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导线的两化改正 当初测导线与国家控制点联测进行坐标检核时, 应首先将导线测量成果(地球自然表面)化算到 大地水准面上,然后再归化到高斯投影面上,才 能与国家控制点坐标进行比较检核,这项工作称 为导线的两化改正。 1)将坐标增量的总和改化至大地水准面上。计算 公式为(12-4) 2)将大地水准面上的坐标增量的总和化算至高斯 投影面上。(式12-5) 16
16 2、导线的两化改正 当初测导线与国家控制点联测进行坐标检核时, 应首先将导线测量成果(地球自然表面)化算到 大地水准面上,然后再归化到高斯投影面上,才 能与国家控制点坐标进行比较检核,这项工作称 为导线的两化改正。 1)将坐标增量的总和改化至大地水准面上。计算 公式为(12-4) 2)将大地水准面上的坐标增量的总和化算至高斯 投影面上。(式12-5)
3、坐标换带计算 初测导线与国家控制点联测时,有时导线点与联测的国家控制点 会处于两个投影带中,因而必须先将邻带的坐标换算为同一带的 坐标才能进行检核,这项工作简称~。它包括6°带与6°带的坐标 互换、6°带与3°带的坐标互换等 ●坐标换带公式法:基本公式分严密公式和近似公式。 坐标换带表 有《六度带高斯、克吕格坐标换带表》和 《三度带髙斯、克吕格坐标换带表》两种。 每种表又根据换带计算的精度要求不同,分为表I和表Ⅱ (“简表”)。 ◇使用严密公式换带时,用表I查取常数进行计算,其结果的最 大误差不超过1mm ◇当采用近似公式换带时,用简表进行计算,其结果精度不超过 lm。 ●按《测规》要求,线路测量的坐标换带用表I。现有专用换带计 算软件可供换带计算使用
17 3、坐标换带计算 初测导线与国家控制点联测时,有时导线点与联测的国家控制点 会处于两个投影带中,因而必须先将邻带的坐标换算为同一带的 坐标才能进行检核,这项工作简称。它包括6°带与6°带的坐标 互换、6°带与3°带的坐标互换等。 坐标换带公式法:基本公式分严密公式和近似公式。 坐标换带表: ❖ 有《六度带高斯、克吕格坐标换带表》和 《三度带高斯、克吕格坐标换带表》两种。 ❖ 每种表又根据换带计算的精度要求不同,分为表Ⅰ和表Ⅱ (“简表”)。 ❖ 使用严密公式换带时,用表Ⅰ查取常数进行计算,其结果的最 大误差不超过1mm; ❖ 当采用近似公式换带时,用简表进行计算,其结果精度不超过 1m。 按《测规》要求,线路测量的坐标换带用表Ⅰ。现有专用换带计 算软件可供换带计算使用
、高程测量 ●初测阶段高程测量的任务及目的: 水准点高程测量:设置沿线水准基点,建立高程控 制系统; 中桩高程测量:测量中桩(导线桩、加桩一地形和 地质显著变化处所钉设的桩橛)高程,为测图建立 高程控制系统。 ●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方法 水准(最多) 光电三角高程 18
18 三、高程测量 初测阶段高程测量的任务及目的: 水准点高程测量:设置沿线水准基点,建立高程控 制系统; 中桩高程测量:测量中桩(导线桩、加桩—地形和 地质显著变化处所钉设的桩橛)高程,为测图建立 高程控制系统。 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方法: 水准 (最多) 光电三角高程
(一)水准点高程测量 水准点设置:以“BM"字头顺序编号 水准点应沿线路布设,做到方便实用,利于保存。 般地段每隔约2km设置一个水准点, 工程复杂地段每隔约1km就应设置一个水准点。 水准点最好设在距线路中心线100m范围内。 水准点宜设在基岩上、坚固稳定的建筑物上或埋设混凝土桩 联测: 应与国家水准点或相当于国家等级水准点联测; 路线长度应不远于30km联测一次,形成附合水准路线, 以检验测量成果并进行闭合差调整 19
19 (一)水准点高程测量 水准点设置:以“BM”字头顺序编号 水准点应沿线路布设,做到方便实用,利于保存。 一般地段每隔约2km设置-个水准点, 工程复杂地段每隔约1km就应设置一个水准点。 水准点最好设在距线路中心线l00m范围内。 水准点宜设在基岩上、坚固稳定的建筑物上或埋设混凝土桩 联测: 应与国家水准点或相当于国家等级水准点联测; 路线长度应不远于30km联测一次,形成附合水准路线, 以检验测量成果并进行闭合差调整
1、水准测量方法 水准点水准测量精度:按五等水准测量要求,其限差如 表124所列。表中R为测段长度,L为附合路线长度,F为环线长 度,单位为km。 水准仪精度指标:不应低于S3级;所用的水准尺,宜使用整体 式板尺,其分划线应经过检定,每米平均分划线真长与名义 长度之差,不得超过0.5mm。 表12-4 9水准测量方法 五等水准测量精度 采用一组往返或两台每公里高限差 m m) 差中数的 水准仪并测的方法。尺读仲中误差检验已测往返测附合路线 环闭合差 数估至mm,高差较差 (mm)段高差之差不符值闭合差 不符值在允许范围(表)|5smF:m70a0下 内时,取其平均值
20 1、水准测量方法 水准点水准测量精度:按五等水准测量要求,其限差如 表12-4所列。表中R为测段长度,L为附合路线长度,F为环线长 度,单位为km。 水准仪精度指标:不应低于S3级;所用的水准尺,宜使用整体 式板尺,其分划线应经过检定,每米平均分划线真长与名义 长度之差,不得超过0.5mm。 水准测量方法: 采用一组往返或两台 水准仪并测的方法。尺读 数估至mm,高差较差 不符值在允许范围(表) 内时,取其平均值。 表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