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範大學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编辑委员会 编委会主任 潘玉腾 编委会副主任 赖海榕郑家建陈永森(常务)陈颖 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晓德方宝川叶青叶松荣李小荣李建建李豫闽 余文森汪文顶张华荣连榕陈颖陈志勇陈永森 林大津林旭霞林国平林新年郑家建袁勇麟黄茂兴 葛桂录谢宗贵曾盛聪赖海榕潘玉腾 主编 陈永森 2019年第3期(总第216期) 双月刊 2019年5月28日出版
哲学社会科学版 编辑委员会 编委会主任 潘玉腾 编委会副主任 赖海榕 郑家建 陈永森(常务) 陈 颖 委 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晓德 方宝川 叶 青 叶松荣 李小荣 李建建 李豫闽 余文森 汪文顶 张华荣 连 榕 陈 颖 陈志勇 陈永森 林大津 林旭霞 林国平 林新年 郑家建 袁勇麟 黄茂兴 葛桂录 谢宗贵 曾盛聪 赖海榕 潘玉腾 主 编 陈永森 2019 年第 3 期(总第 216 期) 双月刊 2019 年 5 月 28 日出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目录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 马克思对近代社会契约论的价值规范性批判 陈晓斌,刘同舫(1) 列宁党内民主思想探析 许耀桐(9)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价值意蕴 方世南(18)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新内涵新要求 学习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陈晓红(23) 本期特稿 国际共运学科四十年回顾 张光明(31)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效应差异研究 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分析 赵放,刘一腾(41) 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方向与路径选择………黄聪英(51) 国际问题研究(本期视点:中东问题研究) 沙特阿拉伯记者卡舒吉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影响…李恪坤,李绍先(62) 土耳其近期地方选举及其政治影响 李秉忠,尼科斯·克里斯托菲斯(68)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目 录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 马克思对近代社会契约论的价值规范性批判 陈晓斌ꎬ 刘同舫 ( 1 ) 列宁党内民主思想探析 许耀桐 ( 9 )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价值意蕴 方世南 (18)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新内涵新要求 ———学习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 陈晓红 (23) 本期特稿 国际共运学科四十年回顾 张光明 (31)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效应差异研究 ———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分析 赵 放ꎬ 刘一腾 (41) 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方向与路径选择 黄聪英 (51) 国际问题研究 (本期视点: 中东问题研究) 沙特阿拉伯记者卡舒吉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影响 李恪坤ꎬ 李绍先 (62) 土耳其近期地方选举及其政治影响 李秉忠ꎬ 尼科斯克里斯托菲斯 (68)
2019年第3期(总第216期) 法学研究 自动驾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规则设计 杨立新(75) 我国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考量与改革路径 俞飞颖(89) 文学研究(本期视点:台湾文学研究) 红色经典”阅读与陈映真左翼思想形成探析 林铭(97) 丸之走盘:台湾当代散文“出位”之思 林美貌(104) 浯言学研究 新媒体网聊的话轮秩序与语义模式… 徐赳赳(116) 日本反腐新闻标题跨版块互文分析 基于《朝日新闻》新闻标题语料库 陈臻渝,毛浩然(126) 从语言的协商功能看执法话语中的权力关系 以交通事故处理话语为例 …吴启竞,王振华(134) 跨学科研究(本期视点:“乌台诗案”再研究 “东坡乌台诗案”诸问题再考析… 戴建国(143) 文书运作视角下的“东坡乌台诗案”再探 赵晶(156) 期刊基本参数:CN35-1016C*1956*b*A4*172*h*P*¥10.00*2000*18*2019-05 执行编辑:徐瑶 封面设计:王玮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SpecializedSeriesofUniversityJournalsinChina网址:www.sju.cnki.net
2019 年第 3 期 (总第 216 期) 法学研究 自动驾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规则设计 杨立新 (75) 我国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考量与改革路径 俞飞颖 (89) 文学研究 (本期视点: 台湾文学研究) “红色经典” 阅读与陈映真左翼思想形成探析 林 铭 (97) 丸之走盘: 台湾当代散文 “出位” 之思 林美貌 (104) 语言学研究 新媒体网聊的话轮秩序与语义模式 徐赳赳 (116) 日本反腐新闻标题跨版块互文分析 ———基于 «朝日新闻» 新闻标题语料库 陈臻渝ꎬ 毛浩然 (126) 从语言的协商功能看执法话语中的权力关系 ———以交通事故处理话语为例 吴启竞ꎬ 王振华 (134) 跨学科研究 (本期视点: “乌台诗案” 再研究) “东坡乌台诗案” 诸问题再考析 戴建国 (143) 文书运作视角下的 “东坡乌台诗案” 再探 赵 晶 (156) 期刊基本参数: CN35-1016/ C ∗ 1956 ∗ b ∗ A4 ∗ 172∗ zh ∗ P ∗ ¥ 10. 00 ∗ 2000 ∗18∗ 2019-05 执行编辑: 徐 瑶 封面设计: 王 玮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 Specidlized Series of University Journals in China 网址: WWW sju cnki net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 3, 2019 Major Contents Marxs Normative Critique on the Modern Social Contract Theory CHEN Xiao-bin, LIU Tong-fang(1) The New Situation, New Connotation and New Requir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Study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Xiao-hong(25) A Report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Field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the Past Fo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 ZHANG Guang-ming(31) Study on the Effect Differ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tors panel data analysis based on China's four major