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想 的故事:她 起“我达达 在等待。表 的马蹄是美 达达的马蹄” 面心如止 丽的错误” 水,其实巨 这句诗时, 秦玉兰 浪滔天。读 韵味、回想 到这里,让 这样抽象的词语,顿时变得具体明 人有屏息静气之惑,犹如读小说或 白。诗人把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浓 电影剧本,预期高潮的降临。 缩并弥漫在空气中,在我们的心头轻 诗的最后两句是: 轻荡漾。对于郑愁予《错误》中的这句 诗,张晓风曾如是说:四十年来像一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支名笛,不知被多少人鸣然吹响。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要品出这句诗的妙处,且让我 们来回顾一下全诗:“我打江南走 听到“达达的马蹄”,在她的心 过”,江南有个女子,“容颜如莲花的 头,该掀起怎样的欣喜!可这竟是一 开落”。接下来便是这样五句: 个“美丽的错误”!“达达”声还将远 去,因为来者不是“归人”,而是“过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累不飞 客”。大喜,大悲,波澜起伏,人生上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演了多情而苦涩的一幕。这里让我 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 们品味的,岂止是爱!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诗人用了“达达”这个象声词,这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里既表示力度,又表示速度。诗中的女 子是静的化身,她在静中领听,远处的 这个女子不但是寂寞的,而且 任何声响,都会引起她极大的关注,产 是封闭的。从小小的城,到小小的 生夸张的效果,“达达”正是她心情的 窗,越来越紧然而,东风不来,柳絮 反映:而“达达”的响又可和女子的静, 不飞,跫音不响,春韩不揭…如此 在艺术上形成对比。同时,“达达”显示 纷复的意象,一个个扑面而来,而每 出一种离去的坚决,这是敲击人心扉 一项都有一个“不”字,终于一笔连 的悲剧的鼓点。随着“达达”"声的远逝, 着一笔,渲染出了一个美丽而忧伤 我们感受到的是心的紧缩。 1-20
美丽的 宫玺 我打心底喜欢何其芳早期的 上”,是哀悼一个叫小玲玲的少女 诗。他的语言融古典于现代,又有一 的,全诗弥漫着一种凄清的悲伤气 种内在的音韵之美。我最难忘的一 织。十二行诗,至少有八个佳句,而 句新诗,便见于何其芳的《花环》。这 末句“你有更美丽的天亡”,尤其新 里,且容许我引述一下全诗: 颖美丽。 一般说,死亡是不幸的,是令人 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 伤痛的:年轻生命的天亡,尤其不 无人记忆的朝度最有光。 幸,尤其令人伤痛。但何其芳在这里 我说你是幸福的,小玲玲, 却赋予少女的天亡以美丽。天亡怎 没有照过影子的小溪最清亮。 么会是美丽的呢?不用说,这少女的 形象是美丽的,是多愁善感的,作者 你梦过绿藤绿进你窗里, 对她也是爱怜的。因此,作者以反常 金色的小花坠落到你发上。 的言词表达了对少女之死无可奈何 你为檐雨说出的故事感动, 的惋惜之情。什么样的天亡才是美 你爱寂寞,寂寞的星光。 丽的呢?我想它应该是优郁的,而不 你有珍殊似的少女的泪, 是惨烈的。由此想到《红楼梦》里的 常流着没有名字的悲伤。 林黛玉,林黛玉的死可谓是美丽的。 你有美丽得使你忧伤的日子,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名诗《错误》 你有更美丽的天亡。 中的名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 错误”,我想该是受到何其芳这首诗 此诗副题为“放在一个小坟 的启发吧? 1-21
