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通大学OAM JIAOTONGUNIVES1.固相法1988年,日本京都大学首次采用传统粉碎法制备AI一Fe纳晶材料,是将粗粉体和硬球(钢球、陶瓷球、或玛瑙球)按比例放进球磨机的密封容器内,利用球磨机的转动或振动,使硬球对原料进行强烈的撞击、研磨和搅拌,把金属或合金粉末粉碎为纳米级微粒的方法。O00Plastic defesheardefornsFractuchenicalnacotationof themllingbow图球磨法的原理示意图7J.Energy Res.,2016,40,21362149.doi: 10.1007/s11783-019-1209-1
1.固相法 7 1988 年,日本京都大学首次采用传统粉碎法制备Al一Fe纳晶材料,是将粗粉体和硬球(钢 球、陶瓷球、或玛瑙球)按比例放进球磨机的密封容器内,利用球磨机的转动或振动,使 硬球对原料进行强烈的撞击、研磨和搅拌,把金属或合金粉末粉碎为纳米级微粒的方法。 图 球磨法的原理示意图 J. Energy Res., 2016, 40, 2136–2149. doi:10.1007/s11783-019-1209-1
西安文通大学DAM JIAOTONGUNIVER1.固相法1.2固相反应法固相反应法是指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固相物质在热能、电能或机械能的作用下发生合成或分解而生成纳米材料的方法。固相法的设备简单,但生成的粉体容易团聚,常需要二次粉碎8
1.固相法 8 1.2 固相反应法 固相反应法是指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固相物质在热能、电能或机 械能的作用下发生合成或分解而生成纳米材料的方法。 固相法的设备简单,但生成的粉体容易团聚,常需要二次粉碎
西安文通大学IAMJIAOTONGUNIVER1.固相法1.2.1高温固相反应法:高温固相反应法是将反应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研磨后进行烧,通过高温下发生固相反应直接制成或再次粉碎制得超微粉,典型应用是制备金属氧化物,如制备BaTiO就是将TiO,和BaCO,等物质混合后在800~1200°C下燈烧,发生固相反应:TiO,+BaCO,=BaTiO,+CO<900℃Ba ions diffusion (thesize<20nm)BaCoBa ions>720℃>570℃diffusionBaTiO:>1100℃TiO3TiO,@BaTiO,@BaTioTiO@BaTiOcore-shell-shellcore-shell图固相反应法合成BaTiO,原理示意图9JEurCeramSoc.2016,36(3):583
1.固相法 9 1.2.1 高温固相反应法:高温固相反应法是将反应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研磨后进行煅烧,通 过高温下发生固相反应直接制成或再次粉碎制得超微粉,典型应用是制备金属氧化物。 如制备BaTiO3就是将TiO2和BaCO3等物质混合后在800~1200℃下煅烧,发生固相反应: TiO2+ BaCO3 = BaTiO3+CO2 图 固相反应法合成BaTiO3原理示意图 J Eur Ceram Soc. 2016, 36(3):583
西安文通大泽IAMJIAOTONOUNIVE1.固相法1.2.2室温固相反应法:将室温固相反应尤其是配位化学反应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合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此法克服了传统湿法存在团聚现象的缺点,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固相合成反应无需溶剂、产率高和反应条件易控制等优点。如纳米氧化锌的合成,可用锌盐与氢氧化钠、碳酸钠、草酸、8-羟基喹啉等发生固相反应,生成前驱物Zn(OH)z、Na,COZnC,O、8-羟基喹啉合锌前驱物在一定温度下灼烧分解即可得纳米氧化锌。图纳米氧化锌的TEM图目前,采用室温下一步固相反应合成的纳米粉体现已相当多,如:CuO、ZnS、CdS、PbS、CeO、La,O,等。10精细化工.2000(06).doi:10.13550/jxhg.2000.06.011
10 1.2.2 室温固相反应法:将室温固相反应尤其是配位化学反应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合成,是近 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此法克服了传统湿法存在团聚现象的缺点,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固 相合成反应无需溶剂、产率高和反应条件易控制等优点。 1.固相法 如纳米氧化锌的合成,可用锌盐与氢氧化钠、碳酸 钠、草酸、8-羟基喹啉等发生固相反应,生成前驱 物Zn(OH)2、Na2CO3、ZnC2O4、8-羟基喹啉合锌, 前驱物在一定温度下灼烧分解即可得纳米氧化锌。 目前,采用室温下一步固相反应合成的纳米粉体现已相 当多,如:CuO、ZnS、CdS、PbS、CeO2、La2O3等。 精细化工. 2000(06). doi:10.13550/j.jxhg.2000.06.011. 图 纳米氧化锌的TEM图
西安文通大学CIAM JIAOTONG UNIVERST内容提要1.固相法2.气相法3.液相法4.生物合成法11
内容提要 1.固相法 11 2.气相法 3.液相法 4.生物合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