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双百方针(“百家齐放,百 家争鸣”)的提出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 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主要内容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竞争。利用行政力量,强制 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 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 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 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 单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 矛盾》) 2021/27 中国现当代文学(2)
2021/2/7 中国现当代文学(2) 12 (四)双百方针(“百家齐放,百 家争鸣”)的提出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 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主要内容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竞争。利用行政力量,强制 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 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 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 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 单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
在理论探索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现实主义创 作原则的探索,一是对人性人情在文学中的价值和地 位的探索 1956年9月,秦兆阳发表了《现实主义—广阔的道 路》。批评文艺教条主义为倾向性、政治性而牺牲真实性,指 出“现实主义的思想性和倾向性是生存于它的真实性和艺术性的 血肉之中的”。强调“现实生活有多么广阔…现实主义文学的 视野、道路。内容、风格就可能达到多么广阔…… 1957年1月,巴人(王任叔)发表《论人情》。批判文艺 教条主义把阶级斗争简单化,以致许多作品为必须“无产阶级的 道理”而牺牲了普通的人情。 1957年5月,钱谷融发表《论文学是人学》,反对把人当 作反映整体观念的一种手段,主张以写人为中心。 2021/27 中国现当代文学(2)
2021/2/7 中国现当代文学(2) 13 在理论探索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现实主义创 作原则的探索,一是对人性人情在文学中的价值和地 位的探索。 1956年9月,秦兆阳发表了《现实主义——广阔的道 路》。批评文艺教条主义为倾向性、政治性而牺牲真实性,指 出“现实主义的思想性和倾向性是生存于它的真实性和艺术性的 血肉之中的”。强调“现实生活有多么广阔……现实主义文学的 视野、道路。内容、风格就可能达到多么广阔……” 1957年1月,巴人(王任叔)发表《论人情》。批判文艺 教条主义把阶级斗争简单化,以致许多作品为必须“无产阶级的 道理”而牺牲了普通的人情。 1957年5月,钱谷融发表《论文学是人学》,反对把人当 作反映整体观念的一种手段,主张以写人为中心
(五)文艺界的反右斗争 1957年下半年起,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极 左路线进一步发展。6月,中国作协召开党组扩大会第 次会议,批判丁玲、陈企霞等,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 团”进行了批判,以此揭开了文艺界反右斗争的序幕,冯 雪峰、丁玲、艾青等一批老作家,王蒙、刘绍棠、流沙河 等文坛新秀,一批文艺工作者被打成“右派分子”,遭到 批斗。反右斗争践踏了双百方针,破坏了贯彻双百方针的 成果,助长了左倾文艺思想的膨胀,又一次把文艺问题 思想问题等同政治问题展开群众性的批判运动,伤害了 大批文艺工作者,一批有影响,卓有成就的作家在批斗中 含冤去世 2021/27 中国现当代文学(2)
2021/2/7 中国现当代文学(2) 14 (五)文艺界的反右斗争 ◼ 1957年下半年起,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极 左路线进一步发展。6月,中国作协召开党组扩大会第一 次会议,批判丁玲、陈企霞等,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 团”进行了批判,以此揭开了文艺界反右斗争的序幕,冯 雪峰、丁玲、艾青等一批老作家,王蒙、刘绍棠、流沙河 等文坛新秀,一批文艺工作者被打成“右派分子”,遭到 批斗。反右斗争践踏了双百方针,破坏了贯彻双百方针的 成果,助长了左倾文艺思想的膨胀,又一次把文艺问题, 思想问题等同政治问题展开群众性的批判运动,伤害了一 大批文艺工作者,一批有影响,卓有成就的作家在批斗中 含冤去世
(六)文艺政策的调整 1960年冬,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方针,文艺界开始了文艺政策的调整。 1961年6月,中宣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 会,文化部同时召开全国故事片创作座谈会(因同时在 新侨饭店召开,故称新侨会议,会议审议了《文艺十条》 和《电影工作的意见》,分析了近几年文艺工作的得 失)。不久,中央制定了《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 见》(即文艺八条),对党的文艺政策进行调整,提出 了在创作和批评方面,在文艺队伍建设和文艺工作领导 方面要合乎艺术自身规律的主张。 / 2021/27 中国现当代文学(2)
2021/2/7 中国现当代文学(2) 15 (六)文艺政策的调整 1960年冬,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方针,文艺界开始了文艺政策的调整。 1961年6月,中宣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 会,文化部同时召开全国故事片创作座谈会(因同时在 新侨饭店召开,故称新侨会议,会议审议了《文艺十条》 和《电影工作的意见》,分析了近几年文艺工作的得 失)。不久,中央制定了《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 见》(即文艺八条),对党的文艺政策进行调整,提出 了在创作和批评方面,在文艺队伍建设和文艺工作领导 方面要合乎艺术自身规律的主张
(七)左倾思想升级和阶级扩大化 对文艺的进一步伤害 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把阶级斗争 进一步扩大化和绝对化,向全党提出;“干万 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强调要狠抓意识 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李建彤的《刘志丹》被 康生指责为“为高岗翻案的大毒草”。第二年 又宣称电影《红河激浪》是“《刘志丹》小说 的变种”,使近万人遭到株连。此后,康生 江清、姚文元、林彪等直接插手文艺,箩 许多冤案。 2021/27 中国现当代文学(2)
2021/2/7 中国现当代文学(2) 16 (七)左倾思想升级和阶级扩大化 对文艺的进一步伤害 ◼ 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把阶级斗争 进一步扩大化和绝对化,向全党提出;“千万 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强调要狠抓意识 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李建彤的《刘志丹》被 康生指责为“为高岗翻案的大毒草”。第二年 又宣称电影《红河激浪》是“《刘志丹》小说 的变种”,使近万人遭到株连。此后,康生、 江清、姚文元、林彪等直接插手文艺,策划了 许多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