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气候及水资源的特点 南方一秦岭山脉和淮河以南 >降雨8002000mm,集中在4≈7月,约占50≈60%, 水分充足,无霜期220天300天。 >作物以稻、小麦为主,一年至少两熟。 >雨量虽较多,但降雨时空分布与作物的田间需水量 不匹配,常出现春早、秋旱,仍需灌溉(补充灌 溉); >低灌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太湖流域河内地区,珠 江三角洲等地,汛期外河水位高于地面,内水不能 自由外排,常有洪水、渍涝发生
我国气候及水资源的特点 南方 —秦岭山脉和淮河以南 ¾降雨800~2000mm,集中在4~7月,约占50~60%, 水分充足,无霜期220天~300天。 ¾作物以稻、小麦为主,一年至少两熟。 ¾雨量虽较多,但降雨时空分布与作物的田间需水量 不匹配,常出现春早、秋旱,仍需灌溉(补充灌 溉); ¾低灌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太湖流域河内地区,珠 江三角洲等地,汛期外河水位高于地面,内水不能 自由外排,常有洪水、渍涝发生
我国气候及水资源的特点 北方一淮河以北 降雨一般少于800mm,6~9月,占70~80%,属干旱、半干旱 地区。 干旱地区: 一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内蒙北、西、青藏、云贵高 原的部分地区,降雨在200mm≈100mm,蒸发1500~2000mm -作物:棉花、小麦 一问题:严重的干旱和土壤盐碱化、降雨量不能满足作物需 求。常年灌溉带(年降水量<400mm)。水土流失
我国气候及水资源的特点 北方 —淮河以北 降雨一般少于800mm,6~9月,占70~80%,属干旱、半干旱 地区。 •干旱地区: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内蒙北、西、青藏、云贵高 原的部分地区,降雨在200mm~100mm,蒸发1500~2000mm –作物:棉花、小麦 –问题:严重的干旱和土壤盐碱化、降雨量不能满足作物需 求。常年灌溉带(年降水量<400mm)。水土流失
我国气候及水资源的特点 半干旱地区: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准北平原、内蒙南、东部 (400≈1000mm)。 一作物:棉花、小麦、玉米、豆类。 问题:降雨量虽能满足作物需水量,但年际、时 空分布不均,常出现干旱年份和干旱季节,不稳 定灌溉带。旱涝灾害、春旱秋涝、水土流失
我国气候及水资源的特点 • 半干旱地区: –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淮北平原、内蒙南、东部 (400~1000mm)。 – 作物:棉花、小麦、玉米、豆类。 – 问题:降雨量虽能满足作物需水量,但年际、时 空分布不均,常出现干旱年份和干旱季节,不稳 定灌溉带。旱涝灾害、春旱秋涝、水土流失
中国主要河流、湖泊及灌概分带示意图 常年灌溉带 不稳定灌溉带 1000m 补充灌溉带 常年灌版带 不稳定灌颜带 直然市、省,自治区,人民数府柱地 运
补充灌溉带 不稳定灌溉带 常年灌溉带
2 我国三个灌溉带的降水特征 雨量站所 年降水量 各对期降水套 激资带 地 区 在 地 (mm) 6~9月 西北内陆地区 酒泉 84 56 常年灌涿带 黄河中游地区 银川 202 146 德州 573 446 黄淮海地区 淮阳 879 514 不稳定灌溉带 东北地区 哈尔滨 589 431 沈阳 702 509 5塘 长江中下游地区 宜昌 1145 509 补充灌薇带 珠闽江地区 广州 1648 902 西南部分地区 宜宾 1169 971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