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疑:由学生自提问题,通过练习与相互讨论或教师辅导进行答疑。精讲:教师重点讲解、示范,解析教材的重点、难点。演练:课堂上反复练习,课后坚持练习运用,力求掌握知识技能,小结: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掌握“三基”情况,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提出课外练习和下一次课进行预习的要求。【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结合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教学包括:课前,教师利用微信(QQ)答疑群或者学习通进行预习导向,指导学生利用超星平台或MOOC网课程资源观看视频、学习辅学资料、完成章节测试和参与话题讨论,并进行问题探究。课中,教师利用线上资源签到、选人、抢答、讨论、练习等开展指导性学习。课后,运用学习通、腾讯会议、微信等进行线上集中答疑、交流讨论和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学习通完成拓展阅读和练习、专题分组讨论、利用互联网进行关键知识自主学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线下教学包括:课堂的讲授、练习、课后设计类、分析类作业的学习导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面对面答疑指导等,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中关键模拟器件和模块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过程中,课堂对重点、难点设置课堂练习任务、并布置课后作业等学习任务,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应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考虑健康、安全及环境等因素,强化学生工程观的建立。通过实验操作和完成报告撰写等学习任务,培养学生严肃的工作态度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讨论式教学法组织教学,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学员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一思考一探索一解答”的积极状态。针对课堂重、难、关键点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并发布相关资料。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同,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员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教学方法体现“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通过讨论来解决学习中遇2
23 解疑:由学生自提问题,通过练习与相互讨论或教师辅导进行答疑。 精讲:教师重点讲解、示范,解析教材的重点、难点。 演练:课堂上反复练习,课后坚持练习运用,力求掌握知识技能。 小结: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掌握“三基”情况,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评价, 同时提出课外练习 和下一次课进行预习的要求。 【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结合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教学包括:课前, 教师利用微信(QQ)答疑群或者学习通进行预习导向,指导学生利用超星平台或 MOOC 网课程资源观看视频、学习辅学资料、完成章节测试和参与话题讨论,并进行问题探究。 课中,教师利用线上资源签到、选人、抢答、讨论、练习等开展指导性学习。课后,运 用学习通、腾讯会议、微信等进行线上集中答疑、交流讨论和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利用 学习通完成拓展阅读和练习、专题分组讨论、利用互联网进行关键知识自主学习,解决 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线下教学包括:课堂的讲授、练习、课后设计类、分析类作业的学 习导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面对面答疑指导等,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 中关键模拟器件和模块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课堂对重点、难点设置课堂练习任务、并布置课后作业等学习任务, 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应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考虑健康、安全及环境等因素,强化学 生工程观的建立。通过实验操作和完成报告撰写等学习任务,培养学生严肃的工作态度 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 讨论式教学法组织教学,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 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学员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 —解答”的积极状态。 