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掌握和了解熟语的基本常识 所谓熟语,是指一些定了型的短语和句子,经常作为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来使用,不能 任意改变其结构成分。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 (一)惯用语 也称习惯用语,是指一种比较定型化的具有抽象整体意义的短语。它在形式上多为三字 格,如“一字师三人行敲竹杠”演双簧”等。 练习一: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请填出三字熟语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糊涂虫)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 练习二:根据提示写出与数字有关的惯用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一是一,二是二)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一不做,二不休)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二一添作五)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三下五除二) 表示差不多时用(八九不离十)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小九九) 表示归根到底时用(九九归一) 表示把握大时用(十有八九)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九牛二虎之力)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十拿九稳) 表示距离远时用(十万八千里) 练习三:判断下面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是否正确 1、培根和笛卡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敲门砖”,名词,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含贬义,不合语境。 2、有些党员干部心胸狭隘,唯我独尊,老虎屁股摸不得,只要下属提出与自己不合的 意见,便给人穿小鞋,这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穿小鞋”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多含贬义。使用正确 3、这个厂管理不善,长期亏损,终于倒闭,树倒猢狲散,厂里的几百个工人也就各奔 东西,自谋生路了。 树倒猢狲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 散。贬义词。 4、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在风暴袭来时,它也是每个人幸福温暖的避风港。 避风港”是供船只躲避大风浪的港湾,比喻可以躲避激烈斗争的地方,使用正确 5、“杨大哥”这样亲切的称呼,源于刘翔和杨利伟在北京曾一起吃过一顿饭,英雄会英 雄,两位“飞人”相谈甚欢,结为忘年交 忘年交”指年龄相差大的人结为朋友。既称“杨大哥”,就不是“忘年交”。使用不当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一、掌握和了解熟语的基本常识 所谓熟语,是指一些定了型的短语和句子,经常作为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来使用,不能 任意改变其结构成分。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 (一)惯用语 也称习惯用语,是指一种比较定型化的具有抽象整体意义的短语。它在形式上多为三字 格,如“一字师”“三人行”“敲竹杠”“演双簧”等。 练习一: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请填出三字熟语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糊涂虫)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 练习二:根据提示写出与数字有关的惯用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一是一,二是二)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一不做,二不休)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二一添作五)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三下五除二) 表示差不多时用(八九不离十)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小九九) 表示归根到底时用(九九归一) 表示把握大时用(十有八九)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九牛二虎之力)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十拿九稳) 表示距离远时用(十万八千里) 练习三:判断下面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是否正确。 1、培根和笛卡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敲门砖”,名词,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含贬义,不合语境。 2、有些党员干部心胸狭隘,唯我独尊,老虎屁股摸不得,只要下属提出与自己不合的 意见,便给人穿小鞋,这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穿小鞋”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多含贬义。使用正确。 3、这个厂管理不善,长期亏损,终于倒闭,树倒猢狲散,厂里的几百个工人也就各奔 东西,自谋生路了。 树倒猢狲散: 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 散。贬义词。 4、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在风暴袭来时,它也是每个人幸福温暖的避风港。 “避风港”是供船只躲避大风浪的港湾,比喻可以躲避激烈斗争的地方,使用正确。 5、“杨大哥”这样亲切的称呼,源于刘翔和杨利伟在北京曾一起吃过一顿饭,英雄会英 雄,两位“飞人”相谈甚欢,结为忘年交。 “忘年交”指年龄相差大的人结为朋友。既称“杨大哥”,就不是“忘年交”。使用不当
