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09-1993/06,青岛化工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3/07-2000,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25研究所,助理工程师 工程师 2009-2003/06,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学习及工作经20030200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206/06-2007/10,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后 2007/10-2007/12,DNT涂料株式会社,防腐涂料,访问学者 2009/07-2009/08,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11/02-2011/12,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7/11-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 海工腐蚀与控制 主要从事海洋腐蚀与防护方面的研究,立足国家海洋战略需求,聚焦 国内外行业前沿,针对海洋腐蚀机理和防御调控技术开展了创新性的研究, 代表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极具重要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创建 了海工腐蚀主动防护方法,提出了纳米负载自催化钢筋靶向阻锈理论和海 洋生物提取物的防腐蚀理论,攻克了传统海工腐蚀防护技术瓶颈,出版著 作4部,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 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岛 个人荣誉市拔尖人才,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 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人才奖等奖励20余项 现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海洋污损防护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 任委员、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第一届青年工作委员会、贵州产业 技术发展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树料分会防护与修复材料及 学术兼职应用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科协国家级思想库决策咨询专家、中 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非金属材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 分会第九届混凝土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青岛市腐蚀 与防护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国际涂层技术创新协会秘书长。 表面技术》、《装备环境工程》评审委员会委员,“ Material and 学术期刊兼职 Corrosion”客座主编,《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海洋科学前沿》、《涂 料技术与文摘》、《防腐与绝热》、《化学工程与技术》等编期刊委 陈卓 身份类型 学术带头人 最后学位 博士 获得最后学位 所在院校 瑞典皇家工学院 任职时间 「依托单位职务 研究员 1994年于南昌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7年于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2005年于瑞典皇家工学院(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weden)和 瑞典腐蚀所( Swedish Corrosion Institute)获博士学位;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05年12月-2010年4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博士后和研究科学家 2010年5月-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研 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每洋大气腐蚀与防护
学习及工作经 历 1989/09-1993/06,青岛化工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3/07-2000/09,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 725 研究所,助理工程师, 工程师 2000/09-2003/06,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2003/09-2006/06,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2006/06-2007/10,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后 2007/10-2007/12,DNT 涂料株式会社,防腐涂料,访问学者 2009/07-2009/08,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11/02-2011/12,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7/11-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 海工腐蚀与控制 代表性工作 主要从事海洋腐蚀与防护方面的研究,立足国家海洋战略需求,聚焦 国内外行业前沿,针对海洋腐蚀机理和防御调控技术开展了创新性的研究, 取得了一系列极具重要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创建 了海工腐蚀主动防护方法,提出了纳米负载自催化钢筋靶向阻锈理论和海 洋生物提取物的防腐蚀理论,攻克了传统海工腐蚀防护技术瓶颈,出版著 作 4 部,发表 SCI 收录论文 100 余篇。 个人荣誉 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岛 市拔尖人才,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 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人才奖等奖励 20 余项。 学术兼职 现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海洋污损防护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 任委员、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第一届青年工作委员会、贵州产业 技术发展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防护与修复材料及 应用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科协国家级思想库决策咨询专家、中 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非金属材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 分会第九届混凝土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青岛市腐蚀 与防护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国际涂层技术创新协会秘书长。 学术期刊兼职 《表面技术》、《装备环境工程》评审委员会委员,“Material and Corrosion” 客座主编,《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海洋科学前沿》、《涂 料技术与文摘》、《防腐与绝热》、《化学工程与技术》等编期刊委; 姓名 陈卓元 身份类型 学术带头人 性别 男 年龄 49 最后学位 博士 获得最后学位 所在院校 瑞典皇家工学院 任职时间 无 依托单位职务 研究员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4 年于南昌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7 年于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2005 年于瑞典皇家工学院(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weden)和 瑞典腐蚀所(Swedish Corrosion Institute)获博士学位; 2005 年 12 月-2010 年 4 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博士后和研究科学家; 2010年5月-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研 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海洋大气腐蚀与防护
