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信息:原载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年第6期18-24页 海陆经济一体化对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 郑鹏,胡亚琼 (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文章选择海陆经济一体化作为研究视角,以海陆产业的关联度影响为切入点,基于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提出海陆相关产业的关联布局,同时运用灰色关联法对我国海陆 产业关联度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以海陆经济一体化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海洋产业:陆域产业;海陆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9;F0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995(2020)05-00000 DoI:10.19676/j.cnki.1672-6995.000410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s of the Sea-l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on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Industry ZHENG Peng, HU Yaqi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 16023 Abstract: The paper chooses the sea-l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a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takes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rrelation of land and marine industri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lation layout of the related industries of land and marine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ea-l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pplies the grey correlation method to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degree of China's land and marine dustr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c conception of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industry through the sea-l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Key words: marine industry; land industry; sea-l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0引言 国务院在2008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强调了陆海统筹对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性。2018年 收稿日期:2019-10-07:修回日期:2019-11-21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农村部项目“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1250902):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 研究项目“中国综合绿色海洋GDP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CAMAJJ201809):辽宁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项目“辽 宁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LNKX20l8-2019c38):大连市社科院项目“推进大连渔业绿色发 展研究”(2019 dlskyzz009) 作者简介:郑鹏(1972—),男,江苏省南京市人,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工商管理 博士,研究方向:海洋经济管理
引用信息:原载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 年第 6 期 18-24 页 1 海陆经济一体化对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1 郑鹏,胡亚琼 (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摘要:文章选择海陆经济一体化作为研究视角,以海陆产业的关联度影响为切入点,基于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提出海陆相关产业的关联布局,同时运用灰色关联法对我国海陆 产业关联度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以海陆经济一体化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海洋产业;陆域产业;海陆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9;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995(2020)05-0000-00 DOI:10.19676/j.cnki.1672-6995.000410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s of the Sea-l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on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Industry ZHENG Peng, HU Yaqi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3,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chooses the sea-l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a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takes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rrelation of land and marine industri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lation layout of the related industries of land and marine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ea-l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pplies the grey correlation method to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degree of China's land and marine industr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c conception of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industry through the sea-l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Key words: marine industry; land industry; sea-l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0 引言 国务院在 2008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强调了陆海统筹对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性。