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安排 第 1 次实验: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土壤中细菌的分离、纯化 下午:配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装无菌水、准备移液管 晚上:分离 培养两天,而后分离平板放冰箱,下周观察,不安排课后时间。(冰箱不够考虑 借!),6 板/组(2 人),测定 10-4 ×3,10-5×3,1mL 量 第 2 次实验:分离、纯化, 下午:观察、计数、纯化(平板到斜面,每人两支斜面;混菌划线:大肠,滕 黄微球菌和自己分离的红色细菌,4 板/组) 实际:本预计三种颜色菌落较为好看,但由于红色细菌量明显占优势,平板上 以红色细菌为主,较少的平板能显示三色菌落。 建议以后还是只有两种,用藤 黄和大肠。 晚上:(空) 第 3 次实验:G 染色,芽胞染色,(接种时,试管上标号不用中文名称,用代 号标识,同一菌株,不同标识,单双号区分不同菌株!准备放线菌土壤,凉一 个月) 下午:挑混菌划线平板到斜面(3 支/人,3 种菌株),用平板上菌落染色,老师 再提供大肠,金葡两标准株作革蓝氏染色, 实际:教师两株(大肠,金葡),学生两株(划线平板上菌落红色细菌,藤黄大 肠或大肠) 建议平板到斜面用 3 支/人,混菌划线用 2 支/人, 晚上:芽胞染色,用学生土壤分离之斜面染色,老师提供枯草作标准。 实际:教师一支(枯草),学生两支(平板倾注得来) 第 4 次实验:大分子水解,糖发酵,IMViC
实验安排 第 1 次实验: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土壤中细菌的分离、纯化 下午:配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装无菌水、准备移液管 晚上:分离 培养两天,而后分离平板放冰箱,下周观察,不安排课后时间。(冰箱不够考虑 借!),6 板/组(2 人),测定 10-4 ×3,10-5×3,1mL 量 第 2 次实验:分离、纯化, 下午:观察、计数、纯化(平板到斜面,每人两支斜面;混菌划线:大肠,滕 黄微球菌和自己分离的红色细菌,4 板/组) 实际:本预计三种颜色菌落较为好看,但由于红色细菌量明显占优势,平板上 以红色细菌为主,较少的平板能显示三色菌落。 建议以后还是只有两种,用藤 黄和大肠。 晚上:(空) 第 3 次实验:G 染色,芽胞染色,(接种时,试管上标号不用中文名称,用代 号标识,同一菌株,不同标识,单双号区分不同菌株!准备放线菌土壤,凉一 个月) 下午:挑混菌划线平板到斜面(3 支/人,3 种菌株),用平板上菌落染色,老师 再提供大肠,金葡两标准株作革蓝氏染色, 实际:教师两株(大肠,金葡),学生两株(划线平板上菌落红色细菌,藤黄大 肠或大肠) 建议平板到斜面用 3 支/人,混菌划线用 2 支/人, 晚上:芽胞染色,用学生土壤分离之斜面染色,老师提供枯草作标准。 实际:教师一支(枯草),学生两支(平板倾注得来) 第 4 次实验:大分子水解,糖发酵,IMViC
下午:配培养基,淀粉水解培养基(2 板/组)(每板接大肠枯草和学生一支), 乳糖发酵培养基(两支/组对付两菌大肠枯草,菌种由老师提供),柠檬酸培养 基(三支/组对付两菌大肠枯草,菌种由老师提供,另一支接学生分离之菌种), VP 培养基(两支/组对付两菌大肠枯草,菌种由老师提供), 晚上:接种
下午:配培养基,淀粉水解培养基(2 板/组)(每板接大肠枯草和学生一支), 乳糖发酵培养基(两支/组对付两菌大肠枯草,菌种由老师提供),柠檬酸培养 基(三支/组对付两菌大肠枯草,菌种由老师提供,另一支接学生分离之菌种), VP 培养基(两支/组对付两菌大肠枯草,菌种由老师提供), 晚上:接种
