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对受检者的营养状态进行综合判 二、皮肤 1.颜色、完整性观察受检者皮肤颜色、有无皮疹、皮口 下出血 2.温度与湿度触诊受检者皮肤温度与湿度。 3.有无水肿 检查者以双手拇指分别按压受检者左 右下肢胫前及踝部皮肤3至5秒钟, 于去除压力后观察受压部位组织有无 凹陷。 弹性 检查者以示指和拇指将受检者手背或口 上臂内侧皮肤捏起,1~2秒钟松开, 观察皮肤皱折平复的速度 三、淋巴结 1.头面部淋巴结检查者以一手固定病人头部,并使其 向触诊处倾斜,另一手示、中、环3 指并拢,指腹平贴于检查部位,由浅 入深,以指腹按压的皮肤与皮下组织 之间的滑动触诊颌下淋巴结 2.锁骨上淋巴结受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坐位者头稍口 向前屈,检查者用双手进行触诊,左 手2、3、4指触诊右侧,右手2、3、 4指触诊左侧,由浅入深逐步触至锁 骨上窝深部 3.腋窝淋巴结检查左侧腋窝淋巴结时,检查者左手口 握住受检者左腕,向外上屈肘外展并 抬高45度,右手2、3、4指并拢,掌 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腋窝顶部 滑动触诊,依次触诊腋窝后壁、内壁、 前壁,再翻掌向外,将受检者外展之 臂下垂,触诊腋窝外侧壁。检查者用 右手握住受检者右腕,向外上肘外展 并抬高45度,左手触摸,检查方法同 左侧。 4.腹股沟淋巴结受检者下肢屈曲,检查者以2、3、4口 指指腹在腹股沟区进行滑动触摸 6
6 二、皮肤 1.颜色、完整性 2.温度与湿度 3.有无水肿 4.弹性 三、淋巴结 1.头面部淋巴结 2.锁骨上淋巴结 3.腋窝淋巴结 4.腹股沟淋巴结 力,对受检者的营养状态进行综合判 断。 观察受检者皮肤颜色、有无皮疹、皮 下出血。 触诊受检者皮肤温度与湿度。 检查者以双手拇指分别按压受检者左 右下肢胫前及踝部皮肤 3 至 5 秒钟, 于去除压力后观察受压部位组织有无 凹陷。 检查者以示指和拇指将受检者手背或 上臂内侧皮肤捏起,1~2 秒钟松开, 观察皮肤皱折平复的速度。 检查者以一手固定病人头部,并使其 向触诊处倾斜,另一手示、中、环 3 指并拢,指腹平贴于检查部位,由浅 入深,以指腹按压的皮肤与皮下组织 之间的滑动触诊颌下淋巴结。 受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坐位者头稍 向前屈,检查者用双手进行触诊,左 手 2、3、4 指触诊右侧,右手 2、3、 4 指触诊左侧,由浅入深逐步触至锁 骨上窝深部。 检查左侧腋窝淋巴结时,检查者左手 握住受检者左腕,向外上屈肘外展并 抬高 45 度,右手 2、3、4 指并拢,掌 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腋窝顶部, 滑动触诊,依次触诊腋窝后壁、内壁、 前壁,再翻掌向外,将受检者外展之 臂下垂,触诊腋窝外侧壁。检查者用 右手握住受检者右腕,向外上肘外展 并抬高 45 度,左手触摸,检查方法同 左侧。 受检者下肢屈曲,检查者以 2、3、4 指指腹在腹股沟区进行滑动触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头、面、颈部检查 【实习要求】 1.掌握头面部检査的顺序、内容与检查方法 2.掌握颈部检査的顺序、内容与检查方法, 【重点】 1.巩膜检查。 2.瞳孔检査。 3.口腔检查。 4.颈部血管检查。 5.气管检查。 【难点】 1.翻转上睑结膜。 2.口腔检查。 3.甲状腺触诊。 【物品准备】 软尺、压舌板、手电筒 【实习方法】 1.