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 2/3在HB内 15%在MB内 血浆结合铁34mg 细胞酶含铁<10mg 余为贮存铁 男性18,女性300-400mg 功能铁和贮存铁
分布: 2/3在HB内 15%在MB内 血浆结合铁 3-4mg 细胞酶含铁 <10mg 余为贮存铁 男性1g,女性300-400mg 功能铁和贮存铁
二、铁的来源和吸收 1、每天需要补充量为1-1.5mg, 孕妇、哺乳妇女24mg 2、动物类食物含「e十,易汲收 3、维C、蛋白质分解物促吸收 4、体内贮存铁量与吸收负相关 5、吸收部位为十三指肠及空肠 上段,多为主动吸收
二、铁的来源和吸收 1、每天需要补充量为1-1.5mg, 孕妇、哺乳妇女2-4 mg 2、动物类食物含Fe++ , 易吸收 3、维C、蛋白质分解物促吸收 4、体内贮存铁量与吸收负相关 5、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及空肠 上段,多为主动吸收
铁的运输 进入血浆的Fe十经铜蓝 蛋白氧化→Fe+,与转 铁蛋白(2:1)结合→组 织、幼红细胞受体→胞内 →Fe+,用于合成HB等
三、铁的运输 进入血浆的Fe++经铜蓝 蛋白氧化→ Fe +++,与转 铁蛋白(2:1)结合→ 组 织、幼红细胞受体→ 胞内 → Fe++ ,用于合成HB等
四、铁的再利用和排泄 RBC寿命120天,每天有08%的 RBC老化、破坏,血红素铁重复 利用(封闭式循环) 每天排泄铁<1mg,乳汁内mg 五、铁的贮存 铁蛋白:可熔于水,易被利用 含铁血黄素:不熔于水
四、铁的再利用和排泄 RBC寿命120天,每天有0.8%的 RBC老化、破坏,血红素铁重复 利用(封闭式循环) 每天排泄铁<1mg,乳汁内1mg 五、铁的贮存 铁蛋白:可溶于水,易被利用 含铁血黄素:不溶于水
【病因和发病机制】 铁摄入不足 1、需要增加(相对不足) 2、摄入减少 3、吸收障碍: 食物和药物影响、疾病 慢性失血(最常见) 胃肠道、尿生殖糸统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铁摄入不足 1、需要增加(相对不足) 2、摄入减少 3、吸收障碍: 食物和药物影响、疾病 二、慢性失血(最常见) 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