管插管、体外循环、稚管内麻醉、大血管穿刺和周围神经阻滞等临床麻醉实践所必需的解剖学知识。为学习其它临床医学和麻醉医学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以便为麻醉学的临床实践服务。三、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通过引导性讲课,贯彻基本内容,学生通过听课,小班户体解剖、实习观察、阻滞麻醉模拟穿刺,学习本大纲规定的内容。另附有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和教学录象等方式进行学习。讲授与实习比例为1:1。四、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考试分卷面与实习考核两部分,均以闭卷形式进行,与平时考核相结合进行,平时以考勤、书面作业、技能考核、提问等形式进行考查。卷面考试成绩占占70%,实验报告占5%,提问和考勤占5%实验技能操作20%(试评分标准为:把每班学生分成4组,根据学生尸体操作情况给每组定位17分、14分、11分三个层次分数,再根据每组个别学生的操作情况上下浮动1到3分)。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张励才主编《麻醉解部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参考书目:1、崔慧先主编《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第7版1、金昱主编,《局部解部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年,第1版3、姚尚龙主编,《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第四版4、张励才主编,《麻醉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章节教学内容理论总学时理论讲授学时第一、第二22绪论、头部(1)章22第二章头部(2)22第三章颈部(1)
《麻醉解剖学》 教学大纲 Anaesthesia anatomy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102027 适用专业:本科临床麻醉专业(五年制) 课程类别:主干课程 总学时/学分:72学时(理论36学时、实验36学时/4学分) 考核方式:闭卷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两部分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 麻醉解剖学是从麻醉学的角度研究人体局部配布规律及临床应用的一门科学。它侧重阐述与临床 麻醉、疼痛诊治、危重病人监测与治疗等学科相关的人体形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习及 临床应用《麻醉学》提供理论基础。它是整个麻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麻醉学专业医学生进入 临床麻醉实践的基础和桥梁。通过麻醉解剖学理论讲授和学生实践动手操作尸体,使学生们掌握人 体局部配部规律的基础知识以及掌握如气管插管、体外循环、椎管内麻醉、大血管穿刺和周围神经 阻滞等临床麻醉实践所必需的解剖学知识。为学习其它临床医学和麻醉医学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 理论基础。以便为麻醉学的临床实践服务。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 教师主要通过引导性讲课,贯彻基本内容,学生通过听课,小班尸体解剖、实习观察、阻滞麻醉 模拟穿刺,学习本大纲规定的内容。另附有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和教学录象等方式进行学习。讲 授与实习比例为1:1。 四、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 考试分卷面与实习考核两部分,均以闭卷形式进行,与平时考核相结合进行,平时以考勤、书面 作业、技能考核、提问等形式进行考查。卷面考试成绩占占70%,实验报告占5%,提问和考勤占5%, 实验技能操作20%(试评分标准为:把每班学生分成4组,根据学生尸体操作情况给每组定位17分、 14分、11分三个层次分数,再根据每组个别学生的操作情况上下浮动1到3分)。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张励才 主编《麻醉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 参考书目: 1、崔慧先 主编 《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第7版 1、金 昱 主编,《局部解剖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年,第1版 3、姚尚龙 主编,《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第四版 4、张励才 主编,《麻醉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章节 教学内容 理论总学时 理论讲授学时 第一、第二 章 绪论、头部(1) 2 2 第二章 头部(2) 2 2 第三章 颈部(1) 2 2
