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轮廓写生 1、基本内容:几何模型单体写生的取景与构图、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物体的形与 轮廓、轮廓的比例、透视关系的观察与把握、物体轮廓写生的步骤与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掌握物体轮廓写生的步骤与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难点是成角透视以及园形透视规 律。 4、教学建议:对于术语概念要求清楚掌握,通过板书图形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课后通过反 复练习掌握。 第三章: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明暗写生 1、基本内容:明暗写生造型观的基本概念、明暗写生的观察方法及观察内容、明暗写生的步 骤、明暗写生的方法。“面”的分析与把握、“交界线”的分析与把握、“色调”的分析与把 握、“空间关系”的分析与表现、素描绘制技巧。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明暗写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理解空间关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 力。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明暗写生的观察方法及写生方法,难点是对明暗交界线的把握。 4、教学建议:通过教具展示,让学生反复观察理解“三大面五调子” 第四章:静物写生 1、基本内容:本阶段教学首先包括前阶段教学的诸项讲授内容,同时又是这些内容在色调更 丰富的实物写生中的进一步深入、静物布置的构图分析、静物写生的取景与构图、“质感”分 析与表现、色调变化的规律与表现、静物写物的表现技巧。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静物写生的取景与构图、“质感”分析与表现、色调变化的规律与表现。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静物明暗变化规律的表现,难点是不同材质物体的质感表现。 4、教学建议:多媒体教学讲述基本原理,结合大量优秀图片培养学生感性认识。在作业训练 中中贯彻运用基本原理。 第五章:室内环境写生 1、基本内容:室内环境写生的取景与构图、室内环境的比例、透视关系之把握与空间关系之 表现、室内环境写生对光色调的处理、写生的步骤与技巧。 2、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室内环境的比例、透视关系,把握与空间关系之表现以及室内 环境写生对光色调的处理。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空间透视关系的表现,难点是复杂的光影关系的处理。 12
12 第二章: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轮廓写生 1、基本内容:几何模型单体写生的取景与构图、 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 物体的形与 轮廓、轮廓的比例、 透视关系的观察与把握、物体轮廓写生的步骤与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掌握物体轮廓写生的步骤与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难点是成角透视以及圆形透视规 律。 4、教学建议:对于术语概念要求清楚掌握,通过板书图形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课后通过反 复练习掌握。 第三章: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明暗写生 1、基本内容:明暗写生造型观的基本概念、明暗写生的观察方法及观察内容、 明暗写生的步 骤、 明暗写生的方法。“面”的分析与把握、“交界线”的分析与把握、“色调”的分析与把 握、 “空间关系”的分析与表现、素描绘制技巧。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明暗写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理解空间关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 力。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明暗写生的观察方法及写生方法,难点是对明暗交界线的把握。 4、教学建议:通过教具展示,让学生反复观察理解“三大面五调子”。 第四章:静物写生 1、基本内容:本阶段教学首先包括前阶段教学的诸项讲授内容,同时又是这些内容在色调更 丰富的实物写生中的进一步深入、静物布置的构图分析、静物写生的取景与构图、“质感”分 析与表现、色调变化的规律与表现、静物写物的表现技巧。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静物写生的取景与构图、“质感”分析与表现、色调变化的规律与表现。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静物明暗变化规律的表现,难点是不同材质物体的质感表现。 4、教学建议:多媒体教学讲述基本原理,结合大量优秀图片培养学生感性认识。在作业训练 中中贯彻运用基本原理。 第五章:室内环境写生 1、基本内容:室内环境写生的取景与构图、室内环境的比例、透视关系之把握与空间关系之 表现、室内环境写生对光色调的处理、写生的步骤与技巧。 2、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室内环境的比例、透视关系,把握与空间关系之表现以及室内 环境写生对光色调的处理。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空间透视关系的表现,难点是复杂的光影关系的处理
4、教学建议:应用多煤体教学,大量接触视觉图片资科,使学生对空间的表现有更直观的 了解。 第六章:建筑风景写生 1、基本内容:建筑风景写生的取景、建筑风景写生的构图、建筑物的比例、透视、明暗、形 体、空间关系之表现、建筑风景写生中的各种造型方法与不同工具材料的表现技巧、不同类型 建筑物及其环境之综合表现。 2、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建筑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处理建筑以及其周围环境的综合表 现关系。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建筑物的比例、透视、明暗、形体、空间关系之表现,难点是不同 类型建筑物及其环境之综合表现。 4、教学建议:采取户外观察教学方式,让学生直接接触不同的建筑形态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其中 课外辅导/ 备 教学内容 讲课实验上机其他 课外实践 1绪论 44 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 轮廓写 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 12 4 明暗写生 4静物写生 24.8 16 室内环境写生 8 6 6建筑风景写生 82 6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应该注意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实际能力。 六、实验实践内容: 见美术实习课程(风景写生)大纲 七、考核方式: 1考核形式: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完成绘画作业。 2成绩评定依据:根据学生的绘画作业情况和平时表现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1)平时表现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出勤(占总分的40%):平时作业(占总分的 30%):课堂互动情况(占总分的10%):学习态度(占总分的10%):课堂纪律(占总分的10%): (2)绘画作业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内容的完整性(占总分的40%):规范性(占 总分的20%):构思(占总分的10%):创意(占总分的10%):表现(占总分的20%)。 13