在大气腐蚀原位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首次将红外光谱 显微镜技术引入到大气腐蚀领域做原位研究工作;在薄液层电解液的二 次扩展行为和机理、二氧化碳对氯化钠盐粒导致的铜大气腐蚀过程的影 代表性工作响机理、大气局部腐蚀的稳定性判据、薄液层电解液物理性质的解析等 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目前,在大气 腐蚀领域发表专著《金属腐蚀的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机理》、《光照辐射对 大气腐蚀过程的影响机理》、《铜的大气腐蚀及其研究方法》3部,发表论 文90余篇。 个人荣誉 2010年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2015年入选青岛市创新领军人才;获2018 年度青岛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学术兼职 学术期刊兼职 姓名 张杰 身份类型 优秀青年骨干 性别 男 年龄 43 最后学位 博士 获得最后学位 所在院校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任职时间 依托单位职务 研究员 1999年于山东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2年于山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05年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207/8-2010/1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0/12-2015/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6/1-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 海洋微生物腐蚀与生物污损 从事海洋环境微生物腐蚀和生物污损,阴极保护等研究工作。共承 代表性工作担科研及企业委托项目9项,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 科学院战略先导项目子课题等。发表相关文章60余篇,申请15件专利, 目前授权5件。培养研究生10余人 个人荣誉 获青岛市第九届青年科技奖,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青岛市自然 科学二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奖励 学术兼职 重庆交通大学兼职导师、山东省暨青岛市腐蚀协会理事 学术期刊兼职 《广西科学院学报》编委,并组织“海洋科学”专题 姓名 王鹏 身份类型 优秀青年骨干 年龄 最后学位 博士 获得最后学位 所在院校 大连理工大学 无 依托单位职务 研究员 2003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9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 学习及工作经历200912018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后 2011.8-2015.10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1510-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 海洋腐蚀与污损控制技术
代表性工作 在大气腐蚀原位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首次将红外光谱 显微镜技术引入到大气腐蚀领域做原位研究工作;在薄液层电解液的二 次扩展行为和机理、二氧化碳对氯化钠盐粒导致的铜大气腐蚀过程的影 响机理、大气局部腐蚀的稳定性判据、薄液层电解液物理性质的解析等 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目前,在大气 腐蚀领域发表专著《金属腐蚀的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机理》、《光照辐射对 大气腐蚀过程的影响机理》、《铜的大气腐蚀及其研究方法》3 部,发表论 文 90 余篇。 个人荣誉 2010 年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2015 年入选青岛市创新领军人才;获 2018 年度青岛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学术兼职 无 学术期刊兼职 无 姓名 张杰 身份类型 优秀青年骨干 性别 男 年龄 43 最后学位 博士 获得最后学位 所在院校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任职时间 无 依托单位职务 研究员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9 年于山东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2 年于山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 2005 年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2007/8-2010/1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0/12-2015/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6/1-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 海洋微生物腐蚀与生物污损 代表性工作 从事海洋环境微生物腐蚀和生物污损,阴极保护等研究工作。共承 担科研及企业委托项目 9 项,包括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 项中国 科学院战略先导项目子课题等。发表相关文章 60 余篇,申请 15 件专利, 目前授权 5 件。培养研究生 10 余人。 个人荣誉 获青岛市第九届青年科技奖,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青岛市自然 科学二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奖励。 学术兼职 重庆交通大学兼职导师、山东省暨青岛市腐蚀协会理事 学术期刊兼职 《广西科学院学报》编委,并组织“海洋科学”专题 姓名 王鹏 身份类型 优秀青年骨干 性别 男 年龄 38 最后学位 博士 获得最后学位 所在院校 大连理工大学 任职时间 无 依托单位职务 研究员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03 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9 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 2009.11-2011.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后; 2011.8-2015.10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15.10-至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员 研究方向 海洋腐蚀与污损控制技术