针对课堂重、难、关键点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并发布相关资料。学生看问题的方法 不同,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 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员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 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 教学方法体现“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通过讨论来解决学习中遇
到的问题,广泛用于理论和操作教学。有助于学员思考讨论针对性。【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将理论课与实习实验课进行组合教学,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理论讲授强调“实用、适度”,技能训练则强调科学、规范及创新。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制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二者同步进行。收到理论适时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1)项目引入一一布置教学背景与情景,引发激发兴趣,体现“我要学”;(2)信息搜集一一明白行为过程,引发“我知道”;(3)分析规划一一熟悉具体内容,引发“我明白”;(4)动手实践一一具体操作练习,让学生“做中学”;(5)质量检测一一课堂效果检测,让学生“学中做”;(6)目标展示一一获得认同感成就感,让学生确信“我能行”。【专题讨论式教学法】对于各类基本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课前布置专题讨论问题,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讨论主题进行分小组研讨,让每组推选报告人进行汇报。然后进行师生提问、讨论,教师归纳点评。通过讨论课的课前准备及课堂研讨达到进一步提高文献检索、电子技术发展动态、信息收集与提取、团队合作、问题表达、分析设计等能力。六、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安排对应的学序教学内思政元素/思政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课程目容时号案例 (简述)标1)能够描述电路基本1)行动导向实际电组成,了解集中参数教学重点:通过电路理论/教学法:2)学路和电电路概念:参考方向的发展历史,导式教学法:路模型、2)理解理想元件与电的概念了解我国电子3)任务驱动目标1电路的路模型、理解电路基教学难点:工业、信息产教学法。基本物业的发展成就本物理量:参考方向理量应用。3)掌握电流电压参考与广阔前景。方向概念。目标1电路元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欧姆1)行动导向1)能够描述电阻元件目标2件的欧姆定律,理解元电阻元件、定律的实验来教学法:2)启目标32
24 到的问题,广泛用于理论和操作教学。有助于学员思考讨论针对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将理论课与实习实验课进行组合教学,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激发学生 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理论讲授强调“实用、适度”,技能训练则强调科学、规范及 创新。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制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二者同步进行。收到理 论适时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1)项目引入——布置教学背景与情景,引发激发兴趣,体现“我要学”; (2)信息搜集——明白行为过程,引发“我知道”; (3)分析规划——熟悉具体内容,引发“我明白”; (4)动手实践——具体操作练习,让学生“做中学”; (5)质量检测——课堂效果检测,让学生“学中做”; (6)目标展示——获得认同感成就感,让学生确信“我能行”。 【专题讨论式教学法】 对于各类基本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课前布置专题讨论问题,学生围绕老师提出 的讨论主题进行分小组研讨,让每组推选报告人进行汇报。然后进行师生提问、讨论, 教师归纳点评。通过讨论课的课前准备及课堂研讨达到进一步提高文献检索、电子技术 发展动态、信息收集与提取、团队合作、问题表达、分析设计等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安排 序 号 教学内 容 教学目标 学 时 重难点 思政元素/思政 案例(简述) 教学方法 对应的 课程目 标 1 实际电 路和电 路模型、 电路的 基本物 理量 1)能够描述电路基本 组成,了解集中参数 电路概念; 2)理解理想元件与电 路模型、理解电路基 本物理量; 3)掌握电流电压参考 方向概念。 4 教学重点: 参 考 方 向 的概念 教学难点: 参 考 方 向 应用。 通过电路理论 的发展历史, 了解我国电子 工业、信息产 业的发展成就 与广阔前景。 