(二)歇后语 是用歇后法构成的一种词语。一般分作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比喻语,后一部分是解释语 如“外甥点灯笼——照舅(旧)”孔夫子搬家——一净是书(输)”。但歇后语在运用时,常省 略后一部分,以前一部分示意,如“泥菩萨过江”以表示“自身难保”。 练习一:请写出下列歇后语的解释语。 1、父亲向儿子磕头——一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2、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3、西瓜地裹散步 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4、卖布不带尺 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5、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6、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湿毛) 7、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练习二: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歇后语使用是否正确。 1、等我赶到赛场,乒乓球赛已经结束,遇见小李,我忙打听战绩,他说:“我们几个本 来就是马尾巴串豆腐”,碰到强手,当然是‘孔夫子搬家’了!” “马尾巴串豆腐”是歇后语指“别提了”或“串不起来”。使用正确 2、他自小没见过世面,好不容易进了城,只见车水马龙,大街小巷,就好像“蚂蚁进磨 盘—条条是道 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的“磨盘”是磨的底盘,凿有许多齿形道道。后用此歇后语比 喻办法多,门路广。并非语境所言到处是街巷的意思,使用错误。 3、您五十多年从未离开过台湾,可谓秀才不出门,然而大陆的历史和现状您却烂熟于 “秀才不出门”下半句应是“知道天下事”,原句将该意思理解反了 4、他想到时候自己的作文准是“赶鸭子上架”,一定会得到老师的夸奖,同学的称赞 赶鸭子上架”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此处应用“狗赶鸭子 呱呱叫”。 5、对群众生活困难向来不闻不问的村主任,近来却对刘寡妇问寒问暖,这不是明摆着 黄鼠狼给鸡立碑—一收买人心吗? 黄鼠狼给鸡立碑——收买人心”指用钱财或其他好处拉拢人,以取得别人的好感,使其 受利用。应改为“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三)谚语 指长期流传下来的寓意丰富、文词固定简练的语句,能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 理。谚语是人类在长期生活、生产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含意丰富的常用语。有些反映生产活动, 如“六月六,看谷秀”“春雨贵如油”等:有些反映自然现象,如“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二月 二,龙抬头”春打六九头”等:有些反映阶级斗争,如“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官逼 民反”等:有些反映人生哲理,如“不怕慢,就慢站”玉不琢,不成器”等。 (四)格言 指含有劝诚和教育意义可为人生准则的一些话语。多带文言成分,少有明言直叙、一望 而知其意、不为法则之言,所以审读时要明了词义句意。如“满招损,谦受益”“有志者,事 竟成”胜不骄,败不馁”等。 (五)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惯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和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4字组成 成语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历史故事,如黄粱美梦、负荆请罪、闻鸡起舞等
(二)歇后语 是用歇后法构成的一种词语。一般分作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比喻语,后一部分是解释语。 如“外甥点灯笼——照舅(旧)”“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但歇后语在运用时,常省 略后一部分,以前一部分示意,如“泥菩萨过江”以表示“自身难保”。 练习一:请写出下列歇后语的解释语。 1、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2、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3、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4、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5、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6、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湿毛) 7、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练习二: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歇后语使用是否正确。 