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GPS技术与应用 第四讲卫星信号与接收处理 袁林果 西南交通大学测量工程系 Email:Igyuan@home.switu.edu.cn A GPS定位的基本观测量是观测站(用户接收天线)至 GPS卫星(信号发射天线)的距离(或称信号传播路 径),它是通过测定卫星信号在该路径上的传播时间 (时间延迟)或测定卫星载波信号相位在该路径上的 变化周数(相位延迟)来导出的。 p=v△t 2005.10-16 GS技术与应用
1 GPS技术与应用 第四讲卫星信号与接收处理 袁林果 西南交通大学测量工程系 Email: lgyuan@home.swjtu.edu.cn 2005-10-16 GPS技术与应用 2 GPS定位的基本观测量是观测站(用户接收天线)至 GPS卫星(信号发射天线)的距离(或称信号传播路 径),它是通过测定卫星信号在该路径上的传播时间 (时间延迟)或测定卫星载波信号相位在该路径上的 变化周数(相位延迟)来导出的。 ρ = v∆t
41电磁波传播的基本概念 1电磁波及其参数 电磁波是一种随时间t变化的正弦或余弦波。如果设电 磁波初相角为qo,角频率ω,振幅为A,则电磁波的数 学表达式为y=Asin(ot+q0) =Aesin(ot+ po GFS技术与应用 A ■设电磁波的频率为f,周期为T,相位为Φ,墅 当t=0时有初相位Φ,则: 0=2rf,f价,Φ=T+Φ,q=2mΦo ay=Asin2π(tT+Φ) ■利用电磁波测距除了精确测定电磁波的传播 时间或相位变化外,还应准确地测定电磁波 的传播速度v ■若设电磁波的波长为λ,相位常数为k,则: ak=2/λ=o/,V入==0/k 2005.10-16 GS技术与应用 2
2 2005-10-16 GPS技术与应用 3 4.1 电磁波传播的基本概念 1.电磁波及其参数 电磁波是一种随时间t变化的正弦或余弦波。如果设电 磁波初相角为ϕ0,角频率ω,振幅为Ae,则电磁波的数 学表达式为 y=Aesin(ωt+ ϕ0) ϕ0 ωt+ϕ0 t0 t1 y=Aesin(ωt+ ϕ0) Ae 2005-10-16 GPS技术与应用 4 设电磁波的频率为f,周期为T,相位为Φ,且 当t=0时有初相位Φ0,则: ω=2πf,f=1/T, Φ=t/T+ Φ0, ϕ0=2πΦ0 y=Aesin2 π(t/T+ Φ0) 利用电磁波测距除了精确测定电磁波的传播 时间或相位变化外,还应准确地测定电磁波 的传播速度v 若设电磁波的波长为λ,相位常数为k,则: k= 2π/ λ= ω/v,v= λf= λ/T= ω/k
2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大气折射 ■假设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ac,则 aCac=λacf=aT=oka 口在卫星大地测量中,国际上采用c=299782458×108(ms) ■对GPS而言,卫星发射信号传播到接收机天线的时间约01秒,当 光速值的最后一位含有一个单位的误差,将会引起01m的距离误 差。表明准确确定电磁波传播速度的重要意义 ■实际的电磁波传播是在大气介质中,在到达地面接收机前要穿过 性质、状态各异且不稳定的若干大气层,这些因素可能改变电磁 波传播的方向、速度和强度,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折射 GFS技术与应用 A 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可以用折射率n来表示眼 a n=c/y ¤折射率与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其实际值接近于1, 故常用折射数N来表示,N°=(n-1)10 ■根据大气物理学,如果电磁波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 速度与频率有关,则该介质成为弥散介质 ¤通常称dvdf为速度弥散 a如果把具有不同频率的多种波叠加,所形成的复合波称为 群波,则在具有速度弥散现象的介质中,单一频率正弦波 的传播与群波的传播是不同的。 2005.10-16 GS技术与应用
3 2005-10-16 GPS技术与应用 5 2.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大气折射 假设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vac,则 cvac= λvacf= λvac/T= ω/kvac 在卫星大地测量中,国际上采用c=2.99782458×108(m/s) 对GPS而言,卫星发射信号传播到接收机天线的时间约0.1秒,当 光速值的最后一位含有一个单位的误差,将会引起0.1m的距离误 差。表明准确确定电磁波传播速度的重要意义 实际的电磁波传播是在大气介质中,在到达地面接收机前要穿过 性质、状态各异且不稳定的若干大气层,这些因素可能改变电磁 波传播的方向、速度和强度,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折射。 2005-10-16 GPS技术与应用 6 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可以用折射率n来表示 n=c/v 折射率与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其实际值接近于1, 故常用折射数N0来表示,N0=(n-1)106 根据大气物理学,如果电磁波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 速度与频率有关,则该介质成为弥散介质 通常称dv/df为速度弥散 如果把具有不同频率的多种波叠加,所形成的复合波称为 群波,则在具有速度弥散现象的介质中,单一频率正弦波 的传播与群波的传播是不同的