2018 年, 1收稿日期:2019-10-07;修回日期:2019-11-21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农村部项目“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125E0902);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 研究项目“中国综合绿色海洋 GDP 核算体系构建研究”(CAMAJJ201809);辽宁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项目“辽 宁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LNKX2018-2019C38);大连市社科院项目“推进大连渔业绿色发 展研究”(2019dlskyzz009) 作者简介:郑鹏(1972—),男,江苏省南京市人,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工商管理 博士,研究方向:海洋经济管理
引用信息:原载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年第6期18-2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提到建设海洋强国,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必须进一步关 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海洋经济发展离不开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海洋产业的高 质量发展不仅是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张,更是质量的提升 我国政府将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作为优化海洋产业整体布局的指导思想,但目前,学术 界对于“海陆经济一体化”与“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尚未完全理清。因此,研究海 陆经济一体化对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影响,对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稳定发展和可持 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本文以海陆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为指导, 整合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海陆经济一体化与海洋产业的要素及影响因素,重点分析在海陆经济 一体化过程中,海洋一二三产业与国民生产总值及陆域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相互性和结构交叉 性 1文献综述 美国学者 Dyck A Y通过测度13个海洋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了新格兰经济发展的受 影响状况。 Jiang d k等在研究韩国海洋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现,海洋产业与国民经济中的 32个产业部门都存在关联效应,并在其中占据重要份额。郑铁桥(2014)研究发现,欧盟 成员国无不依据海洋经济发展的方向及国民生产总值状况,选择海洋产业作为带动相关海陆 经济发展的载体:日本通过海陆产业集群化、海陆产业联动化,为其海陆经济持续发展注入 动力:美国在推行海陆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海洋产业的综合管治给予高度的重视 20世纪以前,我国的产业系统通常指的是陆域产业系统,在陆域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以 及陆域资源环境不断下降等背景下,产业系统开始逐步向海洋延伸。苑淸敏等(2014通过 研究陆域产业在海洋区域经济中的运行机理,将陆域产业的优势辐射到海洋产业中,以扩大 海洋产业的经济活动容量。高源等(2015)研究发现,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能够间接提升 陆域经济的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延伸了海陆经济一体化对海洋产业的作用范围。殷克东等 (2016)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及演化途径进行研究,提出海洋产业集聚和扩散的每 阶段都与陆域产业发生互动关系。王波等(2017)依据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概 括出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基本对应关系。 从文献可以看出,海洋产业是陆域产业在海洋上的延伸,海洋和陆域三次产业间存在着 密切的关联关系。通过对沿海地区产业的优化布局,实现以海洋经济带动陆域经济,通过发 展成熟的海洋经济科学技术促进陆域经济的发展,实现沿海地区主导产业的合理选择和结构 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引用信息:原载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 年第 6 期 18-24 页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提到建设海洋强国,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必须进一步关 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海洋经济发展离不开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海洋产业的高 质量发展不仅是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张,更是质量的提升。 我国政府将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作为优化海洋产业整体布局的指导思想,但目前,学术 界对于“海陆经济一体化”与“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尚未完全理清。因此,研究海 陆经济一体化对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影响,对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稳定发展和可持 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本文以海陆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为指导, 整合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海陆经济一体化与海洋产业的要素及影响因素,重点分析在海陆经济 一体化过程中,海洋一二三产业与国民生产总值及陆域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相互性和结构交叉 性。 1 文献综述 美国学者 Dyck A Y 通过测度 13 个海洋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了新格兰经济发展的受 影响状况。Jiang D k 等在研究韩国海洋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现,海洋产业与国民经济中的 32 个产业部门都存在关联效应,并在其中占据重要份额。郑铁桥(2014)研究发现,欧盟 成员国无不依据海洋经济发展的方向及国民生产总值状况,选择海洋产业作为带动相关海陆 经济发展的载体;日本通过海陆产业集群化、海陆产业联动化,为其海陆经济持续发展注入 动力;美国在推行海陆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海洋产业的综合管治给予高度的重视。 20 世纪以前,我国的产业系统通常指的是陆域产业系统,在陆域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以 及陆域资源环境不断下降等背景下,产业系统开始逐步向海洋延伸。苑清敏等(2014)通过 研究陆域产业在海洋区域经济中的运行机理,将陆域产业的优势辐射到海洋产业中,以扩大 海洋产业的经济活动容量。