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文解读 2.冰心:巴金这个人… 1.课文解读 (1)作者简介 作者吴泰昌是文坛的有心人,多年来,他随身总是带着两样东西:一是小笔 记本,一是一架口袋型的自动相机。在种种文友之间相互拜访与聚会中,种种文 坛盛事或笔会里,他会随手举起相机“咔嚓”一下,或者掏出小本子把一些谈话 及细节飞速地记录下来。吴泰昌是站在明天的角度来观察今天,选择今天,记录 今天和收藏今天的。当“今天”渐渐成为历史时,这些资料珍贵的历史性便一点 点显现出来。吴泰昌对文坛有浓烈的热情。他与文友们真诚交往,尊敬先辈,亲 切后生。为人又急公好义,替人出力,排难解纷,不辞辛苦。从他个人的视角看 文坛是情感化的。他把文坛看做花坛。所以,他才会这样珍视文坛的点点滴滴。 许多年里,吴泰昌供职于《文艺报》。由于他的敬业心强,整日奔波于各个城市 和各种会议之间,因之亦得便于广泛地采撷文坛生活。他所收集的文坛资料少人 可比,大大小小写满了文字的记录本至少可以装满一箱,他自己拍的和他保存的 他人拍摄的照片更是难以计数。这一切,全是第一手的,无可重复,都是他身临 目见的记录与发现。 本文是作者为巴金百年寿辰而写的暖寿文章。 (2)基本解读 《冰心:巴金这个人……》记录了几件冰心与巴金交往的鲜为人知的事情。 文章看似松散,但由作为冰心与巴金之间友情见证人的吴泰昌所写,无论是作为 文学史料,还是对后人研究冰心与巴金两人的友谊却都是很有帮助的。冰心与巴 金的友谊是经得起考验的,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好好休息,尽情享受”。这一部分以冰心建议给巴金的电文为标 题,八个字非常随意,却恰恰反映了冰心对巴金的了解。 第二部分“淡交如水,大道若弦”。这是借用冰心、巴金研究者的话作小标 题。这句话是对冰心与巴金关系的最好概括。表面上他们之间并没有很紧密的交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2)课文解读 2. 冰心:巴金这个人…… 1.课文解读 ⑴作者简介 作者吴泰昌是文坛的有心人,多年来,他随身总是带着两样东西:一是小笔 记本,一是一架口袋型的自动相机。在种种文友之间相互拜访与聚会中,种种文 坛盛事或笔会里,他会随手举起相机“咔嚓”一下,或者掏出小本子把一些谈话 及细节飞速地记录下来。吴泰昌是站在明天的角度来观察今天,选择今天,记录 今天和收藏今天的。当“今天”渐渐成为历史时,这些资料珍贵的历史性便一点 点显现出来。吴泰昌对文坛有浓烈的热情。他与文友们真诚交往,尊敬先辈,亲 切后生。为人又急公好义,替人出力,排难解纷,不辞辛苦。从他个人的视角看, 文坛是情感化的。他把文坛看做花坛。所以,他才会这样珍视文坛的点点滴滴。 许多年里,吴泰昌供职于《文艺报》。由于他的敬业心强,整日奔波于各个城市 和各种会议之间,因之亦得便于广泛地采撷文坛生活。他所收集的文坛资料少人 可比,大大小小写满了文字的记录本至少可以装满一箱,他自己拍的和他保存的 他人拍摄的照片更是难以计数。这一切,全是第一手的,无可重复,都是他身临 目见的记录与发现。 本文是作者为巴金百年寿辰而写的暖寿文章。 ⑵基本解读 《冰心:巴金这个人……》记录了几件冰心与巴金交往的鲜为人知的事情。 文章看似松散,但由作为冰心与巴金之间友情见证人的吴泰昌所写,无论是作为 文学史料,还是对后人研究冰心与巴金两人的友谊却都是很有帮助的。冰心与巴 金的友谊是经得起考验的,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好好休息,尽情享受”。这一部分以冰心建议给巴金的电文为标 题,八个字非常随意,却恰恰反映了冰心对巴金的了解。 第二部分“淡交如水,大道若弦”。这是借用冰心、巴金研究者的话作小标 题。这句话是对冰心与巴金关系的最好概括。表面上他们之间并没有很紧密的交
往,但是他们又都在仰慕着对方,欣赏着对方,支持着对方,他们之间的友谊达 到了很高的境界 第三部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是以冰心题赠给巴金的话作小标题。这 是他们两人之间友谊的见证。作者试图从多个角度探寻冰心与巴金之间友谊的源 流,最后以余思牧先生的话作结:“冰心欣赏巴金的纯真、坦诚、大公无私,巴 金也一样欣赏冰心的坦率、坚强、友善 文章就是以这三句话作领起,穿插了许多冰心与巴金交往的片段,给读者展 现了两位文学巨匠纯真的友谊。 2.习题解说 (1)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让学生学会在零散的材料中作作岀分析和概括,训练学生 整合信息的能力。“巴金这个人”是文章的线索,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对理 解课文很有帮助。 参考答案 文章很少直接写到巴金,但是从各人尤其是冰心的片言只语中,我们可以勾 勒出巴金的轮廓。冰心说:“巴金这人辛苦一辈子,勤奋一辈子,认真一辈子” 冰心还常说:“巴金是讲真话的”。余思牧认为“冰心欣赏巴金的纯真、坦诚 大公无私,巴金也一样欣赏冰心的坦率、坚强、友善 另外从巴金的行为上也可以总结其为人:巴金几十年不拿工资;参加作协会 议也不报销飞机票;巴金大力倡导建设现代文学馆,并带头捐款捐物;冰心研究 会成立,巴金乐意担任会长;等等。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巴金这个人……”:巴金是一个勤奋、认真,敢说真话、 大公无私、人品文品俱佳的现当代文学大师 (2)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训练学生在阅读中筛选与分析材料的能力 参考答案 冰心提议用“好好休息,尽情享受”作为电文给巴金拍电报。用这么随意的 八个字作为电文,既轻松活泼,又反映了冰心对巴金的了解,只有挚友才会想出 这么一句贺词来的
