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232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试题 2012年1月 题 号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 ,还包括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 以及特殊教育。 2.面向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 、学会共同生活、学 会生存。 3.由美国科学促进会着手制定的《美国2061计划》提出了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至21世纪初科学、数学和 的改革构想。 4.英国自2000年开始实施新的国家课程,其四大目标是:赋子权利、建立 、促进 连续性和一致性、推动公共理解。 5.当代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发展的趋势为:(1)加强道德教育,重视 培 养,(2)始终抓住基础,及时更新内容:(3)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4)重视信息技术知 识;(5)重视个人知识。 6.布鲁纳在所著的《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了 教学理论。 7.范例教学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遵循基本性原则、 原则和范例性原则。 8.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个体与 交互作用的产物,其主要观 点是“替代强化”。 9.发展性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应体现综合性,在评价标准上应体现 10.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念是:“以 为中心”、“质量持续提高”。 1425
得分评卷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2.简述面向二十一世纪日本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 3.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的主要变化和革新的主要内容。 4,简述校本管理的含义和核心理念。 得 分 评卷人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结合实际,说明你对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2.试结合实际,说明发达国家教育评价观的变化及其对你有哪些启示。 得分评卷人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 【基本要求】 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要联系实际,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 确。 字数不少于300字。 教师巧罚造就小人才 8岁左右的孩子犯了错误老师是否一定要用责骂或写检讨才能达到教育效果?记者从育 才二小了解到,该校二(2)班潘丽老师采取的办法是罚学生唱歌、讲故事,班上还因此出现了一 些善于表演的小人才。 不久前的一节语文课上,学生强强偶然发呆,思想开小差,这没能“逃”过潘老师的眼睛。 因担心老师批评,后半节课强强都耸拉着脑袋。在这节课结束前的几分钟,有着多年教学经验 的潘老师却给了强强一个他意想不到的惩罚:请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唱首歌。强强站在讲台上 唱了一首歌,没想到竞然赢得了全班同学的阵阵掌声。 1426
经过一次这样特殊的惩罚后,强强课堂上再也没有走神过。而其他同学犯错时,也都会和 他一样以讲故事、跑步和唱歌等方式,表示自己知错就改的想法,一些学生不仅不再犯错,还成 为了学生心目中的故事大王和小歌手。 潘老师说,小学生个性普遍都很活泼,如果一味采取批评、责骂等传统方式进行,不仅收不 到效果,可能还会影响孩子身心的发展。 试运用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如:罗杰斯的“非指导性”(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迈克菲尔的体 谅模式等)对潘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1427
试卷代号:223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九年义务教育 2.做事 3.技术教育 4.标准 5.人格 6.结构主义 7.基础性 8.环境 9.分层化(或答层次性也可) 10.消费者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是: (1)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要明确责任,加强领 导,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要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考试与招生制 度改革,加强德育工作。 (3)加强信息技术和外语教育,加快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要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 强外语教育。 (4)建设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师资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加强师资队伍建 设,提高教师待遇,加强师资培训与师范教育。 (5)依法治教,完善督导评估机制。要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教育执法与监督力度,真正做到 依法治教。 (注:5个要点各占1.5分,共7.5;每个要点的简要说明各占0.5分,共2.5分) 1428
2.简述面向二十一世纪日本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 答:日本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超越时代的不变的价值观,使之 具有丰富的人性、充满生机的健康体魄,具有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与行 动、妥善处理问题、克己自律、善于与他人协调,以及迅速准确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4分) 从教育整体来看,其目标是构建终生学习体制,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教育环境: 强调中小学立足于新的学力观,以培养“生存能力”为基础,从灌输知识的教育转向培养学生会 学习和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 (3分) 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自己 发现课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己作出判断,自主解决问题:(2)不断律己、与他人协作,富有 同情心及丰富的个性;(3)有健康的身体和体力。 (3分) 3.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的主要变化和革新的主要内容。 答: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的主要变化和和革新的主要内容为: 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 性、选择性。 (6分) 其具体体现在:改变了原有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 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对现 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在保持传统学科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 能学科的地位,使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设计了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 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结构;将课程的设置与管理分为三级,从而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 课程并行的课程结构:明确规定了必修和选修课的比例,使课程从整齐划一走向了多样化,保 证学生有机会自主选择和决定学习内容,等等。 (4分) 4.简述校本管理的含义和核心理念。 (1)校本管理是一项通过将重要的决策权从教育行政部门转移到每一所学校从而改进教 育的策略。 (2分) (2)校本管理的核心理念是: ①校本管理是一种以权责相等为核心的分权管理。其核心是将学校的决策权由教育行政 部门下放到学校层面,由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决策。 (2分) ②校本管理是一种参与式管理。由学校董事会或学校理事会来管理学校资源。 (2分) ③校本管理是一种自组织管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学校内部,来自 于本组织成员间的相互作用。 (2分) ④校本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学校管理应以人为中心;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注重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2分) 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