高源等(2015)研究发现,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能够间接提升 陆域经济的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延伸了海陆经济一体化对海洋产业的作用范围。殷克东等 (2016)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及演化途径进行研究,提出海洋产业集聚和扩散的每一 阶段都与陆域产业发生互动关系。王波等(2017)依据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概 括出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基本对应关系。 从文献可以看出,海洋产业是陆域产业在海洋上的延伸,海洋和陆域三次产业间存在着 密切的关联关系。通过对沿海地区产业的优化布局,实现以海洋经济带动陆域经济,通过发 展成熟的海洋经济科学技术促进陆域经济的发展,实现沿海地区主导产业的合理选择和结构 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引用信息:原载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年第6期18-24页 2理论整合 2.1海陆经济一体化理论 2.1.1系统论 系统论认为,系统整体性、部门关联性、等级结构性等是所有系统共有的基本特征。海 陆经济一体化本身就是系统论在海陆产业领域的特征体现。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构建海 洋产业和陆域产业一体化系统,对整体进行调控管理从而达到协调状态,集中优化配置生产 资料,实现海洋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设Es为海陆经济一体化系统所包含的总势能,Em为海洋产业系统所包含的势能,E1为 陆域系统所包含的势能,Eo为两系统势能相加之和,即Eo=Em+E1,则海陆经济一体化的要 求就是实现Es>Eo,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促进海洋产业系统的平稳、高质量、可持续发 展 2.1.2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也称为投入产出理论,对产业投入与产出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着重研究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海陆产业系统间资源与服务的互补,核心内容是海陆产业系统的关 联。从产业关联角度看,海陆经济一体化本质上是陆域产业与海洋产业的联动发展,使得海 陆产业系统的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因此,产业关联理论在海陆经济一体化推动海洋产业高质 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指导角色 随着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资源、技术、劳动力在海陆产业间形成转移和扩散的态势。 方面,海洋产业依托陆域现有产业的经济技术提高其技术附加值:另一方面,陆域产业将 自身优势延伸至海洋产业,更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两者相互作用,更好地融合海洋资源 和陆域资源,整合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及相关产业,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 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资本、技术、人力资本与制度等内生要素数量増加、结构优化、 产值提高、环境改善的结果,同时也是海洋经济高效益的直观体现。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 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使海洋产业获得较高的资本效率、劳动效率、资源效率 和环境效率。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海洋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动力,海洋产业增长总体平衡, 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稳中趋优,都推动着海洋经济各项指标的总体协调。海洋产业高质量发 展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01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83415亿元,比2017年增长6.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为9.3%。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64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0858亿元,第三产业
引用信息:原载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 年第 6 期 18-24 页 3 2 理论整合 2.1 海陆经济一体化理论 2.1.1 系统论 系统论认为,系统整体性、部门关联性、等级结构性等是所有系统共有的基本特征。海 陆经济一体化本身就是系统论在海陆产业领域的特征体现。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构建海 洋产业和陆域产业一体化系统,对整体进行调控管理从而达到协调状态,集中优化配置生产 资料,实现海洋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设 Es 为海陆经济一体化系统所包含的总势能,Em 为海洋产业系统所包含的势能,El为 陆域系统所包含的势能,Eo 为两系统势能相加之和,即 Eo=Em+El,则海陆经济一体化的要 求就是实现 Es>Eo,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促进海洋产业系统的平稳、高质量、可持续发 展。 2.1.2 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也称为投入产出理论,对产业投入与产出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着重研究。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海陆产业系统间资源与服务的互补,核心内容是海陆产业系统的关 联。从产业关联角度看,海陆经济一体化本质上是陆域产业与海洋产业的联动发展,使得海 陆产业系统的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因此,产业关联理论在海陆经济一体化推动海洋产业高质 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指导角色。 随着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资源、技术、劳动力在海陆产业间形成转移和扩散的态势。 一方面,海洋产业依托陆域现有产业的经济技术提高其技术附加值;另一方面,陆域产业将 自身优势延伸至海洋产业,更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两者相互作用,更好地融合海洋资源 和陆域资源,整合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及相关产业,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 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资本、技术、人力资本与制度等内生要素数量增加、结构优化、 产值提高、环境改善的结果,同时也是海洋经济高效益的直观体现。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 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使海洋产业获得较高的资本效率、劳动效率、资源效率 和环境效率。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海洋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动力,海洋产业增长总体平衡, 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稳中趋优,都推动着海洋经济各项指标的总体协调。海洋产业高质量发 展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01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83415亿元,比2017年增长6.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为9.3%。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64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0858亿元,第三产业