22第三章颈部(2)22第四章胸部(1)22第四章胸部(2)22第五章气管插管通道的应用解剖22第六章腹部(1)22第六章腹部(2)22第六章腹部(3)盆部22第七章2会阴2第七章22第八章脊柱区22第九章上肢 (1)22第九章上肢(2)22第十章下肢(1)22第十章下肢(2)22第十一章疼痛与手术反射神经解剖学基础合计3636次序教学内容学时数14股前内侧部;胸前壁、腋窝24小腿前外侧部、足背;肘窝、前臂、手掌34臀部、股后部、窝;肩部、臂后部44小腿后部、足底;前臂后部、背部54气管插管操作、椎管麻醉操作64头面部;手掌、胸壁74腹壁;颈部84腹腔(1);胸腔(1)94腹腔(2);胸腔(2)36合计七、教学基本内容及目标要求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麻醉解剖学的学习方法。2.熟悉:麻醉解剖学的定义、范畴、作用、地位、学习内容与目的3.了解:人体基本分区和结构概况。学习麻醉解剖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阐述麻醉解剖学的概念、范畴、作用、地位、学习内容与目的。2.介绍人体的基本分区和层次结构概况。3.详细讲解内脏、血管、神经的结构特征。4.详细讲解学习麻醉解剖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第三章 颈部(2) 2 2 第四章 胸部(1) 2 2 第四章 胸部(2) 2 2 第五章 气管插管通道的应用解剖 2 2 第六章 腹部(1) 2 2 第六章 腹部(2) 2 2 第六章 腹部(3) 2 2 第七章 盆部 2 2 第七章 会阴 2 2 第八章 脊 柱 区 2 2 第九章 上肢(1) 2 2 第九章 上肢(2) 2 2 第十章 下肢(1) 2 2 第十章 下肢(2) 2 2 第十一章 疼痛与手术反射神经解剖学基础 2 2 合计 36 36 序 次 教学内容 学时数 1 股前内侧部;胸前壁、腋窝 4 2 小腿前外侧部、足背;肘窝、前臂、手掌 4 3 臀部、股后部、腘窝;肩部、臂后部 4 4 小腿后部、足底;前臂后部、背部 4 5 气管插管操作、椎管麻醉操作 4 6 头面部;手掌、胸壁 4 7 腹壁;颈部 4 8 腹腔(1);胸腔(1) 4 9 腹腔(2);胸腔(2) 4 合计 36 七、教学基本内容及目标要求 理论部分 第一章 绪 论 [目的要求] 1.掌握:麻醉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2.熟悉:麻醉解剖学的定义、范畴、作用、地位、学习内容与目的。 3.了解:人体基本分区和结构概况。学习麻醉解剖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阐述麻醉解剖学的概念、范畴、作用、地位、学习内容与目的。 2.介绍人体的基本分区和层次结构概况。 3.详细讲解内脏、血管、神经的结构特征。 4.详细讲解学习麻醉解剖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重点内容]1.阐述麻醉解剖学的概念、范畴、作用、地位、学习内容与目的。2.详细讲解内脏、血管、神经的结构特征。3.详细讲解学习麻醉解部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难点内容]1.阐述麻醉解部学的概念、范畴、作用、地位、学习内容与目的。[自学内容]1.一般介绍人体的基本分区和层次结构概况。第二章头部[目的要求]1.掌握:颅顶枕区、题区的层次结构特点、血管神经的分布及临床意义。头部体表及骨性标志海绵窦的位置、形成、内容、交通及临床意义。三叉神经节及其阻滞麻醉、舌咽神经阻滞麻醉。三叉神经分支、分布及阻滞麻醉途径。腮腺的位置、形态、分部、腮腺床的概念及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2.熟悉:颅底的结构特点、孔裂、通过内容及临床意义。颅内、外静脉的交通及其临床意义。翼从的位置和交通。鼻腔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3.了解:头部境界与分区、结构概况。面部浅层结构。腮腺咬肌区的境界和内容。面侧深区的境界和内容。上颌动脉的行程和分支分布。面侧深区的间隙。鼻腔的分部。[教学内容]1.概述一般介绍头部的境界分部,结构概况,体表及骨性标志。2.颅部重点阐述颅顶枕区、题区、颅骨的层次结构、血管神经的分布特点,颅顶骨。详细讲解颅底内面观,硬脑膜结构特点,脑神经出颅部位,海绵窦及内外静脉的交通。3.面部(1)面浅层结构:一般介绍面部的血管神经。详细讲解面神经、三叉神经的主要分支及其阻滞途径。(2)腮腺咬肌区:重点阐述腮腺咬肌筋膜,腮腺,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及腮腺床。(3)面侧深区:一般介绍翼内、外肌。详细讲解翼丛的位置及交通及上颌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分布。重点阐述下颌神经分支、分部及其阻滞途径。(4)面侧区间隙:重点介绍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下间隙。[重点内容]1.顶枕区、区的层次结构特点、血管神经的分布及临床意义。2.三叉神经节及其阻滞麻醉,舌咽神经阻滞麻醉,三叉神经分支、分布及阻滞麻醉途径。3.头部体表及骨性标志。4.海绵窦的位置、形成、内容、交通及临床意义。5.腮腺的位置、形态、分部、腮腺床的概念及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难点内容]1.三叉神经节及其阻滞麻醉,舌咽神经阻滞麻醉,三叉神经分支、分布及阻滞麻醉途径。[自学内容]1.头部境界与分区、结构概况。面部浅层结构