假设单一正弦波的相位传播速度为相速v群波爵 传播速度为群速v,则有 a式中λ为通过大气层的电磁波波长。 若取通过大气层的电磁波频率为f,则相应的折射 率为 n=np t ■在GPS定位中,群速v与码相位测量有关,而相 速v与载波相位测量有关 GFS技术与应用 42大气层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帶 大气层的结构与性质 地球表面被,层很到为地球总质量的合方质量约为 kg 由于地 球引力的作用,大气质量在垂真方向上分布极不均匀,主 在10km以 90%的以上质量分布在30km以下 °度时霸电察物牲物周吴垲得夯为 口按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层方法,根据对电磁波传播的不同 影响,一般分为对流层和电离层。 2005.10-16 GS技术与应用 4
4 2005-10-16 GPS技术与应用 7 假设单一正弦波的相位传播速度为相速vp,群波的 传播速度为群速vg,则有 式中λ为通过大气层的电磁波波长。 若取通过大气层的电磁波频率为f,则相应的折射 率为 在GPS定位中,群速vg与码相位测量有关,而相 速vp与载波相位测量有关。 λ λ ∂ ∂ = − p g p v v v f n n n f p g p ∂ ∂ = + 2005-10-16 GPS技术与应用 8 4.2 大气层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一. 大气层的结构与性质 地球表面被一层很厚的大气所包围,大气的总质量约为 3.9 ×1018(kg),约为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由于地 球引力的作用,大气质量在垂直方向上分布极不均匀,主 要集中在大气底部,其中75%的质量分布在10km以下, 90%的以上质量分布在30km以下。 同时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差异也很大,根据温 度、成分和荷电等物理性质的不同,大气可分为性质各异 的若干大气层。 按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层方法,根据对电磁波传播的不同 影响,一般分为对流层和电离层
对流层性质 对流层是指从地面向上约40km范围内的大气底层,占整个大气 质量的99%。 ■对流层与地面接触,从地面得到辐射热能,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 降低,平均每升高1km降低650C,而在水平方向(南北方向) 上,温差每100km一般不超过1cC 对流层虽仅有少量带电离子,但却具有很强的对流作用, 雾、雨、雪、风等主要天气现象均出现其中 该层大气中除了含有各种气体元素外,还含水滴、冰晶和尘埃等 杂质,对电磁波的传播有很大影响。 GFS技术与应用 电离层性质 A 电离层分布于地球大气层的顶部,约在地面向上70km以上范 由于原子氧吸收了太阳紫外线的能量,该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 上升而迅速升高,同时由于太阳和其它天体的各种射线作用 使大部分大气分子发生电离,具有密度较高的带电粒子 电离层中电子的密度决定于太阳辐射强度和大气密度,因而导 致电离层的电子密度不仅随高度而异,而且与太阳黑子的活动 密切相关 电磁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速度与频率相关,电离层属于弥散性 2005.10-16 GS技术与应用
5 2005-10-16 GPS技术与应用 9 对流层是指从地面向上约40km范围内的大气底层,占整个大气 质量的99%。 对流层与地面接触,从地面得到辐射热能,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 降低,平均每升高1km降低6.50C,而在水平方向(南北方向) 上,温差每100km 一般不超过10C。 对流层虽仅有少量带电离子,但却具有很强的对流作用,云、 雾、雨、雪、风等主要天气现象均出现其中。 该层大气中除了含有各种气体元素外,还含水滴、冰晶和尘埃等 杂质,对电磁波的传播有很大影响。 对流层性质 2005-10-16 GPS技术与应用 10 电离层分布于地球大气层的顶部,约在地面向上70km以上范 围。 由于原子氧吸收了太阳紫外线的能量,该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 上升而迅速升高,同时由于太阳和其它天体的各种射线作用, 使大部分大气分子发生电离,具有密度较高的带电粒子。 电离层中电子的密度决定于太阳辐射强度和大气密度,因而导 致电离层的电子密度不仅随高度而异,而且与太阳黑子的活动 密切相关。 电磁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速度与频率相关,电离层属于弥散性 介质。 电离层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