开发了新型的超疏水表面制备技术-恒电位解法,并提出了成膜机 制;首次研究了超疏水表面在海洋大气腐蚀防护中应用的可行性,揭示 代表性工作表面润湿性对盐粒潮解、凝露等行为的影响机制,提出了超疏水膜大气 腐蚀防护机制;首次证实了超滑表面对海洋黴生物腐蚀的防护作用,提 出了仿超滑表面对微生物附着的作用机制;以上工作丰富了海洋防腐 防污理论,也为海洋环境中防腐、防污材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首届中国腐蚀与防护杰出青年学术奖 个人荣誉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优秀科技人才奖 2017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9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 学术兼职山东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 学术期刊兼职Naue出版集团旗下期刊《 NPJ-Materials degradation)》编委 姓名 王秀通 身份类型 优秀青年骨干 性别 男 年龄 42 最后学位 博士 获得最后学位 所在院校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任职时间 依托单位职务 研究员 2000年于青岛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3年于青岛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 学习及工作经历2006年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2006、3-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2011.6-2011.12,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部,访问研究员 研究方向 海洋环境腐蚀监测及阴极保护技术 开展了海洋平合等工程结构腐蚀监测工作,针对海洋工程构筑物开 发的阴极保护监测系统,已经在近20座海洋平台得到应用和示范,有效 代表性工作解决了现有监测手段无法长期持续监测的难题,为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 的保障。研究了具有光生阴极保护功能的新型腐蚀防护材料,为工程腐 蚀防护提供了长效保障 个人荣誉 获得笫十一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青岛市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 学术兼职 山东省暨青岛市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 学术期刊兼职 无 姓名 王毅 身份类型 优秀青年骨干 性别 男 年龄 最后学位 博士 获得最后学位 所在院校 北京化工大学 任职时间 无 依托单位职务 研究员 2004年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9年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博士学位;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907-2011.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201-2017.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8/01-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 环境友好防污材料设计、构筑与机制
代表性工作 开发了新型的超疏水表面制备技术-恒电位解法,并提出了成膜机 制;首次研究了超疏水表面在海洋大气腐蚀防护中应用的可行性,揭示 表面润湿性对盐粒潮解、凝露等行为的影响机制,提出了超疏水膜大气 腐蚀防护机制;首次证实了超滑表面对海洋微生物腐蚀的防护作用,提 出了仿超滑表面对微生物附着的作用机制;以上工作丰富了海洋防腐、 防污理论,也为海洋环境中防腐、防污材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个人荣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首届中国腐蚀与防护杰出青年学术奖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优秀科技人才奖 2017 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9 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 学术兼职 山东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 学术期刊兼职 Nature 出版集团旗下期刊《NPJ-Materials degradation》编委 姓名 王秀通 身份类型 优秀青年骨干 性别 男 年龄 42 最后学位 博士 获得最后学位 所在院校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任职时间 无 依托单位职务 研究员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00 年于青岛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3 年于青岛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 2006 年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2006.3-至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2011.6-2011.12, 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部,访问研究员 研究方向 海洋环境腐蚀监测及阴极保护技术 代表性工作 开展了海洋平台等工程结构腐蚀监测工作,针对海洋工程构筑物开 发的阴极保护监测系统,已经在近 20 座海洋平台得到应用和示范,有效 解决了现有监测手段无法长期持续监测的难题,为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 的保障。研究了具有光生阴极保护功能的新型腐蚀防护材料,为工程腐 蚀防护提供了长效保障。 个人荣誉 获得第十一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青岛市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 学术兼职 山东省暨青岛市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 学术期刊兼职 无 姓名 王毅 身份类型 优秀青年骨干 性别 男 年龄 38 最后学位 博士 获得最后学位 所在院校 北京化工大学 任职时间 无 依托单位职务 研究员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04 年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9 年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博士学位; 2009.07-2011.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2.01-2017.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8/01-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 环境友好防污材料设计、构筑与机制
在水滑石型天然产物防污剂分子容器、层状无机功能材料基薄膜设 计、制备和防污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各类项目12项 代表性工作 相关研究在国外期刊上发表50余篇SCI论文(第一作者23篇,共同 讯作者3篇)。SCI论文总影响因子加和大于200,篇均超过40,引用次 数超过1000次,单篇最高它引超过100次。出版中文专著一部(层状无 机功能材料在海洋防腐防污领域的应用)。申请30余件国家发明专利 授权10余件。公开国际发明专利2件。 个人荣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汇泉学者” 中国腐蚀与防护杰出青年学术奖 学术兼职山东省暨青岛市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会理事 学术期刊兼职《装备环境工程》杂志评审委员会委员 姓名 张瑞永 身份类型 青年骨干 性别 年龄 35 最后学位 博士 「获得最后学位 所在院校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任职时间 依托单位职务 项目研究员 2006年于中南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9年于中南大学获硕士学位;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15年于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获博士学位 201601-201607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博士后 201608-2020.03德国联邦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博士后 02004-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项目研究员 研究方向 腐蚀微生物生物膜与腐蚀机理 极端铁氧化古菌在reS2成膜机制及reS3腐蚀庠降解机理;金属硫化 代表性工作叶菌在元素硫表面附着及生物膜成膜模式和细胞元素硫互作机制:深地 环境中铁氧化微生物铁还原耦合硫代谢途径以及其对硫化矿物腐蚀/降解 个人荣誉FEMS青年科学家会议奖 学术兼职 无 学术期刊兼职 Front. Microbiol编委、 J. Cent. South uniⅳ.青年编委 姓名 刘娜珍 身份类型 优秀青年骨干 性别 女 年龄 最后学位 博士 获得最后学位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所在院校 任职时间 无 依托单位职务 项目研究员 2011年于山东大学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 2017年于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获腐蚀科学博士学位: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1702-20178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博士后; 2017.11-20190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后 201903-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项目研究员 研究方向 核废料储存罐的设计与腐蚀行为研究