示教前学生通过CAI课件、全身体格检查DVD或学院流媒体,观看头、 面、颈部体格检查,以做好实习前预习 2.示教时由教师做头、面、颈部的示范性检查,指出头、面、颈部检査的 要点和操作技巧。 3.学生分组,每组由1名教师带教。 4.检查于教师示范性检查后在学生之间进行,每2名学生为一小组,按要 求进行相互检査,教师巡回查看,随时纠正学生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 5.教师抽查1组学生进行头、面、颈部检查,边检查边报告结果,其他学 生评议该组学生检查顺序及方法是否正确、内容有无遗漏。 【实习内容】 1.头、面部器官 (1)眼睛:眼睑有无水肿,有无眼球突出和凹陷,有无睑结膜苍白、充血
7 头、面、颈部检查 【实习要求】 1.掌握头面部检查的顺序、内容与检查方法。 2.掌握颈部检查的顺序、内容与检查方法。 【重点】 1.巩膜检查。 2.瞳孔检查。 3.口腔检查。 4.颈部血管检查。 5.气管检查。 【难点】 1.翻转上睑结膜。 2.口腔检查。 3.甲状腺触诊。 【物品准备】 软尺、压舌板、手电筒。 【实习方法】 1.示教前学生通过 CAI 课件、全身体格检查 DVD 或学院流媒体,观看头、 面、颈部体格检查,以做好实习前预习。 2.示教时由教师做头、面、颈部的示范性检查,指出头、面、颈部检查的 要点和操作技巧。 3.学生分组,每组由 1 名教师带教。 4.检查于教师示范性检查后在学生之间进行,每 2 名学生为一小组,按要 求进行相互检查,教师巡回查看,随时纠正学生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 5.教师抽查 1 组学生进行头、面、颈部检查,边检查边报告结果,其他学 生评议该组学生检查顺序及方法是否正确、内容有无遗漏。 【实习内容】 1.头、面部器官 (1)眼睛:眼睑有无水肿,有无眼球突出和凹陷,有无睑结膜苍白、充血
出血点,巩膜有无黄染,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射。 (3)耳:耳廓有无红肿及牵拉痛,有无溢脓、溢液 (4)鼻:外鼻皮肤及周围组织颜色,有无畸形、鼻翼扇动,鼻呼吸是否通畅, 鼻粘膜有无充血、肿胀,鼻腔有无分泌物 1)口唇颜色,有无疱疹、皲裂、口角糜烂或口角歪斜, 2)口腔检查方法。 3)口腔检査内容:口腔粘膜有无出血点、血疱、溃疡,找到 Koplik斑发生 部位,牙龈有无色素沉着、红肿、出血、溢脓,有无龋齿、义齿、残根,观察软 腭、腭垂、扁桃体及咽后壁,描述扁桃体肿大分度标准。 2.颈部检査颈静脉检査方法,甲状腺检査方法及内容、描述甲状腺肿大 分度的标准,气管位置检查方法 【技能练习指南】 项目 方法 自我评价 基本掌握部分掌握尚未掌握 头面部器官 1.眼 (1)近视力检查受检者取坐位,检查者将近视力表置 于受检者眼前约33厘米处,分别检查 受检者左右眼近视力。 (2)眼睑与眼球外视诊眼睑有无水肿、下垂,有无眼球 突出或凹陷。 3)睑结膜与巩膜|检查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时,检口口 查者将双手拇指置于下睑中部,请受 检者向上看,同时向下按下睑边缘 暴露下睑结膜、穹隆结膜、球结膜和 巩膜,注意结膜和巩膜的颜色;检查 上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时,需翻转 眼睑,其要领为:嘱受检者向下看, 检查者用示指和拇指捏住受检者上睑 中部的边缘,轻轻向前下方牵拉,同 时以示指向下压迫睑板上缘,与拇指 配合将睑缘向上捻转即可将眼睑翻 开。观察内容同下睑结膜 (4)瞳孔 观察瞳孔大小、形状、双侧是否等大 等圆 嘱受检者双眼平视前方,检查者手持 手电筒,自眼外侧迅速将光源移向一