1)行动导向 教学法;2)学 导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 目标 1 2 电路元 件 1)能够描述电阻元件 的欧姆定律,理解元 2 教学重点: 电阻元件、 通过了解欧姆 定律的实验来 1)行动导向 教学法;2)启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电源元件件约束关系及其伏安历,感受科学发式教学法:的特性。特性;了解欧姆定律意义、实践出3)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验来历的科学意教学难点:真知的科学伦理。义、实践出真知的科受控源的理解计算。学伦理。2)能够描述独立电源概念,掌握电压源伏安特性和伏安曲线;掌握电流源伏安特性和伏安曲线:掌握独立电源的串并联的运算方法。3)理解受控电源的概念;掌握受控电源的计算方法。1)能够描述电流的连续性原理和能量守恒教学重点:1)行动导向原理;基尔霍夫了解基尔霍夫教学法;2)启定律的应2)能够运用基尔霍夫目标1基尔霍定律的历史、发式教学法;用。目标23电流定律KCL进行分2夫定律激发学生科技3)任务驱动析计算;教学难点:创新意识。教学法。KCL、KVL方3)能够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进行分程的列法。析计算。1)能够分析计算电阻教学重点:1)行动导向理解等效的串并联;通过实际电源教学法:2)启的概念。电阻电2)能够分析计算星形模型,培养学发式教学法;目标1路的等三角形连接电阻的等生对工程应用教学难点:4目标23)任务驱动效变换效变换;实际电源上主次矛盾的教学法。的等效变3)能够熟练进行电处理方法。换。源的等效变换。1)能够针对不同的电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树立1)行动导向路特点确定使用分析三种方法电阻电家国情怀。结教学法;2)启目标1方法。的核心内路的一合实例,强化发式教学法;目标22容。2)能够描述支路电流目标3般分析工程意识、工3)任务驱动法的解题步骤,进一教学难点:程伦理。教学法:4)专步掌握基尔霍夫定律三种方法2
25 件约束关系及其伏安 特性;了解欧姆定律 的实验来历的科学意 义、实践出真知的科 学伦理。 2)能够描述独立电源 概念,掌握电压源伏 安特性和伏安曲线; 掌握电流源伏安特性 和伏安曲线;掌握独 立电源的串并联的运 算方法。 3)理解受控电源的概 念;掌握受控电源的 计算方法。 电 源 元 件 的特性。 教学难点: 受 控 源 的 理解计算。 历,感受科学 意义、实践出 真知的科学伦 理。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 3 基尔霍 夫定律 1)能够描述电流的连 续性原理和能量守恒 原理; 2)能够运用基尔霍夫 电流定律 KCL 进行分 析计算; 3)能够应用基尔霍夫 电压定律 KVL 进行分 析计算。 2 教学重点: 基 尔 霍 夫 定 律 的 应 用。 教学难点: KCL、KVL方 程的列法。 了解基尔霍夫 定律的历史、 激发学生科技 创新意识。 1)行动导向 教学法;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 目标 1 目标 2 4 电阻电 路的等 效变换 1)能够分析计算电阻 的串并联; 2)能够分析计算星形 三角形连接电阻的等 效变换; 3) 能够熟练进行电 源的等效变换。 2 教学重点: 理 解 等 效 的概念。 教学难点: 实 际 电 源 的 等 效 变 换。 通过实际电源 模型,培养学 生对工程应用 上主次矛盾的 处理方法。 1)行动导向 教学法;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 目标 1 目标 2 5 电阻电 路的一 般分析 1)能够针对不同的电 路特点确定使用分析 方法。 2)能够描述支路电流 法的解题步骤,进一 步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6 教学重点: 三 种 方 法 的 核 心 内 容。 教学难点: 三 种 方 法 帮助学生树立 家国情怀。结 合实例,强化 工程意识、工 程伦理。 1)行动导向 教学法;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4)专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的计算分题讨论式教在电路分析中的作析。学法。用:熟练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电流。3)能理解“假想回路电流”在网孔电流法中的意义;了解网孔电流法的解题步骤和方法。4)能理解电路参考点在结点电压法分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熟悉结点电压法的解题步骤,能运用结点电压法求解少结点多支路复杂直流网络。1)能够理解叠加定理的内容,熟悉叠加定结合两个定理理的适用范围。教学重点:的学习,帮助叠加定理2)能够应用叠加定理学生理解“分1)行动导向和戴维宁分析、计算线性电路。而治之”的解教学法:2)启定理。3)能够理解和掌握戴决问题的思发式教学法;目标1电路定维宁定理的内容;熟路,布置自主3)任务驱动目标261理悉有源二端网络的概教学难点:目标3学习,培养解教学法:4)专念;叠加定理决复杂工程间题讨论式教和戴维宁4)能够运用戴维南定题的能力和勇学法。定理的应理求解和分析电路。于探索的科学用。5)能够运用最大功率精神。传输定理解决实际问题。1)能够识别储能元件教学重点:1)行动导向电容和电感。电容、电感教学法;2)启了解实验来历目标1储能元2)能够分别对。的特性;的科学意义、发式教学法;7目标22件3)能够了解电容、电教学难点:实践出真知的3)任务驱动目标3感元器件约束关系及电容电感科学伦理。教学法:4)比的特性其伏安特性。较教学法。2
