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判教之五时说法 天台宗智者大师提出了独特的判教理论,把世尊一生的说法 法华涅蝶时 分为五个时间段,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 在《法华经》 槃时,并用太阳的高度和日照范围说明这一点, 中,消除了一切 大来小乘的界限, 般若时 众生佛性圆满具 足,都有成佛的 般若经典 方等时 可能。这好比正 是大来佛教的 方等经典 午的太阳普照大 阿含时 核心经典,这个 弹偏斥小,叹大 地,不让任何地 时期就好比是 世尊为小 寝圆,功小来弟 方留有黑暗。 太阳照到了高 华严时 乘圣者说阿含类 子转向大来。好 经典,从最基本 原上。 世尊初成道, 比太阳照到了 用景初的三七日说 的理论讲起。这 黑山上。 《华严经》,但是只 就好像随着太阳 有四十一位法身大 的升高而照到了 士能听懂,国为《华 幽谷之中。 严经》是大来经典, 小来之人领悟不了 扣此深奥的理论, 这就像太阳附出来 时只能独到最高的 烟弥山。 太阳在照耀大地的时候,并没有先 照这里再照那里的意思,只是有些地方 高、有些地方低,导致了日照时间的先 后。佛说法也没有先度这些人再度那些 人的意思,是众生根机的不同导致了五 时的不同
图解法 经 摩化仪四教 第 所谓“八教”,又分为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化”是教化的意思,“仪” 是形式,所以化仪四教也就是世尊教化众生时所采用的四种形式,即顿教、 渐教、秘密教、不定教。 顿教就是世尊初成道时对大根性人所说的佛法。这些大菩萨在过去已 经修学了无量佛法,在听闻了一乘之顿法后就可以很快得入一乘。 渐教就是通过渐修而一步步修得正果的教法,针对的是阿难、大迦叶 等弟子。渐教从阿含讲起,经过方等、般若,根机已经渐渐成熟,等讲到 《法华经》时,就可以会渐归顿、为大声闻授记了。 由于众生根性各不相同,所以在听法时所得到的收获各异,世尊随缘 说法,这就是秘密教。 世尊在讲法时,在小法中夹杂有大法,在大法中也包含有小法,这就 是不定教。 常化法四教 在化仪四教中,“仪”是教化的形式;在化法四教中,“法”就是教化 的内容。化法四教就是世尊教化的内容,即藏教、通教、别教、圆教。 藏教讲的就是讲经、律、论三藏,用文字来表达教义,起到化迷为觉、 变恶为善的作用。但是这个时候佛法都是语言文字,修习者容易为文字所 障。修习藏教的弟子主要是声闻和缘觉,也有少量菩萨。 通教针对的主要是菩萨,也有少量声闻和缘觉。他们已经开始明心见 性,此时再看三藏文字,就能直接契入空性。但是他们只见到空理,却见 不到万法的差别。 别教既能见到万法皆空之理,又能见到万法之间的差别。别教针对的 只是大菩萨。 圆教就是一乘真实之教,也就是唯一的佛乘。《法华经》说:“唯有一 乘法,无二亦无三。”指的就是圆教,而《法华经》所阐述的正是圆教之理
天台判教之八教观 天台宗区分了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化仪四教是教化众生时所采用的四种形式。化法 四教是教化众生时的内容。 五时与八教的对应关系 顿 化仪四教 教 初中后 秘密教 不 非非非 定教 秘不 渐密 定 华 般 法 涅 五时次第 阿含 方等时 时 时 化法四教 藏 通 别 教 圆教 三谛观 假 谛 谛 谛 圆融无碍的《法华经》 皆可成佛 佛教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成佛,在《法华经》中,人 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开权显实 以前所说的种种不同的教法都只是权宜之计, 《法华经》第一次揭示了真如实相之理。 久远实成 在以前人们认为佛只是刚刚成道几十年,在法华 大会上,人们才知道佛的寿命是无量的。 唯一佛乘 声闻、缘觉和菩萨的果位只是化城,成佛才是最 终的目的
图解法华 法华思想 经 以一佛乘思想为中心 在世尊以前所说的经法中,有声闻来、缘觉来、菩萨来之分,它们是世草针对不 同根机的弟子而说的方便法门,在《法华经》中,世享又提出了一佛乘的思想 滑三乘教法 声闻是出离了生死轮回的小乘圣者,他们听佛说法,修苦、集、灭、道 这四谛真理,最后证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 缘觉和声闻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属于小乘圣者,但是他们是生在没有 佛降生的时代,依靠自己修行十二因缘而证人涅槃境界。 声闻和缘觉的共同之处是,他们绝对地厌离生死轮回,懂得万法皆空 的道理,摆脱了“我执”,却陷入了“法执”。 声闻和缘觉都是只顾自己修行,而不管别人的人,而大乘菩萨是自行 化他的圣者。菩萨乘就是发心“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圣者修行的道路, 菩萨们修行的具体方法是“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般若。大菩萨既懂得“空”,又懂得“非空”,同时摆脱了“我执”和“法 执”。 这三种教法是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而提出的。有人认为,世间充满了 种种苦难,所以赶紧修行,出离六道轮回是最重要的,这些人就可以选择 声闻或缘觉乘:还有一些人觉得同时帮助广大众生一起出离生死才是最重 要的,他们就可以选择菩萨乘。 ◆唯一佛乘 世尊在《法华经》中又提出,“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除佛方便说”。所谓三乘只不过是佛的一种方便说法,目的只是为了让各种 根机的人都能认识到“三界如火宅”的道理,希望众生早成佛道。其实并 没有什么三乘,只有一佛乘是真的。 《法华经》阐明了这个重要的道理,将世尊一生的说法进行了归纳总 结。在世尊以前的说法中,有时谈大,有时谈小:有时谈偏,有时谈圆:有 时谈渐,有时谈顿:有时看似前后不统一。但是当听了《法华经》之后,一 切就都明白了。至此世尊的说法已经进入了圆融无碍、不起丝毫分别心的 境界
二乘圣者的修行法 二乘圣者指的是声闻和缘觉,他们都属于修行小乘之法的人, 声闻的修行 苦谛 集谛 说明世间诸受皆苦的 说明苦的根源是无 蘧理,有四苦、八苦,无量 明,即不明白世同的真相, 苦等说法。 把虚幻的东西当成实有。 、它程出了我们生死流, 、转的原因。 灭谛 道谛 要想消灭所有的苦, “道”就是道路,方法, 只能通过修行证入不生不 指修行方法,小来之人修 无的涅架境米。证得涅 行八正道。三十七道品, 、餐是佛教修行的最终 、大乘苦萨修行六度法。 、目的。 声闻听佛说法,修汗四圣帝 缘觉的修行 十二因缘顺观 缘觉生活在无佛的 无明缘行 时代,自己戏十二 行缘识 图缘而悟道。。 识缘名色 名色缘六入 六人缘触 触缘受 受缘爱 爱缘取 取缘有 有缘生 生缘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