第 5 次实验:大分子水解,糖发酵,IMViC 讲解观察生理实验结果(上周培养好放冰箱)。 快速鉴定,快速鉴定接种, 周二 菌株号 鉴定板 类型 鉴定结果 VP In do le 乳糖 甲 基 红 柠檬 酸 淀 粉 硫化氢 (未作) 氧 化 酶 形 态 和 G 鉴定拉丁名 中文名 可信度 大肠杆菌 RSE Escherichia coli 大肠杆菌 0.9952 - + (+) + - - - - 杆 G - 紫红色细菌 RSE Shewanella putrefaciens 腐败西瓦氏菌 0.9815 + - - + ++ - ? + 杆 G - 枯草芽孢杆菌 RGP 未鉴定出 + - - + -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RGP Staphylococcus saccharolyticus Or Staphylococcus lentus 解糖葡萄球菌 或 缓慢葡萄球菌 0.9512 0.9589 地衣芽孢杆菌 RGP 未鉴定出 藤黄微球菌 RGP Kocuria rosea 0.9877 氧化酶实验试剂:N,N- 二甲基对苯二胺盐酸盐 N,N-dimethyl-p-phenyle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
第 5 次实验:大分子水解,糖发酵,IMViC 讲解观察生理实验结果(上周培养好放冰箱)。 快速鉴定,快速鉴定接种, 周二 菌株号 鉴定板 类型 鉴定结果 VP In do le 乳糖 甲 基 红 柠檬 酸 淀 粉 硫化氢 (未作) 氧 化 酶 形 态 和 G 鉴定拉丁名 中文名 可信度 大肠杆菌 RSE Escherichia coli 大肠杆菌 0.9952 - + (+) + - - - - 杆 G - 紫红色细菌 RSE Shewanella putrefaciens 腐败西瓦氏菌 0.9815 + - - + ++ - ? + 杆 G - 枯草芽孢杆菌 RGP 未鉴定出 + - - + -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RGP Staphylococcus saccharolyticus Or Staphylococcus lentus 解糖葡萄球菌 或 缓慢葡萄球菌 0.9512 0.9589 地衣芽孢杆菌 RGP 未鉴定出 藤黄微球菌 RGP Kocuria rosea 0.9877 氧化酶实验试剂:N,N- 二甲基对苯二胺盐酸盐 N,N-dimethyl-p-phenyle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
周三 菌株号 鉴定板 类型 鉴定结果 VP In do le 甲 基 红 柠檬 酸 淀 粉 硫化氢 (未作) 氧 化 酶 形 态 和 G 鉴定拉丁名 中文名 可信度 肠杆菌 RSE(假) 紫红色细菌 RSE(假) 未知一 RGP Bacillus cereus 腊状芽孢杆菌 0.997 未知二 RGP Bacillus cereus 腊状芽孢杆菌 0.997 柠檬酸盐产酸变黄 RGP Brevibacillus brevis 0.8346 1202 RGP Staphylococcus lentus 0.997
周三 菌株号 鉴定板 类型 鉴定结果 VP In do le 甲 基 红 柠檬 酸 淀 粉 硫化氢 (未作) 氧 化 酶 形 态 和 G 鉴定拉丁名 中文名 可信度 肠杆菌 RSE(假) 紫红色细菌 RSE(假) 未知一 RGP Bacillus cereus 腊状芽孢杆菌 0.997 未知二 RGP Bacillus cereus 腊状芽孢杆菌 0.997 柠檬酸盐产酸变黄 RGP Brevibacillus brevis 0.8346 1202 RGP Staphylococcus lentus 0.997
周五 菌株号 鉴定板 类型 鉴定结果 VP In do le 甲 基 红 柠檬 酸 淀 粉 硫化氢 (未作) 氧 化 酶 形 态 和 G 鉴定拉丁名 中文名 可信度 金 RGP 枯 RGP 地 RGP 未知三 RGP 未知一 RGP (假) 未知三 RGP(假)
周五 菌株号 鉴定板 类型 鉴定结果 VP In do le 甲 基 红 柠檬 酸 淀 粉 硫化氢 (未作) 氧 化 酶 形 态 和 G 鉴定拉丁名 中文名 可信度 金 RGP 枯 RGP 地 RGP 未知三 RGP 未知一 RGP (假) 未知三 RGP(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