[重点内容] 1.阐述麻醉解剖学的概念、范畴、作用、地位、学习内容与目的。 2.详细讲解内脏、血管、神经的结构特征。 3.详细讲解学习麻醉解剖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难点内容] 1. 阐述麻醉解剖学的概念、范畴、作用、地位、学习内容与目的。 [自学内容] 1.一般介绍人体的基本分区和层次结构概况。 第二章 头部 [目的要求] 1.掌握:颅顶枕区、颞区的层次结构特点、血管神经的分布及临床意义。头部体表及骨性标志。 海绵窦的位置、形成、内容、交通及临床意义。三叉神经节及其阻滞麻醉、舌咽神经阻滞麻醉。三 叉神经分支、分布及阻滞麻醉途径。腮腺的位置、形态、分部、腮腺床的概念及穿经腮腺的血管神 经。 2.熟悉:颅底的结构特点、孔裂、通过内容及临床意义。颅内、外静脉的交通及其临床意义。翼 丛的位置和交通。鼻腔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 3.了解:头部境界与分区、结构概况。面部浅层结构。腮腺咬肌区的境界和内容。面侧深区的境 界和内容。上颌动脉的行程和分支分布。面侧深区的间隙。鼻腔的分部。 [教学内容] 1.概述 一般介绍头部的境界分部,结构概况,体表及骨性标志。 2.颅部 重点阐述颅顶枕区、颞区、颅骨的层次结构、血管神经的分布特点,颅顶骨。详细讲解 颅底内面观,硬脑膜结构特点,脑神经出颅部位,海绵窦及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3.面部 (1)面浅层结构:一般介绍面部的血管神经。详细讲解面神经、三叉神经的主要分支及其阻滞 途径。 (2)腮腺咬肌区:重点阐述腮腺咬肌筋膜,腮腺,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及腮腺床。 (3)面侧深区:一般介绍翼内、外肌。详细讲解翼丛的位置及交通及上颌动脉的行程、分支及 分布。重点阐述下颌神经分支、分部及其阻滞途径。 (4)面侧区间隙:重点介绍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颞下间隙。 [重点内容] 1.颅顶枕区、颞区的层次结构特点、血管神经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2.三叉神经节及其阻滞麻醉,舌咽神经阻滞麻醉,三叉神经分支、分布及阻滞麻醉途径。 3.头部体表及骨性标志。 4.海绵窦的位置、形成、内容、交通及临床意义。 5.腮腺的位置、形态、分部、腮腺床的概念及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 [难点内容] 1. 三叉神经节及其阻滞麻醉,舌咽神经阻滞麻醉,三叉神经分支、分布及阻滞麻醉途径。 [自学内容] 1. 头部境界与分区、结构概况。面部浅层结构
2.腮腺咬肌区的境界和内容。3.上颌动脉的行程和分支分布。4.面侧深区的境界和内容,面侧深区的间隙。鼻腔的分部。[课外学习及要求]1.如何鉴别颅顶部皮下、腱膜下、骨膜下血肿?2.为何将腱膜下间隙称为顶部危险区?3.何为颜面部危险三角?其原因何在?4.海绵窦的位置、构成、内容、交通及其临床意义?5.顶部软组织各层有哪些特点?6.大脑基底动脉环的位置、组成及其意义?7.三叉神经节的定位阻滞麻醉?8.舌咽神经的定位阻滞麻醉?第三章颈部[目的要求]1.掌握:颈部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颈部重要器官的配布特点。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的毗邻关系及穿刺部位。颈丛的组成、位置及分支。颈丛浅支和隔神经阻滞的途径。臂丛的组成、位置和臂丛神经锁骨上部阻滞的途径。颈交感神经节的位置,掌握星状神经节的阻滞途径。甲状腺的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2.熟悉:颈部的体表标志。颈深筋膜的配布、筋膜间隙的组成及交通途径。熟悉喉的神经及损伤表现。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吡邻、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及功能。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分部。颈外侧淋巴结的分群、位置及回流途径。甲状腺的动脉与静脉。3.了解:颈部的境界与分区。颈部的结构层次。颈动脉鞘的内容。颈内静脉的组成、属支及注入部位。