往,但是他们又都在仰慕着对方,欣赏着对方,支持着对方,他们之间的友谊达 到了很高的境界。 第三部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是以冰心题赠给巴金的话作小标题。这 是他们两人之间友谊的见证。作者试图从多个角度探寻冰心与巴金之间友谊的源 流,最后以余思牧先生的话作结:“冰心欣赏巴金的纯真、坦诚、大公无私,巴 金也一样欣赏冰心的坦率、坚强、友善”。 文章就是以这三句话作领起,穿插了许多冰心与巴金交往的片段,给读者展 现了两位文学巨匠纯真的友谊。 2.习题解说 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让学生学会在零散的材料中作作出分析和概括,训练学生 整合信息的能力。“巴金这个人┅┅”是文章的线索,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对理 解课文很有帮助。 参考答案: 文章很少直接写到巴金,但是从各人尤其是冰心的片言只语中,我们可以勾 勒出巴金的轮廓。冰心说:“巴金这人辛苦一辈子,勤奋一辈子,认真一辈子”。 冰心还常说:“巴金是讲真话的”。余思牧认为“冰心欣赏巴金的纯真、坦诚、 大公无私,巴金也一样欣赏冰心的坦率、坚强、友善”。 另外从巴金的行为上也可以总结其为人:巴金几十年不拿工资;参加作协会 议也不报销飞机票;巴金大力倡导建设现代文学馆,并带头捐款捐物;冰心研究 会成立,巴金乐意担任会长;等等。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巴金这个人……”:巴金是一个勤奋、认真,敢说真话、 大公无私、人品文品俱佳的现当代文学大师。 ⑵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训练学生在阅读中筛选与分析材料的能力。 参考答案: 冰心提议用“好好休息,尽情享受”作为电文给巴金拍电报。用这么随意的 八个字作为电文,既轻松活泼,又反映了冰心对巴金的了解,只有挚友才会想出 这么一句贺词来的
冰心丧夫,反倒担心巴金牵挂自己,因而嘱托泰昌转告自己赏花的一些细节 给巴金,以免除巴金的牵挂,足见两人的互相关心。 冰心热情支持巴金提议成立中国现代文学馆,不仅多方呼吁,而且积极捐赠 自己珍藏的手稿,就是要完成老朋友的心愿 巴金乐意担任冰心研究会的会长。巴金曾公开表示不再兼任一切荣誉和名誉 职务,但他却乐意担任冰心研究会的会长,还亲自签名聘任了顾问、副会长,足 见他对冰心的仰慕和支持。 巴金给《冰心传》作序,在序中热情赞扬了冰心的为人与为文的优秀品质, 也足见他对冰心的敬仰。 (3)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通过比较,体会以小标题的形式组织文章的特色。 本题是开放型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比较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必强求 一致。以小标题的形式组织文章是现在较为流行的一种文章结构形式,它的好处 是一目了然,层次感非常强。但也有缺点,文章的整体性被削弱,同时标题的拟 定是一个难题,标题拟不好反倒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3.相关资料 (1)冰心简介 冰心(1899—199),原名谢婉莹,笔名有冰心女士、男士等。1900年 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籍福建长乐县。父亲是清政府的海军军官。1904年她随 父移居烟台,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自幼热爱大海。1911年进女子师范学校学 习,1914年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子中学学习,1918年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 预科。“五四”运动爆发后,她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她发表的第 篇作品是《两个家庭》,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的创 作。随后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姊》等。1921年后,出版了小说 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等,作品多以“母爱”或“人类之爱”为 解决社会人生问题的理想。1923年,她从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专攻英
