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010032 课程名称:国际物流 英文名称:Intemational Logistics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 考核方式:集中考试 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物流学导论、供应链管理 二、课程简介 《国际物流》是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国际物流业的历史和展望,掌握国际物流运输、国际贸易、货物通关清关等领域的基 本理论、要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熟悉现代国际物流的管理特点与方法,了解信息技 术在国际物流运输各环节的应用现状。 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国际物流概论、国际贸易知识、国际结算与支付、出入境商 品检验、出入境商品检疫、进出口货物通关、国际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国际陆 上运输、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等十章。 Interational logistics is a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logistics management.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history and Prospect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industry,master the basic theory,element composition and correlation ofint nationl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intemational trade custor sclearance and othe familiar with the ma nageme chara cteristics and methods of modem interational logistics,and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each link oftransmission. The course mainly includes ten chapters: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knowledge of intemational trade,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and payment,inspection of entry-xicmqurantine of entry-exit com nod it oms cleara e of and export goods,intemational maritime transport,intemational air transport,interationa land transport,international container multimodal transport,international cargo transport Insurance,etc.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010032 课程名称:国际物流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Logistics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 考核方式:集中考试 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物流学导论、供应链管理 二、课程简介 《国际物流》是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国际物流业的历史和展望,掌握国际物流运输、国际贸易、货物通关清关等领域的基 本理论、要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熟悉现代国际物流的管理特点与方法,了解信息技 术在国际物流运输各环节的应用现状。 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国际物流概论、国际贸易知识、国际结算与支付、出入境商 品检验、出入境商品检疫、进出口货物通关、国际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国际陆 上运输、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等十章。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is a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history and Prospect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element composition and correlation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customs clearance and other fields, be familiar with the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s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and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each link of transmission. The course mainly includes ten chapters: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knowledg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and payment, inspection of entry-exit commodities, quarantine of entry-exit commodities, customs clearance of import and export goods, international maritime transport, 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international land transport,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multimodal transport, international cargo transport insurance, etc.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门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能概括了解国际物 流主要环节的基本概念、交通运输发展史,了解国际物流运输系统组成及构成要素, 掌握国际海运、陆运、空运等主要物流方式,以及通关清关、检验检疫、支付清算、 国际多式联运的组织管理,掌握其原理和方法,掌握国际货物运输组织过程。为今后 学习相关专业课或从事物流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国际物流及其特点 2.熟悉国际物流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3.了解国际物流的特点、研究对象。 思政目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学习,了解我国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体系中的 重要作用和发展历程,以及未来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引导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 1.主要内容:介绍经济全球化的机理、发展历程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国 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国际物流的基本背景:经济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生 产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 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国际物流的基本背景和主要内涵,理解国 际物流作为交叉学科的重要性 第二节国际物流的内涵及特点 1.主要内容:国际物流与商流:估计物流的广义与狭义理解:国际物流的特 点: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区别:国际物流的分类:国际物流的网络、结 构、要素:国际物流的主要业务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物流与商流的关系:国际物流的质量、效率、安全、 经济、信息化:装运港、目的港、干线支线物流:物理网络、信息网络: 国际贸易与采购管理、国际货物运输管理、国际仓储管理、国际港口:海 关、国际货物包装、检验检疫、国际货物保险、物流信息管理、服务质量 与成本管理、区域物流:船公司、航空公司、货代公司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国际物流的基本业务结构 思考与实践 查阅一个国内外开展国际物流(国际货物运输)业务相关的企业官方网站, 简介该企业(附网站链接)和你了解到的国际物流业务,请回答: 2