1、等我赶到赛场,乒乓球赛已经结束,遇见小李,我忙打听战绩,他说:“我们几个本 来就是‘马尾巴串豆腐’,碰到强手,当然是‘孔夫子搬家’了!” “马尾巴串豆腐”是歇后语指“别提了”或“串不起来”。使用正确。 2、他自小没见过世面,好不容易进了城,只见车水马龙,大街小巷,就好像“蚂蚁进磨 盘——条条是道”。 “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的“磨盘”是磨的底盘,凿有许多齿形道道。后用此歇后语比 喻办法多,门路广。并非语境所言到处是街巷的意思,使用错误。 3、您五十多年从未离开过台湾,可谓秀才不出门,然而大陆的历史和现状您却烂熟于 心。 “秀才不出门”下半句应是“知道天下事”,原句将该意思理解反了。 4、他想,到时候,自己的作文准是“赶鸭子上架”,一定会得到老师的夸奖,同学的称赞。 “赶鸭子上架”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此处应用“狗赶鸭子—— 呱呱叫”。 5、对群众生活困难向来不闻不问的村主任,近来却对刘寡妇问寒问暖,这不是明摆着 黄鼠狼给鸡立碑——收买人心吗? “黄鼠狼给鸡立碑——收买人心”指用钱财或其他好处拉拢人,以取得别人的好感,使其 受利用。应改为“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三)谚语 指长期流传下来的寓意丰富、文词固定简练的语句,能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 理。谚语是人类在长期生活、生产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含意丰富的常用语。有些反映生产活动, 如“六月六,看谷秀”“春雨贵如油”等;有些反映自然现象,如“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二月 二,龙抬头”“春打六九头”等;有些反映阶级斗争,如“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官逼 民反”等;有些反映人生哲理,如“不怕慢,就慢站”“玉不琢,不成器”等。 (四)格言 指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可为人生准则的一些话语。多带文言成分,少有明言直叙、一望 而知其意、不为法则之言,所以审读时要明了词义句意。如“满招损,谦受益”“有志者,事 竟成”“胜不骄,败不馁”等。 (五)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惯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和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 4 字组成。 成语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历史故事,如黄粱美梦、负荆请罪、闻鸡起舞等
②寓言故事,如黔驴技穷、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 ③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现成语句,如世外桃源、门庭若市、目无全牛等 和其它词语一样,成语也含有感情色彩,褒义的如“鞠躬尽瘁”平易近人”等,贬义的如 师心自用”“目中无人”等,中性的如“耳闻目睹”约定俗成”等,在使用时应该注意 练习:请填出下列成语中的人物主角 四面楚歌,初出茅庐 入木三分,煮豆燃萁 破釜沉舟,纸上谈兵,背水一战 指鹿为马 围魏救赵 ,草船借箭 完璧归赵,卧薪尝胆 负荆请罪,毛遂自荐 闻鸡起舞 ,三顾茅庐 望梅止渴,图穷匕见 成语的形成具有历史性,故很多成语中仍然保留着古汉语的特殊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等。 练习:请指出下列成语中的特殊文言现象。 倾国倾城幕天席地洞烛其奸藏污纳垢不胫而走星罗棋布兔死狗烹 走马观花是古非今春华秋实除恶务尽管窥蠡测草木皆兵持之以恒 时不我待唯利是图土崩瓦解夜不闭户曲突徙薪幸灾乐祸祸起萧墙 答案:“倾国倾城¨走马观花¨曲突徙薪”中的“倾”走ν曲”均为使动用法;“幕天席 地”是古非今”幸灾乐祸”中的“幕“席是”非”幸”“乐”均为意动用法:“洞烛其奸”“春华秋 实不胫而走”中的“烛”华”实”胫”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藏污纳垢”“除恶务尽”中的 “污”“垢恶”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夜不闭户土崩瓦解”“管窥蠡测”“星罗棋布”中的 夜土”瓦”“管蠡”星”棋”均为名词作状语:“兔死狗烹、”是被动句,“草木皆兵”是判断句, “持之以恒”是介词结构后置句,“时不我待¨唯利是图”是宾语前置句,“祸起萧墙”是省略句 运用各种有效方法积累成语 有些成语难在一个语素。对此,我们可以分类记忆,专门就此种成语记忆。例如: 目不识丁功败垂成身体力行博闻强志文过饰非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毫厘不爽教学相长利害攸关莫逆之交否极泰来素不相能鲜为人知 相形见绌克勤克俭莫衷一是韦编三绝长烟一空子虚乌有汗流浃背 不速之客百端待举百年树人按部就班暴殄天物党同伐异彪炳千古 不共戴天不即不离不名一钱不可名状陈陈相因等量齐观洞察一切 洞烛其奸阿其所好耳濡目染繁文缛节刚愎自用怙恶不悛含英咀华 计日程功恃才傲物 我们还可以采用趣味识记法,将枯燥的成语记忆变成快乐的游戏。如: 1、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然后猜出谜底。 日三秋 壁江山 林好汉 隅三反途而废 夕九迁推半就出望外后送伞 傅众休筹不纳莫能助鬟雾鬓(谜底:秋) 针引线上添花冠禽兽 月披星颜薄命言巧语 苦连天目了然东击西 天动地马奔腾喻户晓(谜底:公鸡) 2、根据前面的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 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最有分量的话一言九鼎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 角