代表性工作 在水滑石型天然产物防污剂分子容器、层状无机功能材料基薄膜设 计、制备和防污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各类项目 12 项。 相关研究在国外期刊上发表 50 余篇 SCI 论文(第一作者 23 篇,共同通 讯作者 3 篇)。SCI 论文总影响因子加和大于 200,篇均超过 4.0,引用次 数超过 1000 次,单篇最高它引超过 100 次。出版中文专著一部(层状无 机功能材料在海洋防腐防污领域的应用)。申请 30 余件国家发明专利, 授权 10 余件。公开国际发明专利 2 件。 个人荣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汇泉学者” 中国腐蚀与防护杰出青年学术奖 学术兼职 山东省暨青岛市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会理事 学术期刊兼职 《装备环境工程》杂志评审委员会委员 姓名 张瑞永 身份类型 青年骨干 性别 男 年龄 35 最后学位 博士 获得最后学位 所在院校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任职时间 无 依托单位职务 项目研究员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06 年于中南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9 年于中南大学获硕士学位; 2015 年于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获博士学位; 2016.01-2016.07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博士后; 2016.08-2020.03 德国联邦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博士后; 2020.04-至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项目研究员 研究方向 腐蚀微生物生物膜与腐蚀机理 代表性工作 极端铁氧化古菌在 FeS2 成膜机制及 FeS2 腐蚀/降解机理;金属硫化 叶菌在元素硫表面附着及生物膜成膜模式和细胞-元素硫互作机制;深地 环境中铁氧化微生物铁还原耦合硫代谢途径以及其对硫化矿物腐蚀/降解 影响。 个人荣誉 FEMS 青年科学家会议奖 学术兼职 无 学术期刊兼职 Front. Microbiol. 编委、J. Cent. South Univ. 青年编委 姓名 刘娜珍 身份类型 优秀青年骨干 性别 女 年龄 35 最后学位 博士 获得最后学位 所在院校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任职时间 无 依托单位职务 项目研究员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11 年于山东大学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 2017 年于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获腐蚀科学博士学位; 2017.02-2017.8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博士后; 2017.11-2019.0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后; 2019.03-至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项目研究员 研究方向 核废料储存罐的设计与腐蚀行为研究
论证模拟方法预测核废料腐蚀速率的合理性,量化破裂核废料储存 罐内氢气对核废料腐蚀的抑制作用;研究以二氧化铀结构为基体的核废 料的腐蚀机理,建立核废料中有害核素的泄露模型。这对深λ理解核废 代表性工作料的腐蚀机理,预测核废料的表面活性和腐蚀速率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 据,为加拿大核废料处理方案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现 从事核废料金属储存罐在深地质条件下的腐蚀行为硏究,混凝土钢结构 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监测等工作 入选中国科学院人才项目(2019) 个人荣誉 Discussion leader of keynote session, Gordon Research Seminar(2016) 西安大略大学 Christian sivertz奖学金(2012) 学术兼职 学术期刊兼职|无 3.国内/外学术机构和期刊任职情况 姓名 学术组织/期刊名称 职务 任职开任职结 始时间束时间 侯保荣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荣誉理事长201408至今 侯保荣 全球腐蚀成本与防腐策略调 查的大型公益项目委员会中国区主席2015-03至今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腐蚀 侯保荣 与污损专业委员会 名誉理事长2011至今 4/侯保荣/海洋防腐蚀产业技术创新战 理事长2010-11至今 略联盟 全国防腐蚀标准化技术委员 5侯保荣 顾问 2010-12至今 会 6张盾 亚太腐蚀控制联盟 理事 2008-01至今 张盾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副理事长2013-07至今 8张盾 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 理事 201112至今 9张盾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海洋腐 主任 蚀与生物污损专业委员会 2011-121至今 10张{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水环境 腐蚀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13-07至今
代表性工作 论证模拟方法预测核废料腐蚀速率的合理性,量化破裂核废料储存 罐内氢气对核废料腐蚀的抑制作用;研究以二氧化铀结构为基体的核废 料的腐蚀机理,建立核废料中有害核素的泄露模型。这对深入理解核废 料的腐蚀机理,预测核废料的表面活性和腐蚀速率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 据,为加拿大核废料处理方案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现 从事核废料金属储存罐在深地质条件下的腐蚀行为研究,混凝土钢结构 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监测等工作。 个人荣誉 入选中国科学院人才项目(2019) Discussion leader of keynote session, Gordon Research Seminar(2016) 西安大略大学 Christian Sivertz 奖学金(2012) 学术兼职 无 学术期刊兼职 无 3.国内/外学术机构和期刊任职情况 序 号 姓名 学术组织/期刊名称 职务 任职开 始时间 任职结 束时间 1 侯保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荣誉理事长 2014-08 至今 2 侯保荣 全球腐蚀成本与防腐策略调 查的大型公益项目委员会 中国区主席 2015-03 至今 3 侯保荣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腐蚀 与污损专业委员会 名誉理事长 2011-12 至今 4 侯保荣 海洋防腐蚀产业技术创新战 略联盟 理事长 2010-11 至今 5 侯保荣 全国防腐蚀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 顾问 2010-12 至今 6 张盾 亚太腐蚀控制联盟 理事 2008-01 至今 7 张盾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副理事长 2013-07 至今 8 张盾 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 理事 2011-12 至今 9 张盾 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海洋腐 蚀与生物污损专业委员会 主任 2011-12 至今 10 张盾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水环境 腐蚀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13-07 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