economic regions ZHAO Fang, LIU Yi-teng(41) Research on the Direction and Path Choice of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al Economy HUANG Cong-ying(51) The 31 March 2019 Elections in Turkey and its Political Implications LI Bing-zhong, Nikos Christofis(62) The Rules design for Traffic Accidents Liabilities of Driverles s yehicles YANG Li Xin(75) Problems and Reforms of China's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ystem on Food Safety YUF The reading of "Red classics" and the formation of chen yingzhen's Left-wing thought LIN Ming(97) Unpredictability and Controllability Critiquing the Available Thoughts on the Transfiguration of Contemporary Taiwan prose...... LIN Mei-mao(104) Analysis of Turn Order and Semantic Model of New Media Online Chat Discourse Xu Jiu-jiu(116) Cross-section Intertextual Analysis of Japanese Anti-corruption News Headlines Based on the News Headline Corpus of Asahi Shimbun.....-........CHEN Zhen-yu, MAO Hao-ran (126) Further Research on thethe Case of the Crow-Perched Terrace Poems in the Perspective of Documents Operation ZHAO Jing(134)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ꎬ No 3ꎬ 2019 Major Contents Marxs Normative Critique on the Modern Social Contract Theory CHEN Xiao ̄binꎬ LIU Tong ̄fang ( 1 ) The New Situationꎬ New Connotation and New Requir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 Study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Xiao ̄hong (25) A Report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Field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in the Past Fo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ZHANG Guang ̄ming (31) Study on the Effect Differ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tors ———panel data analysis based on Chinas four major economic regions ZHAO Fang ꎬ LIU Yi ̄teng (41) Research on the Direction and Path Choice of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al Economy HUANG Cong ̄ying (51) The 31 March 2019 Elections in Turkey and its Political Implications LI Bing ̄zhongꎬ Nikos Christofis (62) The Rules Design for Traffic Accidents Liabilities of Driverless Vehicles YANG Li Xin (75) Problems and Reforms of Chinas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ystem on Food Safety YU Fei ̄ying (89) The Reading of “Red Classics” and the Formation of Chen Yingzhens Left ̄wing Thought LIN Ming (97) Unpredictability and Controllability: Critiquing the Available Thoughts on the Transfiguration of Contemporary Taiwan prose LIN Mei ̄mao (104) Analysis of Turn Order and Semantic Model of New Media Online Chat Discourse Xu Jiu ̄jiu (116) Cross ̄section Intertextual Analysis of Japanese Anti ̄corruption News Headlines Based on the News Headline Corpus of Asahi Shimbun CHEN Zhen ̄yuꎬ MAO Hao ̄ran (126)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the Case of the Crow ̄Perched Terrace Poems in the Perspective of Documents Operation ZHAO Jing (134)
019年第3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3,2019 (总第216期)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 No 216 DOI:10.12046/j.isn.1000-5285.2019.03.00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 马克思对近代社会契约论的价值规范性批判 陈晓斌!,刘同舫 (1.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2.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摘要:近代社会契约论关于社会构成的解释并非着眼于科学实证的历史描述,而是先验化地提供一 套合乎市民社会原则的规范性标准,以此确保个体的自由并建构共同体的政治合法性。马克思哲学对社会 契约论的超越既是从经验事实出发的质疑,更是具有价值规范性的批判。这种批判以社会构成问题为中心 主要呈现为三个维度的转变:在个体自由上,实现了从自我立法到自由联合的转变;在政治合法性上,实 现了从道德政治到共产主义的转变;在社会性原则上,实现了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的转变。这种批判在 肯定社会契约论进步性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其理论局限性,充分展现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价值超越性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契约论;价值规范性;批判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19)03-0001-08 社会构成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重要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近代以来,对这一问题最具影响 力的解释传统当属社会契约论和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社会契约论的当代复兴和马克思政治晢学的发 展,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逐渐发展成为当代政治哲学的一个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有学者认 为,虽然马克思没有专门写过关于近代社会契约论的著作,但其著述内容对这一论题具有高度的批判 性。