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舒适 第一节各种卧位 、卧位的性质 1、主动卧位主动卧位指患者自己采取的最舒适的卧位。 2、被动卧位被动卧位是指患者无力变换卧位而需由他人帮助安置的卧位 3、被迫卧位被迫卧位是指患者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所需而被迫采取的 卧位。 、常用卧位 (一)仰卧位 l、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主要为避免呕吐物误吸到 呼吸道而引起室息或肺部并发症患者。 2、中凹卧位适用范围:休克患者。因为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 呼吸及缺氧症状;抬髙下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増加心输出量。 3、屈膝仰卧位适用范围:胸腹部检査时,可使腹肌放松,便于检査;行导尿术及会 阴冲洗时,便于暴露操作部位 (二)侧卧位适用范围:灌肠、肛门检査、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臀部肌肉注 射。 (三)俯卧位适用范围:腰、背部检査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査时。脊椎手术后腰、 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四)半坐卧位适用范围: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心肺疾病所引起呼 吸困难的患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五)端坐位适用范围: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六)头高足低位适用范围:颈椎骨折进行颅骨牵引时作反牵引力。减低颅内压, 预防脑水肿
1 第十章 舒适 第一节 各种卧位 一、卧位的性质 1、主动卧位 主动卧位指患者自己采取的最舒适的卧位。 2、被动卧位 被动卧位是指患者无力变换卧位而需由他人帮助安置的卧位。 3、被迫卧位 被迫卧位是指患者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所需而被迫采取的 卧位。 二、常用卧位 (一)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适用范围: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主要为避免呕吐物误吸到 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患者。 2、中凹卧位 适用范围 :休克患者。因为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 呼吸及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输出量。 3、屈膝仰卧位 适用范围:胸腹部检查时,可使腹肌放松,便于检查;行导尿术及会 阴冲洗时,便于暴露操作部位。 (二)侧卧位 适用范围: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臀部肌肉注 射。 (三)俯卧位 适用范围: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脊椎手术后腰、 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四)半坐卧位 适用范围: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心肺疾病所引起呼 吸困难的患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五)端坐位 适用范围: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六)头高足低位 适用范围:颈椎骨折进行颅骨牵引时作反牵引力。减低颅内压, 预防脑水肿
(七)头低足高位适用范围: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十二指肠引流术, 有利于胆汁引流。下肢骨折牵引。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 带脱垂 (八)截石卧位病人接受会阴、阴道、子宫颈及肛门部位的检査、治疗、护理或手 术。 (九)膝胸卧位适用范围:作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査及治疗。矫正子宫后倾 或胎位不正。 、协助病人更换卧位 (一)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1、方法 (1)一人协助翻身法先将枕头移向对侧,然后将患者肩部、腰部及臀部移向护士侧 床缘,再将双下肢移近并曲膝。一手托肩,一手托膝,轻轻将患者转向对侧,使患者背对 护士。 (2)两人协助翻身法两人站在床的同一侧,一人托住患者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 住患者臀部和膝下部,两人同时将患者移向近侧。 (3)轴式翻身法:患者去枕仰卧,护士将大单铺于患者身体下。三名护士站于病床同 侧,分别抓紧靠近患者头、肩、腰、髋及双下肢等处的大单,将患者拉至近侧,拉起床栏。 护士绕至床另一侧,三人分别抓紧患者近侧头、肩、胸、腰、背、臀及双下肢等处的远侧 大单,同时将患者整个身体以圆滚轴式翻转至近侧,使患者面向护士,放枕头于近侧 (二)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 1、目的:协助滑向床尾而自己不能移动的患者移向床头,恢复正确而舒适的卧位。 (1)一人协助移向床头法患者仰卧屈曲,双手握住床头栏杆,双脚蹬床面。护士 手放于患者的肩部,一手放于臀部 (2)二人协助移向床头法:患者仰卧屈膝。两人分别站在床的两侧,交叉托住患者颈
