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 lao xue xiang zhang A《礼记》
教学相长 《礼记》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礼记》 《礼记》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到秦汉 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 的文章汇编。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 “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 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 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 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 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 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内容。 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 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
《礼记》 《礼记》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到秦汉 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 的文章汇编。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 “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 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 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 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 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 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内容。 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 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
教学相长 弗食,不知其旨也 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只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
教学相长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只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
虽有佳肴虽:即使。)(佳肴: 美味的菜肴。,弗食,(弗:不) 不知其旨也;(旨:美味。)虽有 至道(至道:最精妙的道理。), 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有佳肴〔虽:即使 。)( 佳肴: 美味的菜肴。〕,弗食,(弗:不) 不知其旨也; 〔旨:美味。〕虽有 至道〔至道:最精妙的道理。〕, 弗学,不知其善也。 解释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 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 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 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 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