2 本门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能概括了解国际物 流主要环节的基本概念、交通运输发展史,了解国际物流运输系统组成及构成要素, 掌握国际海运、陆运、空运等主要物流方式,以及通关清关、检验检疫、支付清算、 国际多式联运的组织管理,掌握其原理和方法,掌握国际货物运输组织过程。为今后 学习相关专业课或从事物流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国际物流概论 (一) 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国际物流及其特点 2. 熟悉国际物流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3. 了解国际物流的特点、研究对象。 思政目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学习,了解我国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体系中的 重要作用和发展历程,以及未来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引导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 1. 主要内容:介绍经济全球化的机理、发展历程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国 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国际物流的基本背景:经济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生 产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 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国际物流的基本背景和主要内涵,理解国 际物流作为交叉学科的重要性 第二节 国际物流的内涵及特点 1. 主要内容:国际物流与商流;估计物流的广义与狭义理解;国际物流的特 点;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区别;国际物流的分类;国际物流的网络、结 构、要素;国际物流的主要业务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物流与商流的关系;国际物流的质量、效率、安全、 经济、信息化;装运港、目的港、干线支线物流;物理网络、信息网络; 国际贸易与采购管理、国际货物运输管理、国际仓储管理、国际港口;海 关、国际货物包装、检验检疫、国际货物保险、物流信息管理、服务质量 与成本管理、区域物流;船公司、航空公司、货代公司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国际物流的基本业务结构 思考与实践 查阅一个国内外开展国际物流(国际货物运输)业务相关的企业官方网站, 简介该企业(附网站链接)和你了解到的国际物流业务,请回答:
L.介绍该企业简况 2.该企业为什么是国际物流企业 3.该企业有哪些国际物流业务? 4.提出与国际物流企业和业务相关的问题 思政内容: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历程,我国当前在国际产业分工体 系中的重要作用,未来我国如何带动全球的经济发展。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以课堂教授为主,讲授内容包括理论与案例, 并结合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 第二章国际贸易知识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国际物流供需与因际贸易供需的关系: 2. 熟悉物流贸易的常用术语: 了解物流贸易的基本交易规则及过程 思政目标:通过近二十年来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主 要动力,以及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国的地位提升。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贸易概述 1.主要内容:进出口贸易的相关原理和分类:进出口贸易的业务流程:国际 贸易与国际物流的相互促进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国际贸易的概念、分类:贸易术语的概念、分类、作 用:华沙-牛津规则: 第二节国际贸易术语 1. 主要内容:贸易术语体系:贸易术语的作用: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国际 贸易合同的订立与履行:国际贸易单证贸易术语的表达与使用、,介绍物流金 融的发展历程、范围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FOB、CIF、CFR:象征 性交货:交易磋商: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合同的形式与条款:出口合 同的履行:货、证、船、款:国际贸易单证:海运单、提单、空运单、发票 信用证 (二)思考与实践 1.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作用? 2.FOB、CIF和CFR各自的特点有何区别? 3.国际贸易合同的物流要素? 3
3 1.介绍该企业简况 2.该企业为什么是国际物流企业? 3.该企业有哪些国际物流业务? 4.提出与国际物流企业和业务相关的问题 思政内容: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历程,我国当前在国际产业分工体 系中的重要作用,未来我国如何带动全球的经济发展。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以课堂教授为主,讲授内容包括理论与案例, 并结合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 第二章 国际贸易知识 (一)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国际物流供需与国际贸易供需的关系; 2. 熟悉物流贸易的常用术语; 3. 了解物流贸易的基本交易规则及过程。 思政目标:通过近二十年来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主 要动力,以及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国的地位提升。 (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贸易概述 1. 主要内容:进出口贸易的相关原理和分类;进出口贸易的业务流程;国际 贸易与国际物流的相互促进关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国际贸易的概念、分类;贸易术语的概念、分类、作 用;华沙-牛津规则; 第二节 国际贸易术语 1. 主要内容:贸易术语体系;贸易术语的作用;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国际 贸易合同的订立与履行;国际贸易单证贸易术语的表达与使用、,介绍物流金 融的发展历程、范围分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2000;FOB、CIF、CFR;象征 性交货;交易磋商: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合同的形式与条款;出口合 同的履行:货、证、船、款;国际贸易单证:海运单、提单、空运单、发票、 信用证 (二) 思考与实践 1. 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作用? 2. FOB、CIF 和 CFR 各自的特点有何区别? 3. 国际贸易合同的物流要素?