2 (七)头低足高位 适用范围: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十二指肠引流术, 有利于胆汁引流。下肢骨折牵引。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 带脱垂。 (八)截石卧位 病人接受会阴、阴道、子宫颈及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护理或手 术。 (九)膝胸卧位 适用范围:作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矫正子宫后倾 或胎位不正。 三、协助病人更换卧位 (一)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1、方法 (1)一人协助翻身法 先将枕头移向对侧,然后将患者肩部、腰部及臀部移向护士侧 床缘,再将双下肢移近并曲膝。一手托肩 ,一手托膝,轻轻将患者转向对侧,使患者背对 护士。 (2)两人协助翻身法 两人站在床的同一侧,一人托住患者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 住患者臀部和膝下部,两人同时将患者移向近侧。 (3)轴式翻身法:患者去枕仰卧,护士将大单铺于患者身体下。三名护士站于病床同 侧,分别抓紧靠近患者头、肩、腰、髋及双下肢等处的大单,将患者拉至近侧,拉起床栏。 护士绕至床另一侧,三人分别抓紧患者近侧头、肩、胸、腰、背、臀及双下肢等处的远侧 大单,同时将患者整个身体以圆滚轴式翻转至近侧,使患者面向护士,放枕头于近侧。 (二)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 1、目的:协助滑向床尾而自己不能移动的患者移向床头,恢复正确而舒适的卧位。 (1)一人协助移向床头法 患者仰卧屈曲,双手握住床头栏杆,双脚蹬床面。护士一 手放于患者的肩部,一手放于臀部。 (2)二人协助移向床头法:患者仰卧屈膝。两人分别站在床的两侧,交叉托住患者颈
肩部和臀部,同时抬起患者移向床头。 (四)保护具的应用 保护具是用来限制病人身体或机体某部位的活动,以达到维护病人安全与治疗效果的 各种器具。 (一)适用范围 l、坠床机率髙的患者如麻醉后未清醒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失明、痉挛或年老 者。 2、儿科病人凡未满6岁的儿童,因认知及自我保护能力尚未发育完善,无法完全了 解护理人员及家属的解说,易致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或不配合治疗等行为。 3、精神病病人如躁狂症者、自我伤害者。 (二)使用原则 1、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保护具的原因、目的和方法,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同意及 配合,注意保护病人的自尊,严格掌握保护具的使用指征,一般只能短期使用。 2、预防被约束部位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或皮肤受损 3、约束时应注意维持病人的肢体功能位置。 4、确定病人可以随时呼叫护士,呼叫器开关放在病人手可触及处。 5、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目的、时间,每次观察的结果,执行护理措施情况及解除 约束的时间 (三)保护具的常用方法 1、床档保护病人以防坠床 2、约束带用于保护躁动患者,限制失控的肢体活动,使病人免于伤害自己或他人。 3、支被架用于肢体瘫痪或极度衰弱者,防止盖被压迫肢体而造成不适或影响肢体的 功能位置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如足下垂、足尖褥疮等。也用于烧伤病人的暴露疗法需保暖时
3 肩部和臀部,同时抬起患者移向床头。 (四)保护具的应用 保护具是用来限制病人身体或机体某部位的活动,以达到维护病人安全与治疗效果的 各种器具。 (一)适用范围 1、坠床机率高的患者 如麻醉后未清醒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失明、痉挛或年老 者。 2、儿科病人 凡未满 6 岁的儿童,因认知及自我保护能力尚未发育完善,无法完全了 解护理人员及家属的解说,易致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或不配合治疗等行为。 3、精神病病人 如躁狂症者、自我伤害者。 (二)使用原则 1、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保护具的原因、目的和方法,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同意及 配合,注意保护病人的自尊,严格掌握保护具的使用指征,一般只能短期使用。 2、预防被约束部位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或皮肤受损 3、约束时应注意维持病人的肢体功能位置。 4、确定病人可以随时呼叫护士,呼叫器开关放在病人手可触及处。 5、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目的、时间,每次观察的结果,执行护理措施情况及解除 约束的时间。 (三)保护具的常用方法 1、床档 保护病人以防坠床。 2、约束带 用于保护躁动患者,限制失控的肢体活动,使病人免于伤害自己或他人。 3、支被架 用于肢体瘫痪或极度衰弱者,防止盖被压迫肢体而造成不适或影响肢体的 功能位置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如足下垂、足尖褥疮等。也用于烧伤病人的暴露疗法需保暖时