在既有研究中,对这种批判性的揭示主要是指认社会契约论缺乏经验和历史的根据,把虚构的 非历史的原子式个体和自然状态当作理论前提,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阐明社会构成,完全是一种思辨 哲学的理论想象;而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描述必然会使这种“意识的空话”失去生 存环境。从社会构成的事实性来看,历史唯物主义描述现实发展过程的阐释逻辑充满历史感,对于 社会契约论的批判可谓釜底抽薪,但从社会构成的规范性来看,着重于描述现实发展的观点实际上未 收稿日期:2018-04-10 基金项目: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演进逻辑研究”(19YJC710012) 2018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项目“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双重逻辑及超越性研究” (GDl8YMKo1)。 乍者简介:陈晓斌,男,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刘同舫,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 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参见[英]迈克尔·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刘训练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05页。 ②参见[英]迈克尔·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刘训练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71-372页;洪小 兵:《马克思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1期;黄炎平:《马克思理论视野中的 社会契约论》,《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019 年第 3 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3ꎬ 2019 (总第 216 期)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ꎬ No 216 DOI: 10 12046 / j issn 1000 ̄5285 2019 03 00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 马克思对近代社会契约论的价值规范性批判 陈晓斌1 ꎬ 刘同舫2 (1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ꎬ 广东 广州 510631ꎻ 2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ꎬ 浙江 杭州 310028) 摘 要: 近代社会契约论关于社会构成的解释并非着眼于科学实证的历史描述ꎬ 而是先验化地提供一 套合乎市民社会原则的规范性标准ꎬ 以此确保个体的自由并建构共同体的政治合法性ꎮ 马克思哲学对社会 契约论的超越既是从经验事实出发的质疑ꎬ 更是具有价值规范性的批判ꎮ 这种批判以社会构成问题为中心ꎬ 主要呈现为三个维度的转变: 在个体自由上ꎬ 实现了从自我立法到自由联合的转变ꎻ 在政治合法性上ꎬ 实 现了从道德政治到共产主义的转变ꎻ 在社会性原则上ꎬ 实现了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的转变ꎮ 这种批判在 肯定社会契约论进步性的同时ꎬ 深刻地揭示了其理论局限性ꎬ 充分展现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价值超越性ꎮ 关键词: 马克思ꎻ 社会契约论ꎻ 价值规范性ꎻ 批判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285(2019)03 ̄0001 ̄08 收稿日期: 2018-04-10 基金项目: 2019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 “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演进逻辑研究” (19YJC710012)、 2018 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 “十三五” 规划青年项目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双重逻辑及超越性研究” (GD18YMK01)ꎮ 作者简介: 陈晓斌ꎬ 男ꎬ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ꎬ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ꎻ 刘同舫ꎬ 男ꎬ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ꎬ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ꎬ 研究方 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ꎮ ① 参见 [英] 迈克尔莱斯诺夫等: «社会契约论»ꎬ 刘训练等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12 年ꎬ 第 305 页ꎮ ② 参见 [英] 迈克尔莱斯诺夫等: «社会契约论»ꎬ 刘训练等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12 年ꎬ 第 371-372 页ꎻ 洪小 兵: «马克思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ꎬ «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9 年第 1 期ꎻ 黄炎平: «马克思理论视野中的 社会契约论»ꎬ «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年第 1 期ꎮ 社会构成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重要最复杂的问题之一ꎮ 近代以来ꎬ 对这一问题最具影响 力的解释传统当属社会契约论和马克思的政治哲学ꎮ 社会契约论的当代复兴和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发 展ꎬ 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逐渐发展成为当代政治哲学的一个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ꎮ 有学者认 为ꎬ 虽然马克思没有专门写过关于近代社会契约论的著作ꎬ 但其著述内容对这一论题具有高度的批判 性ꎮ ①在既有研究中ꎬ 对这种批判性的揭示主要是指认社会契约论缺乏经验和历史的根据ꎬ 把虚构的、 非历史的原子式个体和自然状态当作理论前提ꎬ 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阐明社会构成ꎬ 完全是一种思辨 哲学的理论想象ꎻ 而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描述必然会使这种 “意识的空话” 失去生 存环境ꎮ ②从社会构成的事实性来看ꎬ 历史唯物主义描述现实发展过程的阐释逻辑充满历史感ꎬ 对于 社会契约论的批判可谓釜底抽薪ꎬ 但从社会构成的规范性来看ꎬ 着重于描述现实发展的观点实际上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