13 4、教学建议:应用多媒体教学,大量接触视觉图片资料,使学生对空间的表现有更直观 的 了解。 第六章:建筑风景写生 1、基本内容: 建筑风景写生的取景、 建筑风景写生的构图、 建筑物的比例、透视、明暗、形 体、空间关系之表现、建筑风景写生中的各种造型方法与不同工具材料的表现技巧、不同类型 建筑物及其环境之综合表现。 2、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建筑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处理建筑以及其周围环境的综合表 现关系。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 建筑物的比例、透视、明暗、形体、空间关系之表现,难点是不同 类型建筑物及其环境之综合表现。 4、教学建议:采取户外观察教学方式,让学生直接接触不同的建筑形态。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号 教学内容 总学 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注 1 绪论 4 4 2 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 轮廓写生 8 4 4 3 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 明暗写生 12 4 8 4 静物写生 24 8 16 5 室内环境写生 8 2 6 6 建筑风景写生 8 2 6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应该注意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实际能力。 六、实验/实践内容: 见美术实习课程(风景写生)大纲 七、考核方式: 1.考核形式: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完成绘画作业。 2.成绩评定依据:根据学生的绘画作业情况和平时表现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1)平时表现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出勤(占总分的 40%);平时作业(占总分的 30%);课堂互动情况(占总分的 10%);学习态度(占总分的 10%);课堂纪律(占总分的 10%); (2)绘画作业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内容的完整性(占总分的 40%);规范性(占 总分的 20%);构思(占总分的 10%);创意(占总分的 10%);表现(占总分的 20%)
3.评分标准:总成绩=平时表现成绩×30%+绘画作业成绩×7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素描》,周若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2、主要参考书: 《设计素描》,李一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 《设计素描》,林家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素描与设计素描》,席跃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九、教放说明及其他:(没有请填写无) 执笔人:陈根雄系室审核人:陈根雄 14
14 3.评分标准:总成绩=平时表现成绩×30%﹢绘画作业成绩×7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素描》,周若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年 2、主要参考书: 《设计素描》,李一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年 《设计素描》,林家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素描与设计素描》,席跃良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没有请填写无) 无 执笔人:陈根雄 系室审核人:陈根雄
《设计素描1》课程考试大纲 Design sketch 1 课程编号:130906010 总学时数: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验或实践教学40学时) 学分:4学分 一、考试对像: 修完本课程所规定的城乡规划专业学生。 二、考试目的 本课程考试目的是考核学生对于设计素描基本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 三、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设计素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运用于作画实践,为将来在设计实践中自由运用造型语言打好基础。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1、考试内容: 内容:设计素描写生 数量:1幅 尺寸:4开纸 2、考试要求: (1)造型语言、技法运用的熟练程度、表达到位的程度; (2)体现的对结构、明暗运用的准确程度; (3)创新能力是否体现: (4)思维与表达的结合是否相应。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核方式:技能考 方法:实际操作 时间:4课时。 六、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无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15
15 《设计素描 1》课程考试大纲 Design sketch 1 课程编号:130906010 总学时数:64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24 学时,实验或实践教学 40 学时) 学分:4 学分 一、考试对象: 修完本课程所规定的城乡规划专业学生。 二、考试目的 本课程考试目的是考核学生对于设计素描基本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 三、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设计素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运用于作画实践,为将来在设计实践中自由运用造型语言打好基础。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1、考试内容: 内容:设计素描写生 数量:1 幅 尺寸:4 开纸 2、考试要求: (1)造型语言、技法运用的熟练程度、表达到位的程度; (2)体现的对结构、明暗运用的准确程度; (3)创新能力是否体现; (4)思维与表达的结合是否相应。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核方式:技能考 方法:实际操作 时间:4 课时。 六、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无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1成绩评定依据:根据学生的绘画作业情况和平时表现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1)平时表现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出勤(占总分的40%):平时作业(占总分的 30%):课堂互动情况(占总分的10%):学习态度(占总分的10%):课堂纪律(占总分的10%): (2)绘画作业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内容的完整性(占总分的40%):规范性(占 总分的20%):构思(占总分的10%):创意(占总分的10%):表现(占总分的20%)。 2.评分标准:总成绩=平时表现成绩×30%+绘画作业成绩×7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素描》,周若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2、主要参考书: 《设计素描》,李一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 《设计素描》,林家阳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2005年 《素描与设计素描》,席跃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执笔人:陈根雄系室审核人:陈根雄 16
16 1.成绩评定依据:根据学生的绘画作业情况和平时表现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1)平时表现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出勤(占总分的 40%);平时作业(占总分的 30%);课堂互动情况(占总分的 10%);学习态度(占总分的 10%);课堂纪律(占总分的 10%); (2)绘画作业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内容的完整性(占总分的 40%);规范性(占 总分的 20%);构思(占总分的 10%);创意(占总分的 10%);表现(占总分的 20%)。 2.评分标准:总成绩=平时表现成绩×30%﹢绘画作业成绩×7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素描》,周若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年 2、主要参考书: 《设计素描》,李一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年 《设计素描》,林家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素描与设计素描》,席跃良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执笔人:陈根雄 系室审核人:陈根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