②寓言故事,如黔驴技穷、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 ③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现成语句,如世外桃源、门庭若市、目无全牛等。 和其它词语一样,成语也含有感情色彩,褒义的如“鞠躬尽瘁”“平易近人”等,贬义的如 “师心自用”“目中无人”等,中性的如“耳闻目睹”“约定俗成”等,在使用时应该注意。 练习:请填出下列成语中的人物主角 四面楚歌 ,初出茅庐 ,入木三分 ,煮豆燃萁 破釜沉舟 ,纸上谈兵 ,背水一战 ,指鹿为马 围魏救赵 ,草船借箭 ,完璧归赵 ,卧薪尝胆 负荆请罪 ,毛遂自荐 ,闻鸡起舞 ,三顾茅庐 望梅止渴 ,图穷匕见 成语的形成具有历史性,故很多成语中仍然保留着古汉语的特殊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等。 练习:请指出下列成语中的特殊文言现象。 倾国倾城 幕天席地 洞烛其奸 藏污纳垢 不胫而走 星罗棋布 兔死狗烹 走马观花 是古非今 春华秋实 除恶务尽 管窥蠡测 草木皆兵 持之以恒 时不我待 唯利是图 土崩瓦解 夜不闭户 曲突徙薪 幸灾乐祸 祸起萧墙 答案:“倾国倾城”“走马观花”“曲突徙薪”中的“倾”“走”“曲”均为使动用法;“幕天席 地”“是古非今”“幸灾乐祸”中的“幕”“席”“是”“非”“幸”“乐”均为意动用法;“洞烛其奸”“春华秋 实”“不胫而走”中的“烛”“华”“实”“胫”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藏污纳垢”“除恶务尽”中的 “污”“垢”“恶”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夜不闭户”“土崩瓦解”“管窥蠡测”“星罗棋布”中的 “夜”“土”“瓦”“管”“蠡”“星”“棋”均为名词作状语;“兔死狗烹”是被动句,“草木皆兵”是判断句, “持之以恒”是介词结构后置句,“时不我待”“唯利是图”是宾语前置句,“祸起萧墙”是省略句。 二、运用各种有效方法积累成语。 有些成语难在一个语素。对此,我们可以分类记忆,专门就此种成语记忆。例如: 目不识丁 功败垂成 身体力行 博闻强志 文过饰非 方兴未艾 自怨自艾 毫厘不爽 教学相长 利害攸关 莫逆之交 否极泰来 素不相能 鲜为人知 相形见绌 克勤克俭 莫衷一是 韦编三绝 长烟一空 子虚乌有 汗流浃背 不速之客 百端待举 百年树人 按部就班 暴殄天物 党同伐异 彪炳千古 不共戴天 不即不离 不名一钱 不可名状 陈陈相因 等量齐观 洞察一切 洞烛其奸 阿其所好 耳濡目染 繁文缛节 刚愎自用 怙恶不悛 含英咀华 计日程功 恃才傲物 我们还可以采用趣味识记法,将枯燥的成语记忆变成快乐的游戏。如: 1、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然后猜出谜底。 日三秋 壁江山 林好汉 隅三反 途而废 日三竿 夕九迁 推半就 出望外 后送伞 傅众休 筹不纳 莫能助 鬟雾鬓 (谜底:秋) 针引线 上添花 冠禽兽 月披星 颜薄命 言巧语 苦连天 目了然 东击西 天动地 马奔腾 喻户晓 (谜底:公鸡) 2、根据前面的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 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 最有分量的话——一言九鼎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 角
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 雳 最昂贵的稿费- 字千金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 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最长的腿—一步登天最大的利润一一本万利 最吝啬的人—毛不拔最大方的人—一掷千金最宽阔的胸怀—一虚怀若谷 最厉害的贼——偷天换日最宽的嘴巴——口若悬河最长的棍子——一柱擎天 最高超的技术——鬼斧神工最小的针—无孔不入最奇怪的动物—一虎头蛇尾 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最高的瀑布 落千丈 3、请你在括号内填入带有色彩的成语 天上的浮云形状像白衣,一会儿又变得像黑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白云苍狗 指各种颜色鲜艳的花朵,万紫千红 比喻是非,善恶界限很清楚,一清二白 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灯红酒绿 比喻过时的事物。明日黄花 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信口雌黄 指高雅的文学艺术,阳春白雪 比喻一下子升到了很高的地位,平步青云 旧粮已经吃完,新粮还未接上。也比喻新旧不能衔接或后继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短缺, 接替不上,青黄不接 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青出于蓝 4、把下面的俗语换成成语。 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 井里打水往河里倒——劳而无功好虎架不住群狼——寡不敌众 躲过了风暴又遭雨—祸不单行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 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 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 衣上有虱烧棉袄——因噎废食顾了吹笛顾不了捏眼——顾此失彼 5、成语接龙,填字使得所填的字前后都是成语 谈笑风(生离死(别)具一(格)格不(入)木三分 四面楚(歌)舞升(平)易近(人)定胜(天)经地义 体贴入(微)不足(道听途(说)长道(短)兵相接 趾高气(扬)眉吐(气)象万(千)言万(语)重心长 脍炙人(口)蜜腹(剑)拔弩(张)皇失(措)手不及 6、下面的这些“食”字成语该入哪个座?请你读读、填填。 饱食终日布衣蔬食箪食壶浆恶衣恶食发愤忘食废寝忘食丰 衣足食饥不择食解衣推食锦衣玉食食不甘味因噎废食自食其力 自食其言自食其果 干了坏事,自作自受。(自食其果)说了不算,不守信用。(自食其言) 自己劳动,养活自己。(自食其力)吃饱肚子,不做事情。(饱食终日) 衣食简单,生活俭仆。(布衣蔬食)盛了汤饭,慰劳军队。(箪食壶浆) 衣食粗劣,生活穷困。(恶衣恶食)怕卡喉咙,不敢吃饭。(因噎废食) 不去睡觉,忘了吃饭。(废寝忘食)穿的吃的,都很富足。(丰衣足食) 肚子饥饿,来不及挑选食物。(饥不择食)关心别人,给人衣食。(解衣推食 衣食精美,生活奢侈。(锦衣玉食)心中有事,吃饭不香。(食不甘味) 7、在一分钟内说一段话,必须正确地使用下面四个成语中的三个(成语的先后不论)