引用信息:原载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年第6期1824页 增加值为48916亿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4%、 37.0%和58.6%。 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 14.3% 0.2% 海洋盐业 滨海旅游业 0.1% 47.8% 海洋化工业 海洋生物医药业 海洋电力业 海水利用业 海洋船舶工业 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程建筑业 19.4% 5.7% 图12018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 2018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33609亿元,比2017年增长 4.0%。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 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7.8%、19.4%和14.3%(图1)。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 力业等新兴产业增速领先,分别为9.6%、12.8%(表1) 表12018年海洋产业生产总值 产值(亿元) 增速(%) 海洋生产总值 83415 6.7 海洋产业 52965 6.2 海洋渔业 4801 海洋油气业 1477 3.3 海洋矿业 0.5 海洋盐业 39 -166 海洋化工业 1119 3.1 海洋生物医药业 413 9.6 海洋电力业 172 12.8 海水利用业 79 海洋船舶工业 997 -9.8
引用信息:原载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 年第 6 期 18-24 页 4 增加值为48916亿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4%、 37.0%和58.6%。 图1 2018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 2018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33609亿元,比2017年增长 4.0%。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 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7.8%、19.4%和14.3%(图1)。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 力业等新兴产业增速领先,分别为9.6%、12.8%(表1)。 表 1 2018 年海洋产业生产总值 产值(亿元) 增速(%) 海洋生产总值 83415 6.7 海洋产业 52965 6.2 海洋渔业 4801 -0.2 海洋油气业 1477 3.3 海洋矿业 71 0.5 海洋盐业 39 -16.6 海洋化工业 1119 3.1 海洋生物医药业 413 9.6 海洋电力业 172 12.8 海水利用业 17 7.9 海洋船舶工业 997 -9.8 海洋渔业 14.3% 海洋油气业 4.4% 海洋矿业 0.2% 海洋盐业 0.1% 海洋化工业 3.3% 海洋生物医药业 1.2% 海洋电力业 0.5% 海水利用业 0.05% 海洋船舶工业 海洋工程建筑业 3.0% 5.7% 海洋交通运输业 19.4% 滨海旅游业 47.8%
引用信息:原载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年第6期18-24页 海洋工程建筑业 1905 3.8 海洋交通运输业 6522 5.5 滨海旅游业 16078 8.3 2.3基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海陆产业关联布局 海陆产业之间在资源、资金、人力、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的需求上具有共同性,这些 要素通过产业间的关联作用,在海陆产业布局中形成错综复杂的联系。海洋产业的高质量运 行必须依托海陆产业间生产要素的转换,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生产要素间的交 流与互补。基于海陆经济一体化建立海陆产业布局关联,可促进海陆产业间生产要素互动 实现海洋与陆域资源的共享,推动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根据海陆产业布局的划分,无论是海洋产业服务于陆域产业还是陆域产业作用于海洋产 业,海陆三次产业的布局结构间都存在着关联的对应关系。海洋产业中的海洋渔业、海洋油 气业、海洋盐业、海洋矿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气业、海水利用业、海 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信息服务业,与陆域 二、三产业的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电子机械业、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信息服务业形成产业关联(表2)。 表2海陆各主要产业关联列表 业结构 对应的海洋产业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 海洋渔业 海洋盐业 海洋矿业 采矿业 海洋油气业 电力工业 海洋化工业 第二产业 石油工业 海洋电气业 化学工业 海水利用业 电子机械业 海洋工程建筑业 建筑业 海洋船舶工业 海洋生物医药业 交通运输业 海洋交通运输业 第三产业 旅游业 滨海旅游业 信息服务业 海洋信息服务 3海陆经济一体化与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分析
引用信息:原载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 年第 6 期 18-24 页 5 海洋工程建筑业 1905 -3.8 海洋交通运输业 6522 5.5 滨海旅游业 16078 8.3 2.3 基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海陆产业关联布局 海陆产业之间在资源、资金、人力、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的需求上具有共同性,这些 要素通过产业间的关联作用,在海陆产业布局中形成错综复杂的联系。海洋产业的高质量运 行必须依托海陆产业间生产要素的转换,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生产要素间的交 流与互补。基于海陆经济一体化建立海陆产业布局关联,可促进海陆产业间生产要素互动, 实现海洋与陆域资源的共享,推动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根据海陆产业布局的划分,无论是海洋产业服务于陆域产业还是陆域产业作用于海洋产 业,海陆三次产业的布局结构间都存在着关联的对应关系。海洋产业中的海洋渔业、海洋油 气业、海洋盐业、海洋矿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气业、海水利用业、海 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信息服务业,与陆域一、 二、三产业的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电子机械业、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信息服务业形成产业关联(表 2)。 表 2 海陆各主要产业关联列表 产业结构 陆域产业 对应的海洋产业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 海洋渔业 第二产业 采矿业 电力工业 石油工业 化学工业 电子机械业 建筑业 海洋盐业 海洋矿业 海洋油气业 海洋化工业 海洋电气业 海水利用业 海洋工程建筑业 海洋船舶工业 海洋生物医药业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业 旅游业 信息服务业 海洋交通运输业 滨海旅游业 海洋信息服务 3 海陆经济一体化与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