安安有一首 人寻味。开始我以 《析祷词》,诗人在十 为是一个排版错 分平和的诗句中, 永远善良 误,应是“养不成” 阑述了对善良的企 而不是“不养成”, 盼和坚持。其中有 丁婵蝉 “养不成”读来要流 一句是:“受骗千回, 畅得多。可静下心 也不养成铁石心肠。”当时读时,如遇 来一琢磨,才发觉“不养成”是点睛 电击,周身展越,过去从未有过这种 之笔。这三个字倾注着诗人更强烈 感觉:读后很长时间,仍被这句诗包 的情感,对诗的主题有着更深刻的 围着,感动著,久久回不过神来。 揭示。“养不成”是事物发展的客观 受骗,当然不是好事情。一个人 结果,而“不养成”却是诗人的主观 受了骗,理应从中汲取教圳,如鲁迅 努力,这就是说,诗人将会坦然地面 先生所说:“我们不再受骗了。”然 对任何结果,而把“善良”进行到底。 而,诗人却说:“受骗千回,也不养成 我还没有太多的人生经历。我 铁石心肠。”这种不合逻辑的坚定和 不知道坚持善良,将会付出怎样的 执着,当然不是鼓励受骗,而是要把 代价。但这句诗和我精神上有一种 诗人追求善良、坚持普良的“心”,表 零距离的贴近,它让我的灵魂受到 现得淋滴尽致。 净化,我想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诗中的“不养成”三字,尤为耐 这份感动和契合。 说老实话,我已记不清原诗是 “别处”的魅力 怎样的一种表述,甚至记不清它的 作者是歌德还是兰波,但这五个字 却总是这么清晰,这么顽强。 就诗论诗,这是一句双关语:“生 活”可以是名词一我们的生活永远 白天总在奔波,夜晚总在感伤, 在梦想以外的地方:也可以是动词 当夜色也掩不住寂寞时,有句诗就 一我们应该生活在另外一种状态 会善地跳了出来:“生活在别处。” 中。诗的语言就是这样,一个平常的词 1-22
艾青写过一首小 摔倒了自己爬起来”, 诗《礁石》: 心中的礁石” “我即使一边流血,一 边也还笑着”。《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不正是诗人的自画像 无休止地拍过来 吗?它展示了诗人的胸襟、意志和人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格,有着钢铁般的沉甸甸的重量。 我之所以难忘这一句诗,和我 y 被打成碎沫、散开… 个人经历有关。1978年“平反”以前, 它的脸上和身上 我背着家庭出身的包状,戴着“中右 像刀砍过一样 分子”的帽子,一有政治运动,便进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人了“苦难年代”。然而,自从读到 含着徽笑,看着海洋… 《礁石》以后,仿佛一切磨难都倒在 我的脚下,“含着徽笑,看着海洋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含着徽笑, …”我在精神上是不可战胜的。 看着海洋…”已成为我的座右铭。 无论是任中学语文教研员,还 艾青一生中道遇了太多的坎坷, 是退休后在老年大学执教,我都推 但他复出后,依旧为祖国和人民引吭 荐、讲授《礁石》一诗。每当读到“含 高唱。他曾说过:“我是乐观的,也是 着徽笑,看着海祥…”时,我会情 达观的。一辈子不知道摔过多少跤, 不自禁地昂起我鬟发斑白的头颅。 语,却能营造出一个巨大的空间,让你 呢?青春时代我们曾经歌唱:给我一 释放出所有的想象、热情和感动… 个家,让我到远方去想念它。远方的 且不管它是名词还是动词吧。人 家在想象中越来越温暖,如同青春在 总在路上不停地奔波,不停地张望, 回忆中越来越美丽。别处的“生活”, 可是有几个人认清了来时的道路,有 是彼岸的不灭的灯,它让我们永远追 几个人听见了花开的声音,又有几个 寻着它的光芒,接受它的照耀。 人沐浴到了真理的光辉?一点不 也许我青春的鸟儿没有在天空 错,“生活在别处”!一个你永远都走 留下任何痕迹,但是我不会停下翅 不到的地方。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 膀,因为“生活在别处”。 1-23
外婆和妈妈 ·吴红震 那年冬天,外婆过世。她老人家 的所谓“意象”,甚至连韵都没有,一 一生辛劳,待我疼爱有加,她的离去 切都如土地般纯朴。然面,就是这么 让我伤心极了。不久,便读到了野谷 普普通通的几句话,却让我读得泪 的《外婆》。这首诗真像是为我写的。 流满面。我想,因为在不动声色的叙 从此以后,每当我走到外婆遗像下 述下面,有着真实的情感蕴藏。这比 面,总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诗中的最 那些不知所云的“诗”,不知要高明 后一句:“外婆,你给了我妈妈”。 工行 多少倍。它让我联想到了发枚产 全诗不长,且容我背录如下: 的孝子哭母的例子:“哭一声, 声,儿的声音娘惯听,如何娘不应 又老又穷 不是写诗,却是真诗。 那就是外婆 这首诗到底是写外婆还是写妈 妈,我至今还闹不清楚。当然,她写 她总是不安地说 了外婆,“又老又穷”,“总是不安地 “我没什么带给你” 说”,不过,这是欲扬先抑,更重要的 是“待我懂得时”这一句,这里有着 待我懂得时 巨大的想象空间。而就全诗来说,写 她已长眠地下 外婆似乎是为了写妈妈,妈妈到底 怎么样,诗人什么也设说,但因为有 有什么比得上你的深厚 了“外婆,你给了我妈妈”这一句,妈 外婆,你给了我妈妈 妈的可亲可爱一下子到了极致。孩 子的发自内心的满足,不是对妈妈 诗句可谓明白如话,自然如水。 的最高评价吗?真是“不着一字,尽 没有深奥的词语,也没有刻意营造 得风流”。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