思政内容:我国当前在一些双边及多边国际贸易中的主导作用,我国国际贸 易主导地位确立的根本原因,以及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协同发展体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以课堂教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 等多种教学方式。 第三章国际结算与支付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国际贸易支付结算的主要工具: 2.熟悉各类票据的区别及信用证的流程 3了解信用证欺作的原因及风险控制。 思政目标:通过对我国出口企业在支付结算环节面临的贸易风险,了解我国 政府对国内出口企业的保护措施与国家担当。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支付工具 1.主要内容:支付工具:票据、货币:票据的性质与种类:汇票、本票、支 票:汇付:信汇、电汇、票汇:银行托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票据的性质、内容:银行汇票:商业承兑、银行承兑: 即期汇票、远期汇票光票、跟单商业本票、银行本票:现金支票、转 账支票:国际支付方式:汇付、银行托收、信用证:汇付流程;托收流程: 承兑交单、国际保理、出口信用保险。 第二节信用证结算与欺诈 1.主要内容:信用证的作用、特点、风险:跟单信用证流程、特点:信用证 与合同条款: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信用证欺诈风险:银行保函;备用信 用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跟单信用证:信用证欺诈风险的根本原因:单货分离: UCP600:单据欺诈、基础交易欺诈收益人欺诈、受益人与承运人共同 欺诈:开证申请人欺诈或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合谋欺诈银行:信用证诈骗 原因分析;预防措施;银行保函的定义、作用、内容;备用信用证的性 质;国际保理:有追索权、无追索权。 (三)思考与实践 1信用证支付话用于哪些交易场景? 2.如何有效防范信用证诈骗? 3出▣信用保险项下种资中,中用信保承相什么样的角色? 思政内容:中国信保是中国政府为鼓励出口设置的国有保险项目,目的是确 4
4 思政内容:我国当前在一些双边及多边国际贸易中的主导作用,我国国际贸 易主导地位确立的根本原因,以及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协同发展体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以课堂教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 等多种教学方式。 第三章 国际结算与支付 (一)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国际贸易支付结算的主要工具; 2. 熟悉各类票据的区别及信用证的流程; 3. 了解信用证欺诈的原因及风险控制。 思政目标:通过对我国出口企业在支付结算环节面临的贸易风险,了解我国 政府对国内出口企业的保护措施与国家担当。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支付工具 1. 主要内容:支付工具:票据、货币;票据的性质与种类:汇票、本票、支 票;汇付:信汇、电汇、票汇;银行托收。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票据的性质、内容;银行汇票:商业承兑、银行承兑; 即期汇票、远期汇票;光票、跟单;商业本票、银行本票;现金支票、转 账支票;国际支付方式:汇付、银行托收、信用证;汇付流程;托收流程; 承兑交单、国际保理、出口信用保险。 第二节 信用证结算与欺诈 1. 主要内容:信用证的作用、特点、风险;跟单信用证流程、特点;信用证 与合同条款;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信用证欺诈风险;银行保函;备用信 用证。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跟单信用证;信用证欺诈风险的根本原因:单货分离; UCP600;单据欺诈、基础交易欺诈;收益人欺诈、受益人与承运人共同 欺诈;开证申请人欺诈或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合谋欺诈银行;信用证诈骗 原因分析;预防措施;银行保函的定义、作用、内容;备用信用证的性 质;国际保理:有追索权、无追索权。 (三)思考与实践 1. 信用证支付适用于哪些交易场景? 2. 如何有效防范信用证诈骗? 3.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中,中国信保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思政内容:中国信保是中国政府为鼓励出口设置的国有保险项目,目的是确
保国内出口企业的货款回收:通过对中国信保的保险防范机制的分析,了解 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以课堂教授为主,讲授内容包括理论与案例, 并结合课堂提间、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 第四章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进出口检验检疫的作用和范围: 2.熟悉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的流程: 了解国内外主要的检验检疫机构。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概述 1.主要内容: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的定义、作用:商品检验的内容:原产地 证书。 2.基本概和知识点:质量检验、数量检验、包装检验、装运技术检验:动 植物检疫、出入境卫生检疫:进出口商品鉴定:商检证书:性质、作用、 种类;普惠制产地证书与中国原产地证。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看待各类库存融资模式,并比较异同。 第二节商品检验机构 1.主要内容:官方机构与民间机构:商检机构的作用:把关、服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瑞士通用公证行:美国保险商试验所:其他民间检验机构 第三节出入境检验检疫流程 主要内容:四个环节:货物商检的规定:我国检验检疫的法律依据:检验 的时间、地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报检、抽样、检验、签发证书;“先报验,后报关” “三检合一”与“一口对外”:出口国产地检验、在装运港(地)检验、目的 港(地)检验、买方营业处所或用户所在地检验、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 检:“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 (三)思考与实践 1.认真查看你的国际贸易合同中关于商品检验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要这样 规定?是否存在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以课堂教授为主,讲授内容包括理论与案例, 5
5 保国内出口企业的货款回收;通过对中国信保的保险防范机制的分析,了解 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以课堂教授为主,讲授内容包括理论与案例, 并结合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 第四章 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 (一)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进出口检验检疫的作用和范围; 2. 熟悉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的流程; 3. 了解国内外主要的检验检疫机构。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概述 1. 主要内容: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的定义、作用;商品检验的内容;原产地 证书。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质量检验、数量检验、包装检验、装运技术检验;动 植物检疫、出入境卫生检疫;进出口商品鉴定;商检证书:性质、作用、 种类;普惠制产地证书与中国原产地证。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看待各类库存融资模式,并比较异同。 第二节 商品检验机构 1. 主要内容:官方机构与民间机构;商检机构的作用:把关、服务;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瑞士通用公证行;美国保险商试验所;其他民间检验机构。 第三节 出入境检验检疫流程 1. 主要内容:四个环节;货物商检的规定;我国检验检疫的法律依据;检验 的时间、地点。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报检、抽样、检验、签发证书;“先报验,后报关”; “三检合一”与“一口对外”;出口国产地检验、在装运港(地)检验、目的 港(地)检验、买方营业处所或用户所在地检验、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 检;“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 (三)思考与实践 1. 认真查看你的国际贸易合同中关于商品检验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要这样 规定?是否存在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以课堂教授为主,讲授内容包括理论与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