冰心丧夫,反倒担心巴金牵挂自己,因而嘱托泰昌转告自己赏花的一些细节 给巴金,以免除巴金的牵挂,足见两人的互相关心。 冰心热情支持巴金提议成立中国现代文学馆,不仅多方呼吁,而且积极捐赠 自己珍藏的手稿,就是要完成老朋友的心愿。 巴金乐意担任冰心研究会的会长。巴金曾公开表示不再兼任一切荣誉和名誉 职务,但他却乐意担任冰心研究会的会长,还亲自签名聘任了顾问、副会长,足 见他对冰心的仰慕和支持。 巴金给《冰心传》作序,在序中热情赞扬了冰心的为人与为文的优秀品质, 也足见他对冰心的敬仰。 ⑶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通过比较,体会以小标题的形式组织文章的特色。 本题是开放型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比较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必强求 一致。以小标题的形式组织文章是现在较为流行的一种文章结构形式,它的好处 是一目了然,层次感非常强。但也有缺点,文章的整体性被削弱,同时标题的拟 定是一个难题,标题拟不好反倒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3.相关资料 ⑴冰心简介 冰心(1899—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有冰心女士、男士等。1900 年 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籍福建长乐县。父亲是清政府的海军军官。1904 年她随 父移居烟台,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自幼热爱大海。1911 年进女子师范学校学 习,1914 年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子中学学习,1918 年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 预科。“五四”运动爆发后,她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她发表的第一 篇作品是《两个家庭》,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的创 作。随后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姊》等。1921 年后,出版了小说 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等,作品多以“母爱”或“人类之爱”为 解决社会人生问题的理想。1923 年,她从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专攻英
国文学,同时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 1926年回国后,冰心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31年 写了小说《分》,标志着她对社会现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32年北新书局开 始分集出版《冰心全集》。抗战爆发后,冰心于1938年到昆明,1940年到重 庆,曾以“男士”的笔名写了散文《关于女人》。1946年抗战胜利后,曾在日 本东京大学教授“中国新文学”课程。1951年秋回国,写了散文《归来以后》 等作品,创作上揭开了新的一页。1956年出版了《陶奇的暑期日记》。1958 年3月《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她的《再寄小读者》,内容多为介绍国外见闻、歌 颂友谊以及勉励儿童努力上进。此外,还出版了《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 赞》、《拾穗小札》、《小橘灯》,以及《冰心小说散文选》等。文化大革命期 间,香港朝阳岀版社还出版了她的散文集《樱花和友谊》、《我们这里没有冬天》。 粉碎“四人帮”以后,她开始在《儿童时代》上发表《三寄小读者》。建国以后, 冰心曾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社会活动 (2)巴金的功业 之一:用文学扫除心灵垃圾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 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这是巴金对文学的见解。巴金多次说明他不是为 当作家而提笔的,他只是“有感情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他是“在作品 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他说:“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对我们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来表达我的感情。”《家》、《春》
国文学,同时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 1926 年回国后,冰心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31 年 写了小说《分》,标志着她对社会现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32 年北新书局开 始分集出版《冰心全集》。抗战爆发后,冰心于 1938 年到昆明,1940 年到重 庆,曾以“男士”的笔名写了散文《关于女人》。1946 年抗战胜利后,曾在日 本东京大学教授“中国新文学”课程。1951 年秋回国,写了散文《归来以后》 等作品,创作上揭开了新的一页。1956 年出版了《陶奇的暑期日记》。1958 年 3 月《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她的《再寄小读者》,内容多为介绍国外见闻、歌 颂友谊以及勉励儿童努力上进。