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在颈部的行径概况。颈前淋巴结的位置及回流。甲状腺的形态、被膜与位置。甲状旁腺的形态与位置。[教学内容]1.概述一般介绍颈部的境界、分区,结构概况,体表性标志与投影。2.颈部层次结构一般介绍颈部的浅层结构。详细讲解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一般介绍颈肌和肌间三角。3.颈部血管、神经、淋巴结(1)颈部血管详细讲解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位置、毗邻;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分布;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位置、毗邻、属支及穿刺。(2)颈部神经重点阐述颈丛的组成、位置、毗邻、分支及阻滞途径;臂丛的组成、位置、毗邻、分支及臂丛颈部的阻滞途径。详细讲解迷走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分支分布。重点阐述颈交感干的位置及星状神经节的阻滞麻醉。(3)一般介绍颈部的淋巴。4.详细讲解甲状腺的形态、位置、毗邻、血供及神经。甲状旁腺。5.重点阐述气管插管经喉与气管颈部的解剖。[重点内容]1.颈部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颈部重要器官的配布特点。甲状腺的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2.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的毗邻关系及穿刺部位
2. 腮腺咬肌区的境界和内容。 3. 上颌动脉的行程和分支分布。 4. 面侧深区的境界和内容,面侧深区的间隙。鼻腔的分部。 [课外学习及要求] 1.如何鉴别颅顶部皮下、腱膜下、骨膜下血肿? 2.为何将腱膜下间隙称为颅顶部危险区? 3.何为颜面部危险三角?其原因何在? 4.海绵窦的位置、构成、内容、交通及其临床意义? 5.颅顶部软组织各层有哪些特点? 6.大脑基底动脉环的位置、组成及其意义? 7.三叉神经节的定位阻滞麻醉? 8.舌咽神经的定位阻滞麻醉? 第三章 颈 部 [目的要求] 1.掌握:颈部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颈部重要器官的配布特点。颈内静脉、锁骨下静 脉、颈外静脉的毗邻关系及穿刺部位。颈丛的组成、位置及分支。颈丛浅支和膈神经阻滞的途径。 臂丛的组成、位置和臂丛神经锁骨上部阻滞的途径。颈交感神经节的位置,掌握星状神经节的阻滞 途径。甲状腺的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 2.熟悉:颈部的体表标志。颈深筋膜的配布、筋膜间隙的组成及交通途径。熟悉喉的神经及损伤 表现。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毗邻、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及功能。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 的主要分支、分部。颈外侧淋巴结的分群、位置及回流途径。甲状腺的动脉与静脉。 3.了解:颈部的境界与分区。颈部的结构层次。颈动脉鞘的内容。颈内静脉的组成、属支及注入部 位。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在颈部的行径概况。颈前淋巴结的位置及回流。甲状腺的形态、 被膜与位置。甲状旁腺的形态与位置。 [教学内容] 1.概述 一般介绍颈部的境界、分区,结构概况,体表性标志与投影。 2.颈部层次结构 一般介绍颈部的浅层结构。详细讲解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一般介绍颈肌和肌 间三角。 3.颈部血管、神经、淋巴结 (1)颈部血管 详细讲解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位置、毗邻;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分布;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位置、毗邻、属支及穿刺。 (2)颈部神经 重点阐述颈丛的组成、位置、毗邻、分支及阻滞途径;臂丛的组成、位置、毗 邻、分支及臂丛颈部的阻滞途径。详细讲解迷走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分支分布。重点阐述颈 交感干的位置及星状神经节的阻滞麻醉。 (3)一般介绍颈部的淋巴。 4.详细讲解甲状腺的形态、位置、毗邻、血供及神经。甲状旁腺。 5.重点阐述气管插管经喉与气管颈部的解剖。 [重点内容] 1. 颈部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颈部重要器官的配布特点。甲状腺的毗邻关系及临床 意义。 2.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的毗邻关系及穿刺部位
