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主要内容1固定行车计划车队规模下限的确定2可变车次发车时间3可变行车计划车队规模下限的确定4缩减车队规模的过程5均衡载客量时刻表的检验和思考
本讲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交通运输 3 可变行车计划车队规模下限的确定 2 可变车次发车时间 1 固定行车计划车队规模下限的确定 4 缩减车队规模的过程 5 均衡载客量时刻表的检验和思考 2 可变车次发车时间
2可变车次发车时间一单线路最小车队规模研究在给定允许范围的条件下,每个车次左向或者国右向调整发车时间的可能性。优化目标:使车队规模最小化,,其次是在给定的允许范围之内最小化调整时长。发车间隔(H,分钟)调整范围占H的百分比(%)调整范围时长(分钟)50<100.5H4010-200.4H300.3H21-40200.2H>40
研究在给定允许范围的条件下,每个车次左向或者 右向调整发车时间的可能性。 优化目标:使车队规模最小化,其次是在给定的允 许范围之内最小化调整时长。 2 可变车次发车时间 —单线路最小车队规模
2可变车次发车时间一单线路最小车队规模相关定义和符号:口TiaTib 表示自a和自b发出在线路上的平均运行时间。n。表示在t。至t。的时间段(时间段包括时刻t,不包括时刻t。)内在α站发车的车次数。车次到达场站b后,继续执行车次b,车次b是发车时间大于等于t,+T,,自b向α发出的第一个可行车次。t,表示大于或等于t,+T,自α向b发出的第一个可行车次的发车时间。自6开始的车次有类似的定义
相关定义和符号: 2 可变车次发车时间 —单线路最小车队规模 Tia Tib 表示自a和自b发出在线路上的平均运行时间
2可变车次发车时间一单线路最小车队规模相关定义和符号:口Aa(-)表示车次发车时间的最大提前量(早发的情形)△ia(+)表示车次发车时间的最大延误量(迟发的情形)。用[t-Aia-),t+Aia(+)]表示车次i发车时间可允许调整范围。对于所有的kEK,有t+A(+)<ta和t - (-) >tg-1) (+元所需的最小车队规模N,即可通过图8.4过程得到图中描述的过程符合公式(7.1)N=max,n。的情况
相关定义和符号: 2 可变车次发车时间 —单线路最小车队规模
2可变车次发车时间一单线路最小车队规模求解思路:口N首先依据Nmm=ni。确定发车车次ia;=max, nidmin然后试图通过调整使车次在时刻t-1或其之前到达场站b,并且在时刻ti-1)a或其之前到达场站a。即:使返回来的可行连接车次提早一次如果V减少,则表明过程成功。示例8.3:数据来源P130,图7.3口已知26:500(-)=5分钟,27:00a(+)=27:20(+)=27:158+)=27:108(+)=3分钟
2 可变车次发车时间 求解思路: Nmin maxi nia 示例8.3:数据来源P130,图7.3 —单线路最小车队规模 即:使返回来的可行连接车次提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