26 在电路分析中的作 用;熟练运用支路电 流法求解电路电流。 3)能理解“假想回路 电流”在网孔电流法 中的意义;了解网孔 电流法的解题步骤和 方法。 4)能理解电路参考点 在结点电压法分析过 程中的重要作用;熟 悉结点电压法的解题 步骤,能运用结点电 压法求解少结点多支 路复杂直流网络。 的 计 算 分 析。 题讨论式教 学法。 6 电路定 理 1)能够理解叠加定理 的内容,熟悉叠加定 理的适用范围。 2)能够应用叠加定理 分析、计算线性电路。 3)能够理解和掌握戴 维宁定理的内容;熟 悉有源二端网络的概 念; 4)能够运用戴维南定 理求解和分析电路。 5)能够运用最大功率 传输定理解决实际问 题。 6 教学重点: 叠 加 定 理 和 戴 维 宁 定理。 教学难点: 叠 加 定 理 和 戴 维 宁 定 理 的 应 用。 结合两个定理 的学习,帮助 学生理解“分 而治之”的解 决 问 题 的 思 路,布置自主 学习,培养解 决复杂工程问 题的能力和勇 于探索的科学 精神。 1)行动导向 教学法;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4)专 题讨论式教 学法。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7 储能元 件 1)能够识别储能元件 电容和电感。 2)能够分别对。 3)能够了解电容、电 感元器件约束关系及 其伏安特性。 2 教学重点: 电容、电感 的特性; 教学难点: 电 容 电 感 的特性 了解实验来历 的科学意义、 实践出真知的 科学伦理。 1)行动导向 教学法;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4)比 较教学法。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1)能够描述动态电路的组成与基本特性;描述动态电路的稳态与暂态及换路定则;结合由元件的能够计算动态电路的客观规律引起初始值。的电路暂态响教学重点:1)行动导向应,培养学生2)能够描述RC、RL电暂态响应教学法:2)启一阶电路的概念,理解电路了解客观事目标1的概念及发式教学法:8路的暂时间常数意义;理解物,分析解决目标2求解方法。3)任务驱动目标3态分析零输入、零状态、全响问题的能力,教学法:4)专教学难点:应的概念;强化工程意三要素法。题讨论式教识、工程伦理。3)能够计算求解零输学法。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增强学生的责全响应。任担当意识。4)能够应用三要素法分析计算电路的暂态响应。教学重点:结合正弦稳态1)能够理解相量的概相量法的念及正弦量的相量表电路微积分间1)行动导向概念及表示法:题变换为复数教学法:2)启示方法;2)能够将正弦量的解方程代数方程发式教学法;目标1教学难点:相量法析法和相量法之间相解决问题的方3)任务驱动目标29正弦量的目标3教学法:4)专互变换。法,开拓学生解析法和思路,培养研3)能够理解和掌握基题讨论式教相量法之尔霍夫定律的相量表究和解决问题学法。间相互变示。的能力。换。1)能够理解和掌握电路元件R、L、C端口通过学习正弦教学重点:特性的相量形式;理电路分析方元件的相1)行动导向法,培养学生正弦稳解并熟练记忆三大基量形式。教学法:2)启目标1态电路本元件上电压、电流在了解问题解教学难点:发式教学法:10目标2的分析之间的相位关系及其决问题的能3)任务驱动目标3正弦电路方法相量、相量图的表示力,看清自己,的分析方教学法。方法:遵守工程规范法。与职业道德。2)能够根据时域电路模型画出相对应的相2
27 8 一阶电 路的暂 态分析 1)能够描述动态电路 的组成与基本特性; 描述动态电路的稳态 与暂态及换路定则; 能够计算动态电路的 初始值。 2)能够描述 RC 、RL 电 路的概念,理解电路 时间常数意义;理解 零输入、零状态、全响 应的概念; 3)能够计算求解零输 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全响应。 4)能够应用三要素法 分析计算电路的暂态 响应。 6 教学重点: 暂 态 响 应 的 概 念 及 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 三要素法。 结合由元件的 客观规律引起 的电路暂态响 应,培养学生 了 解 客 观 事 物,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强 化 工 程 意 识、工程伦理。 增强学生的责 任担当意识。 1)行动导向 教学法; 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 4)专 题讨论式教 学法。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9 相量法 1)能够理解相量的概 念及正弦 量的相量表 示法; 2)能够将正弦量的解 析法和相量法之间相 互变换。 3)能够理解和掌握基 尔霍夫定律的相量表 示。 2 教学重点: 相 量 法 的 概 念 及 表 示方法; 教学难点: 正 弦 量 的 解 析 法 和 相 量 法 之 间 相 互 变 换。 结合正弦稳态 电路微积分问 题变换为复数 方程代数方程 解决问题的方 法,开拓学生 思路,培养研 究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1)行动导向 教学法; 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 4)专 题讨论式教 学法。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10 正弦稳 态电路 的分析 方法 1)能够理解和掌握电 路元件 R 、 L 、 C 端口 特性的相量形式;理 解并熟练记忆三大基 本元件上电压、电流 之间的相位关系及其 相量、相量图的表示 方法; 2)能够根据时域电路 模型画出相对应的相 6 教学重点: 元 件 的 相 量形式。 教学难点: 正 弦 电 路 的 分 析 方 法。 通过学习正弦 电 路 分 析 方 法,培养学生 在了解问题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看清自己, 遵守工程规范 与职业道德。 1)行动导向 教学法; 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