3.颈丛的组成、位置及分支。颈丛浅支和隔神经阻滞的途径。4。臂丛的组成、位置和臂丛神经锁骨上部阻滞的途径。5.颈深筋膜的配布、筋膜间隙的组成及交通途径。[难点内容]1.隔神经阻滞的途径;臂从神经锁骨上部阻滞的途径;星状神经节的阻滞途径。2.颈深筋膜的配布、筋膜间隙的组成及交通途径。[自学内容]1.颈部的境界与分区。颈部的结构层次。颈动脉鞘的内容。颈内静脉的组成、属支及注入部位。颈前淋巴结的位置及回流。2.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在颈部的行径概况。3,甲状腺的形态、被膜与位置。甲状旁腺的形态与位置。[课外学习及要求]1.试述颈部深筋膜的配布?2.试述颈部深筋膜间隙的组成和内容?3.试述甲状腺动脉和喉神经的解剖关系,甲状腺手术的注意事项?4.结合气管颈部的层次关系,说明气管切开时的注意事项?5.试述臂从的组成和位置?6.二腹肌后腹周围有哪些重要结构?7.颈丛浅支、深支阻滞途径?8.膈神经组织途径?9.斜角肌肌间沟阻滞途径?10.锁骨上臂丛阻滞途径?第四章胸部[目的要求]1.掌握:肋间神经行程及其分支,肋间神经皮支的节段性分布及肋间神经阻滞途径。隔的位置、分部、孔裂及通沟结构。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胸膜的分部以及肋隔隐窝的位置。肺的位置、形态、分叶以及肺门和肺根的构成与毗邻。纵隔的概念和分区。肺尖和肺下界的体表投影。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的体表投影。心包、心包腔的构成,心包窦的位置和临床意义。胸交感干的位置、内脏大小神经。2.熟悉:上纵隔的主要结构及层次关系。女性乳房的淋巴回流及其临床意义。中纵隔、后纵隔的位置、内容。心包内大血管相互之间的关系。食管胸部的行程和毗邻,先天性心脏病的分型及临床麻醉意义。常见性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病理改变及与其有关的麻醉方式的选择。3.了解:胸部的境界和分区、体表标志以及胸部的标志线。胸壁的层次。胸前外侧区肌的配布,肋隙的结构。膈的薄弱区、隔的血管、神经和淋巴。胸腔的构成。胸膜的体表投影及其血管、神经和淋巴。支气管肺段、肺的血管、神经和淋巴。肺裂的体表投影。前纵隔内的结构。纵隔左、右侧面的结构与毗邻关系。了解其血管、淋巴、神经的分布特点。胸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及其属支的行程和毗邻。[教学内容]1.概述一般介绍胸部的境界、分区和体表标志2.胸壁
3. 颈丛的组成、位置及分支。颈丛浅支和膈神经阻滞的途径。 4. 臂丛的组成、位置和臂丛神经锁骨上部阻滞的途径。 5. 颈深筋膜的配布、筋膜间隙的组成及交通途径。 [难点内容] 1. 膈神经阻滞的途径;臂丛神经锁骨上部阻滞的途径;星状神经节的阻滞途径。 2. 颈深筋膜的配布、筋膜间隙的组成及交通途径。 [自学内容] 1. 颈部的境界与分区。颈部的结构层次。颈动脉鞘的内容。颈内静脉的组成、属支及注入部 位。颈前淋巴结的位置及回流。 2. 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在颈部的行径概况。 3. 甲状腺的形态、被膜与位置。甲状旁腺的形态与位置。 [课外学习及要求] 1.试述颈部深筋膜的配布? 2.试述颈部深筋膜间隙的组成和内容? 3.试述甲状腺动脉和喉神经的解剖关系,甲状腺手术的注意事项? 4.结合气管颈部的层次关系,说明气管切开时的注意事项? 5.试述臂丛的组成和位置? 6.二腹肌后腹周围有哪些重要结构? 7.颈丛浅支、深支阻滞途径? 8.膈神经组织途径? 9.斜角肌肌间沟阻滞途径? 10.锁骨上臂丛阻滞途径? 第四章 胸部 [目的要求] 1.掌握:肋间神经行程及其分支,肋间神经皮支的节段性分布及肋间神经阻滞途径。膈的位 置、分部、孔裂及通沟结构。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胸膜的分部以及肋膈隐窝的位置。肺的位置、 形态、分叶以及肺门和肺根的构成与毗邻。纵隔的概念和分区。肺尖和肺下界的体表投影。气管及 左、右主支气管的体表投影。心包、心包腔的构成,心包窦的位置和临床意义。胸交感干的位置、 内脏大小神经。 2.熟悉:上纵隔的主要结构及层次关系。女性乳房的淋巴回流及其临床意义。中纵隔、后纵隔的位 置、内容。心包内大血管相互之间的关系。食管胸部的行程和毗邻,先天性心脏病的分型及临床麻 醉意义。常见性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病理改变及与其有关的麻醉方式的选择。 3.了解:胸部的境界和分区、体表标志以及胸部的标志线。胸壁的层次。胸前外侧区肌的配布,肋 间隙的结构。膈的薄弱区、膈的血管、神经和淋巴。胸腔的构成。胸膜的体表投影及其血管、神经 和淋巴。支气管肺段、肺的血管、神经和淋巴。肺裂的体表投影。前纵隔内的结构。纵隔左、右侧 面的结构与毗邻关系。了解其血管、淋巴、神经的分布特点。胸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及其属支 的行程和毗邻。 [教学内容] 1.概述 一般介绍胸部的境界、分区和体表标志 2.胸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