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 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 雳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 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最大的利润-一本万利 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最大方的人——一掷千金 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 最厉害的贼——偷天换日 最宽的嘴巴——口若悬河 最长的棍子——一柱擎天 最高超的技术——鬼斧神工 最小的针——无孔不入 最奇怪的动物——虎头蛇尾 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 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 3、请你在括号内填入带有色彩的成语 天上的浮云形状像白衣,一会儿又变得像黑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白云苍狗 指各种颜色鲜艳的花朵, 万紫千红 比喻是非,善恶界限很清楚, 一清二白 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灯红酒绿 比喻过时的事物。 明日黄花 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 信口雌黄 指高雅的文学艺术, 阳春白雪 比喻一下子升到了很高的地位, 平步青云 旧粮已经吃完,新粮还未接上。也比喻新旧不能衔接或后继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短缺, 接替不上,青黄不接 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青出于蓝 4、把下面的俗语换成成语。 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 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 井里打水往河里倒——劳而无功 好虎架不住群狼——寡不敌众 躲过了风暴又遭雨——祸不单行 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 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 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 衣上有虱烧棉袄——因噎废食 顾了吹笛顾不了捏眼——顾此失彼 5、成语接龙,填字使得所填的字前后都是成语。 谈笑风(生)离死(别)具一(格)格不(入)木三分 四面楚(歌)舞升(平)易近(人)定胜(天)经地义 体贴入(微)不足(道)听途(说)长道(短)兵相接 趾高气(扬)眉吐(气)象万(千)言万(语)重心长 脍炙人(口)蜜腹(剑)拔弩(张)皇失(措)手不及 6、下面的这些“食”字成语该入哪个座?请你读读、填填。 饱食终日 布衣蔬食 箪食壶浆 恶衣恶食 发愤忘食 废寝忘食 丰 衣足食 饥不择食 解衣推食 锦衣玉食 食不甘味 因噎废食 自食其力 自食其言 自食其果 干了坏事,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说了不算,不守信用。(自食其言) 自己劳动,养活自己。(自食其力) 吃饱肚子,不做事情。(饱食终日) 衣食简单,生活俭仆。(布衣蔬食) 盛了汤饭,慰劳军队。(箪食壶浆) 衣食粗劣,生活穷困。(恶衣恶食) 怕卡喉咙,不敢吃饭。(因噎废食) 不去睡觉,忘了吃饭。(废寝忘食) 穿的吃的,都很富足。(丰衣足食) 肚子饥饿,来不及挑选食物。(饥不择食) 关心别人,给人衣食。(解衣推食) 衣食精美,生活奢侈。(锦衣玉食) 心中有事,吃饭不香。(食不甘味) 7、在一分钟内说一段话,必须正确地使用下面四个成语中的三个(成语的先后不论)
第一组:引人入胜、别具匠心、旁征博引、涉笔成趣 第二组:流连忘返、山清水秀、草长莺飞、淡妆浓抹 第三组:情不自禁、渐入佳境、望洋兴叹、浮想联翩 第四组:望尘莫及、真知灼见、字字玑珠、受益匪浅 准确辨析、理解熟语的用法 对于熟语,除在课堂注意学习之外,在平时阅读中也要注意积累。也可以参照分类辞典 去有意熟悉一些常用熟语。在准确辨析、理解熟语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望文生义类的成语是备考之重点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 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意已经不复存在,而只存在它的引申义,如不注意这一特点,就 容易犯“舍末逐本”的错误。也有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 命题者有时故意让考生望文生义,错用成语,因此这一类成语是备考的重中之重。比如 例1、李登辉散布“两国论”,搞“一中一台”,这种危言危行用心十分险恶 危言危行”是指说话和行为都很正直。“危”是“端正、正直”的意思,不能理解为“危险”。。 例2、应用文,比如“计划”、“总结”、“合同”、“调查报告”之类,都是官样文章,要写 得简明通俗,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官样文章”比喻内容空洞,徒具形式,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话,含贬义。用于此处,误 解成了官方文章、公文,望文生义了 例3、四名共同作案的盗窃分子,正在坐地分赃时,被及时赶到的警察擒获 坐地分赃”是指不亲自抢劫而坐在家里分取赃物,此处显然望文生义了。 例4、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 悄的。 “万人空巷”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例4显然是 误解成了集中到屋里去,巷子空空如也了 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在接到舞会请柬后,玛蒂尔德知道这样寒酸的打扮不足以让自己登堂入室,于是她 决定向自己的朋友借首饰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艺逐渐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用在句中显然是误解了“堂”与 室”,望文生义了 2、重庆十家医院准备联合推出电脑及网上预约挂号的消息不胫而走,两三天内向有关 方面问讯的人难以数计。 不胫而走”意为没有腿却能跑,形容消息等传布迅速,使用正确 3、天气骤冷,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等了一个小时 “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用在这里,显然是当成了“孤独站立”的意思,属 于望文生义 4、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 走出自己的路来 邯郸学步”指模仿别人却丧失了自己的原有的技能。既然丧失了自己的原有的技能,就 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来”。本句显然把这个成语误解成了“学步”。 5、在极端贫困的生活条件下,曹雪芹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历时十余年,先后修改五 次,终于完成了《红楼梦》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 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思于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与“极端贫困的生活条件下, 呕心沥血,历时十余年”的语境相合。此成语不能误解为经营不善 6、为把本市建设成花园式城市,市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同时要求每个市民
第一组:引人入胜、别具匠心、旁征博引、涉笔成趣 第二组:流连忘返、山清水秀、草长莺飞、淡妆浓抹 第三组:情不自禁、渐入佳境、望洋兴叹、浮想联翩 第四组:望尘莫及、真知灼见、字字玑珠、受益匪浅 二、准确辨析、理解熟语的用法 对于熟语,除在课堂注意学习之外,在平时阅读中也要注意积累。也可以参照分类辞典 去有意熟悉一些常用熟语。在准确辨析、理解熟语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望文生义类的成语是备考之重点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 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意已经不复存在,而只存在它的引申义,如不注意这一特点,就 容易犯“舍末逐本”的错误。也有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 命题者有时故意让考生望文生义,错用成语,因此这一类成语是备考的重中之重。比如: 例 1、李登辉散布“两国论”,搞“一中一台”,这种危言危行用心十分险恶。 “危言危行”是指说话和行为都很正直。“危”是“端正、正直”的意思,不能理解为“危险”。。 例 2、应用文,比如“计划”、“总结”、“合同”、“调查报告”之类,都是官样文章,要写 得简明通俗,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官样文章”比喻内容空洞,徒具形式,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话,含贬义。用于此处,误 解成了官方文章、公文,望文生义了。 例 3、四名共同作案的盗窃分子,正在坐地分赃时,被及时赶到的警察擒获。 “坐地分赃”是指不亲自抢劫而坐在家里分取赃物,此处显然望文生义了。 例 4、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 悄的。 “万人空巷”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例 4 显然是 误解成了集中到屋里去,巷子空空如也了。 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在接到舞会请柬后,玛蒂尔德知道这样寒酸的打扮不足以让自己登堂入室,于是她 决定向自己的朋友借首饰。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艺逐渐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用在句中显然是误解了“堂”与 “室”,望文生义了。 2、重庆十家医院准备联合推出电脑及网上预约挂号的消息不胫而走,两三天内向有关 方面问讯的人难以数计。 “不胫而走”意为没有腿却能跑,形容消息等传布迅速,使用正确。 3、天气骤冷,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等了一个小时。 “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用在这里,显然是当成了“孤独站立”的意思,属 于望文生义。 4、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 走出自己的路来。 “邯郸学步”指模仿别人却丧失了自己的原有的技能。既然丧失了自己的原有的技能,就 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来”。本句显然把这个成语误解成了“学步”。 5、在极端贫困的生活条件下,曹雪芹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历时十余年,先后修改五 次,终于完成了《红楼梦》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 “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思于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与“极端贫困的生活条件下, 呕心沥血,历时十余年”的语境相合。此成语不能误解为经营不善。 6、为把本市建设成花园式城市,市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同时要求每个市民