此外,还出版了《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 赞》、《拾穗小札》、《小橘灯》,以及《冰心小说散文选》等。文化大革命期 间,香港朝阳出版社还出版了她的散文集《樱花和友谊》、《我们这里没有冬天》。 粉碎“四人帮”以后,她开始在《儿童时代》上发表《三寄小读者》。建国以后, 冰心曾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社会活动。 ⑵巴金的功业 之一:用文学扫除心灵垃圾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 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这是巴金对文学的见解。巴金多次说明他不是为 当作家而提笔的,他只是“有感情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他是“在作品 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他说:“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对我们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来表达我的感情。”《家》、《春》
《秋》、《雾》、《雨》、《电》、《憩园》、《寒夜》无不体现着这样的文学 理念 之二:用翻译拥抱整个世界 巴金作为一个翻译家的身份经常被人们忽视。他懂得英文、法文、俄文、日 文、德文等多种语言,还有世界语。从1922年根据英译本翻译俄国人迦尔洵的 小说《信号》开始,翻译一直伴随着他的创作。他的译文全集足足有十卷(人民 文学出版社),其中尤以俄国作品居多。翻译家高莽先生说:“巴金先生绝对是 大翻译家。他曾说翻译一是为了生活,二是为了学习,他总说自己是‘试译 他翻译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是思想形成的过程,他翻译的作品和他的思想都 是吻合的。巴金先生的语言很美,他对翻译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要准确,也要用 文学来表达情感,表现原著的韵味,不能完全死抠字句 学者李辉认为:“巴金的翻译是世界性的,在翻译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 等人著作的同时,他也翻译了历来被认为是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童话,还有高 尔基的早期作品、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处女地》以及散文诗、赫尔岑的《往 事与随想》等等,这凸现出巴金浓厚的文化兴趣与独特的艺术鉴赏力,表现岀他 在文化创造上的丰富性。” 之三:用出版举荐文坛新人 陈丹晨先生认为,巴金一生的编辑出版活动,从1934年创办《文学季刊》 到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再到1957年创刊的《收获》,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以 他为中心的文化圈。巴金以决不惟利是图的严肃出版理念、以杰出的文化判断力
《秋》、《雾》、《雨》、《电》、《憩园》、《寒夜》无不体现着这样的文学 理念。 之二:用翻译拥抱整个世界 巴金作为一个翻译家的身份经常被人们忽视。他懂得英文、法文、俄文、日 文、德文等多种语言,还有世界语。从 1922 年根据英译本翻译俄国人迦尔洵的 小说《信号》开始,翻译一直伴随着他的创作。他的译文全集足足有十卷(人民 文学出版社),其中尤以俄国作品居多。翻译家高莽先生说:“巴金先生绝对是 大翻译家。他曾说翻译一是为了生活,二是为了学习,他总说自己是‘试译’。 他翻译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是思想形成的过程,他翻译的作品和他的思想都 是吻合的。巴金先生的语言很美,他对翻译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要准确,也要用 文学来表达情感,表现原著的韵味,不能完全死抠字句。” 学者李辉认为:“巴金的翻译是世界性的,在翻译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 等人著作的同时,他也翻译了历来被认为是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童话,还有高 尔基的早期作品、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处女地》以及散文诗、赫尔岑的《往 事与随想》等等,这凸现出巴金浓厚的文化兴趣与独特的艺术鉴赏力,表现出他 在文化创造上的丰富性。” 之三:用出版举荐文坛新人 陈丹晨先生认为,巴金一生的编辑出版活动,从 1934 年创办《文学季刊》 到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再到 1957 年创刊的《收获》,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以 他为中心的文化圈。巴金以决不惟利是图的严肃出版理念、以杰出的文化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