8 出血点,巩膜有无黄染,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射。 (3)耳:耳廓有无红肿及牵拉痛,有无溢脓、溢液。 (4)鼻:外鼻皮肤及周围组织颜色,有无畸形、鼻翼扇动,鼻呼吸是否通畅, 鼻粘膜有无充血、肿胀,鼻腔有无分泌物。 (5)口 1)口唇颜色,有无疱疹、皲裂、口角糜烂或口角歪斜。 2)口腔检查方法。 3)口腔检查内容:口腔粘膜有无出血点、血疱、溃疡,找到 Koplik 斑发生 部位,牙龈有无色素沉着、红肿、出血、溢脓,有无龋齿、义齿、残根,观察软 腭、腭垂、扁桃体及咽后壁,描述扁桃体肿大分度标准。 2.颈部检查 颈静脉检查方法,甲状腺检查方法及内容、描述甲状腺肿大 分度的标准,气管位置检查方法。 【技能练习指南】 项目 方法 自我评价 基本掌握 部分掌握 尚未掌握 一、头面部器官 1.眼 (1)近视力检查 (2)眼睑与眼球外 形 (3)睑结膜与巩膜 (4)瞳孔 受检者取坐位,检查者将近视力表置 于受检者眼前约 33 厘米处,分别检查 受检者左右眼近视力。 视诊眼睑有无水肿、下垂,有无眼球 突出或凹陷。 检查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时,检 查者将双手拇指置于下睑中部,请受 检者向上看,同时向下按下睑边缘, 暴露下睑结膜、穹隆结膜、球结膜和 巩膜,注意结膜和巩膜的颜色;检查 上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时,需翻转 眼睑,其要领为:嘱受检者向下看, 检查者用示指和拇指捏住受检者上睑 中部的边缘,轻轻向前下方牵拉,同 时以示指向下压迫睑板上缘,与拇指 配合将睑缘向上捻转即可将眼睑翻 开。观察内容同下睑结膜。 观察瞳孔大小、形状、双侧是否等大 等圆。 嘱受检者双眼平视前方,检查者手持 手电筒,自眼外侧迅速将光源移向一 □ □ □ □ □ □ □ □ □ □ □ □
侧瞳孔部位,观察该侧瞳孔直接对光 反应,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注 意勿使光线同时照射双眼。 2.耳 1)外耳及耳后区检查者用手将受检者耳廓向后上牵口 拉,观察其耳廓有无畸形、结节、红 肿及牵拉痛,外耳道有无溢液,乳突 皮肤有无红肿及压痛 2)耳粗听力检查|受检者掩耳闭目,检查者以拇指与示 指互相摩擦,自1米以外逐渐移近其 耳部,直到听到声音为止,测量距离。 用同样方法检测另一耳听力。 (1)鼻外形 视诊鼻外形、鼻部皮肤及周围组织颜 色,有无鼻翼扇动 (2)鼻道通气状况检查者以左手示指按捏病人左侧鼻前 庭检査病人右鼻道通气情况:以左手 拇指按捏病人右侧鼻前庭检查病人左 鼻道通气情况 (3)鼻前庭 检查者用左手拇指将受检者鼻尖轻轻 上推,用电筒先后照射左右鼻前庭, 观察鼻粘膜有无充血、肿胀,鼻腔有 无出血或异常分泌物 4.口 (1)口唇 视诊口唇颜色,有无疱疹、皲裂、口口 角糜烂、口角歪斜。 (2)口腔 嘱受检者张口,检査者左手持手电筒 以适当角度照明口腔,右手借助压舌 板,自左下开始,按左下→右下→右 上→左上的顺序,依次检查两侧颊粘 膜、牙齿、牙龈、舌和硬腭,观察有 无粘膜肿胀、血疱、溃疡和真菌感染, 有无龋齿、义齿、残根,牙龈颜色 有无肿胀、溃疡及出血。然后嘱受检 者头稍后仰,张口并发“啊”音,检 查者持压舌板轻压其舌前2/3处,显 露软腭、腭垂、咽腭弓、舌腭弓、扁 桃体和咽后壁,观察有无充血、肿胀 分泌物及扁桃体肿大 二、颈部 1.颈部血管 受检者取立位或坐位,检查者分别视 诊受检者左右两侧颈部血管,如可见 到颈静脉,称为颈静脉怒张:请受检 者平卧,头枕低枕使头颈与床面呈
