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烯烃的结构和稳定性 3、化学性质狄尔斯-阿德耳(Diels-A1der)反应,1,2和1,4加成 三、共轭效应π-π共轭、pπ共轭、G-π超共轭 四、速度控制与平衡控制 第五章:脂环烃(3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脂环烃的种类及命名 2、学习掌握小环烷烃的反应特点及规律 3、了解环烷烃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掌握环已烷的构象及取代环乙烷构象稳定性的判 别 4、了解环状化合物异构和制备方法 教学重点: 二环烷烃的命名、脂环烃的基本反应、环已烷及衍生物的构象 教学难点: 脂环烃结构与稳定性、环己烷和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分析 基本内容: 一、脂环烃的分类命名,命名法、螺、桥环化合物的命名法 二、脂环烃的性质小环似烯大环似烷 三、脂环的结构 四、环己烷构象椅式和船式构象、a键和e健、二取代环己烷顺反异构 五、多环烃十氢化萘、金刚烷 第六章对映异构体(6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旋光性、旋光度、比旋光度的概念 2、掌握分子结构与对映异构现象的关系 3、掌握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的对映异构及命名 4、了解不含手性C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外消体的拆分方法及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 化学。 5、掌握对映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的概念。 教学重点: 1、物质旋光性和结构的关系 2、含水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及构型标记 3、费歇尔投影的写法及使用规则、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教学难点:
2、二烯烃的结构和稳定性 3、化学性质 狄尔斯-阿德耳(Diels–Alder)反应,1,2和1,4-加成 三、 共轭效应 π-π共轭、p-π共轭、σ-π超共轭 四、 速度控制与平衡控制 第五章:脂环烃(3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脂环烃的种类及命名 2、学习掌握小环烷烃的反应特点及规律 3、了解环烷烃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掌握环已烷的构象及取代环乙烷构象稳定性的判 别 4、了解环状化合物异构和制备方法 教学重点: 二环烷烃的命名、脂环烃的基本反应、环已烷及衍生物的构象 教学难点: 脂环烃结构与稳定性、环已烷和取代环已烷的构象分析 基本内容: 一、脂环烃的分类命名,命名法、螺、桥环化合物的命名法 二、脂环烃的性质 小环似烯 大环似烷 三、脂环的结构 四、环己烷构象 椅式和船式构象、a键和e健、二取代环己烷顺反异构 五、多环烃 十氢化萘、金刚烷 第六章 对映异构体(6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旋光性、旋光度、比旋光度的概念 2、掌握分子结构与对映异构现象的关系 3、掌握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的对映异构及命名 4、了解不含手性C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外消体的拆分方法及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 化学。 5、掌握对映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的概念。 教学重点: 1、物质旋光性和结构的关系 2、含水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及构型标记 3、费歇尔投影的写法及使用规则、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教学难点:
1、分子的对称性2、构型的RS标记3、环状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及异构形式 基本内容: 一、物质的旋光性平面偏振艺和施光性、旋光仪、比旋光度 二、对映异构现象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1、对映异构现象 2、手性和对称因素手性、手性分子、手性碳原子、对称因素 3、产生旋光性的原因 三、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对映体、外消旋体 四、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体对映体、非对映体、内消施体 五、构型的RS命名规则SR系统命名的次序规则 六、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七、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异构联苯型、丙二烯型、螺型 八、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反式加成 第七章芳香烃(8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苯的结构及苯系芳烃的概念 2、掌握苯的异构现象、命名及要求反应和应用 3、掌握取代基定位效应,定位效应的解释及定位效应的应用 4、了解多环环芳烃的种类,掌握苯的反应 5、了解芳香性及其判断的休克尔规则 6、了解芳烃的来源和主要用 教学重点: 1、苯的结构及基本反应,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2、定位效应及应用 3、芳烃衍生物的合成 4、休克尔规则及芳香性的判别 教学难点: 1、苯结构特点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2、定位效应的应用 3、芳香性与结构的关系Huckel规则 基本内容: 一、苯的结构Kelcule式、价键观点、分子轨道、氢化热 二、芳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 三、单环芳烃的性质
1、分子的对称性 2、构型的R./S标记 3、环状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及异构形式 基本内容: 一、物质的旋光性 平面偏振艺和施光性、旋光仪、比旋光度 二、对映异构现象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1、对映异构现象 2、手性和对称因素 手性、手性分子、手性碳原子、对称因素 3、产生旋光性的原因 三、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对映体、外消旋体 四、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体 对映体、非对映体、内消施体 五、构型的R. S命名规则 S.R系统命名的次序规则 六、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七、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异构 联苯型、丙二烯型、螺型 八、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反式加成 第七章 芳香烃(8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苯的结构及苯系芳烃的概念 2、掌握苯的异构现象、命名及要求反应和应用 3、掌握取代基定位效应,定位效应的解释及定位效应的应用 4、了解多环环芳烃的种类,掌握苯的反应 5、了解芳香性及其判断的休克尔规则 6、了解芳烃的来源和主要用 教学重点: 1、苯的结构及基本反应,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2、定位效应及应用 3、芳烃衍生物的合成 4、休克尔规则及芳香性的判别 教学难点: 1、苯结构特点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2、定位效应的应用 3、芳香性与结构的关系 Huckel规则 基本内容: 一、苯的结构 Kelcule式、价键观点、分子轨道、氢化热 二、芳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 三、单环芳烃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