第四节病人的清洁护理 清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之一。清洁是指清除微生物及其他污垢,防止细菌繁殖, 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清洁能维持良好的自我形象,使人感到舒适、安全、心情愉快。 、口腔护理 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使病人舒适 2、去除口臭、口垢,促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粘膜和舌苔的变化及特殊的口腔气味,提供病情变化的动态信息。如病人 口腔有大蒜样臭味,提示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可能。 用物 l、治疗盘:治疗碗(内盛含有漱口溶液的棉球大于15只、弯血管钳、镊子)、压舌板、 治疗巾、弯盘、杯子(内盛漱口液)、吸水管、手电筒、棉签,必要时备张口器 2、外用药:按需准备。如液状石蜡、锡类散、西瓜霜、口腔薄膜、金霉素甘油、制霉 菌素甘油等。 3、常用漱口溶液 步骤 1、携用物到床旁,向病人解释,以便取得合作。 2、协助病人侧卧,面向护士,取治疗巾;围于颌下及枕上,置弯盘于口角旁,湿润口 唇、口角。 3、嘱病人张口,如有活动性义齿者先取下,协助病人用温水漱口后,嘱病人咬合上 下牙齿,用压舌板轻轻撑开一侧颊部,用弯血管钳夹含有漱口液的棉球由内向门齿纵向擦 洗。同法擦洗对侧。 4、嘱病人张口,依次擦洗一侧牙齿上内侧面、上咬合面,下内侧面、下咬合面,再弧 形擦洗颊部,同法擦洗对侧。由内向外擦洗舌面及孤形擦洗硬腭(勿触及咽喉部,以免引 起恶心)
4 第四节 病 人 的 清 洁 护 理 清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之一。清洁是指清除微生物及其他污垢,防止细菌繁殖, 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清洁能维持良好的自我形象,使人感到舒适、安全、心情愉快。 一、口 腔 护 理 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使病人舒适。 2、去除口臭、口垢,促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粘膜和舌苔的变化及特殊的口腔气味,提供病情变化的动态信息。如病人 口腔有大蒜样臭味,提示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可能。 用物 1、治疗盘:治疗碗(内盛含有漱口溶液的棉球大于 15 只、弯血管钳、镊子)、压舌板、 治疗巾、弯盘、杯子(内盛漱口液)、吸水管、手电筒、棉签,必要时备张口器。 2、外用药:按需准备。如液状石蜡、锡类散、西瓜霜、口腔薄膜、金霉素甘油、制霉 菌素甘油等。 3、常用漱口溶液。 步骤 1、携用物到床旁,向病人解释,以便取得合作。 2、协助病人侧卧,面向护士,取治疗巾;围于颌下及枕上,置弯盘于口角旁,湿润口 唇、口角。 3、嘱病人张口,如有活动性义齿者先取下,协助病人用温水漱口后,嘱病人咬合上、 下牙齿,用压舌板轻轻撑开一侧颊部,用弯血管钳夹含有漱口液的棉球由内向门齿纵向擦 洗。同法擦洗对侧。 4、嘱病人张口,依次擦洗一侧牙齿上内侧面、上咬合面,下内侧面、下咬合面,再弧 形擦洗颊部,同法擦洗对侧。由内向外擦洗舌面及孤形擦洗硬腭(勿触及咽喉部,以免引 起恶心)
再次嗽口后擦净面颊部。 6、撤去治疗巾,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注意事项 1、擦洗时动作要轻,特别是对凝血功能不良的病人,要防止碰伤粘膜及牙龈。 2、昏迷病人禁忌漱口,需用张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擦洗时必须使用血管钳夹紧 棉球,一次一个,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棉球蘸漱口水不可过湿,以防病员将溶液吸入 呼吸道 3、传染病病人的用物按照消毒隔离原则处理。 头发护理 头发护理是维持病人舒适的重要护理操作之一。当病人病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时, 护士给予或协助病人床上梳头、洗头,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除去污秽,使病人清洁、 舒适和美观。 床上梳发 1、用物治疗巾、梳子、30%乙醇、纸袋 步骤 (1)铺治疗巾于枕头上,协助病人把头转向一侧。可坐起的病人,协助坐起,铺治疗 巾于肩上。 (2)将头发从中间梳向两边,左手握住一股头发,由发稍逐渐梳到发根。长发或遇有 发结时,可将头发绕在食指上慢慢梳理。如头发纠集成团,可用30%乙醇湿润后,再慢慢 梳理。同法梳理另一侧。 (3)将脱落头发置于纸袋中,撤下治疗巾。 (4)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床上洗发 (一)用物
5 5、再次嗽口后擦净面颊部。 6、撤去治疗巾,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注意事项 1、擦洗时动作要轻,特别是对凝血功能不良的病人,要防止碰伤粘膜及牙龈。 2、昏迷病人禁忌漱口,需用张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擦洗时必须使用血管钳夹紧 棉球,一次一个,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棉球蘸漱口水不可过湿,以防病员将溶液吸入 呼吸道。 3、传染病病人的用物按照消毒隔离原则处理。 二、 头发护理 头发护理是维持病人舒适的重要护理操作之一。当病人病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时, 护士给予或协助病人床上梳头、洗头,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除去污秽,使病人清洁、 舒适和美观。 床上梳发 1、用物 治疗巾、梳子、30 %乙醇、纸袋。 2、步骤 (1)铺治疗巾于枕头上,协助病人把头转向一侧。可坐起的病人,协助坐起,铺治疗 巾于肩上。 (2)将头发从中间梳向两边,左手握住一股头发,由发稍逐渐梳到发根。长发或遇有 发结时,可将头发绕在食指上慢慢梳理。如头发纠集成团,可用 30%乙醇湿润后,再慢慢 梳理。同法梳理另一侧。 (3)将脱落头发置于纸袋中,撤下治疗巾。 (4)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床上洗发 (一)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