9 2.耳 1)外耳及耳后区 2)耳粗听力检查 3.鼻 (1)鼻外形 (2)鼻道通气状况 (3)鼻前庭 4.口 (1)口唇 (2)口腔 二、颈部 1. 颈部血管 侧瞳孔部位,观察该侧瞳孔直接对光 反应,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注 意勿使光线同时照射双眼。 检查者用手将受检者耳廓向后上牵 拉,观察其耳廓有无畸形、结节、红 肿及牵拉痛,外耳道有无溢液,乳突 皮肤有无红肿及压痛。 受检者掩耳闭目,检查者以拇指与示 指互相摩擦,自 1 米以外逐渐移近其 耳部,直到听到声音为止,测量距离。 用同样方法检测另一耳听力。 视诊鼻外形、鼻部皮肤及周围组织颜 色,有无鼻翼扇动。 检查者以左手示指按捏病人左侧鼻前 庭检查病人右鼻道通气情况;以左手 拇指按捏病人右侧鼻前庭检查病人左 鼻道通气情况。 检查者用左手拇指将受检者鼻尖轻轻 上推,用电筒先后照射左右鼻前庭, 观察鼻粘膜有无充血、肿胀,鼻腔有 无出血或异常分泌物。 视诊口唇颜色,有无疱疹、皲裂、口 角糜烂、口角歪斜。 嘱受检者张口,检查者左手持手电筒 以适当角度照明口腔,右手借助压舌 板,自左下开始,按左下→右下→右 上→左上的顺序,依次检查两侧颊粘 膜、牙齿、牙龈、舌和硬腭,观察有 无粘膜肿胀、血疱、溃疡和真菌感染, 有无龋齿、义齿、残根,牙龈颜色, 有无肿胀、溃疡及出血。然后嘱受检 者头稍后仰,张口并发“啊”音,检 查者持压舌板轻压其舌前 2/3 处,显 露软腭、腭垂、咽腭弓、舌腭弓、扁 桃体和咽后壁,观察有无充血、肿胀、 分泌物及扁桃体肿大。 受检者取立位或坐位,检查者分别视 诊受检者左右两侧颈部血管,如可见 到颈静脉,称为颈静脉怒张;请受检 者平卧,头枕低枕使头颈与床面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45°角,观察颈静脉,如见到颈 静脉充盈超过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 的下1/3,亦为颈静脉怒张 2.甲状腺 受检者取坐位,检查者嘱受检者作吞 咽动作,视诊其甲状腺。 检查者先用拇指以滑动触诊法检查颊 部,再检查两叶。检査左叶时,检査 者用左手拇指轻推病人环状软骨及气 管至对侧,右手拇指在气管旁,示指、 中指在左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 甲状腺侧叶,右手拇指在胸锁乳突肌 前缘,配合受检者的吞咽动作,滑动 触摸甲状腺左叶。同法检査甲状腺右 3.气管 检查者将示指、环指分别置于受检者 左右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 于气管中间,观察中指是否位于示指 与环指的中间,以此判断气管居中与
10 2.甲状腺 3.气管 30~45°角,观察颈静脉,如见到颈 静脉充盈超过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 的下 1/3,亦为颈静脉怒张。 受检者取坐位,检查者嘱受检者作吞 咽动作,视诊其甲状腺。 检查者先用拇指以滑动触诊法检查颊 部,再检查两叶。检查左叶时,检查 者用左手拇指轻推病人环状软骨及气 管至对侧,右手拇指在气管旁,示指、 中指在左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 甲状腺侧叶,右手拇指在胸锁乳突肌 前缘,配合受检者的吞咽动作,滑动 触摸甲状腺左叶。同法检查甲状腺右 叶。 检查者将示指、环指分别置于受检者 左右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 于气管中间,观察中指是否位于示指 与环指的中间,以此判断气管居中与 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